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十个月女孩,认识35个汉字,会背《静夜思》,会完整唱2首儿歌,算聪明吗?

强哥丶好运


抱歉,给不了题主想要的答案:孩子并不算聪明。这是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而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孩子聪不聪明,是题主机智!这不是嘲讽或者说反话,孩子能在这个年龄段就学会这些,说明了孩子的家庭教育非常棒!

孩子为什么能达到这一程度呢?因为练得多,接触得多。要知道,每一个新鲜事物对于孩子来说都有迷之诱惑力,孩子的好奇心太强了!但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好奇心一旦被满足之后,他就会对此失去兴趣。

如何发挥好孩子的好奇心,并让这份好奇心发展成为学习的动力,就是家长需要做的事情。

细心点,题主能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当孩子背古诗、认得字、唱歌的时候,家人会给予孩子正面正向的评价,这些都在不断的给予孩子在此间的荣耀感。

另一个方面,孩子总是在无意识的、不断的寻找自己在环境中的定位,而对于一岁十个月的孩子来说,寻找自己的家庭定位就是最重要的。

通过了古诗、识字、唱歌,孩子获得了正向评价,这些评价就给了孩子一个自我定位。

最后,再给题主一些建议:

1. 不要考虑孩子是否聪明;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而聪明是需要通过对比的,就如题主所提及:不晓得其他同龄孩子都是这个水平吗?

养成一个对比的习惯对孩子以后的教育可不是一件好事。打个比方,如果题主发现原来同龄孩子比自家孩子“聪明”多了,识字100,故事5首,儿歌5首。那么题主很可能就会陷入一个焦虑的情绪,从而逼迫孩子学习更多,离了初心,好事也会变坏事;

2. 比较的对象

要比较的对象,其实是孩子自身:孩子今天和昨天比,有进步了吗?哪些地方进步了?找出进步的原因和方向,这或许就是孩子的特长以及我们用的方法适合孩子;

孩子今天跟昨天比,有退步了吗?哪些地方退步了?找出退步的原因和方向,这就是孩子缺的或者是我们的方法不当,要适时修正;

3. 正确的赞美

通常在幼儿期,孩子的一丁点动作都可以引来家长的赞美。例如题主家里应该经常会这样夸孩子:“宝宝好聪明啊!会背静夜思!”

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我是聪明的”,如上文所述,聪明是要对比的,当孩子发现自己落后于人的时候,事情也会变得糟糕,例如孩子失去动力,又或者压力太大。

正确的赞美方式:“宝宝对识字那么感兴趣,妈妈太为你开心了!”,“宝宝这么努力,妈妈太为你开心了!”,赞美孩子对事物的态度,而不是她的天赋。

4. 保持对孩子的赞美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真的非常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同,赢得喝彩。但随着孩子长大,这些就变得那么困难。

在婴儿时期,孩子学会笑都可以让家长赞美个半天;到幼儿期,学会说话、走路,就让家长乐开了花;而到了小学时期,这些赞美将很难保留,是孩子笨了吗?并不是,而是家长的要求逐渐变高了,变得不会发现孩子的美好。

5. 不要操之过急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在某方面有天赋、有兴趣,就会心急火燎的给孩子“加强”。例如看到孩子能识字了,马上就把练字给提上日程。这是不对的,孩子的手指骨要到5岁左右才能发展到能握好笔的程度,一时的心急,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要对此操之过急,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是重点!


淅爸育儿记


我第一个小孩也是个女儿,快2岁的时候就被我送到幼儿园去了,现在马上就满6岁了。原本以为送到学校就省心了,其实不然,幼儿园隔三差五的就会请儿童教育专家来讲课,我和爱人都忙,但我上班的单位离幼儿园近一点,所以经常都是我去听课,听着听着,也就有了些经验。

第一,就目前小孩的状况,不用过度关注其智力发育水平。参照比较科学的标准,小孩1岁10个月的时候,能扶墙上楼、搭几块积木、回答简单的问题、说几个短的完整的句子、主动向大人要东西,这些就证明智力、行动力、协调力发展是没有障碍的。如果睡觉老是叫不醒,表情呆滞,动作迟缓,快一岁还不开口说话,就真要注意了。

第二,小孩的脑力发育是有规律的。总的来说,8岁之前,小孩的大脑就已经达到成人的95%。从8岁到成人,脑容量也就只会增加5%。所以最重要的阶段是在8岁前,尤其是6岁前。满周岁前岁,达到成人的25%;1岁达到50%;2岁达到75%;6岁前达到90%;8岁前达到95%。你的小孩还只有1岁10个月,6岁前的这4年多,都是大脑的发育黄金时期,一定要注意把握,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睡眠,耐心的教育引导,结果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三,小孩的能力发育也是有规律的。0-1岁形成分辨声音的能力;2岁前形成身体协调能力和抓控能力;3岁左右语言能力大大增强;3-5岁可培养音乐能力;3-6岁能培养数字敏感度;4岁前,宝宝的视觉发育非常快;4-6岁阅读欲望强。我小孩快两岁的时候能背骆宾王的《鹅》,确实让全家人很惊喜。根据小孩的能力发展规律,我们3岁半左右就开始根据她的兴趣,给她报了舞蹈班;4岁半左右报了涂鸦班和小主持人班;5岁的时候,报了乐高班。这些课她都比较喜欢,而且有助于小孩发育,就是钱花了不少。

第四,建议尽早把小孩送到幼儿园。按照专家的要求,小孩1岁半左右就可以送往幼儿园,早点送过去,能接受比较正规的陪护和照顾,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比较强,容易和小孩交朋友。我家大女儿现在就比较喜欢和小区的小孩玩,而且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很强,懂得照顾自己,还比较会看人脸色(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所以,对宝宝目前的状况不要担心,多与专家沟通,多了解一些小孩发育的常识,有意识的按照小孩发育规律来引导她、培养她,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奶爸闲谈育儿


这是孩子习得的结果,也就是孩子学习或者说是锻炼得到的结果,与孩子的聪明程度无关。

孩子的聪明程度和智商有关,而智商是孩子一生下来就决定了的,智商更多的是先天的因素决定的,后天是很难改变的。想要孩子聪明,家长首先要有一个高的智商。智商一般的父母不要奢望生出高智商的孩子。

作为家长,不要把目光老是盯着孩子聪不聪明上,对孩子来说,努力远比聪明程度更重要。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努力,而非孩子的聪明。有些家长听到别人夸赞孩子聪明而感到欣喜,而我听到后,会提醒孩子,“你的成绩不是聪明取得的,而是你的努力得到的。”

我认为夸赞孩子聪明,其实这不是对孩子的赞美,反而是对孩子努力的一种曲解和忽视,把孩子的成绩都归结到聪明上,那孩子以后就会轻视努力,反而会仰仗自己所谓的“聪明”去投机取巧,这种“小聪明”反而会害了孩子。无论多聪明的孩子,如果不去努力,结果会怎样?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吧。

所以家长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努力,而忽视孩子的聪明,学会欣赏和赞美孩子努力的家长,孩子无论聪明与否,都不会太差。相反,只会赞美孩子聪明,而不欣赏孩子努力的家长,迟早会将孩子所谓的“聪明”消耗殆尽,没有了“聪明”的光环照耀,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将一无是处。


川宝的懒妈妈


我倒是想问题主,孩子聪不聪明会怎样呢?

我们说一个人聪明,一般是说他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能力比较强。

一岁多的孩子,对于经常接触的东西,他是能记下来的,还有的小孩一岁多能记住几十上百个汽车牌子,会背诵诗歌的,然而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聪明,只能说明他们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记忆力≠聪明。

看起来题主蛮在乎孩子聪不聪明的,我有点担心题主会为了让孩子显得比别人聪明而做出揠苗助长的事。

孩子聪明与否,一部分取决于遗传,一部分取决于后天的养育。每个儿童都像一颗种子,如果提供的环境适宜,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自己。

一岁多的孩子,记忆东西的多少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让他尽情地玩耍,孩子就是在玩耍中不断地体验,然后发展起各方面的能力的。父母可以做的,就是给她提供一个可以自由玩耍和探索的环境,尽量不要限制、干扰她。



曼曼在这里


我觉得取决于家长的引导吧,与孩子聪明与否关系不大!


光阴里的故事


个人认为家长教育很重要,小外甥是我目前见过最聪明的孩子,倒不是因为是亲戚就夸,1岁4个月就可以背六首诗,说话已经说句子了,我家孩子1岁四个月才能说2个字的词,这孩子主要靠他爷爷奶奶教,爸妈上班没时间带孩子,爷爷奶奶都是退休教师,自然孩子语言天赋就开发出来了。


甜心我的


我觉得跟孩子是否聪明关系不大


智益玩具


学习多少看家长怎么教育了,跟自己的方式有关系,跟孩子是否聪明不发生太大关系


美孕艾Ta


放心吧,过段时间,如果不持续学习,小孩子自己就忘了


在东北的四川人


挺厉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