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作為一箇中國人,酸甜苦辣,各種味道在我們生活之中,必不可少,其中“辣”,在我們華夏更是赫赫有名,成都的串串,重慶的火鍋,武漢的鴨脖子,各式各樣的“辣”味,讓我們應接不暇,深受我們中國人的喜歡,那辣椒的歷史由來,大家知道?

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辣椒的開始只是觀賞植物,你知道嗎?

在明朝時期的中國,世界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其中之一便是"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鄭和下西洋等等。。)

人種、物種、思想文化等元素在這一時期進行著"交換",其中不乏有些改變人類歷史的物種交換,如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辣椒便位列其中。

辣椒具體何時傳入中國已不可考,但是傳入路線卻是明確的。(辣椒在中國的歷史可算是源遠流長)


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哥倫布的船隊


辣椒原產於美洲,隨著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成功的叫辣椒帶入了歐洲。

訴後葡萄牙人緊鑼密鼓的展開了對亞洲的殖民活動,辣椒也隨之依次出現在印度、日本、中國等地。

中國文獻中最早有關辣椒的記載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杭州人高濂所述,"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澀紅,甚可觀"。


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辣椒


明代閩浙沿海與南洋的朝貢及走私貿易相當頻繁,辣椒便在這一時期以海洋貿易的形式傳入東南沿海,並依長江及其支流航道逆流而上,逐漸傳入南方各省。

然而辣椒傳入中國後,與番茄的命運一般,最初只是以觀賞植物的形式存在著,開始是沒有人認為它可以吃的。

辣椒在南方各省傳播了一個世紀之後,食用辣椒才第一次出現在文字記載中。據康熙六十年(1721年)貴州的《思州府志》記載:"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

短短的一句話透露出三個重要信息,

一是貴州人稱辣椒為"海椒";

二是苗族人最先開始食用辣椒

三是辣椒作用最開始是用來代替鹽的。


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貴州


辣椒為什麼會被貴州最開始食用?,原因是缺鹽

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中國古代製鹽大體有三種方式:海鹽、池鹽與井鹽,如兩淮與山東煮海為鹽,山西運城的鹽池以暴曬製作,四川自貢鑿井煮鹽。

如果一個地方不產鹽,那麼也沒什麼關係,從別的省份調過來,鹽商就是這麼產生的,但是貴州就尷尬了。

貴州通省不產鹽,同時山地崎嶇,路又不好走,交通不便,這就很難從外地進來鹽了。

沒有食用鹽會怎麼樣,大家可想而知,然而聰明的貴州人,想到了不同的辦法。。

貴州人首先採用了發酵帶來的酸味代替鹽,後來便是採用刺激性的辣味代鹽,酸和辣融合在一起,這使得酸辣至今仍是貴州菜的典型風味。

康熙末年,辣椒開始在雲貴地區開始發酵,大量人們開始嘗試食用辣椒,這就變一發不可收拾。。。


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嘉慶道光年間,雲貴川湘等地已是廣泛地種植辣椒"以為蔬","湘、鄂之人日二餐,喜辛辣品……無椒芥不下箸也",當地人無辣不歡,沒有辣椒的日子可不好過。

在之後,辣椒從川貴一路傳向漢中。。。

漢中雖屬陝西轄制,但位於秦嶺南麓,仍舊是南方氣候,故四川的辣椒在漢中傳播並未遇到大的障礙。

然而秦嶺以北的關中地區已屬北方,氣溫與降水都與漢中大不相同,辣椒在跨越秦嶺的時候滯止了些許年頭。

於是適應關中平原氣候的線椒便孕育而生,線椒被培育出來後,辣椒在關中大地迅速種植,並一路往西北傳到甘肅,穿過河西走廊直到新疆。

西北的辣椒雖然源自南方,卻出現了與南方截然不同的食用方式,那就是辣椒麵子及油潑辣子,這也是為了適應西北面食的搭配需求。

辣椒最開始只是平民的食物嗎?

辣椒每傳到一個地方,便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與民俗習慣,跟當地原有的特色結合起來,用百餘年的時間成就了一幅中國辣味地圖,徹底改變了嗜辣各省居民原有的飲食習慣。

辣椒之所以能在百年之間迅速改變南方各省的飲食習慣,究其原因還是人天生對重口味的嗜好,平淡的飲食往往不能滿足人們對於美味的追求,儘管這種飲食方式有益於身體健康。


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辣椒容易養活,又不挑剔土地,山上平原皆可種植,結果時期長,同時口味獨特,依靠這些特點辣味得以風靡整個南方內陸地區。

而又正是因為如此,辣椒雖風行於普通民眾之間,卻並未傳播到上層社會中去,辣味因被視為

貧民的口味而不受富貴階層待見。

20世紀上半夜的社會震動也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格局。抗戰時期,由於戰亂原因,大批東部與北方的學校、工廠、政府單位遷到重慶,重慶的飲食實現了大交融,辣味也得以在不同地域的人群中傳播開來。

隨著抗戰勝利,這些人離開重慶,也逐漸將其散播到各個地方。辣椒是人的食物,辣味是人的口味,食物與口味的傳播都要依賴人的遷徙。


作為無“辣”不歡的的中國人,你知道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嗎?


在農業社會中,社會的主體是農民,農民被固定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人口流動緩慢,辣椒的傳播也就緩慢。

真正讓辣椒和辣味從南方諸省爆發性地傳播到全國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人口大流動。

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吸納了巨量的農業人口,以億為單位的人口從內陸向沿海地區遷徙,從鄉村向城市遷徙,從農民身份轉化為工商階層,這是除此之外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見不到的超大規模人口遷移。

這正是傳統嗜辣地區人群向非嗜辣地區的遷徙時期,他們把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帶到了這些地方,懷念家鄉味道的人們產生了廣泛的市場需求,催生出有家鄉味道的餐館飯店,讓今日川湘菜館在全國遍地開花。

在現如今的當今社會,辣椒不再僅僅是,單純的觀賞植物,它已經成為我們老百姓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在此疫情之際,你難道不懷念那充滿“辣味”的美味麼。。


【您的每個點贊 關注,都是對作者創作的肯定】

【如有不同觀點看法,歡迎在評論下方發表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