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是哲學家中的俠客,俠客中的哲學家

俠是什麼?俠客不是臉紅脖子粗一言不合就拿刀砍人的人,那不是俠客,只是地痞流氓而已;

俠是什麼?俠客不是為了一己私利為統一武林而在江湖掀起腥風血雨,如任我行、東方不敗之類;

俠客是反金的王重陽,是死守襄陽的郭靖,是反清復明的陳近南。

墨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是哲學家中的俠客,俠客中的哲學家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俠客,也不缺少俠客精神。但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遊俠,往往以“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激勵自己,他們勇敢無畏,他們用於獻身,往往只是為了一個死士的虛名。而真正的俠客,是屬於群體的,屬於社會的,是為天下人的利益而獻身的勇士和君子。所以,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筆下的大俠郭靖,正是這種俠客精神的化身。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俠客精神。而如果我們要為這種精神找到一個源頭的話,那就是墨家。

墨子是哲學家中的俠客,是俠客中的哲學家。

在墨子身上,鮮明地體現了俠客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和人間大愛。墨子並非中國遊俠的祖師,但墨子卻是中國俠客的引路人和精神導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墨子匡正了春秋時期遊俠精神,為遊俠精神賦予了家國情懷,賦予了社會公義,賦予了人間大愛。沒有墨子的精神引導,發源於春秋時期的遊俠,很可能發展成專業殺手和死士。

譚嗣同把墨子的學說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任俠,他認為墨家學派具有拯救天下蒼生的兼愛精神,相比於儒家的仁愛更進一步;二是格致,墨家崇尚科學精神、邏輯推理,致力於創明創造發展科學技術。墨家學派在戰國時期普遍重視人學倫理的各學派中,無疑更為進步。

基於此,墨子的弟子們要麼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俠義勇士;要麼是精通科技、邏輯推理的巨匠和辯士。而與此對比,孔子的弟子多是寬衣博帶文質彬彬的君子;老子的弟子多為清心寡慾浪跡江湖不問世事的隱士。從入世的角度來看,墨家學派更積極更努力。

墨子和他的墨家學派的弟子,大多是行俠仗義之人,所以墨家成員有“墨俠”之稱。一貫與墨家學派不共戴天的孟子,也很欣賞墨子的“為天下之大利”的精神;一貫看透人生虛幻、命運之無可奈何的冷眼派的莊子,也說墨子是天下的好人。

墨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是哲學家中的俠客,俠客中的哲學家

墨子把治國安邦為最高目標,以匡救時弊興國安民為己任,以兼愛為最高理想,以反對不義戰爭為手段,廣收門徒,著書立說,積極奔走周旋於列國之間,謀求國與國之間的和平相處。作為影響力巨大的學派,墨家學派在短暫的輝煌之後湮滅於歷史之中,但墨子所提倡的“兼愛”“非攻”的理論,卻以俠客精神的形式流傳下來,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和中國人的精神。

真正的大俠絕不會殺人如麻,相反他必定是一個仁者仁心人間大愛的人,這種情懷來自於墨子的“兼愛”思想。有了“兼愛”思想,墨子和他的弟子們,可以為萍水相逢的弱者披肝瀝膽;可以為保衛弱國而慷慨赴死;可以毫無保留地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去愛別人。墨子告訴自己和他的弟子,“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為了天下的公利,墨家弟子哪怕是摩禿腦袋、磨壞了腳腳跟,也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這正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這也是中國俠客精神的內核。

真正的俠客,眼中沒有私利,只有義與不義之分。而要論對義的重視,沒有任何學派比得上墨家。對儒家來說,仁愛才是最重要的價值觀,而義只是仁義禮智中的第二位。而墨子說,“萬事莫貴於義”,世界上沒有比正義更為珍貴的事情,於人而言,維護正義比保存生命更為重要。所以,墨子提出一個人的價值觀應該是:“以行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因此,真正的俠客是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在,雖萬金在前美色在側,除義之外,與我何干?

墨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是哲學家中的俠客,俠客中的哲學家

既然“兼愛”,就要反對歧視與壓迫。大國侵略併吞並小國是不義;以強凌弱是不義,因此都要強烈反對。所以,墨子提出了“非攻”的理論,並帶領弟子組成了武裝集團,奔走於齊魯宋楚之間,不惜犧牲生命,只為制止不義戰爭維護和平,維護他們的兼愛理想。

真正的俠客都是一諾千金的人,這也是中國俠客的重要的文化精神。墨子為這種精神做了最明確的註釋,他崇尚“言必信,行必果”,強調有諾必守,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墨家鉅子孟勝為了踐行代守陽城的諾言,與弟子一百多人自殺於陽城,踐行了一諾千金的俠客精神。

真正的俠客是鋤強扶弱扶貧濟困的人。墨子心懷天下蒼生,他說民有三患:“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面對不平等,他告訴弟子們,“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所以墨子的弟子多勇士多俠客,喜歡行俠仗義鋤強扶弱,這也是中國俠客的重要的行為特徵。

真正的俠客從來不邀虛名,這種精神也來自於墨家。墨子在幫助制止了出國侵略宋國之後,飄然而去,這正是李白所說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大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