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偶看看到一位網友對張愛玲小說的評價,洋洋灑灑寫了很多,總結起來就是俗氣,格局小,人物角色逃不開小市民的物質精明,把雞毛蒜皮的小說翻來覆去的寫,不僅無趣還沒有意義。

我雖然喜歡張愛玲的小說,但不是張愛玲的粉絲,所以對於這位網友的評價,並沒有產生太多情緒,不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護選擇,沒必要也沒有資格干預別人的喜好。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不過,這也讓我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喜歡張愛玲是她的粉絲,那我會不會跟這位陌生網友溝通反駁呢?

我不跟這位網友溝通交流,用我的觀點去反駁去證明,不是因為我的性格脾氣,只是因為我對於張愛玲沒有情感,我只是喜歡她的作品,但對她個人無感。

因為存在情感,才能產生情緒,因為沒有情感,所以保持理智。

這種觀點,讓我想到了張愛玲的小說《留情》,這不是張愛玲最出名的一篇,但卻被作為小說集《傳奇》的第一篇。

故事講述了36歲的小寡婦敦鳳,嫁給了59歲的米先生,兩人的婚姻不是愛情,只是各有所需的結合,在敦鳳之前,米先生還有位妻子,因為感情不和選擇離婚,之後,米先生的前妻就一人獨住,身體不好,總是病懨懨的,米先生很擔心前妻想去探望,而現任妻子敦鳳就因此事而生氣就去舅媽家,看望舅媽老楊太太,米先生顧忌敦鳳的情緒,選擇先陪著她一起去老楊太太家,然後在去看望前妻,最後冒雨將敦鳳接回家,兩人出門前天氣不好,還冒著小雨,回來時已經雨過天晴,還出現了彩虹,似乎在暗示一切都雨過天晴,在旁人眼中,在回家的路上,敦鳳和米先生是彼此相愛的夫妻。

1、半路夫妻,和睦溫情下是相互的利益算計

米先生跟前妻是同學關係,兩人是在國外留學時相識相戀,最後步入婚姻殿堂,生兒育女,吵吵鬧鬧過了大半生,前妻脾氣差跟子女關係也不好,對於米先生而言,過去的歲月過得倉皇又糊塗,記憶中都是一趟趟的吵架。

他選擇跟敦鳳結婚,不是出於愛情,只是因為合適,在認識敦鳳之前,他也有跟郭鳳的表嫂楊太太曖昧,可是楊太太有家室人又風流,這種類型的女人戀愛可以,結婚就算了,所以跟郭鳳相識後,他並沒有一股腦地投入進去,而是先打聽好敦鳳的情況,確定家世名聲都沒有問題,自己晚年可以享點清福豔福後,才跟她確定好關係。

敦鳳是大戶人家的出身,十六歲就結婚,二十三歲丈夫就死了,從此,她就成了寡婦,守了十幾年的寡,物質和情感上都受到了親戚的剝削和傷害,一個體面好面子的寡婦,日子自然不會好過。敦鳳雖然不喜歡米先生,可米先生的生活富裕工作體面,是個非常不錯的結婚對象,可以讓郭鳳脫離現在的環境,獲得自由富裕的新生活,所以,對於敦鳳而言,米先生是最好的選擇了。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這對夫妻不是因為相愛才結婚,只是因為彼此的條件適合,米先生看中了郭鳳的溫柔漂亮,郭鳳看中了米先生的物質金錢。

所以米先生對敦鳳格外遷就體貼,敦鳳也對米先生日常生活格外細心,連晚上吃飯的菜都挑著米先生喜歡吃的準備,雙方的結合都是出於目的,都存在私心,所以格外小心謹慎,就像對待朋友親戚的客氣禮貌,相敬如賓的婚姻,和睦溫情表面下,是彼此的小算計。

因為沒有愛情,因為心裡沒有對方,只是貪圖對方的好處優點,所以才能保持理想的情感。這與張愛玲的另一部,更有知名度的小說《傾城之戀》主題很接近。

2、婚姻需要情感,也需要相互經營

小說的開頭,以米先生要去看望生病的前妻,導致敦鳳生氣去舅媽老楊夫人,米先生為了照顧敦鳳的情緒,即使兩人不順路,也要跟她一起去看望舅媽老楊夫人,一直陪在身邊還要忍受敦鳳的刻意"擠兌和攻擊

",在外人面前,兩人的關係如膠似漆,敦鳳吃醋鬧小情緒,米先生體貼處處遷就。

可是實際情況是,敦鳳生氣是因為身份的敏感,沒有安全感,她故意將兩人的結婚證書掛在牆上,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名正言順的太太,她和米先生才是合法夫妻,可是,越是證明什麼,就代表心中害怕什麼,敦鳳到底是後娶的,米先生的結髮妻子還活著,在刻薄人口中,她就是個姨太太,是二房,所以,敦鳳的生氣也是一種擔憂,擔心米先生對前妻舊情難忘,擔心自己的身份得不到保障,她甚至想讓米先生立個遺囑,但又抹不開面子,覺得這樣吃相太難看了。

敦鳳嘆道:“人家還當我拿了他多少錢哪!當然我知道,米先生將來他遺囑上不會虧待我的,可是他不提,這些事我也不好提的——”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米先生體貼遷就敦鳳,因為有兩個因素。

第一:米先生脾氣好,畢竟跟前妻相處多年,不是對打就是對罵,敦鳳的這一點小別扭,在米先生看來不過是毛毛雨,何況對他而言,敦鳳年輕漂亮,包容小嬌妻也是理所當然。

第二:米先生要做好丈夫,他去看望生病的前妻,是因為擔憂出於情感自然流露,而他陪敦鳳去舅媽家,只是擔心敦鳳生氣為了哄她,做出一碗水端平的行動,讓其他人看到,他是位模範好丈夫,可是他在敦鳳舅媽家心的心不在焉,雖然在跟人聊天但總是盯著時間,他的心思都在前妻那裡,所以,敦鳳懷念亡夫出口傷人,他也不生氣只是有些難堪丟面子。

他們倆雖然不相愛,但卻能相敬如賓,因為懂得退讓,敦鳳不會因為米先生去看望前妻,而吃醋大吵大鬧,不過是去親戚家散散心,說說閒話。米先生也不會因為敦鳳總提起前夫,說話刻薄,而生氣惱火,跟她大發雷霆,看望完前妻還回來接敦鳳,給足她面子。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不愛的人,會保持禮貌修養,相愛的人,反而互相傷害。

因為人性是自私的。

不相愛的人,彼此出現問題不會被情緒干擾,而是理性的思考處理方式。

而相愛的人,才會被對方舉動行為言語影響,從而產生情緒做出激烈的舉動。

敦鳳和米先生能夠和睦的相處,只因為兩人都把情感給了過去的人,雖然敦鳳的亡夫是個花花公子,可是他確實眉清目秀,兩人一起出去十分般配登對。米先生跟前妻吵吵鬧鬧大半生,都不記得有什麼美好的記憶,但兩人相互交織的歲月早已無法割捨,前妻不僅僅是他曾經的伴侶,也是他人生的一部分,前妻死了他的人生也就殘缺了。

為什麼我們忘不了在情感上傷害自己最深的人,正因為存在情感,才能夠有所傷害。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婚姻需要愛情作為基礎,不然婚姻就只是利益的結合,各取所求,不要說甘苦與共了,就算是相互扶持都做不到,可是隻有愛情的婚姻,也不會圓滿長久,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浪漫美麗的故事,畢竟只是童話,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才是普通人的生活,生活的壓力,各自的情緒,都想要相互理解,再親密的關係,也需要一點空隙和偽裝,水清則無魚。

3、人情來往,世俗百態

小說中敦鳳的表嫂楊太太,雖然只是故事的配角,但卻是個十分出彩的人物。一位大戶人家的已婚婦女,每天在家呼朋引伴打麻將,四處招蜂引蝶,標準的交際花形象。

當初,米先生就是她的曖昧對象之一,而敦鳳就是在楊太太的牌桌上與米先生認識,從而有了來往最後成了夫妻,所以,楊太太在敦鳳面前總以媒人自居,彷彿敦鳳現在美滿的婚姻都是她的恩賜,敦鳳雖然討厭楊太太,但礙於親戚關係,也要做好表面功夫不能直接否認,所有,楊太太越是稱讚米先生,她就要越要貶低米先生,以此降低了楊太太的功勞。

跟米先生結婚,是敦鳳歷經了一番磨難才修成正果,可是歸根結底他們倆能相識,確實因為楊太太的緣故,敦鳳直接否認楊太太的功勞,不然就是忘恩負義,所以只能貶低米先生,告訴楊太太如今婚姻並不是很幸福,沒有欠你多少人情。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多年前跟親戚借錢買房付首付,只要經濟情況好點手上有點錢,就趕緊給親戚還去,最後不僅還了本金,還額外給了一份禮金,作為利息和謝禮,他說錢好還人情難還,借了一筆錢,就是一輩子的人情,不管功勞大小,都是人情債,所以,朋友在親戚面前永遠都在抱怨還房貸累,壓力大。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人情世故,禮尚往來,確實世俗但也是人間百態。

敦鳳沒有跟米先生結婚前,會特別注意禮節,把所有親戚朋友們的生日節日記得清清楚楚,及時送禮送人情,就連到舅媽家串串門吃頓飯,都要帶上禮物點心,生怕被別人在背後議論。

因為窮,所有要更加小心翼翼,不要讓人留下話柄,等到她跟米先生結婚了,反而不在乎這些禮節了,因為她經濟上富裕了,也就不在乎旁人議論了。

窮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富人,可以大大方方的小氣。

其實,窮人的大方,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面子,也是做給親戚朋友看,以免被人看低瞧不起。富人的小氣,也不僅僅是吝嗇摳門,只是不想在人前顯擺,刻意炫耀財富,以免被借錢敲竹槓。

4、為什麼說,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張愛玲的文字細膩又刻薄,同時又讓人感同身受,好像是寫自己身邊的事情,她把普通人藏在心裡的陰暗自私都寫在書裡,讓讀者感覺到原來這世間的關係和情感,都是差不多的。原來,大家都不是聖人,七情六慾,家長裡短,是人都逃不掉。

這就是我最喜歡張愛玲的地方,她活得明白,寫得犀利,一針見血地戳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是,她依然會為愛付出,為愛投入,為愛飛蛾撲火。

出生在顯赫的家庭中的她,卻沒有快樂的童年,自幼父母離婚後,母親出國留學,繼母登堂入室,趁機欺凌張愛玲姐弟倆,父親沉迷鴉片,受繼母挑唆,對張愛玲虐打辱罵,最後還把她關了起來,任由她自生自滅。她恨父親,在很多文章中映射過父親,反反覆覆寫她當初的受到傷害。

明明是最愛自己,也是自己最愛的人,偏偏傷害自己最深,她對父親的恨,除了當初受到的傷害,也是因為她愛父親,因為愛,才會更加痛苦憎恨,情感往往都是複雜又矛盾。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人生到底無法圓滿,婚姻也是如此,選擇了物質的婚姻,自然要接受生活裡的寂寞和惆悵,選擇了愛情的婚姻,也要承受因為愛情而帶來的傷害和疼痛,生活中的阻難艱苦會磨滅愛情最初的甜蜜。

相愛兩者兼顧,將愛情帶入婚姻之中,然後,彼此共同努力創造物質體面的生活,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但太難得,太罕見了。可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太普通了,根本沒有那麼多力量去堅持,在現實面前終將走向世俗。

年輕的時候,我看不起成人世界的虛偽,人與人之間的虛情假意,明明心裡厭惡,還要故作親密,當面熱情客氣,背後刻薄嘲諷。

長大後,才明白,誰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

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這句話,原來不僅僅是寫愛情,而是在寫所有的情感。

張愛玲小說《留情》:淺談舊時代下婚姻背後的世俗與惆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