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

丫丫说史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

总的来说,结拜的几个兄弟还都是比较给力的,排除两个早逝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基本都站得住,除了老五张景惠。

但是张景惠这个人,虽然对权利充满了梦幻,做了很多委曲求全、伤天害理的事情,甘做日本人的走狗,做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利用自己在东北的关系网,为日本人卖命。到了抗战中后期,日本人的资源匮乏,为了支持日本人造子弹,这货竟然把自己办公室的铜门把手给捐给日本人造子弹了,所以此人罪恶罄竹难书。

但是这个人对张作霖可以说还算可以的。促成张作霖入葬的便是他,而且趴在张作霖墓地上那一通号,你简直就会认为他是为了张作霖才委曲求全的。但是除了这一件功德之外,几乎乏善可陈。

抗战胜利之后,张景惠被苏军逮捕,后来遣返被关押在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最终老死在狱中。

老大马龙谭绝对算是一代儒将了,忠君爱国的家国梦非常重,拒绝伪职做寓公,善终。

张作霖很多民族大义方面,实际上多少是收到马龙谭影响的。早年间,马家是靠剿灭捻军起家的,但是到了马龙谭这辈还是落魄了。到了义和团运动时,马龙谭靠着"盖字军"起家,保境安民。甚至后来在1900年沙俄从旅顺口北犯时候,他也曾保家卫国,保护过清朝祖陵,而受到过嘉奖。

所以张作霖死后,日本人在未征得马龙潭同意的情况下正式宣布任马龙潭为"中满自治会"会长,并各处张贴布告,在《盛京时报》登消息,大造舆论,逼其就范;还动员了很多马龙潭的故旧纷纷上门来劝其接受伪职。结果马龙潭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你们愿意当汉奸是你们的事,我是宁死不干的!"

后来马龙潭就一直隐居四平,做寓公。一直到1940年病逝,享年83岁。

老二吴俊升对张作霖可谓忠心耿耿,亲自陪同张作霖返奉,死于皇姑屯。真正做到了“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吴俊升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当铺小伙计出身,打仗行,治理地方太垃圾,简直就是土匪,贪得无厌。最喜欢马和枪;其次就喜欢猴子和各种珍禽,还有姨太太,所以在这些方面花钱无算。但是吴俊升这个人特别出张作霖那一套,可以说张作霖要他干啥,他就干啥。前前后后立的功勋无数,击退了蒙古军的进攻;镇压宗社党叛乱;直奉大战立功;击败郭松龄,等等。吴俊升可以说在张作霖一路高歌猛进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后来民国17年(1928年)5月,奉军为北伐军所败,张作霖决定撤军出关。吴俊升听到后,立马亲自赶到山海关来迎接张作霖,两人坐一个车厢,结果一起被炸死了。

其实吴俊升作为实权派人物,很难说如此这次他不死,面对日本人,他会做出什么举动,究竟像马龙潭还是像张景惠,这都不好说。

老三冯德麟和张作霖是竞争合作伙伴,死在张作霖前面,所以无需面对这个尴尬历史处境。

可以说兄弟几个中,冯德麟是最有资格和张作霖一分高下的。但是这个人比起张作霖而言,很多事情都是兄弟两一起做的,但是最后摘桃子的是张作霖,吃瘪的是冯德麟,特别是在张勋复辟这件事情上,吃得亏太大。所以冯德麟对张作霖的意见非常大。

1926年,冯德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镇大宅病逝。张作霖也算义气的,给足足办了49天的风光大葬。

但是冯德麟虽然千般不如万般不及张作霖,但是生的儿子比张作霖血性。《少帅》里的那个浪荡子冯庸若是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张学良只能自叹不如。只是可惜了,不在其位,只能把全部家当拿出来办学了,著名的“冯庸大学”就是他办的。

老四汤玉麟胸无大志,丢了热河,受人诟病,但是拒绝接受伪职,仍然不失气节。

汤玉麟胡子出身,后来加入了张作霖的保险队发的家。但是平生和张作霖若即若离。没什么大事的时候,两人嫌隙丛生,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汤玉麟还是能够认清形势,站到张作霖一边的,所以在郭松龄反叛这件事情上,最终还是站队张作霖这边,使得两人尽释前嫌。

所以汤玉麟和张学良的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抗战期间,张学良带着宋子文到热河劝战,一个要军饷,一个要他们失守。结果谈不拢,最终备战也没备战得好,本质上汤玉麟的部队就是一个盗墓加抽大烟的土匪部队,所以最终热河的失守。汤玉麟也因此被国人痛骂。但是最终汤玉麟被免职之后,即便被国民政府通缉,也并没有接受伪职,投入日本人的怀抱,所以说不失气节,因为再多的恩怨,也都是内部矛盾。1949年2月汤玉麟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老六孙烈臣是张作霖的心腹干将,也是东北军工发展的灵魂人物,鞠躬尽瘁,死在了张作霖前面,因此也无需面对这个尴尬历史处境。

孙烈臣马贩子出身,孙烈臣曾经担任统监兼陆军总部谋主(即参谋总长),全面整训部队,举办军校,培养军事骨干,并筹划建立空军,建立东三省第一座兵工厂——奉天兵工厂。奉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是从孙烈臣手里开始增强的。

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积劳成疾,52岁病逝,一生没有子女。此前一直给张作霖打辞职报告,张作霖一直没有批准,可见人才多么难得。张作霖知道后亲自去吊唁,趴在孙烈臣的尸体痛哭了半个小时。

老八张作相(老七是张作霖本人)是个老实人,理念相对保守。虽然张作霖死后,支持张学良,人称辅帅,但仍无力力挽狂澜,但气节不差,善终。

虽然张作相和张作霖只一字之差,但是张作相和张作霖并没有血缘亲戚关系,甚至不是一个宗族。张作相也是绿林出身,在张作霖关键的几个点上,可以说站队成功,所以张作霖对他不错。张作霖死后,张作相力主东北闭关自守,固守关外,不参予内战,休养生息,训练士兵,扩充实力,静以待变。这点显然和张学良的理念不合。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积极参与中原大战,支持义兄蒋介石统一中国。后来反而是918事变,被蒋介石摆了一道,张学良担心被蒋介石黑虎掏心,没放一枪离开了东北。后来特别是热河丢了,不单单汤玉麟下野被通缉,民国还要追究张学良的责任,后来张作相替张学良担起了责任,主动宣布承担责任,并下野,隐居到了天津。

张作相多次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甚至后来国共战争期间,也多次拒绝国民党拉拢,1948年10月,解放锦州时,张作相在锦州被俘,后来送回到天津,1949年3月,张作相病逝。




炒米视角


张作霖戎马一生,可以算是一代枭雄。他是土匪出身,特别的聪明。东北在日俄两大帝国的夹缝当中生存。在这么恶劣的列的条件,他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将自己扩大了起来,却没有损失东北一丝一毫的利益。日本人气愤至极,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它的七个兄弟也因此有着不同的变化。

首先说老大马龙潭,马龙潭跟其他七人不太一样,其他七人都有绿林背景,而马龙潭是典型的正规军出身,而且文武兼备。在马龙潭眼中,东北应当服从大局,谋统一而非分裂。所以,张作霖对马龙潭还是很忌惮的。张作霖担任奉天省长后,由于忌惮马龙潭,于是开始排挤马龙潭,他委任马龙潭为洮昌道道尹,解除了马龙潭东边镇守使的军职。张作霖被炸死后,东北局势变得异常复杂。马龙潭隐居四平,数次拒绝日军高官厚禄引诱,最后病逝于四平。



老二名叫吴俊升,原是山东的一个农民,被穷逼得举家去了东北。肃亲王善耆勾结日寇要搞“满蒙独立”时,正是他带着人马打击了这些国贼,保住了这一大片土地。吴俊升此人最是忠诚,作为张作霖的臂膀人物时刻伴随左右,最后在张作霖的专列上被一起炸死,真正“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好兄弟。

排行第三的冯德麟是1866年生人,长张作霖九岁。他的经历和张作霖比较相似,少年时期投身草莽,多次主动抗击捣乱的沙俄军队,被百姓按当地习惯尊为“团总”。冯张结拜之后一开始关系十分亲密,张作霖很喜欢听冯德麟讲草莽英雄的故事;但冯德麟这个人天生有个缺点,不会看人脸色也看不清局势。丁巳复辟时,他一意孤行去了北京支持张勋,复辟失败,他就被早有准备的段祺瑞当作叛党扣押,还是张作霖四处打点斡旋才把人带回来。冯德麟后来被张作霖安排做很有油水的守三皇陵的工作,在花甲之年离世。



老四汤玉麟,少年时汤玉麟给人扛小活,因赶车拉脚遭抢劫,遂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称霸辽西。汤玉麟称霸辽西时,曾救张作霖一命,张、汤由此结为生死之交,后来张作霖邀汤玉麟入伙合办保险队。关于汤玉麟其人褒贬不一,功过相当,生能逢时,却不能救世,无大志大才之人。汤玉麟在抗日战争其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平静的岁月。解放战争时为了安全,汤玉麟曾搬到花园路3号居住。1949年2月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老五张景惠,这是唯一的一个做过汉奸。青年时代,跟随其父卖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经常出入赌博场上。当时各地枭雄一时乘机而起。张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务会长出面,在八角台镇成立自卫团,自任团练大,为本镇的商号富户看家护院。当时张作霖遭到土匪金寿山的袭击,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张作霖、张景惠二人一见如故。张景惠拥护张作霖做自卫团的首领,自己情愿当副手,从此张景惠对张作霖言听计从。1959年死于战犯管理所。



老六孙烈臣,这位是张作霖作为信赖的心腹,是他最为亲近的拜把兄弟,却也是唯一一个死在张作霖之前的兄弟。孙烈臣死的时候,张作霖亲自前往吊唁,竟然抱着他的尸体哭了半小时之久。孙烈臣无儿无女,张作霖不忍,自己出了5万元为他治丧。

老八张作相,老七张作霖和老八张作相的名字如此相似,很多人会以为他们是亲兄弟,其实只是缘分使然。张作相和我党走得很近,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在张作霖死后,他在奉系虽然权力最大,却还是将执掌东三省的大权交还给了张学良,成为他的得力辅帅。张作相对日本人深恶痛绝,打死不和日本人合作。1948年8月张作相出任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9月在辽沈战役之中被俘虏。因为其爱国贡献,又被迅速释放并且护送至天津。1949年,张作相拒绝同老蒋一同去台湾,病逝于天津。


张作霖善权谋,他一生曾经两次大规模结拜,借此来笼络人心。其中第一次尤其著名。他结拜的七个兄弟都是东北响当当的人物,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有人背叛他,有人拥护他。可谓是可悲可叹的英雄人物。


大老二爷


其实有史料证明,炸死张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苏联人。据说苏联的目的是为了挑起东北军和关东军的战争,牵制关东军,消除后方威胁,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可惜遇到一个抽大烟,不按套路出牌的废物,一枪没打就跑路了。而日本也从这件事儿上突然发现,兵精粮足几十万东北军的中国军队原来不过就是个空心菜,于是把调整战略方向,由北上和德国东西夹攻苏联的构想,转为南下捡更软的柿子捏。开始了全面侵华。

日军南下后,苏联以偷梁换柱的方式,把驻守东部,警惕关东军的精锐部队掉往西部战场。

虽然东北军没能牵制住关东军,但整个中国确实牵制住了日本。


实现一个晓目标


张作霖早年也是很不幸的,他当过木匠,做过马匪。但是张作霖喜好结交兄弟,正是在这些结拜兄弟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张作霖有8个把兄弟,按年龄排列顺序是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张作霖是老七。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的这些兄弟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隐居不出的,有坚决抗日的,也有极少数投敌当汉奸的。

大哥马龙谭,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儒将,张作霖死时,任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时于张作霖相交,后来张作霖得势后,任东边道镇守使,四洮路总办。张作霖死后,马龙谭不与日本合作,称“宁死不做卖国贼”,辞去全部职务,隐居不出,热衷于慈善事业,人称“马善人”,1940年,马龙潭在四平去世,享年84岁,上万群众自发为他送行,不愧大哥身份!



(张作霖)

二哥吴俊升是一位枭雄,说话有点结巴,外号“吴大舌头”。吴俊升追随张作霖后,由于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北洋政府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吴俊升却不听北京政府号令,支持张作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三省独立,自己安心做东北的二号人物,对张作霖可谓忠心耿耿。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时,吴俊升就在车上,陪着这个兄弟一起命赴黄泉,践行了结拜时 “不能同生,但愿同死” 的誓言。享年65岁。



(冯德麟)

三哥冯德麟,原是东北绿林前辈,有段时间曾对张作霖不满,但张作霖一直把冯德麟当自己人。冯德麟因支持张勋复辟,被北京政府关押时,张作霖又设法将他保释出来,任命冯德麟为三陵都统,此后冯德麟便对这个七弟死心塌地。1926年,冯德麟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他的儿子冯庸后来创办了著名的“冯庸大学”,是民国著名教育家。

老四汤玉麟,很早就跟着张作霖,与张作霖一起出生入死,多次救过张作霖的命。张作霖死后,汤玉麟协助少帅完成东北易帜,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抗日战争中率部下与日军多次交手,虽然败多胜少,但气节可嘉。1949年2月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汤玉麟)

老五张景惠,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汉奸,曾任溥仪的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日本战败后张景惠被苏军逮捕,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病死。

老六孙烈臣,是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干将,与张作霖关系密切。孙烈臣对张作霖忠心耿耿,但由于身体原因,长期静养。1924年病逝,终年52岁。



(张作相)

老八张作相,自1900年认识张作霖后,是张作霖最器重的小弟,张作相识大局、顾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让张作霖十分欣赏。张作霖临死前,将少帅托孤给张作相,“九·一八”后,日本多次派人以高官厚禄诱张作相出山,张作相坚拒不就,致使其全部财产被伪满没收。1949年因病去世。


历史漫谈君


1907年,对张作霖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
其一,由于计除巨匪杜立三,得到清廷嘉奖,升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
其二,结义了八兄弟。这八兄弟分别是: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霖和张作相。这些兄弟和张作霖出生入死,后来成为奉军的主要干将,为张作霖雄踞东北立下了大功。

(张作霖和他的兄弟们)

1928年6月,张作霖乘坐北京到奉天的专列,在皇姑屯遭遇日本人暗算,被炸成重伤,抵家不久便因伤重去世,那么他的结义兄弟们,又是何去何从呢?

一、大哥马龙潭。

马龙潭排行老大,在张作霖去世前,就因政见不同,饱受猜疑,被张作霖卸了军权,单单只做了东三省巡阅使唤署的高级顾问及黑龙江军政两署顾问。

说起来,马龙潭是个儒将。他文武双全、才华过人又精于书法。不论是治军还是处理地方事务,他都游刃有余。因此,他是七兄弟中最得张作霖敬重的人。

马龙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个忠贞爱国有民族气节的人。在民国乱世,他看众人一心想要的不过是升官发财,根本没有看到国家灭亡的危险。他亦知道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时局,所以他便把“保境安民”作为自己的准则。

但此时已雄踞东北的张作霖,却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称王称霸。

就在张作霖发动直奉战争前夕,马龙潭还再三劝阻,希望他能为国家大局着想,联合各路军阀,共同抵抗侵华日军。

但张作霖不光不听劝阻,反而对他多有猜忌。

一方面,张作霖是绿林出身,没读过书,亦不懂得治军之道,所以对于能文能武的马龙潭多有防备和打压;另一方面,马龙潭不论是在奉军中,还是地方上,都有极高的威望。

因此,张作霖担心以马龙潭的声望,若是他公开反对内战,必定会一呼百应,对自己雄霸天下的计划产生影响。

所以,在卸掉马龙潭的陆军中将东边镇守使军职后,让他出任了地方官员。

没想到他政绩斐然,很得百姓爱戴。于是,张作霖又调任他为军政顾问,彻底把他闲置了。

张作霖去世不久,便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领了东三省,同时还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

74岁的马龙潭深知自己无力回天,便辞掉了所有职务,在四平寓中过上了清贫的生活。但由于他名望极高,日本人多次登门邀请他出任高官被拒后,竟在成立伪中满省时,私自将他任命为省长,并四处公告,打算造成既定事实,逼他出任省长的职位。

马龙潭对此怒不可遏,直接拿着公告到日本宪兵队抗议,强烈要求他们撤回公告,否则以死明志。说到激愤处,竟以头撞向桌角,顿时血流如注。

日本人见马龙潭誓死不就范,只得作罢,并撤回了四处传发的公告。

后来,日本人又多次派其下属和旧交前来利诱规劝,但马龙潭毫不犹豫地回绝了那些人,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当汉奸走狗,那是你们的事,我是坚决不干的。后来被磨折烦了,他索性闭门谢客。

1940年,84岁的马龙潭在四平寓无疾而终。在他去世后,举城哀悼,周边县城的百姓亦自发前来为他送行。据说送葬队伍绵延不绝,有数万人之多,可见马龙潭是真英雄也!

(吴俊升旧照)

二、二哥吴俊升。

吴俊升出身农家,是个大老粗。

小时候他的舌头被冻坏了,说话含糊不清,人称“大舌头”。

吴俊升是七兄弟中最忠于张作霖的一个。

他虽没读过书,但有勇有谋,很会打仗,为张作霖得势立有大功。

直奉战争战败后,北京政府为了分裂奉系军阀,有意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但吴俊升不为所动。

郭松龄兵变后,一度对张作霖造成了摧枯拉朽的威胁。眼看郭松龄兵变要成功,吴俊升率军捣毁了郭松龄的军械弹药和粮草装备,给郭松龄以致命打击,最终让郭松龄败北被杀,平息了兵变。

1928年,在北伐军的攻击下,奉军溃败。张作霖眼见大势不好,决定退回关外,于是乘坐专列从北京回奉天的途中,被日军预埋的炸弹击中,当时吴俊升和张作霖同乘一节车厢,爆炸发生后,一枚轨道上的铁钉不偏不倚,正好穿过吴俊升的头颅,当时他就丧了命。

(冯德麟剧照)

三、三哥冯德麟。

冯德麟比张作霖大9岁,是奉天本地人。他为人侠勇公正,很早就在绿林和乡勇中混出了名气。

他和张作霖结识很早。

当时,张作霖靠乞讨流浪到高坎镇,由于他自学了一点兽医,懂得治马,得以留在大车店打杂。

冯德麟名头响亮,在年少的张作霖看来,那可是英雄好汉。因此,张作霖对他无比崇拜,极为热情。

冯德麟看张作霖聪明会来事,也很喜欢张作霖,便经常给他讲一点绿林好汉的故事,这对张作霖后来的人生影响很大。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没有出路的张作霖投了清军。不曾想甲午战争大败,他只得又逃回了奉天。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作霖投靠了冯德麟,自此才算和冯德麟有了交情。

别看冯德麟实力强,但智勇和眼光他都不如张作霖。

张作霖极会为人,因此愿意帮他的朋友多。所以,他早早就在朋友的举荐下,得到清廷收编。

冯德麟被清廷收编已经是清朝亡国前夕,虽说他收编之初,官职高于张作霖,但张作霖在剿灭杜立三后,也升了官。因此,二人官职难分伯仲。

真正让冯德麟不快的,是北洋政府成立后,他和张作霖都被任命为师长,而他的驻地在广宁,张作霖的驻地却在省城。这种种情况,让冯德麟心里很不快。毕竟他一向自认老大哥,张作霖居然和他平起平坐,还处处占尽好处,于是二人的感情开始有了罅隙。

另外两人产生抵牾的知青,就是驱逐段芝贵。

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担心地方军阀会起兵反对,因此四处安插亲信。

段芝贵由于拥护他复辟,得到了他的重用,被任命为奉天督军。

冯德麟和张作霖势头发展得不错,当然不愿意受外人管制。所以二人就大造舆论,要求“奉人治奉”,坚决驱逐段芝贵。

张作霖故意拿了200万大洋,劝说段芝贵回京。

就在段芝贵准备带着钱回京的时候,冯德麟却带兵把钱给抢了回来。

到嘴的肉被抢走了,能不生气吗?所以段芝贵回京后,就在袁世凯面前说了冯德麟许多坏话,最后袁世凯要他推荐奉天督军时,他就推荐了张作霖。

所以,冯德麟和张作霖矛盾越来越深。但张作霖不和他计较,还多次救他于水火中。渐渐冯德麟被感动了,对张作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1926年,冯德麟死于心脏病,卒年58岁。

(汤玉麟旧照)

四、四哥汤玉麟。

汤玉麟和张作霖有生死之交,因此张作霖待他最为信任和器重。

早在张作霖建立保险团时,汤玉麟便跟随左右,算是张作霖的老部下了。

但汤玉麟绿林出身,贪财好色,一身匪气。

奉军建立后,他自视功高,胡作非为。再加上他又屡屡顶撞张作霖,因此受到张作霖打压,

汤玉麟一气之下,和冯德麟勾结,多次发电,要求张作霖下野。

张勋复辟时,他亦在冯德麟的劝说下,积极支持复辟。

复辟失败后,他远遁蒙古避祸。后来,在张景惠等人的调停下,张作霖才和他言归于好,并委任他为中将顾问。

郭松龄兵变后,由于张作霖已众叛亲离,眼看多年基业就要毁于一旦。在这紧要关头,汤玉麟积极应战,向郭松龄发动猛攻。最终让郭松龄全军覆没,他帮助张作霖化险为夷,保住了张作霖“东北王”的地位。

张作霖被炸死后,汤玉麟迅速易帜国民政府,成为热河主掌军政大权的重要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人的侵略,汤玉麟不战而逃,导致日本人仅用了7天便占据了热河。

国人听闻,哗声一片,强烈要求严惩汤玉麟。

日本人借机利诱汤玉麟,希望他能投降,出任伪职。

就在人们都以为他会叛国投敌时,他却以“日本人害死了拜把子兄弟(张作霖)”为由,把日本人痛骂了一顿,不光拒绝出任伪职,还多次回绝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

1934年,失去军权的汤玉麟辞去了职务,隐居于天津。

1949年解放前夕,汤玉麟病死于天津,卒年78岁。

(张景惠旧照)

五、五哥张景惠。

对张作霖来说,张景惠算是他的贵人。

当时张作霖打算带保安团投靠冯德麟,在八角台遇到张景惠。

张景惠当时手中是八角台预警保安队队长,他和张作霖一见如故,于是与他的保安团合并,并推举张作霖出任团长,而自己甘居副职。此后,他一直对张作霖言听计从,算得上是张作霖的心腹。

张作霖被炸时,张景惠也在车厢里,幸运的是,他虽被炸成重伤,但侥幸捡回了性命。

“九·一八”事变后,张景惠被日本人拉拢,公开投敌,出凭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等职务。

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苏军俘虏,后移交给中国,和溥仪等人关押在抚顺战犯所。

1959年,张景惠病逝,卒年88岁。

六、六哥孙烈臣。

要说几兄弟中,最不让张作霖起猜疑之心的,就是孙烈臣。

孙烈臣追随张作霖的时候很早,一直跟他出生入死,立有汗马功劳。

同时,孙烈臣还帮助张作霖建立兵工厂,举办军校,筹建空军,对军队进行军事改革等等。可以说,他和张作霖感情最深厚,也最得张作霖信任。

但孙烈臣由于旧疾缠身,没有精力处理军政事务。所以他多次向张作霖举能荐贤,并提出辞职。但张作霖只是让他回家休养,并没有批准他的辞呈。因此,孙烈臣一边卧床养病,一边还不忘料理事务。

1924年,52岁的孙烈臣在病痛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张作霖听说后,悲痛不已,拥尸恸哭不止。

(张作相剧照)

七、八弟张作相。

很多人都以为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亲戚,其实他们除了名字巧合,并无宗亲关系。

张作相也是张作霖保安团中的一员,早年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对张作霖的事业不光多有建言,还很擅长带兵打仗。

郭松龄兵变失败后,张作霖准备将参与兵变的将领们全部处死。张作相听说后,给他分析时局,晓以利害,最终保全了这些将领们的生命。

后来张作霖又想在东北广种鸦片来收军饷。又是张作相言明鸦片之流毒之深,打消了他种鸦片的念头。

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张作相被东北军将领推举为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但他并没有就任,反而推举张学良做了保安司令,而他则心甘情愿做张作良的副手。

“九·一八”事变后,张作相辞去一切职务,隐居于天津。

由于他名声在外,日本人数次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能就任伪职,但都遭到他的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于是将他在东北的所有财产全部没收。

后来,国军又五次三番想请张作相出任职务,但都遭到他的拒绝。

国军兵败后,蒋中正几次派人给他送飞机票,希望他能前往台湾,均遭到他的婉拒。

1949年3月,张作相因病去世,卒年68岁。

(参考史料:《张作霖传》《民国史记事本末》《民国大军阀》)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东北王”张作霖一直以来都一个争议性非常强的人物,一方面他的确是自清朝末年至北洋民国时代的一个军阀,从客观上加剧了当时中国的动乱环境;但是另一方面,张作霖也是一位有着朴素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情怀的老派政治军事人物,在他的领导和统治下,东北一带与内陆的混乱相比,始终处在一个较为平稳和安静的发展环境下,人民相对安居乐业,而依靠自己出色的政治手腕也让东北保证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没有被帝国主义大幅掠夺。

然而张作霖的成功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实际上跟他几个结义兄弟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张作霖早年因为生计所迫不得已入山成为了土匪,在后来又被满清朝廷招安成为了军人,清末的动乱年代,许多看似强大的武装集团中实则充满了背叛和阴谋,稍不留神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于是张作霖便跟七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成了生死兄弟,正是八人联手,相互扶助才打下了偌大的基业。而在张作霖死后,剩余七人的命运,也为乱世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马龙潭,本来就出任清王朝的旧军人之家,父亲和兄长都曾经先后镇压过农民起义,算是八人中出身最好的。而本人也号称文武双全,既有内政之能又有军事干才,在河北一带担任地方官时不仅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赈济灾民,热心慈善,可以说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虽然在张作霖的晚年跟他产生了矛盾,被其疏远和架空,然而当张作霖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马龙潭依然坚守了气节,甚至不惜撞墙自杀,以死明志,最终保全了一个中国人的清白,于1940年安然病逝,享年83岁,算是善终。

吴俊升,历代务农,早年投身军旅,跟张作霖一见如故,两人的身份也相差无几,可以说是几个人中与张作霖关系较为亲密的一位,也一直跟随在张作霖麾下,1912年日本人策动满蒙独立时,吴俊升果断给予打击,维持了国家的统一,后来升任奉系重要军事将领,与张作霖在1928年共同被日本人炸死。

孙烈臣,染匠家庭出身,后来做了马贩子,也是张作霖的心腹大将,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期间,帮助张作霖振兴经济,发展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争夺中国主导权的直奉战争中孙烈臣是张作霖一只生力军,为张学林抵御了曹锟,冯玉祥等人的进攻,然而非常不幸,孙烈臣的身体一直不好,1924年便早早病逝,为张作霖心中的一大痛。

张景惠,张作霖众兄弟中评价最差的一人,农家出身以卖豆腐为生,在遇到张作霖后与其一见如故,并且推荐张作霖成为了起家一把手,但是在后来的直奉战争中因其能力低下,被张作霖所轻视,尽管两人最终和解,但是也留下了最终分道扬镳的种子。

在张作霖死后,经不住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张景惠成为了人人不齿的汉奸,担任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在战后被审判改造,1959年病死在新中国的战犯管理所。

冯德麟,早年就已经投身于绿林,严格来说还是张作霖的前辈,张作霖也一直视其为大哥兄长,后来与张作霖合流后共同主持东北发展的大局,但是后来因为其支持张勋复辟的活动被北洋段祺瑞击败逃走,又为张作霖所救,从此失去权力,安心发展实业,做一富家翁,1926年病逝,也算得以善终。

汤玉麟,传奇色彩不亚于张作霖的一代军阀,人称“汤虎子”,跟张作霖之间有过矛盾和争执,但最终成为了张作霖手下最为能征善战的一员大将,无论是直奉战争还是郭松龄之变,汤玉麟都为张作霖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张作霖死后热河抗战抵御日本人,誓死不屈,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行动,让他成为了抗日英雄。1949年病死天津,享年79岁,也算善终。

还有张作相,虽然名字相似但其实两人并没有血缘关系,张作相与张作霖关系最为亲密,而且也一直被张作霖视为重要的心腹,在东北帮助张作霖整顿内政居功甚伟,相比军事能力更加擅长政治,张作霖死后也拒绝了日本人的引诱,安心发展实业振兴国家,49年病逝。

回首张作霖八兄弟的人生,我们深深的感慨,活在乱世的人物,其命运随波逐流而不能靠自己决定,他们的生死恩怨,在今天我们这里或许只是一个谈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这也警示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汗青正浩


1928年6月2日,在北京与日军开会的张作霖,不满日军在东北的利益和地位,惹怒了日军。在6月4号,张作霖乘坐北京到奉天的专列驶到皇姑屯时,被日军提前埋伏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负重伤,不久便死了,年仅五十三岁。张作霖死后,与他结拜的七位兄弟,有的隐居,有的当了卖国贼,有的当了叛徒,兄弟七人的结局各有不同。

老大马龙潭,张作斤死后,他并没有转身投靠日本人,而是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而且,在医学方面颇有建树,而且热衷于慈善是个大善人,背百姓亲切地称为马大善人,享年八十八岁。

老二吴俊升,性格鲁莽,行事暴躁,在返回途中被炸死,享年六十五岁。

老三冯德麟,强盗出身,凶神恶煞,杀生如麻,是个亡命之徒,后跟随溥仪,想要恢复帝制,被段祺瑞逮捕,后被张作霖揪出,死于心脏病,享年六十岁。

老四汤玉麟,身处高官,是热河地区最高的长官,日军攻打热河时,胆小如鼠身为热河省主席的汤玉麟,将热河拱手让给了日本人,自己贪生怕死,逃走了,后来日本人拉拢他,因为张作霖死在他们手中,所以被他决绝了。所以国人称汤玉麟为卖国贼,活到了七十九岁。

老五张景辉,在八位兄弟中,他是唯一一个叛徒,张作霖死后,他投靠了日本人,为日本人卖命了十多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叛徒,还当上了满洲国的傀儡首相,在在八十八岁时,死于心脏病。

老六孙烈臣,是张作霖最铁的兄弟,张作霖死后,他悲愤交加,在痛苦中死去,他膝下无儿女,在五十三岁时就死去。

老七是张作霖。老八是张作相,是兄弟八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张作霖死后,他替年少的张学良掌管东北事务,掌管东北地区最高的权利,但他不辜负张作霖的期望,热心辅佐张学良,并拥护张学良成为东北最高长官,日本人拉拢他,让他当东北最高的长官,被他义正严辞地决绝,也是个民族英雄。




文艺青年Right


关于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之后,他的把兄弟面对日本人如何自处这个问题要分几个部分来看。



第一个部分是吴俊升和孙烈臣。这二位没等到张作霖死后。孙烈臣早在一九二四年便去世了,年仅五十二岁。吴俊升作为张作霖的把兄弟,是唯一做到了和张作霖“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张作霖被炸时,吴俊升和张作霖乘坐同一辆火车,被当场炸死!



第二个部分是马龙潭和冯德麟。这二位较早淡出了奉系高层。马龙潭于一九二○年就被张作霖解除了军职,调任地方,加之年事已高,之后马龙潭逐渐淡出了奉军高层,仅仅作为“元老”存在。冯德麟最初是奉军中最有实力一位,曾经和张作霖争过奉天督军。结果在张作霖的操作之下,冯德麟被北洋政府架空,只给了冯德麟一个军务帮办的虚衔,并且把冯德麟的二十八师调往了北镇,远离奉天(沈阳)。张勋复辟时,耐不住寂寞的冯德麟想借张勋东山再起,结果张勋很快便被“再造共和”的段祺瑞整垮了,冯德麟也因此被北洋政府下狱,后来在张作霖出面担保后才获释。从此以后,冯德麟的政治资本全部没了,逐渐淡出了奉系高层。日本人后来曾多次拉拢二人,但二人始终保持了民族气节。



第三个部分是汤玉麟和张作相。这二位虽然跟着张作霖和日本人之间也有接触,但是却和张作霖对日本人的态度一样,那就是利用!在张作霖命丧日本人之手后,汤玉麟和张作相一致拥护张学良接班,并没有个日本人眉来眼去。后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二人也表示了坚决支持。汤玉麟在主政热河期间虽然横征暴敛、甚至将税收收到的七十年代,但是在民族气节方面还是做得非常到位的。热河兵败之后,汤玉麟被国民政府罢免,这个时候日本人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汤玉麟不为所动,拒绝出任伪职。



至于张作相,与日本人更加没有什么暧昧可言了,他一直坚定地站在了张学良一边。张学良被囚之后,张作相被国民政府架空,当起了甩手掌柜。值得一提的是,张作相的公子张廷枢后来还参加了八路军,投身到了抗日洪流之中。



第四部分便是张作霖把兄弟中唯一的汉奸张景惠了。张景惠在张作霖被害之后,最初也没有和日本人眉来眼去。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之后,张景惠因为倚老卖老和“大侄子”兼新老板张学良关系不太融洽,最后被“大侄子”张学良撵去南京当了有职无权的军事参议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张景惠公开投日当起了汉奸,后来还担任了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成为了张作霖一众把兄弟中唯一的汉奸!虽然在民族气节上有亏,但是张景惠对张作霖的“兄弟感情”还是值得称道的。在张学良丢了东北之后,已故的张作霖一直没有正式入土为安。张景惠投日之后向新主子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将盟弟张作霖下葬,入土为安。在沈阳的张作霖旧部要求将其葬入元帅林、海城的乡绅们又要求让张作霖归葬故里,一时间舆论四起,让日本人措手不及。最终又是在张景惠的提议下,将张作霖和原配赵氏夫人合葬在了锦县驿马坊,这才让张作霖最终得以入土为安。全程都由张景惠操办,虽然葬礼规模肯定不如老张家在东北时那么风光,但至少不寒碜!也算是张景惠对自己这位盟弟的最后交代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张作霖有七个结拜兄弟,他被炸死后,他的这些兄弟们结局如何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最大的军阀,人们对他的尊称也是以“东北王”冠之,可见张作霖在当时的权势有多大了。但这样的一个人物,树大了,难免会招风。1916年5月27日,日本认对张作霖进行了暗杀,两次投弹都被张作霖侥幸躲过;1916年10月日本大隈重信内阁倒台,寺内正毅上台,张作霖统一东三省得到了日本方面的全力支持,但他并不愿意出卖民族,答应日本人的好处,事后全都以赖账的方式不了了之;1928年6月4日早晨5点23分,张作霖乘坐专列返奉,经过皇姑屯时,被日本人提前埋好的炸弹炸死。

张作霖出身草莽,只上过几个月的私塾,学过木匠,做过兽医,还曾当过货郎。最后成名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游走于各种势力之中,终成奉军首领,长期统治东三省。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精彩纷呈,颇具传奇色彩。这期间,他的几位把兄弟和他同甘共苦,生死相助,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张作霖,他排在第七位。排在第一的是马龙潭,往下依次分别是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相。其它几位就不作过多介绍了。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个老五张景惠

老五张景惠

张景惠(1871年6月21日/1872年5月4日-1959年1月11日),字叙五,生于奉天八角台(今辽宁台安县),辽宁台安人,奉系军阀首领,也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他也是他们当中唯一个在张作霖死后投靠日本政府的人。

张景惠在张作霖死后继续为张学良做事,1928年底,张学良任用他为东省特别区长官。因与张学良相悖,遂在东北易帜后,到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之职。“九·一八”事变,公开投敌,先后任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军政部总长、满洲国务总理大臣等职。

但是他对于兄弟张作霖还是做到有情有义的。

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因元帅林正在建筑,尸体就暂厝在帅府院子里。“九·一八”事变后,张家人撤到关内,日本人占领了大帅府,便把张作霖的棺材移到珠林寺停放。这一放就是六年,时任伪满洲国总理的张景惠不忍把兄弟如此凄凉,便张罗给张作霖下葬。

张景惠出了个主意:把张作霖葬在锦县驿马坊。这锦县驿马坊,埋着张作霖的母亲和原配夫人赵氏,也算是张家的家族墓地。张景惠的建议让日本人眼前一亮,这驿马坊地处偏远,没有元帅林那么扎眼,也不像海城离奉天那么近。把张作霖葬在这里,基本上隔绝了他在老窝——奉天和海城的影响,对国际舆论和东北老百姓也算有个交代。所以,日本人马上同意了张景惠的建议。

下葬地选好了之后张景惠全权负责,以张作霖把兄弟的身份来张罗。

1937年5月3日,张景惠以“协和会”的名义在奉天为张作霖举行了规模挺大的“慰灵祭”。“慰灵祭”结束后,平板车载着张作霖的棺材,浩浩荡荡地去往奉天车站。然后由奉天开出一列专列直达石山车站,将张作霖下葬在驿马坊,墓穴选在张作霖原配赵氏的墓旁。

结语:张作霖一直是我比较敬佩的一个人,不单单是出于对他的成就所产生的敬意,主要是他因为他的做事准则,乱世中正因为有这样的枭雄守护才保一方百姓平安。从他死后老百姓对他的爱戴就可以看出他是当之无愧的”东北王“


喜欢历史的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阅读!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明白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是谁,他们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最后结局如何,下面来分析!(答案在最后)

张作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草莽出身,早年曾当过土匪。后来受清廷招抚,成为清军中的一份子。不过,谁也不曾想到,只过了十几年时间,这个原来的土匪头子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盘踞东北的大军阀,人称“东北王”。




在清末民初,张作霖和他的7个结拜兄弟,也生死相交,建立并坐大奉系军阀,最后逐鹿中原,时刻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他们出身低微,但后来都成就事业,留名青史。今天为大家介绍张作霖的七个结拜兄弟的事迹。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张作霖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功不可没。他们是:老大马龙潭、老二吴俊升、老三冯德麟、老四汤玉麟、老五张景惠、老六孙烈臣、老七张作霖、老八张作相!




张作霖曾把结拜的8个兄弟,下面我们一一做介绍。

老大:马龙潭(1857-1940)。



清军将领,在东北剿匪期间,与当土匪的张作、吴俊升等结识,并结拜为兄弟,后马龙潭任张作霖幕僚兼统领等职。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决绝当汉奸,晚年热衷慈善事业。

老二:吴俊升(1863-1928)。


清军奉天后路营统领。与张作霖结拜后一直追谁他,后当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参与过第一次、第二次直奉战争,1925年郭松龄反奉战争中,吴俊升任张作霖的讨逆总司令,打败郭松龄。1928年张作霖返回奉天时,吴俊升前往山海关迎接,俩人在皇姑屯同时被日本人炸死。


老三:冯德麟(1868-1926)。


冯德麟早年投身绿林,他资历高、势力范围大,号称手下有上千人规模,是辽河下游三大土匪(冯德麟、独立三、洪辅臣)之一。冯德麟是张作霖加入绿林的引路人,张作霖常把他称作大哥,1916年冯德麟联合张作霖驱赶走奉天的督军段芝贵,张作霖由此坐上奉系首领的位置,冯德麟后任盛京副都统、奉天军务帮办等职,晚年投身实业。

老四:汤玉麟(1871-1949)。


早年因被土匪抢劫,心有不甘而加入绿林,干起土匪,因臂力过人,枪法精准,在100多个土匪中脱颖而出,号称“汤二虎”,称霸辽西。后结识张作霖,俩人趣味相投,结拜为熊各地,后来汤玉麟曾多次营救张作霖,是张作霖的救命恩人。张作霖主政奉天时,汤玉麟任奉军旅长、师长、军长、热河省省长等职。

老五:张景惠(1872-1959)。



早年做过豆腐,号称“豆腐匠”。在八角台(地名)办团练,为当地富人保护收取保护费,后因张作霖被金寿山追击,路过张景惠的地盘时俩人结识,并合伙办团练,张景惠主动让位给张作霖,并结为生死之交。后任团长、旅长、师长、奉军副司令等职,曾带领部队与杨宇霆一起去秦皇岛劫持军械,奉军因此增加7个混成旅,迅速做大。九一八事变后,公开投敌,先后任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军政部总长、满洲国务总理大臣等职。

老六:孙烈臣(1872-1924)。


清军奉天巡防营管带,曾因护送盛京总督增琪有功而升值,后在张作霖(任统领)麾下任职,俩人结拜为兄弟。张作霖主政东北后,孙烈臣历任吉林省、黑龙江省督军兼行省长事,奉军副司令,陆军上将,协助张作霖与段祺瑞、曹锟争夺天下。1924年去世时年仅52岁,一生无子女,张作霖抱着孙烈臣尸体痛哭半小时之久。

老七:张作霖(1875-1928)。



张作霖在8个结拜兄弟中排名第七。

老八:张作相(1881-1949)。


张作相与张作霖名字只差一个字,很多人以为俩人是亲兄弟,但其实俩人根本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张作相泥瓦匠出身,早年一族兄被土匪杀死,他打死仇人后率领二三十人投奔张作霖(此时张作霖为土匪),投身绿林,俩人结为兄弟,后来与张作霖一起投奔盛京督军增琪,任巡防营第一营管带。后任民国政府国策顾问、东北剿共副总司令、吉林省省长等职务,在吉林任职期间,创建吉林大学。

张作相和吴俊升分别是张作霖的结拜八弟和二哥,他们两个为张作霖出生入死,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而冯德麟和汤玉麟虽然一开始和张作霖是真心相交,但是一旦遇到权力,问题就开始出现了。谁都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更不愿屈与人下。尤其是冯德麟和张作霖差一点就兵戎相见了,而汤玉麟是因为张作霖善待王永江而不忿,与张作霖离心。

张作相被张作霖临终托孤,最后死在病床上。吴俊升是在迎接张作霖时,与他一同被炸死的。而冯德麟是心脏病突发而死,汤玉麟也是在天津病死的。张作霖大部分的兄弟都是寿终正寝的,只有他和吴俊升是死于日本人的阴谋,倒也印证了那句不能同生,但愿同死的誓言。

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创业初期,需要志同道合甚至生死与共的兄弟相助,事业才能起步。张作霖登上东北王宝座,离不开这些兄弟的鼎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