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效社交?如何快速掌握對方心理需求是關鍵


想要高效社交?如何快速掌握對方心理需求是關鍵


金庸先生的《鹿鼎記》,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無論是書籍還是影視劇,主人公韋小寶可謂是一個溝通高手,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妓院雜役到權傾朝野的一等鹿鼎公,除了他的好運外,最多的還是靠著他隨機應變和溝通的能力,一次次逢凶化吉、化險為夷。就拿我昨天看到幾集來說吧。

韋小寶在宮裡被假太后追殺,假太后親自刺殺失敗後,便開始派人去抓韋小寶。

第一次,太后派御前侍衛副總管瑞棟去殺韋小寶,臨行前還特意叮囑瑞棟“小桂子(韋小寶)這個人最喜歡胡說八道,你千萬不要聽他胡說八道。”當瑞棟見到韋小寶還未說全來由,就被韋小寶識破他是太后派來殺自己的,於是根本不等瑞棟說完上來就打斷他“瑞棟,原來你真的勾結刺客來行刺皇上。”嚇得瑞棟趕緊諍辯,還說自己新手殺了三個刺客,有其他侍衛可以做證。韋小寶看他慌了就繼續嚇唬他,還要和他一起去皇上,然後趁其不備逃進屋子裡,但可惜被瑞棟抓住,兩人打鬥過程中,韋小寶被瑞棟扔進澡盆裡,韋小寶則含了一口水噴在瑞棟臉上,然後趁機用匕首刺死了瑞棟;

第二次,太后又派了4個小太監來傳召韋小寶,騙他說皇上召見他。路上小太監向他詢問瑞棟下落,韋小寶一下明白了這些小太監也是太后派來的,便哄騙小太監們說,自己最喜歡被太后召見,因為每次都有好多賞賜,上次太后就賞賜他五千兩黃金,小太監不相信,韋小寶就把身上的銀票拿出來,還特別好心地讓4個小太監每人抽一張。當小太監們亂作一團抽銀票的時候,韋小寶趁機逃跑,碰上一隊巡邏的侍衛,便對侍衛說4個小太監勾結刺客。結果,4個小太監就被韋小寶借侍衛之手除掉了;


想要高效社交?如何快速掌握對方心理需求是關鍵


這裡我們禁不住要想為什麼韋小寶面對刺殺時總能逃脫,甚至反殺對方?

有人可能會說,他喜歡胡說八道,讓那些人掉以輕心,然後找機會逃掉或殺掉對方。

既然他是胡說八道,對方為什麼又會相信或著給機會呢?

那是因為韋小寶擅長抓住別人的心,知道他們最在意的或最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利用這些來想辦法。

例如瑞棟是侍衛副總管,算是武將,他最想要別人說他盡忠盡職,最想升官,最怕別人說他有異心了。韋小寶上來就說他勾結刺客行刺皇上,一下就把他給嚇住了,從而拖延了時間;那四個小太監呢,通常進宮當太監的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從小受窮吃苦,因為是太監嘛,升官這條算是被堵死了,所以他們想要的就是錢。想想皇上曾經就對韋小寶說過:“你要不是個太監,朕就封你做大官。”可見在最高執政者心中太監是不能做大官的。既然太監喜歡錢,那麼韋小寶自然就用錢來對付他們了。

但是侍衛、太監這些都是小說、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過於標籤化。我們現實生活中沒有這種誰看都知道的標籤化的人物,所以想要在生活中運用韋小寶這個抓住人心的方法來和人打交道的話,就得另尋他法了。

想要高效社交?如何快速掌握對方心理需求是關鍵


《如何實現有效社交》一書中提供了兩個幫助我們分析溝通對象的方法:

一、如果你有充足的分析時間,可以通過建立“聽眾檔案”的方法來分析對方。

喜劇大師羅德尼·丹傑菲爾德說:“只有那些你不太瞭解的人才是標準的常人。”

這名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經常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假設別人。就像見到男人就覺得他一定喜歡足球,見到女人就覺得她一定喜歡購物,但是我們前面講過了,現實生活中,特別是現在這個信息繁多、變化迅速的時代裡,每個人都是複雜的,絕不是一兩個標籤就能定義的。

所以我們與人交流時一定不能武斷地猜想對方一定喜歡什麼或做什麼,而是要通過一定的方法來獲取對方的這些信息。這個方法就是建立“聽眾檔案”,其實也就是事先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和旁敲側擊的方式,比如向對方的朋友打聽,來收集對方的相關信息,如個人學歷、工作、家庭、喜好、特長等等。


想要高效社交?如何快速掌握對方心理需求是關鍵


如果時間不是特別充足的話,也可以參考通過像這樣的基本問題清單來快速瞭解一些對方的基本信息:

  • 1.我跟這個/這群談話對象之間的關係如何?
  • 2.他們已經對我有了多少了解?
  • 3.他們是我同輩、上司、下屬,還是三者兼具?
  • 4.我在他們心目中的可信度有多高?或者他們在我心目中的可信度有多高?(比如你的年齡、性別、文化背景、種族、閱歷、在某個話題上的專業水平等,會對他們產生怎樣的影響。)
  • 5.我的目的是什麼——告知、推銷、說服、激勵、激怒、恐嚇、撫慰、說和,還是製造矛盾?
  • 6.他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更多金錢,更多信息,還是希望得到一些情感上的支持?
  • 7.我想要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
  • 8.還有什麼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我對他們的判斷?(比如我的個人需要、財務狀況,或者情緒狀態等,是否會影響我對他們的判斷。
  • 9.還有什麼其他因素會影響他們對我的判斷?
  • 10.我要說的話對他們有什麼價值?


二、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收集、分析的話,那就需要用“WIIFM表格”這個工具了。

WIIFM是英文What's In It For Me的縮寫,意為“這關我什麼事?”其組成也十分簡單,如圖:


想要高效社交?如何快速掌握對方心理需求是關鍵

來自《如何實現有效社交》


有人看到會覺得,這是不是也太簡單了,只有障礙和動力兩項。

是的,它只有簡單的兩項內容,但這兩項內容卻可以幫助你一下子就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並在轉瞬間幫你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其中障礙就是你們之間溝通的問題癥結,而動力就是對方的心理需求,也正是你要尋找的最佳方案。

具體要怎麼應用WIIFM表格呢?

首先,你要設身處地想想其他人會有什麼感想,也就是要有同理心;

其次,你還得想想看,有哪些事情可能會干擾他們——儘量避免電子郵件、報紙、電話、短信的干擾,這樣可以讓他們利用午飯時間幫你完成項目,同時又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回家跟家人共進晚餐;

接著,你再問問自己該怎樣回報他們?你的安排對他們到底有什麼好處?為什麼他們要花時間聽你講話?

最後,你要完成WIIFM表格,列出他們的心理障礙,同時找出能夠激勵他們克服這些障礙的解決方案。


想要高效社交?如何快速掌握對方心理需求是關鍵

從這兩個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出想要讓韋小寶那樣擅長抓人心,知道別人的想法的話,就要以對方為中心,儘可能多的瞭解對方的信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他會怎麼做,然後尋求雙方的共同話題或互惠互利的地方,再進行溝通。注意,我們探求對方的心理需求,並不是想要欺詐或利用對方,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們之所以這樣做都是為了更好的溝通,而無論何時真誠在溝通當中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