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序言

日本学者“桑原陟藏”曾在《东洋史要》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隋炀帝时,武威、张掖、河西诸郡,为东西交易之中枢,西方贾人来集其地者,溢四十四国”,其所描述的,就正是隋炀帝杨广执政时期的“丝绸之路”繁盛之景。那么作为封建时期中原跟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隋炀帝又是如何将“丝绸之路”发展到如此繁盛呢?

究其原因,原来隋炀帝先是积极招商,一再加强招商力度,继而又通过军事行为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贸易环境”,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故而才使得“丝绸之路”能在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中茁壮成长,为“丝绸之路”在封建后世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画像插图

丝绸之路的意义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作为封建时期能够连通亚洲、非洲、以及欧洲诸多政权的主要交通要道,其在广义上实则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所描述的那般,并非只有一条,而是分为了“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主要“干道”。

不过受古代战争、贸易环境的变迁、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等诸多因素影响,虽然“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雏形,但真正的发展期还是要从唐宋时期开始说起。

所以,笔者今天所要说的,其实是“狭义上”的“丝绸之路”,也就是由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以及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后所形成的“陆地丝绸之路”。

就像史书所说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之时,实则并非是以“进行经济贸易”为主要目的,而是因为“汉方欲事灭胡,......乃募能使者......使月氏

”。——《汉书·卷六十一》

顾名思义,乃是因为汉武帝刘彻想要联合“月氏”共同抵抗“匈奴”,故而才派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最后是以“月氏已为匈奴所破”的结局而告终——《汉书·卷六十一》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汉武帝刘彻示意雕像插图

但是其所带回来的西域诸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的消息,却也让汉武帝刘彻本来想要联合月氏抗击匈奴的军事需求,在潜移默化间逐渐变成了“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威德遍于四海”的政治需求。——《汉书·卷六十一》

从而也就有了“张骞”的“第二次出使西域”,也就是史书所记载的“拜骞为中郎将,......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道可便遣之旁国”的事件,汉武帝刘彻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跟这些西域诸国建立“朝贡贸易”联系。

从而正式发挥出了“丝绸之路”的“政治作用”,以及因“朝贡贸易”而衍生出的“丝绸之路经济贸易”体系,成功打破了阻碍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最后一道屏障,无数商贾也随着“丝绸之路”这条“国道”的开通而携带着当地特产踏上了“丝绸之路”。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难发现,“丝绸之路”的开通,显然对封建时期西汉与诸多西域政权建立和平友好的政治联系,促进世界文化大融合、以及促进各国经济贸易体系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汉武帝派兵征伐匈奴示意剧照插图

东汉时期丝绸之路中断

可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虽然在汉武帝执政时期,“丝绸之路”呈现的是一副“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的繁盛之景,但是才刚刚到了汉武帝执政末期,丝绸之路的危机就来了。——《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下》

由于汉武帝刘彻执政期间打击匈奴,四处开疆拓土的原因,虽然是为汉朝打下了大片江山,但与此同时,却也直接导致“师旅之费,不可胜计”,从而导致“用度不足......民力屈,财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下》

俨然一副时不时就爆发农民起义的模样,故而汉武帝也只能选择暂时停止对匈奴的征伐,转修“内政”,与民休息。即汉武帝执政末期的《轮台罪己诏》事件。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淮南王刘安示意画像插图

既然要转修内政,那么自然是要以“重农抑商”作为提升西汉生产力的主要手段,这也是封建时期与民休息的主流国策。

再加上“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素有“身热、头痛、悬度之厄”,从而也就导致淮南王刘安、以及杜钦、扬雄等西汉大臣都主张“界别区域,绝外内也”,也就是要断绝跟西域的往来。——《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下》

然而此时的汉武帝虽然放弃了“轮台”之地,却并不打算放弃“西域”,因为“丝绸之路”所能为西汉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政治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西汉那“庞大的疆域”也需要借助“经济”的繁荣来促进巩固进程。

但是在到了东汉时期以后,西域诸国的内部也开始越来越不安稳,诸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极为频繁,故而也就有了很多式微的政权开始找“东汉”求援。

可此时的东汉局势其实也不乐观,整体国力自汉武帝刘彻执政末期就开始逐渐走了下坡路,再加上跟西域“

道里又远”不说,还要面对匈奴的拦截。往往无法实现有效的支援,从而也就导致汉朝跟西域诸国的关系也开始变得逐渐微妙起来。——《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下》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东汉光武帝刘秀示意画像插图

越来越多的西域政权开始跟“匈奴”接触,要么是“

与匈奴结婚姻”,要么是迫于被其他西域政权兼并而不敌的危机情势“走匈奴求救”,更有甚者,直接就选择了“降匈奴”,也就是将自身的领土划入匈奴统治范围。——《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下》

直到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迫于国用不足,故而只能下诏宣告暂时放弃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也因为没有有效的军事力量作为保障而暂时宣告中断。

虽然期间偶尔还会开启,但中原地区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西域“匈奴”的扩张、以及“吐谷浑”、“突厥”等诸多新兴政权的崛起却也让“丝绸之路”陷入了一个长期半通半停的状态,商贩根本无法实现正常且安全的通行。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隋文帝杨坚示意画像插图

隋炀帝积极招揽外商,发展经济

而这一断,就是将近六百年,相信大家不难发现,不论是直接或者间接方面的影响,“丝绸之路”的中断其实都跟“战争”的频繁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故而直到南北朝末期,隋文帝杨坚在接受了“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禅让以后,“未及十年,平一四海。薄赋敛,轻刑罚,内修制度,外抚戎夷”,于公元581年成功建立了“大一统隋朝”政权。——《隋书·高祖下》

非但成功的统一了困扰中原数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更是在其执政时期成功采用离间分化政策,将“突厥”分化成了东突厥、西突厥两部分,并使其互相对立,从而基本消除了“突厥”对隋朝政权的威胁。造就了“开皇之治”盛世之景。

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隋炀帝杨广在继位之时,实则就等同于直接继承了“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盛世政权,那么他下一步自然就是要想方设法的将隋朝政权发展的更为兴盛。——《隋书·高祖下》

正如史书记载,隋炀帝“每日引矩至御坐,亲问西方之事”。顾名思义,显然是对“西域事务”极为重视,故而也就有了隋炀帝让裴矩“啖以厚利,导使入朝”的事件,即积极通过外交手段来招揽外商、僧人、贡使,借以建立跟西域诸国的经济联系。——《隋书·裴矩传》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四方馆”数字重建复原示意插图

同时又下诏设立四方馆,“以待四方使者”,也就是专门负责“掌其方国及互市事”。且“每使者署,典护、录事、叙职、叙仪、监府、监置、互市监及、副参军各一人”,相应的人员配置也是各司其职,相对完善。——《隋书·百官志下》

而隋炀帝自身也是不闲着,“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民贸易,所至之处,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顾名思义,就是想通过这些“宣扬隋朝富强”的手段来吸引更多的西域贡使、商人以及僧人来到隋朝进行经济贸易。——《隋书·裴矩传》

或者更进一步,直接通过“丝绸之路”建立跟西域诸多政权的“朝贡贸易”关系。正如史书所说,“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可见当时隋朝这种“宣扬国威”的举措确实是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对宣传隋朝的广阔前景以及促进“国际贸易”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隋书·裴矩传》

但问题是当时的隋朝境内虽然是相对安定,一片盛世,也基本解除了“突厥”的威胁,但在隋朝外部却并非只有“突厥”一个政权呀。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吐谷浑“伏允可汗”示意画像插图

隋炀帝征伐“吐谷浑”,营造稳定的贸易环境

就好比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车驾西巡河右”之际,就遭受到了西域政权之一“吐谷浑”的侵袭,即“吐谷浑王率众保覆袁川”,虽然最终以“浑主伏允以数十骑遁出”而告终,但威胁还是依旧存在的。——《隋书·炀帝上》

而“河西地区”恰好又是“丝绸之路”的一个关键节点。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解决“吐谷浑”对“河西地区”的侵扰,那么相对安定的“贸易环境”势必就无法顺利建立,那“丝绸之路”的恢复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怎么办呢?当然是派出隋朝大军,征伐“吐谷浑”。故而也就有了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同年,隋炀帝御驾亲征“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的事件发生。——《隋书·裴矩传》

即是说,隋炀帝杨广是采用了军事上出兵镇压“吐谷浑”的方式,一边扩大隋朝的影响范围,一边又在“丝绸之路”周边派重兵驻守。从而使得丝绸之路的通道截至此时,基本消除了因战争而中断的不良影响,重新恢复畅通。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丝绸之路”示意画像插图

就像前文曾说的,“丝绸之路”在东汉时期之所以会中断,其主要的原因就正是因为“战争”,是战争破坏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大环境,而普通商贩往往势单力孤,甚至几个人就能组成一个团队,继而踏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

那么在面对战争之时,他们可曾有反击的余地?想都不用想,如果没有一个有着强大实力的政权作为后盾,这些商人很有可能在“丝绸之路”混乱的局势下自保都难。

而《隋书·裴矩传》中,也明确记载了隋炀帝征伐“吐谷浑”前后的变化,就好比大业初年,隋炀帝“令矩往张掖,引致西蕃,至者十余国”,这时候还未征伐“吐谷浑”。仅仅只有十余个政权愿意向隋朝朝贡。

但是在到了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征伐了“吐谷浑”之后,却俨然是“朝贡相续”,络绎不绝,而且在大业五年同年,就已经有了“陪列者三十余国”的繁盛之景。——《隋书·炀帝上》

由此可见,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贸易环境,确实对隋朝发展“丝绸之路”、以及建立“朝贡贸易”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存在。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隋炀帝杨广示意画像插图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的真实目的

既然说了这么多,那就不得不说下隋炀帝杨广发展“丝绸之路”的真实目的了。相信大家从开头“丝绸之路的意义”中不难看出,“丝绸之路”在汉朝出现之时,其本来就是用作于“政治交流”的,也就是建立跟“西域”的朝贡贸易体系。

至于对“经济”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说白了其实就是衍生于“朝贡贸易”体系的“附属品”。而隋朝在隋炀帝杨广执政时期,虽然表面上看是致力于恢复“丝绸之路”,促进经济交流。

但其作风却属实不像是致力于发展经济的样子,就像前文所举例的“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醉饱而散”的案例。虽说能起到吸引外商及西域贡使的作用,但这成本是不是有点大了?——《隋书·裴矩传》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隋炀帝巡游示意壁画插图

再比如隋炀帝几乎年年巡游,而且每次巡游之时必定是“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儛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处处流露的都是满满的“穷奢极侈”气息。——《隋书·裴矩传》

虽然其“以示中国之盛”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此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真的还会有那么可观吗?毕竟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呀,若是单纯的为了发展经济的话,显然没必要这么做。——《隋书·裴矩传》

这也就足以证明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的真实目的,其实跟汉武帝基本一致,都是想通过“丝绸之路”来建立与“西域诸国”的“朝贡贸易”联系,也就是要通过“丝绸之路”来实现对“西域”的掌控。

所以其宣扬国威的举措,也可以将其看成是对西域诸国抛出的“橄榄枝”,或者是“震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甚至是侵犯隋朝的疆域。然后才是通过“丝绸之路”所能发挥出的经济作用发展经济,使得隋朝更为富强。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高句丽备战隋炀帝示意插图

结束语

简而言之,隋炀帝之所以会将在东汉时期已经中断的“丝绸之路”再次恢复,虽然有着让隋朝经济获得更进一步发展的考虑

但其真正的原因,亦或者是促使隋炀帝这么做的初衷,想必还是想让隋朝的疆域以及影响力更进一步,毕竟隋朝当时已经实现大一统,而隋文帝所一手造就的“开皇之治”盛世之景也还未尽数散去,所以其必然还是极为富足的。

故而对于经济上的需求显然没有政治上的需求来的那么直接。这点其实从隋炀帝数次御驾亲征的事件中也能看出一二,诸如亲征吐谷浑、以及三征高句丽等。

与此同时,当时隋朝大一统的时代大背景,以及西域诸多政权的实力弱小,无疑也就成了让隋朝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的绝佳机会。毕竟一不用劳民伤财的发动战争,二还能促进“民心”的凝聚,显然一举多得,大家说隋炀帝会怎么选?

所以,能够“连通”西域诸多政权的“丝绸之路”,自然也就成了建立“朝贡贸易”,让西域诸多政权接受隋朝统治的最佳载体。


隋炀帝:发展丝绸之路?招商力度要加强,稳定的贸易环境也不能少

裴矩示意画像插图

隋炀帝杨广也正因此而决定让隋朝著名外交家“裴矩”积极招揽外商、贡使,继而自己又宣扬国威,扩大隋朝的影响力,同时采用了一定的军事行动来保障“丝绸之路”贸易体系的稳定,借以更好的促进隋朝跟西域诸多政权“朝贡体系”的建立。

继而等隋朝真正的跟西域诸多政权建立友好和平的“朝贡贸易”体系,使得西域政权向隋朝俯首称臣之后,才是隋炀帝真正发挥出“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之时。

因此,无论是建立“朝贡体系”,还是主要发展“经济”,隋炀帝对“丝绸之路”的恢复以及对“丝绸之路”稳定贸易环境的构建,无疑都给“丝绸之路”在隋朝以及后世政权中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属实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都具有着不同程度的积极意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