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嫂和老伴住清朝百年老屋,不愿意去镇上住儿子家的楼房


近日,摄影师一行在晋南中条山的一个小山村采风,这个村子的西边紧靠黄河,站在村子的高处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母亲河缓缓的流过,时至午时,虽然已是隆冬时节,可是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还是温暖舒适的,静静的村子里,一座古老的民居前,一位妇女站在屋檐下晒着太阳,给人感觉十分的舒适惬意。

走进这户人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颇有年代感的厢房,还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宽敞大门的上房,院子里一棵粗大的杏树下站着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正在开心的说笑着。

这位大嫂是房子的主人,姓王,今年60岁,看到我们进来热情的问吃问喝,因摄影师一行经常在这个村子里采风,村民们都认识,不用过多的解释,大嫂就知道我们的来意。

看我们对老房子感兴趣,王大嫂主动地给我们介绍起来,她说,听爷爷辈的人说,这个房子是清朝的,以前是个当铺,房子的主人最早在韩阳镇开当铺,后来搬回家在家里继续开当铺,解放后做了村里的学校。

厢房对着大门的照壁上土地爷神龛上的砖雕十分的精美,有栩栩如生的鹿、鹤、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王大嫂说,这是文革时候拿泥糊住了才保留下来的,要不然早就被砸了。

大概是60年前,村里建了新学校,他们家老人就把这座院子买下来了,把厢房进行了翻盖,上房只修整了房顶,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房门是四扇开的有二米多高,以前门扇上都是镂空雕花,毕竟年代长了有没有人会照着原样修,所以都损坏了。

房门上方就留下了一块牌匾,上面的“天增景福”四个大字还清晰可见,字迹遒劲有力、柳骨颜筋,古人的书法功底在这四个大字上充分的展现。

王大嫂说,她老伴姓席,比她大两岁,今天没在家,去黄河滩打零工去了,她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成家,为了方便孙子上学,儿女们都在镇上买了房子,叫她们去镇上住楼房,她说住几天还可以,住时间长了不习惯,一家一家住的像方格格一样,没有宽敞的院子,尤其是上茅房不方便,还是个人屋里住在美。

进到王大嫂的屋里,看到砖砌的土炕影友问王大嫂现在还烧炕吗?王大嫂说以前烧,现在不烧了,现在把做饭的炉子和炕连在一起了,平时做饭烧水就把炕烧热了,冬天睡土炕还是舒服,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把炉子烧旺,把被窝铺开坐在炕上看着电视,谝着闲美咋了。


聊了一会,王大嫂说她跳广场舞的时间到了,你们听,音乐都响起来来了,现在农闲没事干,一帮老姐妹就聚在一起跳跳广场舞,即锻炼了身体又可以在一起热闹热闹。

王大嫂把我们送到大门口,还邀请我们去拍拍她们跳广场舞,她说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房子越改越好了,吃的用的都不发愁了,老年人还有老年金,你们没事多到我们农村转转。祝王大嫂生活越过越舒心,越过越红火!【黄河湾原创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黄河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