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选角与原著不符后的强行突围


《第一炉香》|电影选角与原著不符后的强行突围

张爱玲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小说,她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没有之一。一般都不怎么讨论她的作品,只因对她的文章的喜欢源自内心,言多必失,就怕稍有不慎亵渎了她的文章。

去年有段时间就留意到,许鞍华导演要把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炉香》拍成电影,并且公布了演员名单,马思纯饰演葛薇龙,彭于晏饰演乔琪乔,再看看现场的定妆照,内心是拒绝的,这是拿原著当儿戏还是拿电影当儿戏?

《第一炉香》|电影选角与原著不符后的强行突围

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演员与原著里的人物的本真度是否契合,否则南辕北辙,造成视觉效果的翻车,祸害的不仅只有原著还有这部电影。

原著里对薇龙的描写是借她从姑妈大门的玻璃里瞥见自己的影子:

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厚,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面部表情稍显呆滞,僵硬,反而显得她温柔敦厚的中国情调。

薇龙的纤细娇小,通过她和她的姑妈的对比得出来的结论。

薇龙第一次见到她的姑妈时:

汽车门开了,一个娇小个子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

薇龙和姑妈身材对比是姑妈要给薇龙做衣服,拿她自己的衣服叫薇龙穿,试试尺寸

叫睨儿去寻出一件鹅黄丝质衬衫,鸽灰短裤;薇龙穿了觉得太大,睨儿替她用别针把腰间折了起来。梁太太道:“你的腿太瘦了一点,可是年轻的女孩子总是瘦的多。”

由此可见,薇龙比娇小的姑妈还要瘦的多,薇龙的身体是纤细的,瘦怯怯的。

《第一炉香》|电影选角与原著不符后的强行突围

再来看看薇龙的扮演者马思纯吧,总是感觉马思纯属于骨架偏大的女演员,即使再瘦也还是有一定的肥度,再有马思纯过于艳丽性感,而薇龙却是纤瘦和孱弱的清丽脱俗,两者相去甚远,非要这样就像是赶鸭子上架,有点荒腔走板的意思了。

《第一炉香》已经拍完了,或许马思纯形似不行,来个神似也未可知。有时也想将就,毕竟电影的呈现效果或许另有一番韵味,但是悖于原著太远了,实在不能忍受。

《第一炉香》|电影选角与原著不符后的强行突围

好多人也都讨论过谁是最适合薇龙的女演员,我认为宋轶真得比较适合,相比于马思纯而言至少她是纤细的,婀娜的,与中国古风情调也比较契合,尤其她穿着旗袍太美了,而原著里的薇龙时常也是一身旗袍:

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瓷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壳里倒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把自己全泼出来了

也不知道许鞍华导演怎么想得,《第一炉香》里的薇龙也算是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并没有那么不好选啊。

《第一炉香》|电影选角与原著不符后的强行突围

《第一炉香》首张剧照曝光,刊登在刚开幕的柏林电影节的银幕场刊上,是彭于晏饰演的乔琪乔,终于露了个脸。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他粗壮的满是肌肉的大胳膊,这和原著里的乔琪更是相去甚远了。

我读小说时的感觉乔琪就是一种灰蓬蓬的比较阴暗的一个男人。就像乔琪的妹妹周吉婕说他一样:

杂种的男孩子,有些阴沉沉的,带点丫头气

再看看彭于晏真得是太nan了,一看就是个阳光温暖的男人,实在是与乔琪格格不入哦。再有彭于晏就是个肌肉男,而乔琪却是相对单薄的,没有什么气色的男人:

他的脸上没有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人是高个子的,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的衣服穿得那样的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

乔琪就是那种能让人忘记他的身体存在的人,而不是像彭于晏一样,满眼都是他健壮的魁梧的身体,也是第一次感觉这样的胳臂实在是太难看了放在这样的电影里。

不管是马思纯还是彭于晏,他俩实在不应该是《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和乔琪乔,既然如此也就看他俩如何冲出原著里的束缚,演出理所应当的好的角色来吧。

《第一炉香》|电影选角与原著不符后的强行突围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里,极其优美的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艳丽奢华背后的颓废而绝望的情绪,她对于她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的都细心雕琢,每个人细微的心理变化也一样的栩栩如生,看完了小说,脑海自然而然地有个影影绰绰的人形来,这就是她的小说的魅力所在。

不用再回看原著小说,心里早就有薇龙,乔琪,姑妈,睨儿,睇睇等各色人等的人物肖像了,所以此剧的定妆照一出,心里是强烈拒绝的,演员的选择决定了一部电影的成败与否,木已成舟,也只能这样子了。

电影再多彩多姿也不如细细阅读一下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炉香》来得惊艳,深刻,就算是一个春天景色也一样写得生动形象,犹如身临其境:

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了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推枯拉朽烧到山坡子去了

其实原不必纠结这个问题,管他电影选什么样的角色,依然如故的还是对张爱玲小说的热爱,电影也不过是一个导演对小说的理解的表达,左右不了什么,实在不行就看看原著,给自己一个记忆,拍自己想要的那部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