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導讀:

秦人定居西垂以後,進入了一個穩步發展的狀態。

因為關中平原的西部高山障礙,註定秦人不能向更西方終深發展,只能東出,複製當年周人滅商的故事。向更西方發展是基於國力的,秦人從疆域劃定來說,整個重心都在不斷東移,在那個時代,諸夏之地才是中國人心中已知的文明中心,這種道理是夷狄也明白的,而位於夷夏之間的秦人則更是諸夏之後,從歷史淵源來說:統一諸夏是每一箇中原諸侯心中的夙願,所以從秦襄公立國之後的秦人是分步發展的,一方面彈壓住西部的戎狄,一方面騰出手來突破晉人的封鎖線,而在秦穆公時代的秦人則是整個春秋時期最為活躍的存在,他們用武力與權術和晉國交鋒,在河西之地你爭來我往,但有意思的是晉國在將霸之前的一場民心戰爭卻輸給了被他們所鄙視的秦人。

獻公之死:晉國亂局開端是秦人的機遇

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晉國軍隊出征圖

晉國是中原地區的傳統大國,從西周昌盛到東周,而晉獻公又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所創造的晉國霸業基礎到最後卻被他自己給空手獻出去了。當時的晉國雖然說位於中原,但經歷過周幽王之禍的中夏之地早就不是從前那個樣子了,西周破滅之後的周室遷都到靠近晉國的洛邑,這裡是天下之中,擁有山河阻繞,使得犬戎士兵無法再次侵害周室,而原來的西周故土則是淪為中原諸侯和犬戎爭奪的無主之地。

晉獻公在他即位的時候陸續消滅晉國周圍的諸多戎狄,把晉國連成了一個整片,在那個時代,完整的國土是許多國家夢寐以求的故事,而周天子為了限制諸侯的發展又經常將他們的國土分割的支離破碎,春秋時期因為許多諸侯私自換土事件而屢次爆發戰爭。

晉獻公初步完成晉國土地完整化之後,卻在無意之中阻礙了秦國的東出計劃。秦人當時的君主叫做嬴任好,他就是後世所歌頌的霸主秦穆公,但在晉獻公強大的國力面前,即使是秦穆公也不敢輕舉妄動,對於這種晉國武力強盛,而秦國又迫於東出的情況,秦穆公採取的不是一味的攻伐,當年的他採取了和親政策,當然,秦穆公的和親並不是後世那種屈辱的和親政策,他是以自己為籌碼,率領軍隊前往晉國迎娶晉獻公之女。

這種事情看起來怎麼也不是一代霸主所為,可在當時的局面來看,完整晉國的威懾力是是誰也不敢輕易挑釁的,秦人只能示弱,而秦君迎娶晉國公女就是麻痺晉君的最好一個辦法,一方面是顯示秦人不敢與晉人做對,另一方面是向晉獻公表忠心,說秦人願意為晉國之西藩。而當時的晉獻公也確實被麻痺住了,時間是歷史給有準備之人最好的武器,晚年的晉獻公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後事,使得晉國大亂,而多方勢力則是圍繞著晉國後繼之人開展了軍事鬥爭。

諸公子之爭:秦國意向成為晉君即位的重要力量

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秦晉國土對比圖

晉獻公死後的晉國並沒有迅速混亂起來,畢竟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當年的晉國也是這樣,獻公死後的晉國進入了一個權力真空狀態,當時對於即位之人本來就存在疑問。原太子申生因為驪姬的讒言而死,剩下的具有資格繼承晉獻公君位的人就只有夷吾,重耳,奚齊,卓子這四位公子,而奚齊和卓子是驪姬的兒子,他們的兄長都被殺害了,更何況他們這兩個不被父親寵愛的次子呢?

所以在晉獻公死後,他們兩個就開始了出奔外國的計劃,而晉國國內就只剩下了奚齊和卓子兩個即位之人,當時控制晉國內外大權的是晉國權臣裡克,他清楚的知道先太子之死的緣由經過,但晉獻公在位的時候他又不好發作,畢竟臣子對抗君主在當時就是十分大逆不道的事情了,更何況儲君這種極其敏感的事情,所以當年的裡克選擇了隱忍,他決定在獻公死後做一回權臣,為先太子復仇。

裡克雖是權臣,但晉國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當時的君權真空狀態之下,他就以先太子門人的言語試探了荀息等人,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之後,裡克就已經心裡有數了。當時的晉國朝政分為文武兩套班子,這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傳統,而荀息則是文臣勢力的代表,

裡克詢問他的意見只是證明了晉國內部文臣不會反對自己,真正起到決定力量的還是以武將為首的軍隊勢力。


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晉國內部勢力分岐圖

在這種情況之下,裡克再次詢問武將代表丕鄭,而丕鄭雖是武將之首,但卻從心底裡十分贊同荀息的做法,他在政治上面十分低能,只能跟著文臣勢力走,在當時是丕鄭的政治選擇正確,不然迎接晉國的不僅是兩君之死,還有可能會產生一些不明情況的武將勤王,裡克在統一晉國文武意見之後除去了奚齊和卓子兩位公子,直接否定了他們的繼承之權,

而在晉國內部營造一種先太子兄弟即位的呼聲。晉國內部無君,晉人只能求助於秦。

為什麼說晉國內政只能求助於秦呢?從常理來說:國家內政應該是自己內部人員去解決,而不是尋求他國幫助,這樣極有可能造成引狼入室的局面。這種想法是一種正解。但春秋時代不同,中原諸侯經常這樣做,從血緣倫理上面來看:諸夏之國都是周天子的小宗,而秦晉的關係就是當時西周天子封邦建國下面的兩個地域勢力,所以晉人求助於秦無可厚非。

再加上當時晉國擁有即位之權的兩個公子之一就掌握在秦穆公手裡,重耳則是流落南方楚國,從國家親疏關係上面來說,居住在秦地的夷吾是住在了自己姐夫的國家,而重耳則是流浪在晉國世仇楚國的土地上面,再從地域遠近上面看,秦晉兩國所隔是不過是一條黃河,接夷吾繼承君位可以在短時間完成,避免晉國內部再出現其他的動亂,而楚國則是遠在千里之外。這裡不得不說秦穆公下了一盤好棋,從兩公子出逃的時候就把其中一個給控制住了,使得秦人的勢力得以進入晉國朝政。

借與不借:秦穆公與晉惠公的道德較量決定民心歸屬

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河西之地示意圖

河西之地是秦人與晉人結仇開始的地方,當年秦穆公答應派軍護送夷吾回國也不是免費的,作為報酬,夷吾答應秦穆公回國即位之後將河西之地中的五座城池割讓給秦國,這也是沒有選擇的事情,畢竟擁有即位之權的又不是夷吾一個人,還有一個重耳呢?夷吾在晉國與河西五城面前選者了前者,成功回國即位之後的他卻把一國之君的承諾當作戲言,立即部署軍隊在河西之地,拒絕了秦穆公的索地要求,這大概是秦晉結仇的開始吧!

也許是天道好還,報應不爽吧!沒有得到河西之地的秦穆公雖然十分惱怒,但對於強大的晉國卻也無可奈何。在晉惠公即位以後,晉國國內發生了嚴重的災荒,底層百姓連續幾年都沒有收成,從當時的農業制度來說,晉國確實設置的有負責災荒振濟的機構,在豐收之年以平價收取糧食存儲起來,而在災荒之年的時候再以低價售賣出去救濟百姓,但這一次的災荒卻是連續幾年的,突破了晉國內部應對界線,在這種危急情況之下,他們只能其他國家求援,而從當時來看,最適合幫助晉國的還是地處西方的秦國,畢竟兩個國家相隔最近,而且又共享渭水,黃河等諸多運輸渠道,其次,救濟晉國這樣的大國也是其他小國所承當不起的,春秋時代的中國,真正能夠做到以一國之力救濟晉國的也只有秦,齊,楚三國罷了,楚國世仇是絕對不可能的,而齊國遠在東海,承擔不起千里運糧的代價,所以晉國只能向秦國求援。

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秦國百姓向晉國運輸糧食圖

秦穆公知道晉國借糧的消息以後就立即在朝政展開了討論,當時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聲音是認為秦國不應該給晉國借糧,而是應該乘著晉國缺少糧的機會出兵奪回河西五城。另外一種聲音則是認為秦國應該借糧給晉國,畢竟不割讓河西五城是晉君的錯,又不是百姓的錯,不能因為晉君無道而把怨恨施加於百姓身上。秦穆公雖然是一代霸主,但從心底裡他是願意做一個仁義之君的,他和歷代秦君的心思一樣,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的祖先來自諸夏,現在的努力也是為了改變天下卑秦的觀念,從根本上融入諸夏。

而晉國的這一次借糧,如果秦國不借,就是違背了諸夏之間互為屏障的理念,不用晉國孤立秦人,其他諸侯也會孤立秦人,而如果秦軍起兵攻打晉國則是從道義上面把自己陷於不義之地,且不說秦人有無戰心,就是晉人也會同仇敵愾,這是人在死亡邊境的正常反應,軍事上面的哀兵必勝說的就是這樣。所以秦穆公猶豫再三之後還是選擇了傾全國之力幫助晉國百姓。當時在渭水上面形成一種壯觀景象,從秦都雍城到晉都絳城的沿途五百多里水路都是連綿不絕的秦國運糧船隻,渭水之西是不斷搬運糧食上船的秦人百姓,而渭水之東則是不斷搬運糧食下船的人百姓。

秦穆公的泛舟之役被中原諸侯一致贊同,底層百姓更是將秦君當作了天命之君的存在。這是秦人春秋時代在人心上面的最大一次勝利,它是穆公霸業的基礎。

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晉國臣子勸導晉惠公伐秦圖

秦於是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左傳》

次年的秦國在支援晉國之後自己卻發生了災荒,當他們向晉國求救的時候卻遭到了拒絕,晉惠公和他手下的大臣一致認為秦人是犯下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究的錯誤,他們趁著自己大豐收向秦國發動了進攻,當時的秦穆公暴怒,盡起秦人,在河西迎戰晉人。從軍心來看:晉人其實是沒有戰心的,在那個士子擇主而仕的時代,底層百姓的國家認同感根本不強烈,位於河西之地的百姓一會兒是秦人,一會兒是晉人,他們早就將身份看淡了,他們真正看重的是對百姓好的君主,而當時的秦穆公就是這樣一個散發著人格魅力的君主,在真正兩軍交戰的時候,晉人毫無戰心,後面連晉惠公都被俘虜,結果靠著河西五城贖回了這位晉君,在泛舟之役這場人心戰爭上面,晉惠公徹底的輸給了秦穆公,連帶失去的不僅是河西五城,更有晉國邊境之士的人心。

泛舟之役:秦晉雙方關於借還糧食的一場民心之戰

後世出土秦軍兵馬俑圖

結語:

泛舟之役是春秋時代的一次特殊戰爭,它是秦晉兩國關於霸權歸屬的重要博弈。在這次糧食救助過程中,秦人以混合夷夏,天下一家的心態收穫了晉國受災百姓的心,而晉君則在權謀欺詐之中失去了底層民眾的支持,秦穆公和晉惠公高下立見,泛舟之役從表面上來看是秦人對於晉國受災百姓的一次無償支援,但更深層次的卻是秦人從夷夏之交回歸中原的重要舉動,秦穆公用真誠的舉動履行了作為西垂伯侯的義務,讓天下諸侯看到了秦人不僅能戰,而且能以仁義得天下。泛舟之役的餘響是晉國失去了河西之地,秦人則是在得到河西全境之後佔據了山川形勝,在整個春秋時代立於不敗之地,而晉國真正奪回河西還得百年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