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作者風聲水影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榮親王園寢


榮親王園寢建在山坡的一片臺地上,圍牆五十二丈六尺,宮門三間,門外設有守護班房,門內有東西廂房。正中享殿三間,享殿後月臺上有琉璃門一座,後院牆為半圓形正中有三合土寶頂一座。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1937年榮親王園寢被盜,據當地老人說,地宮為磚砌,沒有隨葬品。從實地調查看,園寢的輪廓還很清楚,朝房、宮門、享殿的基址還依稀可辨,寶頂處被盜挖了一個大坑。近十年來基本沒有變化。現存『和碩榮親王壙志』一合,藏於薊縣文物保管所。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純靖親王隆禧園寢
  純靖親王隆禧為順治第七子,順治皇帝有八個皇子,其中長子、四子(榮親王)、六子、八子鈞早殤,所以皇七子隆禧就成了最小的兒子。隆禧生於順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生母為庶妃鈕氏。十五歲被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八年七月十五日病死,年僅二十歲,諡曰『靖』。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隆禧死後,康熙十分悲痛,輟朝三日,國家撥銀,派內務府官員為他修建園寢。入葬前,康熙帝又親臨園寢奠酒舉哀。隆禧園寢上享殿、琉璃門、寶鼎基址保存完好,並有丹陛石、馱龍碑等文物。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裕憲親王福全園寢
  裕憲親王福全園寢是黃花山下諸王園寢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一處,當地人稱之為『大王陵』。


  福全為順治帝二子,生於順治十年(1653)十月十七日丑時。他年幼時,順治帝問他志向,他說『願為賢王』。康熙六年(1667)封為裕親王。康熙四十二年(1703)六月二十六日,福全病故,年僅51歲。康熙與福全之間,即是君臣關係,又是兄弟關係,且年齡相仿,感情及深。福全死時,康熙正在塞外巡視,聽到噩耗後,火速趕往京師,親臨裕親王府奠酒舉哀。諡曰『憲』。並親自為他相度兆域,命御史羅佔監造園寢,福全於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入葬,康熙又親臨園寢奠酒舉哀。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裕親王保壽螭首龜蚨碑

裕憲親王園寢南端原有石橋一座,過橋為碑樓和東西朝房。前行有宮門三間,享殿五間後應琉璃門、明樓、寶頂類建築。現地面上僅存基址,地宮被鄉民用於儲水,有馱龍碑一通。

理密親王允礽園寢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理密親王允礽是康熙第二子,為孝誠仁皇后所生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曾經兩次被立為太子,又兩次被廢。康熙五十一年以後,便一直過著幽禁的生活。雍正二年(1724)十二月十四日,允礽死於幽所,時年51歲。據記載,理親王園寢宮門寬四丈五尺,進深二丈八尺,外有神橋、牌樓和守護班房。宮門內有五間享殿。殿寬六章二尺,進深四丈一尺。想點旁邊有東、西邊門,進內有月臺,臺上有琉璃門一座,裡面一座大寶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1927年以後,理親王園寢逐漸被盜賣一空,從實地調查情況看,基址保存完好,園內各種設施除神橋、牌樓外尚依稀可辨,馱龍碑於1971年被毀。鰲座被掩埋於地下,有龜背暴露於地表。
恆溫親王允祺園寢


  愛新覺羅允祺,清康熙帝第五子,雍正帝異母弟,其初行次為第十三,康熙十八年己未十二月初四日申時生即宜妃出。雍正十年壬子閏五月十九日醜刻卒,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祺"。
康熙三十五年(1696),胤祺隨父征討噶爾丹,奉命領正黃旗大營,以功於三十七年三月晉封為多羅貝勒。
四十八年(1709),晉封為和碩親王,賜號為恆親王,賜銀5000兩,子弘升為世子。康熙評價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
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 雍正十年病故,賜祭葬如典禮,諡“溫”。十二年,立碑勒銘,稱其“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
  恆親王允祺為康熙帝第五子,母宜妃郭絡羅氏,生於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初四日,康熙三十五年(1696)追隨康熙帝平定葛爾丹叛亂,率領正黃旗大營,四十八年(1709)封恆親王。雍正五十年(1732)閏五月十九日卒,享年五十四歲。辛亥革命後,輔國公毓森生活不敷。1915年搞了『起靈』。起出殉葬品很多,大致分為三份。薊縣白縣長帶領衛隊擔任警戒,得到珠寶等佔四成,森公府管事的中飽三成,輔國公毓森名下得到三成。


  馱龍碑賣給了日本商人,如今,尚有神道橋、平橋、地宮遺存,停靈石床改成了防火用的蓄水池。
直郡王允褆園寢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允褆為康熙長子,他的生母是惠妃,生於康熙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他先後兩次出征噶爾丹,對皇父不立他這位皇長子為太子十分不滿,因之千方百計打擊皇太子允礽。他曾用魘術陷害允礽以至允礽被廢,後被允祉告發而被革去王爵,幽禁在自己府內達二十六年之久。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死於幽所。終年六十三歲。雍正皇帝以固山貝子禮安葬。其園寢規制較低,布瓦蓋頂,不建碑亭。過了二十幾年,允褆的十四弟允禵斃逝,才把它貝子品級的園寢加以擴建。從實地調查看,允褆園寢較親王園寢小,與允?園寢相當。現地面僅存灰土。據當地村民說,園寢內有地宮,文革期間曾被民兵打開,作為防空洞。

恂郡王允禵園寢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恂郡王允禵是康熙第十四子,其生母是孝恭仁皇后,與雍正皇帝是同母弟兄。允禵生於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日。在謀奪皇位的鬥爭中,它是胤禛的勁敵。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胤禛繼位後,即為雍正皇帝。立即把允?從前線調回,令去看守皇父景陵,讓他『瞻仰景陵,痛滌前非。』後來又將他拘禁在壽皇殿。十年後,乾隆皇帝繼位,允禵被釋。初封以公爵,又晉為貝勒,最後被封為恂郡王。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日病死,終年六十八歲,諡曰『勤』。他的第二子弘明也葬在園寢內。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恂郡王允禵園寢地面建築已毀,地宮也於解放前盜掘一空。現存石碑兩通,一為恂郡王允?功德碑,碑身高434釐米,寬128釐米,最為奇特的是碑身兩側各雕刻一條五抓生龍,這不僅在六座王爺園寢中僅此一例,就是在整個東陵地區也是絕無僅有。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碑下有巨鰲,全長230釐米,寬139釐米,頭高146釐米。鰲下水盤分別可由魚、鱉、蝦、蟹。另一為弘明碑,在允?碑左方,碑身高347釐米,寬100釐米,厚36釐米。巨鰲全長230釐米,寬107釐米。頭高100釐米,水盤上無雕刻。在石碑周圍散落著大量雕刻精美的券門石。

薊縣黃花山王爺園寢


 恆恪親王昂弘晊園寢

  弘晊為恆溫親王第二子,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八月二十六日,雍正十年(1732)九月襲恆親王。乾隆四十年(1775)六月初六去世,享年76歲。當地人稱弘晊園寢為北陵,神橋北比一般親王園寢規模大,可連王爺後裔也不讓走。東邊有小橋一座,小橋南有專人持黑紅棍看守,空人可以通行。過神橋有東西朝房各三間,中間是牌樓。北行是宮門三間,宮門東西與紅牆相連。宮門內正中有享殿五間。後邊是月臺,上邊有紫牆一道,裡邊是三米多高的寶頂。地宮石券,停靈共五口。

  實地勘察,部分遺蹟尚可辨識。

  

  恆敬郡王永晧園寢

 

  恆敬郡王永晧建於果香峪村西金陵峪,也有神橋、平橋等建築。

  永晧為恆恪親王弘晊第十子,生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一月二十日,乾隆五十三年(1788)十一月二十四日卒,年僅32歲。1940年,一位日本軍官楠木經過金陵峪,專門看過恆敬郡王碑文。同治四年(1865)襲爵得輔國公毓森,俗稱麻公爺,手頭有力氣,一使勁能把銅製錢拜成兩半。他在1932年左右去世後,主持家政得薩爾圖克氏將他埋在北陵大西南的佛手峪,挨著鯰魚脊、貓頭溝,建土墳一座。

  在中國古代陵寢制度中,皇帝的墳墓稱為“陵”,而王公大臣的墳墓則稱為“寢”。薊縣境內的東北部山區有著為數眾多的清代皇家園寢。這些園寢與清東陵僅一山之隔,事實上是清東陵的一部分。這些園寢的主人多為清朝皇室的重要人物。有親王、郡王、貝子品級的皇族要員,也有出將入相的朝廷重臣。將園寢修建在東陵附近,都是經皇帝“恩准”的,是一種特殊榮耀,這些園寢雖久棄荒廢,地面建築不復存在,地宮也被盜毀,但青山依舊,基址猶存,這裡的一磚一瓦,無不張揚著文化氣息。是研究清代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化、文物資源。

黃花山是清東陵西側的天然屏障,層巒飛翠迭嶂騰輝。在黃花山以西山腳下,埋葬著順治皇帝的三個皇子和康熙皇帝的三個皇子,六座園寢各依山勢,東西一字排開,背靠高大雄渾的黃花山,前臨潺潺流水的小河,松柏長青、果樹繁茂,水秀山青,風景秀麗。


東數第一座園寢是榮親王園寢,毗鄰薊縣的丈煙臺村。榮親王是順治皇帝的第四子,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七日丑時生,第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寅時死,在世間只活了3個多月,還沒有來得及起名。其生母就是葬在孝陵內的孝獻皇后董鄂氏。榮親王降生時,其母尚是皇貴妃,因其母極為受寵,子以母貴,所以倍受釧愛,儘管排行為四皇子,卻被順治帝稱為“朕第一子。”無奈此子享年不永,過早殤逝,使順治帝和董鄂妃傷悼不已。順治十五年三月二十七日,順治帝把這個只活了3個多月的嬰兒追封為和碩榮親王。同年四月派大臣帶領欽天監官員及風水人員在黃花山下相度了兆域。在被圈佔的土地內有一些封廟和百姓的墳地,按照常規,都應該搬遷出去,順治帝考慮到因為給自己的幼子建園寢,讓寺廟和百姓的墳墓遷出,內心實有不忍,於是下令不必搬遷,並讓禮部尚書恩格德到實地傳達諭旨。在動工之前,順治帝一再叮囑承辦工程的大臣,工程“務從節省”,“但期堅固,足蔽風雨,不必華侈,以致勞民。倘不體朕心,勞民糜費,後有見聞,治罪不宥。”經過4個月的緊張施工,園寢就建成了。該園寢建有地宮、寶頂、園寢門、饗殿、宮門,環以圍牆,覆以綠色琉璃瓦。宮門外建立值班房、東西廂房,不建碑亭。據當地人講,其寶頂為土丘,不知是因多年風化而成,還是初建時就是土丘,有待進一步考證。


榮親王的葬期,經欽天監選擇,定於順治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辰時。在清代,官方往來文牘都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叫做滿漢合璧。禮部官員呂朝允、額勒穆在翻譯時,竟將辰時誤譯為卯時。此事被皇帝知道後,極為惱怒,下令將二人岱後處死;筆貼式賈一鞠革職,抄家,鞭打一百;員外郎布秋、主事吳拉理被革職,鞭打一百;禮部尚書恩格德革職角任;侍郎渥赫被罰銀70兩。


榮親王入葬7年以後,即康熙四年三月,因榮親王葬期一事,又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製造了一樁冤案。江南徽州府新安衛官生楊光先指現欽天監監正湯若望等在當年選擇榮親王葬期時不用正五行,僅用洪範五行,而且所選的山向年、月俱犯忌殺。還誣陷湯若望所進二百年曆書,暗寓大清二百年後就要滅亡,結果湯若望險被處死,欽天監官員李祖白等5人無辜受害而死。


榮親王園寢在解放前被盜,在地宮裡發現了一合墓誌。此墓誌由兩塊大小一樣、薄厚相同的方形石板組成。在相對的兩面上,一面陰刻著“皇清和碩榮親王壙志”,滿漢合璧。此塊稱蓋;另一塊的一面上陰刻著志文,也是滿漢合璧,這一塊叫底。志文是順治皇帝親自撰寫的。志文不僅記載了榮親王的生卒日期,還流露出了對嬌子早殤的悲悼懷念之情。這合墓誌是一件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志文全文如下:


“制曰:和碩榮親王,朕第一子也。生於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卒於順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蓋生數月雲。愛稽典禮追封和碩榮親王,以八月二十七日窆黃花山。父子之恩,群臣之義備矣。嗚呼!朕乘乾御物,敕天之命,朝夕祗懼。思祖宗之付託,冀胤嗣之發祥。惟爾誕育,克應休為爾卜其兆域,愛設殿宇周垣。窀穸之文,式從古制;追封之典,載協輿情,特述生歿之日月,勒於貞珉,爾其永妥於是矣。”


標題漢字為篆書,志文為楷書。此合墓誌現由薊縣文物保管所收藏。


榮親王明明是皇四子,可是順治皇帝卻稱之為“朕第一子”,這約不是一時的疏忽和失誤,而是有其深刻含意的。順治帝的8個皇子的生母中,當以榮親王的生母董鄂氏的地位最高。在順治帝的三十多個后妃中,又當以董鄂氏最為受寵。子以母貴,所以榮親王在眾多的皇子中最受鍾愛。順治帝曾把將來繼統的希望寄託在榮親王身上。關於這一點,曾任順、康兩朝欽天監監正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回憶錄中曾明確寫到:

“這位貴妃(指董鄂氏)於(公元)一千六百五十七年產生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太子的,但數星期之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其後不久亦薨逝。”從墓誌文中也能隱約看出順治帝的這一想法。以此來看,稱榮親王為第一子是毫不奇怪的。


第二座園寢是理密親王的園寢,原建有地宮、寶頂、園寢門、饗殿、宮門、值班房、廂房、碑亭,環以朱垣,覆以綠色琉璃瓦。


理密親王在清朝可稱得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曾被兩廢的皇太子允礽。允礽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子,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的巳時,生母是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誠皇后。允礽出生後三個時辰,孝誠皇后就死了,年僅22歲。允礽的乳名叫保成。因其是嫡出,康熙十四年正月十三日,允礽剛8個月零10天就被立為皇太子,成為皇帝的接班人。

允礽被康熙皇帝視為掌上明珠,不僅聘請了許多品學兼優、德高望重的大臣為他的老視,康熙皇帝還經常親自教他讀書。允礽剛出生來聰明穎慧,他不僅精通詩詞歌賦、滿漢文字,而且武藝超群,嫻於騎射。不但康熙皇帝非常寵愛他,滿朝文武也讚口不約。康熙皇帝到外地巡視或塞外行圍時,常命允礽陪駕隨行。康熙皇帝出征噶爾丹時,命允礽留京主持朝政。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使允礽養成了驕縱奢侈、暴戾不仁的性格。他不忠君愛父,對弟兄不仁不義。他欺壓虐待大臣,縱慾敗度。他有時逼近御帳,窺測皇父的動靜,使康熙帝晝夜不寧,惶惶不可終日。允礽的所做所為,使康熙大失所望,痛苦異常。

康熙四十七年八月,康熙帝被迫將允礽的皇太子廢掉,囚禁起來。後來皇三子允礽告發:由於皇長子允礽暗中使用魘術,使允礽神魂顛倒,失去了理智,致使行為錯亂,有違常理。所以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又恢復了允礽的皇太子之位。但允礽仍舊習不改,結黨拉派,繼續作惡。康熙帝不得已,於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次將允礽的皇太子廢掉,將他圈禁在皇宮內的鹹安宮。允礽的黨羽有的被革職,有的被治罪,還有的被處死。康熙皇帝死後,皇四子胤禛即皇帝位。雍正元年,胤禛下令把允礽遷到祁病死於幽所,終年51歲,追封為理親王,諡曰密,所以後世人稱之為理密親王。按樣王禮治喪。允礽的嫡福晉石氏曾被封為皇太子妃,康熙帝稱讚她“淑孝寬和”。她死後,與允礽合葬在一起。


第三座園寢是裕憲親王園寢,其規制與理密親王園寢相同。裕憲親王名福全,是順治皇帝的第二子,是康熙皇帝的親兄,其生母就是葬在孝東陵內的寧愨妃。福全生於順治十年十月十七日丑時,比康熙帝僅大一歲。福全7歲時,他帶著6歲的玄燁(康熙帝)和3歲的五弟常寧到宮中給皇父請安。順治皇帝看到自己的3個兒子來了,非常高興,一一詢問他們長大以 後的的志願。常寧太幼小,未能回答。福全的回答是“願做賢王。”玄燁 的回答是:“待長而效法皇父,黽勉盡力。”玄燁的回答深受讚賞,而福全的回答卻是些遜色,因此在選擇皇位繼承人上,順治帝比較看重玄燁 。再加上玄燁在順治帝死前已生過天花,故順治帝死時,決定由玄燁繼承皇位,沒把皇位傳給福全。

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如學識、品德、才幹等。福全15歲時,康熙帝就封他為裕親王,讓他參與政事。康熙二十七年,準噶爾首領噶爾丹製造叛亂,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康熙皇帝御駕親征,任命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出兵古北口;任命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出兵喜峰口。這次戰役,清政府軍給噶爾丹叛亂勢力以沉重打擊,噶爾丹逃走。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第二次御駕親征,平定噶爾丹叛亂,福全再次隨駕出征。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染病在床,康熙帝幾次親到府第探望病情。同年六月二十六日酉刻,福全病逝,享年51歲。福全死時,康熙帝正在塞外巡視,聽到噩耗,急速返回京師,親臨福全的靈柩前奠酒,悲痛不已。福全與康熙帝既是君臣關係,又是弟兄關係,年齡相仿,感情深厚。康熙帝曾讓宮中畫師了一幅畫。畫面是康熙帝與福全並坐在桐樹下面,以示同老之意。福全死後諡曰“憲”,所以稱裕憲親王。康熙帝自為福全在黃花山下相度了兆域。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福全入葬,康熙帝親臨園寢奠酒致哀。


第四座園寢內葬順治皇帝的第七子純靖親王隆禧,他生於順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丑時,生母為庶妃鈕氏。隆禧15歲時被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八年七月十五日申刻隆禧病死,年僅20歲,諡曰“靖”,一生平平。隆禧病重期間,康熙帝在一天之內兩次親臨探視,並派御醫為他治病。隆禧死後,康熙帝非常悲慟,輟朝3天,表示哀悼。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要親臨其喪,被康熙帝勸阻了。康熙帝要第二次親臨奠酒致哀,被太皇太后制止了。第二天,康熙帝再次到純王府隆禧靈前奠酒致哀。國家撥銀兩為隆禧建墳立碑。康熙二十年四月初二日,隆禧和他的福晉葬入園寢,康熙帝親臨園寢祭奠。

第五座園寢是直郡王允禔的園寢。允禔是康熙皇帝的皇長子,實為皇五子,因他的4個兄長都幼年殤逝,所以他就成了長子。他的生母惠妃葬在景妃園寢內。允禔生於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午時。允禔聰明幹練、文武全才。康熙帝每次出巡,都讓他隨駕同行。他先後兩次出征噶爾丹叛亂。他對皇父不立他為皇太子十分不滿。他拉幫結夥,為謀奪皇位大搞陰謀活動。他竭力打擊、謀害皇太子允礽。他曾用魘術陷害允礽,致使允礽的皇太子之位被廢。同時自己也因此被暴露出來,直郡王的爵位被革掉,被囚禁在自己的王府內達26年之久,到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卯刻死於幽所,終年93歲,雍正帝命以貝子之禮安葬,其園寢規制較低,布瓦,無碑亭。


第六座園寢內葬恂郡王允禵。允禵是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原排行為二十三。雍正帝曾命他看守景陵,居住在馬蘭峪一帶,當地人稱他為“二十三太王”,其生母是才了恭仁皇后,是雍正帝的同母弟。允禵生於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日酉時,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為貝子,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被授為撫遠大將軍,征討策旺阿拉布坦,駐師西寧。康熙帝對允禵十分讚賞,說:“大將軍是我皇子,確係良將,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允禵在出徵期間詔旨奏章內均稱之為“大將軍王”。


允禵在謀奪皇位的鬥爭中是個積極參與者。他公開站在皇八子允禩的一邊。康熙四十七年,允禵因奪嫡陷害允礽而敗露被鎖拿時,允禵在康熙帝面前竭力為允祀說情保奏說:“八阿哥無此心。”允禵的這種做法使康熙帝十分氣惱,抽出佩刀要當場殺死允禵。後來允禵在雍正年間獲罪,被削爵,終身圈禁。允禵在後來的鬥爭中逐漸得勢,直至當了大將軍,深受胤禛忌恨。後來胤禛獲得了皇位。胤禛即位後,立即將允禵從西寧召回,命他看守景陵,後來又以他“無知狂悖,心高氣傲”為理由,把他和他的兒子白起圈禁在景山壽皇殿。10年後,乾隆帝即位,允禵才被釋放出來,晉封他為直郡王。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日酉刻允禵病死,終年68歲,諡曰“勤”。他的第二子貝勒弘明也隨其父葬在園寢內。


這六座王爺園寢是清東陵的外圍園寢,是清東陵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些園寢的地宮被盜掘一空,地面建築被毀壞無存,如今僅存福全、隆禧、允禵、弘明的石碑和兩塊丹陛石,它們向前來憑弔和考古的人們訴說著自己的興衰歷史。


建國後,這六座王爺園寢和朱華山端慧皇太子園寢由清東陵文物保管所管理,1958年改歸薊縣管理,1963年又迴歸東陵,1966年又歸薊縣管理,一直到現在。


滿族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