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学生、老师、家长都很累?问题出在哪?

李老师爱学习


这倒是实话。说实在的,现在感觉一天课上完后,孩子累,老师累,家长也跟着累。我想更多的那种学习压力下的心累。我们经常说要减负,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实际情况来看,其实孩子们更希望取得好成绩,家长也是这个呼声,老师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能看到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都感到累。

现在的孩子说实话早晨到了学校就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学习,可以说孩子连课间的十分钟时间都利用了起来,当一天的学习结束后,我想用疲惫来形容他们比较恰当。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学困生都是一样。家长也是如此,早晨送孩子到学校,中午下午的接送,放学后到家还需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我想家长的付出不比孩子少多少。

老师就更不用说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形容起来真像是在打仗一样,一刻也停不下来。这就是老师的工作,繁重而琐碎。因此老师也会感到很累。

我们说对于学生、家长和老师来说,我们之所以感到累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的形式下,竞争的激烈,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劳累。


说文写作


场景一:刚上小班的娃,死活不愿意去幼儿园,每天早晨搞得妈妈和孩子要心理建设至少一个小时,某天早晨,妈妈送哥哥去了,刚到楼下,看到爷爷抱着没穿鞋子的孩子往电瓶车上拖,妈妈几乎是飞跑过去夺回孩子。

场景二:晚上妈妈下班回来,孩子已经吃好晚饭,妈妈放下包,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开始进入老大的作业检查和作业辅导中,爷爷奶奶爸爸坐在餐桌前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场景三:某天早晨,妈妈拿出来这学期孩子的辅导班的表格,认真跟爷爷核对接送的时间,爷爷嘴巴张几次想说什么,最终没说了。

爷爷觉得自己培养了博士儿子,怎么就搞不懂现在的教育了,该上学不去上学,该睡觉不去睡觉,孩子在学校里好好学就可以了,难不成辅导班就能考清华北大了?

教师家长孩子都累,原因:

1.成功的定义改变了。以前是考个好大学,有份好工作,更胜一筹,当个官,那就是成功。现在不了,考上大学,还要看看是不是211,985,即使是清北,也还要看看能不能被世界前十大著名大学录取读博。年薪50万,不算成功,你有一家公司,每年可以赚200万,不算成功,你公司国内上市了,不算成功,你公司美国上市了,不算成功,不是还有马云呢嘛。

2.超前学习。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变成最好的那个20%。幼儿园国家明文规定不能有知识教育,识字不行,算术不行。但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一分钟十以内加减法口算打卡,50人的班级,40人到达一分钟50题。全班中位数是45题,你说你孩子25题,你不焦虑?

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空前爆炸,你知道的,别人也会知道,甚至比你更多。你考98,别人考100,顺便别人还做了附加题。

4.家长的教育认知提高了。以前家长没时间没知识去管孩子学习,老师教啥是啥。今天不一样了。各种育儿知识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到,各种教育理论侃侃而谈。老师布置作业,家长喊多了,老师不布置作业,家长喊不负责任。

这种情况,谁不累?


大V老师


为什么累就是问题呢?你自己有想过吗?

记得20年前有个同事对我说,你以后生了孩子就知道辛苦。到我生了孩子后,她说,你以后孩子读书你就知道辛苦。

我就很奇怪,你自己觉得生孩子和教孩子辛苦,但我觉得是乐趣呀,为什么要觉得是苦呢。到现在孩子长大了,常不在身边,我反而觉得不习惯。

累是好事,让孩子知道,不辛苦怎么能得世间财,老师这工作本来就是累,就是苦,没有思想准备就别进来当老师。家长就更加了,人在江湖,什么辛苦都应该有心理准备,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你也要坚持,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就别怨,生了孩子就要跟到底,不要把责任都推别人身上,别人可以推责任,家长是不可以推的,因为孩子是自己的。

只要人人都明白这些道理,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中小学英语精修


这个问题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无解。

学生累:吃饭的时间被压缩在10分钟以内,睡觉的时间被压缩在6小时以内,锻炼的时间被压缩在30分钟以内,上课、作业的时间被延长到14小时以上。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学生体力脑力像压榨机里的花生被越来越强的压力挤压出最后一滴油。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老师的全天候监督、家长的无休止唠叨,反反复复的轰炸使学生的脑袋成了被考点塞满的容器。代价则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近视、日益下降的体质和孤独偏执的人格。

老师累:比学生先到校,比学生晚离校,备课、上课、看班、辅导、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处理鸡毛蒜皮的纠纷、做成绩统计、填不计其数的表格、防止早恋、担心学生出走、做不完的家校联系、写各种混账论文、研究莫名其妙的课题、参加五花八门的评比、挂课时超长的网络培训、参加各怀鬼胎的集体备课、听操练了几遍的公开课、准备比登天还难的职称材料、开不完的会、捐不完的款、应付多如牛毛的检查、编造各种各样的督导材料、周旋越来越不讲理的家长、担心令人难堪的平均分、完成越来越多的高考指标、承受领导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哪一项工作没做好,都得扣那可怜巴巴的绩效。

家长累:天不亮送孩子上学,半夜里接孩子回家,一天三餐精确到分钟,接老师电话心惊肉跳,看考试分数痛不欲生,陪孩子作业鸡飞狗跳……


用户3976734414202


在感觉系统,眼耳鼻舌身意之中,错觉作为补充形式,是经常发生的。

例如,久处暗室的人,忽然开门外出,会觉得外面的光线刺眼。久处鲍鱼之市而不觉腥臭。冬天用井水,感觉温暖,夏天用感觉冰凉。吃过蜜糖,再吃什么都不甜。天天看抹黑中国的帖子,感觉中国一无是处。天天看娘炮扭屁股,感觉自己的老娘是男人。天天怨天尤人,一天不怨感觉不舒服。

说现在师生累,暗示以前的师生不累。好吧!那就仔细看看以前的师生累是不累?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片语:

十年寒窗无人问……

吃得苦中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

朝夕纳诲……

凿壁偷光……

锥刺股头悬梁……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晋书》有载:子敬日书四匹素,自晨至夕,一笔不苟,亳无差谬。其兄曰:弟书如骑驴,骎骎欲度骅骝前。

匹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一匹等于四丈,一丈等于十尺。三国时的一尺,大概是210mm。野史云:关羽九尺,张飞八尺,刘备七尺。一丈就是2.1米,四匹就是8.4米了。一天用毛笔写字,用掉四匹帛,应该有点辛苦了吧?至于累不累,你可以自己去试一试。但王献之自己不觉得累,大概也是错觉。

无论古今,既然有学霸,也就有学渣。学渣当然累了!上课昏头耷脑,下课猛过张飞。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可眠。秋天应该郊游去,收拾书包好过年。叫累的通常是学渣,学渣总得为没学好找个理由—一太累!

学霸通常不累,通常也不会喊累。笔精墨良,晨夕共向。闻鸡起舞,挑灯夜读。乐在其中,废寝忘食。累什么累?

如今不少人非常勤奋上网发帖子,到四五更都不睡,依然冗奋,大侃经济学布雷顿森林体系,指点古今中外,谈经说史,评房论价。当然不累了。但绝不会去读《资本论》、《二十五史》,太累!更不会去浏览查看《Encyclopedia Britannica》,学英语有个屌用?洋奴!放洋屁!太累!即使是读本稍微正经点的书,一页没翻,就睡着了。地摊秘史读着舒服,一点都不累。这群大咖的麒麟下边,经常露出马脚——错别字连篇,病句频现,语无伦次,逻辑混乱……

人才呀!圈粉百千万,老子容易么?


华中小隐


您说的这是事实,现在的教育确实把大家都弄得很累。
学生每天上课累,做作业累;
家长每天上班累,辅导作业累;
老师每天上课累,管教学生累。


问题出在哪里?
我个人认为还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够和谐导致的。


1、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可以说,现在大家确实把很多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中。打孩子一出生开始,可能就已经进入了教育的竞争当中。
早教,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最后到高考。
可以说,为了准备高考,大部分家庭要为此忙碌十几年。


用流行的话说:
早期教育不好,上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小学不好,初中就难上得了好学校;
而如果初中没学好,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考好大学就希望渺茫;
高中三年,每天都是竞争,每天都是比赛,自然也不会轻松得下来。

2、教育局管着学校,学校管着老师,老师管着学生和家长
反过来,家长找教育局,找学校,找老师;学校领导给老师提要求,老师给家长提要求。


最后,最大的压力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要是没学好,家长认为老师没教好;老师认为家长没尽到辅导责任。
最后没有办法,大家一起使劲要求孩子。遗憾地是,孩子要不冷漠,要不就是叛逆。总之,当所有方法都用尽之后,孩子学习还是不见起色的话,那么难受的就是老师和家长,心累。

正所谓,你拼命想让ta学,可人家就是心不在焉。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评价体系的单一化。这也不尽是教育的责任,社会上的要求也是这样的。

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大部分都要求高学历吗?

这条路上千军万马,大家都想胜出,但是你能够让一条鱼赢得爬树比赛吗?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哈哈,就以辅导孩子做作业为例:真那么多无奈和心酸?最近网传因为陪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气得脑梗,还有的家长气得喝农药……更有奇葩的,朋友圈一位女孩家长称:不要彩礼,嫁妆配好,送房送车……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现在就接走,把作业都辅导一下,谁家的媳妇谁养。这样的戏谑之词一出,竟有个男孩家长回复说:我儿子有房,有保险,会游泳……唯一要求:现在就接走把作业辅导一下,毕竟未来女婿有出息,享福的是您家女儿。

现在,不少父母只注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平时欢欢喜喜、亲亲热热……只是这样一来,却忽视了孩子成长一件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习惯养成和自我解决问题方面的教导”,当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就易出现学习或作业障碍。

五岁左右,即:孩子上幼儿园前后,或小学一二年级时,家长必须抽空陪伴并督促孩子写作业,以此为“天伦之乐”,而非“苦差事”——主要教会孩子如何先做作业,后玩乐;作业前的准备;作业时集中精力、会动脑思考……引导并协助孩子遇到问题时,怎么看书、找资料、找工具书,让孩子逐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习惯。

我儿子从幼儿园开始,放学回家先跟小朋友玩一会儿,估摸到点了,赶紧回家,立即做作业,这样晚饭前后基本能把作业全完成了——或许有家长又说了:不会做咋办?学习(做作业)就像上楼梯,那是一步步登高的。不会做,一方面说明孩子在学校没仔细听讲;另一方面家长或许连幼儿园的水平也没有。当然,或许有的作业也太奇葩:若作业太难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寻求对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还有,父母别总找茬,要多表扬孩子“这做得好,那有创意”……

九岁左右,教导较好的孩子基本就会脱颖而出了:习惯养成较好、会独立思考问题的孩子一般都学习轻松、作业基本没难题了。家长只需在孩子作业完成后,简单检查一下完成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来。

十岁以后,做作业基本全是孩子自己的事了,父母们只管轻松需配合老师完成检查签字等任务就可以。

如此看来,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基本清楚了!


种金易


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功利性教育,而不是成长性教育。

一个新生命降临之后,要成为社会型人才,离不开后天的教育。这个教育应该以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前提。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呢?

孩子小小年纪就得背着小书包,去幼儿园接受a,o,e,1.2.3,A,B,C教育,还得用没有发育好的小手指捏着小铅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写不好时老师家长就会给脸色,孩子不高兴,家长老师也累的慌。


小学了,会写字,会算数了。总算过了一关了。孩子心里窃喜,再也不用为写字和算数犯怵了。很可惜,在他们信心满满地完成了作业之后,家长又会带着他们去这样那样的补习班。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初中了,孩子会说,我长大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不再上各种各样的补课班了。但是,家长老师会谆谆教导: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考上名牌高中,才有机会上名牌大学。于是孩子只能在题海中奋战了。这节奏,怎一个累字了得!

我们二千多年前的教育老祖都推崇因材施教,针对受教者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呢?流水线式的模式,一个模子框学生,老师家长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累死累活也要把孩子送进211、985,也不管孩子能不能发展到那个程度。

这样功利性的教育能不累吗?

为什么不调整心态,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入手来进行教育呢?也许你反而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当然,这得靠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更得靠整个社会的努力,尤其是考试制度的改革。


赵静teacher


学习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怎么变得这么沉重呢?因为它变成了一个负担和任务,所以让人心累。学生和老师都觉得是负担。

《西虹市首富》里面的男主角,突然之间拿到了一帮人朝思梦想的财富,有几个亿,可是要在短期内花完,这下他就愁得不得了。我们的学生本来是可以循序渐进的学点知识,现在突然把所有的知识都砸在他们身上,知识就变得廉价而痛苦。而老师要完成这个根本不可能的任务,也成了一种负担。

《西游记》中佛祖曾经说过一句话,经不可不传,不可轻传。再好的东西如果多了,卖的贱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郭青松老师


资源的有限

每一个人都知道资源的有限性,人口这么多,社会还不是很发达,要想未来掌握更多的资源必须现在做出更多的努力。读幼儿园、小学、初中要学区房,那就要父母有钱买房子;没有钱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差一点的学区,多补习,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社会的这种情绪不断传导,家长、学生和老师都不停的努力,累就很自然。

其实,与社会各阶层相比,学生都是最轻松的。

教育的导向

教育的可选择范围太少,一方面是听话,另一方面是分数。在戴着镣铐跳舞中,老师累,应付上级的各项任务,占用大量时间,还要努力提升成绩;学生也是,在提高分数的前提下,还要参加各种活动,天天就是盯着分数,重复做着题,查缺补漏;家长自然是不断感受到孩子的累,心疼,但又没有选择,就如网上很红的一句话,死不了,就干!

心态的变化

人的痛苦来源于欲望,这个欲望满足,新的欲望又产生,以至痛苦不能避免。

原来吃饱穿暖就开心,后来有个赚钱的工作就满足,现在则是要更好的工作,收入好,压力小。

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追求,只能去争取那有限的资源,就如同爬山,都累,但能到山顶的有先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