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不才讲史


有一位搞笑的宰相,忍不住用艳词去撩拨前朝的公主,最后竟把相位搞丢了!

后蜀有一位宰相,叫徐光溥。在孟知祥称帝前,徐光溥担任观察判官。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帝,把徐光溥的官升为翰林学士;等到了后蜀第二任皇帝孟昶时,徐光溥的官继续升,担任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了。

不知道是徐光溥工作做得好,还是孟昶欣赏他,公元948年7月,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徐光溥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这个同平章事,就是宰相了。

时间过了不到半年,徐光溥因为一件事被史书记上了一笔,这一笔使他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

公元948年12月,资治通鉴记载,“蜀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徐光溥坐以艳辞挑前蜀安康长公主,丁酉,罢守本官。”

徐光溥的相位被摘了,保留了中书侍朗兼礼部尚书的职务。

也就是说,徐光溥一首艳词去挑逗前蜀长公主,把宰相之位给弄丢了!这个故事真是好笑!

其好笑之处在哪呢?

前蜀的创立者王建(847年—918年),他的儿子,也就是前蜀第二任皇帝王衍,生于公元899年,此时王建已经52岁。古人生孩子一般比较早,那么这位安康长公主比王衍年长的可能性较大。假如长公主比王衍年龄小,那么推算一下,她最晚也该在915年前后出生;因为915年前后,王建快70岁了,如果再晚就没法生了。

因此,我们可以推算出,在公元948年的时候,安康长公主的年龄范围应该在32岁~60岁之间,最大可能是在35~50之间。

因此,这个故事的好笑之处在于,徐光溥爱撩中年女啊!

史书上没有记录徐光溥的生卒年,不知道他此时多大年龄了。但他有流传后世的诗,同时是身居高位,事情不多(史载他受同僚排挤,开会就睡觉),难免闲极无聊,去撩拨这位公主。

徐光溥这么做也能从现代心理学上进行分析。人都对地位崇高之人充满好奇,通过轻佻言语挑逗她,一是能引起对方注意,二是能获得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但是,因为一首艳词而丢掉宰相之位,徐光溥也能算史书第一人了。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我讲一个自己闹的笑话。

2015年,我女儿生小孩,我的亲戚们都来送礼,他们都把红包送到我这里,再由我转交给女儿。我姐夫不知道怎么搞的,用一个印有“乔迁之喜”的红封,生小孩送红包,怎么用“乔迁之喜”的红封呢,我就去买了个印有“茁壮成长”的红封,把礼金换过来,先那个红封也没丢,两个红封一起放在包里给女儿送去。到了女儿家,闲聊了几句我就从包里拿了个红包递给女儿,告诉了她这是谁送的,然后我就回家了。晚上翻包时,发现印有“茁壮成长”的红封还在包里,却把一个印有“乔迁之喜”的空红包给女儿了。赶紧打电话告诉女儿原委。

后来给亲戚们讲这件事,都觉得太搞笑了,幸好是自己的女儿。如果是外人,这笑话就闹大了。


月下独酌zxl


掉进粪坑被淹死的国君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晋景公的死,真的十分搞笑。有一年,晋景公生病后做了一个梦,醒了之后他就找了个巫师来解梦。结果这个巫师对晋景公说:“大王您恐怕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了。” 晋景公听完非常地生气,将那个巫师拖出去斩了,还说:“我肯定能活到麦子成熟,但你却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后来,麦子成熟了,晋景公想起之前巫师说的话,连忙让人赶紧做了一碗呈上来,心想:还说我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我现在就吃!

结果,他正要吃的时候,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有点胀。于是,晋景公连忙跑去粪坑,却没想到,居然就这么掉进粪坑淹死了!《左传》中用非常简洁的8个字描述了他的死:“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可以说晋景公是古代帝王中死得最奇葩的一位。

被车夫送进敌营的将军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羊斟的人,是个车夫,给宋军主帅华元驾车。有一次宋郑两国交战,在大战前夕,华元为了鼓舞士气,熬了很多羊羹给部下吃,可是偏偏羊斟没有分到。华元因为军务繁忙,也没有顾及此事。

羊斟见身边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唯独自己没得吃,心里非常地愤怒。到了决战的那天,羊斟越想越气,心想:分羊你做主,驾车我说了算。于是猛甩马鞭,驾着战车风驰电掣般朝郑军的营地驶去。结果,华元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成了敌方的俘虏,宋军大败。

曹丕学驴叫

三国时期的王粲,是曹魏的一名重臣。深受曹操喜爱和信任,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世说新语》中记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就是说,王璨去世后,曹丕带着大臣们前去吊唁,他对一同前去的大臣们说:王仲宣(王粲的字)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就每人学一声驴叫,送他上路吧。他带头学了一声驴叫,于是,前来吊唁的人都学了一声驴叫,一时间驴鸣大作,绵绵不止,震天撼地。


李小新吖


话说这哥们生在当时秦朝正鼎盛的时候,年龄才23岁,风华正茂的岁数,并且他身体强壮,孔武有力,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这孩子有点缺心眼,喜欢跟人家比力气。跟他比过力气的人都封了大官,比如:乌获、孟说等人,23岁那年,外出到洛阳,看见洛阳的大鼎顿时来了兴趣,还听说有个姓孟的也是个大力气之人,这他就不服气了,所以找人过来一比高低,非得说自己也能举起来,最后举是举起来了,可惜没抗住啊,最后鼎掉下来砸断了大腿,放到现在不过是截肢的问题而已,可是当时医疗条件差了,没几天就死在了洛阳,真是英年早逝啊!史称:龙文赤鼎。大家知道是谁吗?


爱鸽之旅


1.杨国忠出差回来之后,发现老婆怀孕了,问老婆怎么回事,老婆说:晚上做梦梦见和你啪啪啪,然后我就怀孕了。杨国忠说:

"这是因为你太想我造成的啊"

杨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昼梦与国忠交因而有孕,后生男名朏。洎至国忠使归,其妻具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至。’

----《开元天宝遗事》

2.秦武王嬴荡(名字好邪恶),招了个大力士孟说做大官,然后有一天为了证明自己的力气更大,就要和孟说比举鼎,结果鼎举起来了,折断了胫骨,人死了。(死的时候只有23岁,觉得如果没作死的话,或许可以提前统一七国。)

秦武王争强好胜,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八月,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秦武王无子,群臣迎立秦武王异母弟、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

3.一个叫王子猷的人,有一天晚上下大雪,喝多了,觉得想自己的朋友戴安道了,就坐了一晚上船到了戴安道家门口,然后没进去,直接回家了,说:

"我开心就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居山阴》

4.左宗棠出征新疆前,踌躇满志,一日在城中闲逛,见一人摆棋摊,旁竖“天下第一棋手”,左也是弈道好手,见此颇为不忿,和老人下了两局,发现不过尔尔。临走对老人说,赶快把招牌给撤掉了。

左宗棠出征新疆回来,偶然发现老人依旧悬挂招牌,贩棋为生,心中大恼,又邀战下棋,不料被老人杀的大败。左宗棠惭愧道:怎么近来棋艺进步这么多?

老人道:当时左公微服出巡,我已知你身份,知你即将出征,故意输给你。

5.戚继光怕老婆,其部下皆不平,纷纷表示要为领导出口气。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一派杀气腾腾,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不一会儿,其妻来到营帐,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又有一次,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极力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当时其妻午睡刚醒,戚继光拿着宝剑大声喊喝以给自己壮威,其妻立马怒吼道:“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戚将军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仓忙应答道:“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所以才高声叫唤。”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这么大声嚷嚷!戚继光连连称是!


我沙漠独行者


说两个历史上发生的,关于周恩来总理处理外交事件的时候,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吧。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搞笑也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大智慧,有的时候很多事情能够做成做好,搞笑的天赋是不能少的。

这在周恩来总理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开始举例,看看周恩来总理是如何用搞笑来处理棘手事件的。

在一次西方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个记者,他对周恩来总理说,我去过你们中国,但是,我对中国的一件事情十分的不明白,就是你们中国的路明明是人走的,为何要叫马路呢?

相信听到这个提问,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很显然提问者是不怀好意的。

但是,面对这个问题,周恩来总理觉得不回答他会显得自己有点不礼貌,这不像我们大国做事的风格。

可是,实话实说的话外国人可能很难理解。

于是,周恩来灵机一动,他就说了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我们把走得路简称为马路。

周恩来就用这样搞笑的形势,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给解答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美国的记者,他看到周恩来总理的上衣兜里放着一个美国制造的笔,然后他就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中国那么大,难道连一个笔都制造不出来吗?

周恩来总理听说之后笑了笑,然后他说道,说到这个笔呀,还是大有来头的,你知道抗美援朝吗?

这个笔就是抗美援朝之后,朝鲜人民为了增进中朝之间的友谊,他们送给我的纪念品。

周恩来总理一这样说,美国记者就羞愧的底下了头。

你看看用搞笑的形势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是不是真的很机智呀。不得不说搞笑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大智慧。

当然了关于周恩来总理处理的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都知道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中国人民最为敬仰的领导人之一。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全心全意为我们人民服务的态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他是人民心目中的好总理。


汉史趣闻


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红10师师长王近山、红91师师长徐深吉和271团团长聂凤智,三人违纪去看低俗的“迷糊戏”,结果被纠察队抓个正着,很是丢面子,弄的三人在部队中好一阵抬不起头来。

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挥,疲于奔命的红四方面军,历尽艰难,九死一生才到达陕北,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官兵们的身心也终于能得以放松一下。


(王近山)

除了每天必要的学习、训练,红军将士们业余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他们当时大多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精力充沛,没用多久就一扫往日的疲惫落魄的之气,一个个又生龙活虎,活力十足,闲暇之余,他们也常常三五成群的自娱自乐。

当时陕北有种地方戏叫“迷糊戏”,多在乡村、集市演出,内容比较露骨,彭德怀怕影响部队风气,有损红军形象,就特别下令,红军官兵任何人不许去看这种戏,为了严肃纪律,还派出流动纠察队时常巡视,发现有违纪官兵都要严肃处理。

命令一出,红军上下顿时引以为戒,不越雷池。但越不让看却越发让许多小伙子对这种戏充满了好奇,还有不少胆大的总想一探究竟,先睹为快。


(徐深吉)

有一天,在完成了当天学习、训练计划后,红10师师长王近山、红91师师长徐深吉、271团团长聂凤智,三个20来岁的小伙凑到一起打闹说笑,闲极无聊之时,不知道是谁出了个馊主意“去看迷糊型,见见世面”。

好奇的年纪,猎奇的心思,三个人一拍即合,鬼鬼祟祟的溜到戏场,去见“世面”。

看上戏后,这三人可真是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很接地气的“迷糊戏”,看得三人乐不可支,也把“警惕性”抛在了脑后,全然不顾的大过戏瘾。

正在看得入神之际,机灵的聂凤智却猛然发现了有红军纠察队前来巡查,并且已经近在眼前了,急中生智的他急忙把军帽往怀里一塞,身子一矮,从人群中溜之大吉了。




(聂凤智)

等王近山发现“情况”时,要跑已经来不及了,师长的智慧显然比团长更胜一筹,只见他也是把迅速摘下帽子,不动声色的往里挪了几步,站入人群之中,气定神闲的继续看戏。

徐深吉此时却已入戏,目不斜视的专注于舞台上,乐得大嘴都合不上了,等到被纠察队抓住时才傻了眼。

在被带出戏场后,他见只有自己一人被纠察队抓住,实在是心有不甘,就非常不厚道的喊叫“你们别光抓我,里面还有两个”。


(王近山)

由于“叛徒”的出卖,漏网之鱼王近山也被抓获,垂头丧气的两位师长还不甘心,见四下无人时,就和纠察队的带队连长讨价还价“我们是师长,下不为例行不行?”

可没成想,弄巧成拙了,本来不说还好,这一表明身份,这位连长顿时心花怒放,无意中捉到两条“大鱼”,成就感立刻膨爆,“师长?有彭德怀司令大吗?我们有尚方宝剑,师长怕甚?”

见人家根本吃这一套,没把人唬住的王近山徐深吉肠子都悔青了,干嘛说出身份呢!看样子要丢人丢到家了。

好在溜之大吉的聂凤智还是个“侠义”之人,没有扔下他俩不管,可能也不敢不管,因为三人之中他官最小,精明活络的他,最后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让纠察队放了两位大师长。


(徐深吉)

回来后,三人互相埋怨,打起了”官司”。

“聂凤智,你小子最不够意思,当逃兵谁也跑不过你。”

“别不知好歹,我出来也是为了曲线救你俩,难不成全军覆没就好了?”

“徐深吉,你这个叛徒,还没上刑就把同志给出卖了”。

“王疯子,谁叫你见死不救,还在旁边幸灾乐祸”。

三个人吵得不可开交,是非难断。

不过纠察队的那位连长从此 神气十足,名声大振,陕北的红军没过多久都知道了“一个连长抓了两个师长,一个团长”,王近山、徐深吉和聂凤智三人被弄的挺没面子,堂堂的师、团长,因为看这种戏被抓了现行,有点丢人。

三人同为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也都是后来我军赫赫有名的杰出将领,建国后,王近山、徐深吉先后出任过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聂凤智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在战场上他们英雄无畏,智勇双全,但生活中却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时常也有让人忍俊不住的糗事。





(聂凤智)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微点


却说淮海战役最后关头,国民党军杜聿明、邱清泉、李弥三人的被俘过程让人觉得十分搞笑。

1949年初,华东野战军在战场上的优势已然十分明显,杜聿明集团、邱清泉、李弥兵团被分割包围在一个叫陈官庄的地位。



三人拉扯到一起,决定商讨一下突围攻略。

虽说是突围,但此时双方兵力交错,指挥体系已然十分混乱,尤其国民党军面临崩溃局面,场面混乱到李弥的第八军军长周开成竟然误打误撞直接走到了我军阵地上,莫名其妙就当了俘虏。



在这种情况下,杜、邱、李三人“默然相对”,众人期盼杜聿明能做出跑路决断,结果杜迟迟不应,穷途末路之下国民党军还是一贯地推诿扯皮,而华东解放军却已经打到了军部附近。

杜聿明终于下令分头突围。但他以不能被解放军一齐包圆为由拒绝了邱和李二人同行的请求,于是三人踏上了喜剧般的逃亡之路。

最惨的是邱清泉,他先是赶紧打电话找还能联系的部队,随后像一名长跑健将般狂奔,只见他“时而跑到东,时而跑到西,不停地高声大叫共产党来了”,然而跑了大半夜后,邱才猛然发现,他这样卖力地跑路,竟然是在原地打转!



跑了一晚上的邱清泉发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缺点——路痴,伴随着我军不断逼近的炮火,邱的尸体最终被发现在他绕圈跑附近四百米的旷野上。

接着是“军需处长”杜聿明。我军在国民党军军部附近发现了一个降落伞的伞包,上边贴心地写着“杜聿明亲收”,里边尽是饼干、牛肉干等物品,由此判定杜聿明就在附近没跑远。



没过一会,周围的老乡有了发现,表示有一伙蒋军鬼鬼祟祟在田里躲着,还交给自己一枚金戒指请求保守秘密。

经过搜索,我军很快俘虏了这伙国民党军,只见这十几人带有汤姆枪、卡宾枪和快慢枪,身着美式军装,明显与普通国民党军不一样。

一个自称是“军需处长”的人更是奇怪,只见他拒绝了我军递出的“飞马”牌香烟,默默地从兜里拿出一盒美国香烟抽了起来。

仔细观察,这人手戴一只高等游泳表,十分讲究,兜里都是美国香烟、牛肉干、派克笔,很是阔气,与我们教科书里《丰碑》军需处长反差鲜明。

在我军的盘问下,这个“军需处长”很快露出了马脚,他叫不出国民党军十三兵团六大处长的名字。在被关小黑屋后,甚至拿石头猛敲自己脑袋打算以死报效党国。



此人正是重要战犯杜聿明。

值得一提的是,杜聿明有个女婿叫杨振宁,杜于1959年特赦后负责政协文史研究,1981年病逝。

最为幸运的是李弥,他将荒野求生技能发挥到了极致,仅凭指北针,愣是找到了第九军三师部,而此前他联系不上任何部队。

他先是组织残余国民党部队做最后顽抗,是我军付出了一定牺牲,然后与部下相拥而泣,随后化装隐藏跟随部队投降。



由于俘虏太多,我军无法抽出多余部队押解,李弥趁乱逃出,一路跑到了南京,还受到了蒋介石的接见。

李弥重组十三兵团,在此后的战争中屡败屡战,最终退入缅甸境内仍与我军纠缠,可见此人冥顽不宁。

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杜、邱、李三人各显神通,向历史展示了逃跑本领和技能,活脱脱一部黑色幽默喜剧。


春秋正义


中国历史上搞笑的事不少,下面讲三个冷门的真实搞笑事:灵帝给驴选美、高洋打丈母、艺人戏马步芳。

一、汉灵帝给驴选美

东汉灵帝时,宠信宦官,宦官们抓住灵帝年幼无知、昏聩无能的契机,大献殷勤,将皇帝置于掌中。



为了让身居内宫的灵帝能够玩乐高兴,宦官专门组织了一场“选美”活动,只不过这次选的不是美人,而是俊美的驴子。最终有四匹驴子得以进入皇宫大内,成为灵帝的玩乐之物。

灵帝从小在皇宫,没见过驴子,一见美驴,如见天上神物,喜不自胜、爱若至宝。随即宦官又为皇帝招来一架驴车,供其玩乐。

这件事情传到民间,京城达官贵人争相效仿,以为时尚,一时民间驴子成为当时最为炙手可热之物,价格陡涨。

不久,灵帝把驴子玩腻了,宦官们见此,灵 机一动,忙找来一只狗,戴上贤冠、穿朝服、佩致带,大摇大摆地上了朝。灵帝认出乃一狗时,不禁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当时满朝百官深感耻辱,却敢怒不敢言。



二、高洋暴揍丈母娘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执政晚年,大权独揽,骄傲自满,淫乱无度,行事极为荒唐。

有一次高洋的母亲娄昭君因他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非常气愤,操着拐杖要打他。结果没打着高洋,还被高洋一个大背摔在了地上,摔完后,高洋气呼呼地说道:你再敢教训我,我就把你送给胡人当老婆。娄太后闻言,当场昏倒。


高洋打完母亲后,接着打丈母娘。 有一次,他喝完酒之后,闯进了丈母娘家。丈母娘母看到皇帝女婿突然登门,于是热情相迎。结果高洋快步上前,直接把丈母娘按倒在地,然后提起老拳一顿狠揍。揍完后高洋说:“前几天我揍了我的亲生母亲,你也是我的母亲,所以我也得揍你一顿,这样才公平。” 丈母娘哭笑不得。

后来高洋又到岳母家中,进门就用响箭射丈母,边射边骂:“我喝醉了连亲娘都不认识,你算什么东西。” 说完又骑到丈母娘身上,把丈母娘打了一百马鞭这才扬长而去。

三、“倒浆水”艺人戏马步芳

万世仓是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一位著名的“倒浆水(一种说唱曲艺)”演唱者。

1940年,万世仓被人举报说他在说唱时有讽刺时政的行为。当时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将其叫去,吓唬道:“老实交代,不然拉出去把你卡过了(意为枪毙)!”,万世仓面无惧色,却不慌不忙地倒起了“浆水”:骡子驮的是迫击炮,主席不杀者我知道。”


马步芳闻言,莞尔一笑,就又问:“那你看看西宁城太平不太平?”

万世仓答道:“黑狗白爪子,西宁城里不咋的。”意思是没有问题。当时青海警察着黑警服、白套袖,打白色裹腿,“黑狗白爪”实则讽刺警察。

马步芳听完大笑,遂命人通知省党部,委任其为宣传员,并谓左右“我看这个枉辩(方言,意同为这家伙),比秀才们强百倍!”

以上三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分属不同历史时期,荒唐又搞笑,希望题主喜欢。


独钓秦时月


在战争中死亡是常见的一件事,生命的凋零总会伴随着哀伤,但有一个人的死却成了众人的笑柄,他真是被自己秀死的,这个人就是日本的饭冢国五郎。

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来任101师团10联队的联队长,饭冢国五郎长相十分凶狠,相由心生这句话在他身上一点都没有用错,他在战场上也是十分凶狠无情,饭冢国五郎有一个很特别的喜好,就是非常喜欢上镜拍照。

当时的日本影院四处搜集战争中的影像,而饭冢国五郎则是非常喜欢拍摄秀自己的人,所以关于他在战场上的影像记录非常多,于是便将这些在日本电影院中循环播放,他也因此得到了日本百姓的拥戴,被日本民众奉为“军神”。

武汉会战时期,饭冢国五郎奉命率领军队前往庐山,企图攻破中国军队的防线,日军装备精良而我军则都是老式武器,但我军将士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对日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这让饭冢国五郎气急败坏,立即增派人手连续发动15次进攻,但都没能将防线给给攻下,要知道他所面对的是广东粤军,唯一一支头戴钢盔的部队陆军160师。

在战时暂停间隙,日本的战地记者来到战场上采访饭冢国五郎,一听说上镜他心情大好

立即整理仪态,采访结束后记者让他摆几个姿势拍照。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他带上钢盔站在高处,钢盔在太阳下闪耀着光芒,就在此时我军的狙击手,发现了远处晃动的闪光处,立即瞄准射击,只听三声枪响,饭冢国五郎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件事情也成了我军中广为流传的笑话,饭冢国五郎真的是被自己给秀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