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开始清楚地叫爸爸妈妈?你家孩子是几个月开始叫的?

bhgdfhh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且个体差异比较大,我记得我家宝宝大概是在10个月左右开始有意识的叫妈妈,但叫的不是很清楚,7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发出“mama”这个音。

1岁半前后进入语言爆发期,这期间突然学会说很多词语,新的词语基本说一次他就可以重复出来,然后能说5-9个字的短句,比如:

  • 妈妈在喝水
  • 这个是小熊
  • 我喜欢这个蝴蝶
  • 这是什么性状的
  • 飞机在天上飞呀飞

类似这种短句,吐字也比较清楚,基本能听懂他表达的意思,每天的话非常多,自己边玩边说,像个“话痨”。

宝宝的语言发育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 0-8个月,前语言理解期

这个阶段宝宝更多的是在吸收词语信息,存储在大脑里。只会一些简单的发音,比如ma-ma ,pa-pa。

  • 9-12个月,语言理解期

孩子开始学说话,会发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偶尔还会发出物品的正确读音。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清楚的叫爸爸妈妈了。

  • 12-16个月,口语萌芽期

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吐字,说词,一般女宝宝学说话会比男宝宝快一些。

  • 24-36个月,主体语法掌握期

这个阶段宝宝的词汇增加速度很快,可以理解几百个词,也可以听懂一些复杂句子的意思。宝宝开始掌握语法,说话的方式开始有文法规则,和宝宝交流起来已经非常轻松了。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水平受客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所以同样月龄的宝宝,有可能一个宝宝比另一个宝宝会说的话要多。

1、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人给宝宝的语言输入词汇量。

宝宝听到的词汇量越多,说的就越多,听到的词汇越丰富,说的就越丰富,比如双语宝宝,宝宝可以同时学习母语和另外一种语言,并且不会产生混淆。

2、另外一种原因是宝宝该阶段最重要的发育需求

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大运动发育很强的孩子说话却很晚,语言能力非常好的孩子,大运动水平却很一般。

这时因为宝宝们的大脑更倾向于分开学习不同的技能,比如现在正努力学走路,那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精力去学说话。

基于这一点,如果你的孩子说话很少,说的晚,不要担心,不是孩子发育出现了问题,而是人家把学习技能分了轻重缓急。当然,如果孩子说话严重落后标准,确实需要留个心眼咨询一下医生。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语言发育水平

1、父母大量的词汇输入

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就应该有意识的给宝宝输入词汇,虽然宝宝暂时听不懂,但他能从你的动作和语气中慢慢理解,起床、按摩、洗澡、换尿不湿等系列事情都要说给宝宝听:宝宝,我们现在要换一个新的尿不湿啦。

2、抓住时机活学活用

当宝宝学会说一个新的词语的时候,父母就要在生活场景中多使用这个词,比如,宝宝学会了说桌子,接下来,父母就可以高频率的使用桌子造句:宝宝,我们把水果放在桌子上,桌子下有个玩具,我们来用积木拼个桌子吧。

3、多使用形容词

其实日常对话中的词汇是比较单调的,父母要学会写作文般的说话,让词汇丰富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形容词,比如:这是个苹果,扩充为:这是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闻一下香香的,咬一口甜甜的。这有一朵花,扩充为:这有一朵粉色的花,好漂亮啊,好香啊。

4、真人互动好过单纯听故事

有的家人会说,既然要增加词汇输入,那就放故事给他们听呗,每天放三四个小时,这其实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对于宝宝来说,可能只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是在认真听故事,说不定还会学着说两句,但是,时间长了,注意力就不在故事上了,大脑自动屏蔽了。

语言的目的是用来交流和表达的,所以要互动起来效果最好,父母要和孩子说话,让孩子看到你说话时的表情、嘴型,感受你说话的音调、语气,他才能够更好的模仿。

5、不要强逼孩子说话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见到陌生人不太爱打招呼,不说你好,父母这时如果强迫孩子打招呼,甚至责怪孩子没有礼貌,那可能这个孩子更讨厌说“你好”这两个字了。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先示范,说你好、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词,在家的时候也要这么给孩子说,他就会耳濡目染,慢慢学会了。

综上所述:孩子学习语言有客观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还是平时家长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


墨仔妈妈育儿


昨天我带儿子去打预防针,一位大姐使劲看我儿子,搞得我开始检查下孩子是不是脸上有啥脏东西。后来大姐说话了:“姑娘,你孩子看着跟我孙子差不多大,是不是也一岁多点啊?会说话了吗?”

还不等我回答,她就开始叹气:“我那小孙子都1岁2个月了,心里啥都明白,就是不肯张嘴。到现在连个爸爸妈妈都不会叫!”

见我听得认真,大姐又补充:“只有饿极了要吃奶时,才会喊出一声妈来。你说气不气人?我们现在都逗他,拦着他妈不让过去,故意让他着急,看他能叫不叫妈……我寻思,这孩子是不是有点懒啊?”

唉,大姐这心情我明白。可孩子说话真是有早有晚的,她这么着急,在我看来,有点没必要。

再一个,为了让孩子开口,故意给孩子设置障碍,让孩子着急,我也不支持:就不怕把孩子逼急了吗?孩子多可怜啊!



一般来说,孩子叫爸妈在一岁左右,前后相差两到三个月都是有的。

我女儿和儿子说话都是在11个月大左右,在小区里都算是比较早的。我估计是跟我话多,喜欢带着他们时边做边说有关。当时,好多人羡慕。不过,现在看看,那些孩子也都追上来了,一岁半左右的,全都蹦话蹦得挺清楚的。

所以,当爹妈的,孩子说话早的,咱也低调点;孩子说话晚的,咱多给孩子创造点语言环境,而且是自然和善意的环境,别逼孩子说。

除了少数孩子可能真是语言发育迟缓到需要借助医生的帮助才行,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可以水到渠成,自然发展的。

父母要有平常心,多陪伴,多信任。咱的宝宝一定会棒棒的!



欢迎关注我,懂孩子更懂你,帮你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更省心。


小公主变形计


宝宝的发育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说话早,有的说的晚,这很正常。我家宝宝从8个月开始叫baba的叫了,但还是很模糊的,还没有能对应人,到了1岁左右,就能够清楚的叫爸爸妈妈了,还记得刚开始听到叫妈妈的时候,高兴得哈哈笑,美滋滋的,比吃了糖还甜。

宝宝语言发展是有规律的

0-3个月:简单的单间节阶段:如,啊 鹅 一

4-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如啊啊咿咿

9-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如看,吃,走等

1-2岁:叠词阶段:如猫猫 狗狗

2-3 岁:词汇量已经在增加了,能表达出句子了。

想要宝宝早说话能够清晰的流畅的表达出来,平常妈妈陪伴时就需要,多耐心的跟宝宝交流,不管他刚开始懂不懂,都要说,日常还可以结合物品,动作,情景这些跟宝宝说话。还有多多放儿歌,营造一种语言的氛围,这些都能很好的刺激宝宝语言生长发展哦


我是“暖夏育儿”在育儿路上,一起成长,欢迎关注与点赞。

暖夏育儿


几个月叫爸爸妈妈不重要,很多人觉得自己孩子5.6个月,甚至2.3个月有发音爸妈,就觉得自己孩子会讲话了,很聪明,首先说话早晚和聪明与否无关,我自己的儿子2岁3个月,在这之前也比较关注这个问题,记得我儿子8个月才无意识的发音爸爸,然后是妈妈,之后就没怎么叫过了,1岁以后喝完奶洗奶瓶时他会说洗,吃,一个字,说的也不多,一岁半以后好像就突然什么都会说了,好像一个多月时间2个字,3个字,就都会了,有一天,我看手机,给他看ipad,他说妈妈看这个,我看这个,我还特意数他一次可以说连贯的9个字,2岁时一般的对话完全没问题了,最近已经会学话了,外面遇见的事,回来会学给我听了,我朋友的孩子比我儿子大整一岁说的还没他多,已经三岁多,一起出去吃饭,他孩子总是抱着手机,并不是说我孩子聪明,只是自己的小经验少让孩子玩手机,但也不是完全不看,规定时间也会让孩子从中学习,还有就是我1岁多就给孩子吃米饭,苹果也是切大块让他自己咬,1岁时就8颗牙齿了,完全可以自己吃,适当吃些坚硬的食物可以锻炼口腔肌肉,口腔发育好讲话就早


小艾_28357482


我家宝宝有意识的喊妈妈,特别清楚的那种,是在七个月。喊之前的几天,嘴巴老是发出那种泡泡声,不知道这个形容正确吧,就是那种上下嘴皮碰的感觉。他是突然有一天,我们一起躺在床上,他对着我,妈妈妈妈叫个不停;当时录下来了,后面手贱,不小心删除了!现在十个月多,不怎么叫了,偶尔叫爸爸,不会叫爷爷奶奶,因为没住一起,他她们在老家。现在特别爱捡话,我经常爱逗他,逮到,逮到,他也爱这样说。有天晚上,刚洗完屁屁,还没穿尿不湿,撒尿了,我就问他,尿尿啦,他就跟着说了一句,尿尿。诸如此类的,很多,当时跟着说一句,之后就忘了。


lucky2258014912


记得我家孩子在六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一个下午,他躺在那个床上,嘴里一直喊着“爸爸爸爸爸爸……”那个下午听着他嘴里的念叨,我想象着宝宝长大后软软糯糯的叫我妈妈时的样子。

大概在一岁左右的时候,他能清晰地喊出爸爸妈妈。

2岁左右一直是两个字两个字的蹦,2岁半的时候一整句话都会说,表达的很清楚。

有的妈妈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说话的早晚,其实完全不必这样,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宝宝的语言发育规律是这样的

1到5个月的时候,能发出一些单音节的声音,比如,啊,一,屋等。

6到8个月的时候,能发出爸爸妈妈等重复音节。

9到11个月时候能听懂别人说的话。

12个月的时候能说出一些物品的名字,也能够听懂大人的吩咐。

宝宝的语言发育大概就都在这个范围里,如果宝宝的说话,不在这个范围内,那么家长就应该要,多多引导孩子学说话。

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而爷爷奶奶只顾做自己的家事,很少真正的去陪孩子聊天,在这种背景下,孩子就会闷闷的,不怎么喜欢说话。

如果父母能够经常坐下来陪宝宝玩,沟通,即便他听不懂,你也经常和他聊天的时候,宝宝慢慢的就会把语言和动作结合起来,这对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帮助。


子谦妈妈育儿经


我家宝宝是女宝宝说话比较早,其次我每天给她不停的说爸爸妈妈,所以我闺女八个月左右比较清楚的叫爸爸妈妈,但是她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谁,认知还不是很清晰,她对着我家的狗狗也是喊妈妈,既好笑又无语。

她真正知道爸爸是哪个,妈妈是哪个,并且能清楚的喊出来是在十一个月的时候,我想应该是属于说话比较早的,这应该是得意于我每天不停的灌输吧,所以各位宝妈可以参考参考!

再者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一样,所以也没有说固定的几个月说话,家长应该保持耐心,给宝宝点空间,如果一岁半还不喊爸爸妈妈的话就需要就医了,看看是哪方面原因导致的,环境因素导致的话家长就多与孩子说话,交流,可以促进宝宝语言发育,如果是身体原因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Annette的独立世界


我家宝宝是6个月先会叫“爸爸”,然后再过一个月才会叫“妈妈”的。这是时候叫爸爸妈妈是无意识的,并不知道爸爸妈妈指的是谁,只是单纯的模仿发音。差不多11个月的时候,宝宝就有意识的叫了,他会头转向我叫妈妈,转向我老公叫爸爸。其实这个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宝宝9~10个月:能够清晰的叫出爸爸妈妈。并且能够将语言和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有意识的发音。

首先 想要宝宝说话早,父母自己一定要先是个话唠,多和宝宝讲话,鼓励宝宝讲话。多和宝宝一起玩游戏,一起交流互动,宝宝在一个愉悦有安全感的环境中语言学习得比较快。其次 如果宝宝哭闹时,爸爸妈妈没有及时反应,这类宝宝情商普遍偏低,语言发育也会先对比较迟缓。最后 宝宝患有听力障碍、癫痫、先天失语症、自闭症等疾病也会影响语言发展。发育有先后,只要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都是正常,爸妈不用太担心。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用


超级小丽


我家是5个月开始叫妈妈的,8个月开始叫爸爸的。但是叫得清楚了,是8个多月的时候。

我的孩子从一点大,我抱着她的时候就回跟她讲话,比如出去吃水果,我会拿起来说“宝宝,我们来吃橙子啦,你看橙子是橙色的,味道甜甜的。你也想吃吧”等等诸如此类的,反正不管她会不会说话,我都会一直跟她说这个那个的,所以我家的孩子说话早,语言表达能力强,理解力也强。

现在一年级了,经常从她嘴里蹦出来十分合时宜的较为深刻的词语,让我感到很惊讶。


微光了了


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能清楚地叫“爸爸”“妈妈”的时间也有早晚之分。

我家宝宝六个月时会发出“mama”的音,不久后也会发“baba”的音,经常“babamama”一通乱叫。直到十个月左右,他才会有意识地叫“妈妈”。

一、孩子最早会说的词

大多数宝宝在十二个月左右会说出第一个词,这第一个词一般是爸爸或妈妈,也可能是宝宝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别的人或物。

有研究表明,婴儿会说的前50个词,很少有静止的物体,如“桌子”等。

婴儿最早会说的词一般包括:

1.重要他人:“爸爸”“妈妈”等。

2.喜欢的动物:“猫”“狗”等。

3.移动的物体:“车”“球”等。

4.常见的食物:“奶”“果”等。

5.熟悉的活动:“拜拜”“爬”等。

6.熟悉活动的结果:“热”“湿”等。

在婴儿最早会说的词中,还有一些跟宝宝特定的认知成就相关。

学步儿在客体永存性上取得进步的时候,他们也开始使用代表消失的词语。(《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

我记得小椰子一岁的时候,每次扔掉东西,总会摊开双手说:“哦?!”

“哦”的一声表示“没了”或“怎么没了”“怎么不见了”。

二、听觉的发展为孩子获得语言奠定基础

在整个第一年的时间里,婴儿都在为学习语言做准备。



1.新生儿期

新生儿时期,出生几天的婴儿就已经能分辨出一些声音模式间的差异,比如快乐的话语和消极情绪的话语。

新生儿能够觉察任何一种人类语言的声音,分辨出语音中的很多细微差别,几乎能区分人类语言里所有的发音。

但是与外语相比,他们更喜欢注意自己的母语。这样的偏好可能是由于他们在妈妈子宫里常听到模糊不清的母亲声音所致。

新生儿的这些能力,为获得语言做了充足的准备。

2.5~8个月期间

5个月时,婴儿对母语中的逻辑重音变得敏感。

6-8个月时,他们会过滤掉母语中不用的发音。

3.7~12个月期间

婴儿能区分自己语言的基本发音,把连续的语音流分割成单词或短语。 同时,他们也开始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听懂长句子。


在知觉语言结构上,婴儿进步很快,这为婴儿学会说话奠定了基础。

三、孩子不同阶段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孩子的说话能力基本都遵循以下的发展规律,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说话表现。

2个月左右,婴儿会发出咕咕声。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咿呀语,在咕咕声中加入一些和谐的声音并重复音节,如“bababababa”。

7个月,婴儿在咿呀语中开始加入很多口语发声。

10个月,咿呀语已能反映婴儿语言共有的一些声音和语调,其中有一些转变为最早说出的词。

8~12个月,开始学会用前词语姿势,通过手口并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影响别人的行为。

1岁左右,说出第一个能被别人听懂的词。

1岁半~2岁,学会说双词句如“汽车走”,词汇量从50个增加到200个。

四、孩子开始说话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孩子开始说话的平均时间虽然在1岁左右,但年龄范围却很大,大多数孩子在8个月到18个月之间开始说话。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既跟遗传因素有关,又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

1.性别因素

由于女孩身体成熟得较快,促进了大脑左半球的提前发育,女孩早期的词汇增长可能要稍微超前于男孩。


2.个性因素

害羞的孩子经常等到能听懂大量词汇后才开口说话,开始说话的时间会稍微晚一点。不过,他们只要开口说话了就会进步很快。

3.环境因素

家里大人说话越多,使用的词汇量越大,孩子学到的词汇也就越多。

亲子阅读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孩子词汇量的增长。

因此,除非孩子的说话能力明显滞后于第三部分所述的语言发展常模,否则孩子即便开口说话的时间晚一点也不要紧。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跟孩子交流互动,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孩子的词汇量就会慢慢跟上来的。

我是 ,家有猴娃儿一枚,用心坚持亲子共读,用爱烹饪营养美食,用情分享育儿心得。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和探讨育儿问题,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