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網絡另一端的孤苦似乎並未影響到他,他只是坐在電腦前,冷靜的敲下了這句話,便置之腦後。

這是他無意間發現了這座網絡中的信息孤島,一個簡陋的網站中描述了一個孤苦老人,下方是空寂的留言,顯而易見這座信息孤島並未獲得過流量的青睞。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10個字和2個半角字符,經由存儲與解析,清晰的作為唯一回復,展示於這座信息孤島之中。

信息孤島中孤苦的老人,並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他必有可恨之處,也就不值得憐憫。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可憐之人

未必有可恨之處

許多人在只是習慣性的說出這句話,是一種不經思考片面的看法表達,那些可憐之人,並非一定有可恨之處。

同時,在這句俗語後面還有一句話“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如果我們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轉化,則成為了:

“可憐的人,因為他們的可恨之處導致了可憐結果,而他們的可恨之處卻是由於可悲之苦導致的結果”。

這樣看起來似乎邏輯通順了許多,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01 因果關係

在2000多年前,便有哲學家提出了因果關係的概念,指的是根據兩個不同的時間事件,互相之間存在著強有力的關聯,根據時間的不同,使其中一個事件成為了另一個事件的原因。

“不學習、不復習,考試時便沒有獲得好成績”。

這是個典型的因果例子,因為不學習、不復習而沒有掌握相應的知識,所以考試時出現不好的成績。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是可以適用於一些場景之中的。

“由於不幹活,所以沒有工資”

這種顯而易見的因果,互相之間存在著強有力的關聯,沒有工資的可憐,來源於不幹活的可恨,不幹活的可恨來源於內心深處各種阻力的可悲。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可以應用於各種場景,可以對所有可憐的人說出這句話。


02 非因果關係

並不是所有的因果關係都是顯而易見的,對因果的判斷需要建立在充足的信息之上。

而在網絡中,我們只能看到片面的信息,甚至於說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去考慮信息,而是直接的表達這個觀點。

那麼很多時候,我們便會出現錯誤的判斷與錯誤的評價,不僅損害到了自身的言行舉止,甚至於對那些可憐的人,造成了深深的傷害。

“我並沒做錯,為什麼要說我有可恨之處呢?”

不去考慮因果關係的強度與關聯性,下意識的套用俗語,不過是發表自身片面的看法,這種場景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比比皆是。

“你工作那麼辛苦,是因為你太想要賺錢;996你可以不做,別出來裝可憐”。

顯而易見,這些評價與看法,並不會帶來更好的工作環境,也不會幫助到別人,反而會不斷地惡化自身所處的社會。

但即使是這樣,是什麼讓如此之多的人,還是樂此不疲的發表這種片面看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逃避帶來的

譴責

正如作家、思想家魯迅先生所說,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

網絡中、生活中對非因果關係的事件,也存在著濫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進行評價。

許多人認為,這種評價濫用的原因,在於這句話具有適應性,可以匹配大多數場景,並且通常是正確的。

但從來如此,並不意味著這種無視因果關係的評價便是正確的,實際上這種評價濫用的原因,還存在著深層的因素。


01 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是人們一種常見的心理,指的是我們會不自覺的按照自己的預言,進行相應的思想與行為,最終使預言得到證實。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一個事件提前預構了場景,也就是先入為主地進行了判斷,那麼就很難去考慮客觀的觀點,而是努力去證實他。

“許多人如果預構自己考試會成功,那麼在考試前便會開始瘋狂的學習,以自證預言”。

“懷疑同事在領導面前告狀,於是不斷牽強附會的收集同事告狀的證據,最終自證預言”

許多時候,我們說出那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原因,在於我們深深的認同這句話,在發表這句評價後,便去尋找可以支撐這句話的依據。

正如有罪推定一般,先認為對方有可恨之處,那麼便會不斷的聚焦於尋找對方可恨的地方,最終引發將不具備因果關係的兩個事件強行聯繫,以自證語言。

但為何我們會將非因果關係的事件聯繫在一起?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02 滑坡謬誤

為了自證預言,我們將非因果關係的事件聯繫在一起,原因在於我們的思維方式對因果並不敏感。

或者說是,我們由於對客觀事實的不尊重,而主觀地去對兩件事進行聯繫,長久以往行為成了滑坡謬誤的思維模式。

滑坡謬誤是一種非形式謬誤,對弱關聯或無關聯的事物進行不合理的串聯,以導出自己想要的結論。

“他吃糖就會得蛀牙、他得蛀牙就沒法吃東西、他沒法吃東西就會營養不良、他營養不良就會生病”。

“他今天上班遲到了,說明他工作沒有責任心,沒有責任心就沒法做好工作,他最終會被辭退”。

許多人並不認為這種弱因果、非因果的聯繫是一種滑坡謬誤,而是認為這是一種長遠性的推理。

原因就在於他們無法判斷可能與必然的關係,也沒有興趣去探尋因果間的強度與證據,只是單純的進行認同,並奉之為真理。

“他年少時外出打工,無法陪伴孩子,老了以後就必然孤苦,最終獨自去世。”

正如《武林外傳》中的佟掌櫃一樣,如果她不嫁過來,她的夫君便不會死,她就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方,都是進入了滑坡謬誤。

許多人其實可以意識到自己語言行為的不妥,自己對因果關聯的弱化,但為何還會繼續這種片面的評價?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03 逃避心理

應當善於同情,而不是善於嚴懲——維克托·謝爾蓋耶維奇·羅佐夫

在生活中,當我們面臨到自己無法解決、或無法輕易解決的問題,我們便會進入一種逃避心裡之中。

這種逃避心理可以說是人性的本能,我們都不希望捲入到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之中,因為這種無力解決的問題會為我們帶來負面的情緒。

在這裡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當我們看到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過著艱苦的生活,老伴去世,孩子不管。

這種情況的評論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經常會獲得相當數量的點贊,原因在於許多人希望通過這句話來進行逃避。

“如果這個人有可恨之處,我們便無需去可憐他,也就無須共情。”

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了共情的概念,並且越來越被現在的心理學所接受,共情在這裡體現出的是,當我們看到一些非常可憐的事與人時,不免的會產生相應的同情、同理情緒。

如果無法對對方提供幫助,則會產生遺憾與無力感,從而致使我們產生負面情緒,而隨著互聯網的發達,這種事與人我們每天需要接觸很多。

我們無法幫助所有人,於是許多人便選擇了逃避,而為了使逃避合理化,則會認為對方有可恨之處,是罪有應得。

譴責受害者,是為了逃避。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權威帶來的

暗示效應

真理是時間的孩子,不是權威的孩子——布萊希特

不論是逃避心理、還是自證預言與滑坡謬誤,本質上還是在於我們相信與認同這句俗語,並且將其奉為圭臬。

而之所以我們將其奉為圭臬,原因在於一句話被大部分所認同時,便具有了權威性,從而對我們產生了權威暗示效應。

權威暗示效應帶來的是盲目、盲從的相信權威,而這個權威即有可能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也可能是一句被大家所認可的話。

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被不斷的傳頌,並被不斷牽強附會的證實,則具有了權威暗示效應。

在此效應下,我們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是盲目的信任與盲目的跟從,對可憐之人進行可恨之處的解讀。

實際上,權威暗示效應的深處內核,是一種安全感的提供,其所提供的安全感,可以使我們免受非議。

不論在網絡中與生活中,我們為了防止遭到群體的反對與打擊,總是會不自覺地主動尋求安全感。

這種被多數人認可的話語,則會為我們提供相應的安全感,我們在網絡中與生活中,在發表評價時進行引用,則會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

但正如前文所說,大部分人認可的並不一定是對的,正如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所說,群體對事實視若無睹,只希望看到自己認為應該看到的內容。

當我們在群體中尋找安全感,便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會不斷的找尋群體希望的結果。

得到群體安全感的代價是失去自己。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背後是權威暗示效應下的逃避行為

不值得憐憫的那個老人,在一生中不可能做對所有事。

那是一個可憐的老人,他的孤苦與窘境,並非來自於他做錯的事。

而是一次突發的意外。

那些臆想、推測出來的結論與指責,並不合理。

對受害者的譴責行為,是來源於盲從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