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一只老狐狸,屡次抗旨不尊却毫发无损,他有什么诀窍

(作者声明:近来,我的一些文章被人剽窃到了趣头条、网易、搜狐等网站,现声明拒绝搬运)


皇上若遽责臣以成效,则臣惶悚无地。与其将来毫无功绩,受大言欺君之罪 ,不如此时据实陈明,受畏葸不前之罪。臣不娴武事,既不能在籍终制,贻讥于土林;又复以大言偾事,贻笑于天下。臣亦何颜自立于人世乎!中夜焦思,但有痛哭而已。……

这封奏折很长,这里只是摘录。奏折要点有四。一个是他确实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正在兴办战船,“昼夜催赶,尚不迟缓”,明年正月底才能装齐大炮出征;二是咸丰的指示不符合实际情况,长江沿岸,到处都是太平军,“何能遽行扫清,直 抵安徽?”三是辩白四省合防论不是我自己的看法,而是这几个省的总督巡抚的一致意见。

最后一条,则是对咸丰表明自己的心迹。曾国藩说,我当初本在家守孝,是你硬让我出山。我出来带兵,本来就没有经验,处处都是困难,所以不得不再三准备。如果你现在非逼着我草率出兵,我肯定会失败。与其失败之后,你治我“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我现在受你治。

这份奏折里,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你别总骂我,我如今是带兵的将,不是你手下的二品文官,任由你捏来捏去的,不懂别瞎指挥。



敢这么跟皇帝说话的,大清的历史上没几个人,即便是有那么一两个,都不得善终,被皇帝给收拾了。

曾国藩能够这么大胆的违抗圣旨,主要是揣摩透了咸丰皇帝的心思,知道皇上的忌惮之处,对他无可奈何。

古语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我是大清忠臣,可是你也别逼人太甚,你以为你是谁呀,当你是圣祖康熙皇帝呢?

曾国藩想得很明白,只要他手下有兵将,有实力,咸丰皇帝就不能把他怎么样。凭他现在的势力,比一个总督都牛逼,要不然的话,以前对他不理不睬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如今对他说话都显得非常客气,为了表示原来在长沙的照顾不周,还特地让人送来白银一万两作为军饷。


曾国藩是一只老狐狸,屡次抗旨不尊却毫发无损,他有什么诀窍


这人呐,一旦有了兵权,腰杆子硬了,别人才不敢小看。如今的社会也一样,没钱的人被人瞧不起,有钱了,腰杆子就硬,大把的人围在身边巴结。

人是很势力的,从古到今都一样。

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才不至于被人当做软柿子捏。

曾国藩算是看明白,也理解透了,他尝到绝对控制的兵权带来的甜头,所以在他的后半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肯放弃对湘军的控制权,甚至不惜与慈禧对抗。

所以,如今在公司企业中生存,要想和上级对抗,你得有绝对的资本,否则吃亏的就是你。

经过近一年的训练,湘勇完全可以拿得出手了,而水师也具备了一定的作战力。曾国藩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要好好打一仗,这一仗非同小可,他必须打出湘军的威风来,打给皇上看,打给满朝文武大臣们看。

他该怎么打呢?(预知后事,请看下一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