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導語:

本文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讓武漢人民歸順;第二部分,為日後作戰準備;第三部分,防止輿論,演戲給國際看;第四部分,暴行並未完全絕跡

正文

在侵華戰爭中,我國發生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經歷了徐州淪陷後的種種暴行。飽受災難後人民的反抗意識才大大激發。隨後在長沙第三次戰役時,日軍才被打得相當慘,但日軍一些指揮官馬上改變了對淪陷區的相關策略。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在攻陷武漢後,廢除了以往的高壓政策,採取了一系列的安撫措施。在他的命令下,日軍大部隊在郊外安排宿營,特意派遣一支紀律嚴明的小部隊進入市區處理有關事宜。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而且岡村三令五申:一不許軍隊慶祝勝利和舉行入城儀式;二不許打擾各國在武漢租借地的大使館;三不許破壞武漢以及三鎮的一切建築物。他還下令對古代廟宇,大學和圖書館進行保護,同時承諾在市區內建難民營。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這些措施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很奇怪?難道一頭窮兇極惡的狼真的那麼好心,一瞬間變成了一個為武漢人民看家護院的狗?其實他另有目的。

一、讓武漢人民歸順

岡村寧次之所以這樣做,不是對武漢人民懷有善意。恰好相反,他深深地憎惡這裡的百姓,但是他清楚越對百姓實行暴力,就會越激起人民的反抗決心。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岡村之所以對武漢人實施不打擾的政策,就是讓普通老百姓變成溫順的良民,安分守己做事,不幫助抗日隊伍對付他們,以便於他管理武漢無後顧之憂。

二、為日後作戰準備

武漢自古被稱為“九州通衡”,距離各大城市如北京、廣州、西安、成都都只有千里之遙,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並且水運、陸運都相當發達,控制了武漢,就等於控制了當時的物流的走向。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當時日軍經歷了多年窮兵贖武的戰爭,國內已經資源枯竭。日軍如果能夠很好的利用武漢,就能在以後的戰役中,掌控方方面面資源的調撥。岡村甚至早已經把武漢部署成了新大型駐軍基地,試圖以武漢為大本營向西、向南進行攻陷。

三、防止輿論,演戲給國際看

南京的大屠殺的暴行讓日本備受譴責,國際社會紛紛對日本表示不滿,而對我國的增加了支援力度。為了扭轉對自己的不良影響,日本還特地找了替罪羊,將施暴軍隊高層松井石根和長谷壽夫免職,並且將華中方面軍改組。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岡村正是改組後華中派遣軍的司令,他自然會吸取前任的教訓,不會做太過分的事,以免造成國際不良影響。因為有了前車之鑑,他自己也明白,施暴的下場好不了哪裡去。

四、暴行並未完全絕跡

儘管岡村寧次下達種種命令,但是並沒有完全阻止住日軍的暴行。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武漢,日軍設立了“公娼區”,裡面不僅有隨軍的日本慰安婦,更有大量的搶掠來的武漢女子。

“慰安婦”事件被報道出來,當地人們仇日情緒加重,不斷實施破壞。岡村不得不採取相應措施以平民憤。他把一些參與搶掠的士兵以強姦罪名進行逮捕,但實際上他抓的人只有幾個。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因為根據岡村規定,必須受害人自己親自前來告發,強姦罪才能成立。而實際上,被掠走的女子要麼被關在暗無天日的牢房,不可能跑出來進行告發和哭訴;要麼就是礙於自尊心和羞恥感躲藏起來,岡村笑呵呵地擺出一副有心無力的態度。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何沒有進行大屠殺?岡村次郎:不殺人,改誅心

岡村在回憶錄裡拼命為自己洗白,說日本總部和自身在武漢一地採取了剋制態度,沒有發生屠殺暴行。而且實施“不友好”行為的士兵並不是正規軍人,是從社會上臨時招的“派遣工”,並沒有受過軍事訓練和教育的不良人士。岡村的潛在臺詞就是:一切和他無關,並且搬出一副恬不知恥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