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大家好,我是看劇看片愛扯閒篇兒的禹飛。關注我!我們一起閒談影視劇裡的周邊瓜。電視劇《知否》中盛明蘭是絕對的主角。她的人生信條左右著劇情的發展,也間接決定著劇中人物的命運,可以說是絕對的主角光環。盛明蘭的人生準則就是對的嗎?未必!世事無絕對,唯有真性情。

先來說說這位盛家六姑娘值得我們借鑑的一些想法和觀點。不過,明蘭因為生活在封建王朝,她的思想無論前衛也不可能跳出時代侷限。有些想法放在古代可能很受用,用在當下未免迂腐。總之,或延伸,或跳脫地去欣賞她為人處世的閃光點吧。

交淺言深,君子有所戒有所不戒

顧府新澄園閤府之喜,汴京城內有頭有臉的達官顯貴及家眷都來慶賀。齊小公爺的內眷申大娘子也在其中。關於明蘭和齊小公爺的前塵往事她早有耳聞,再加上墨蘭的當面挑唆,申大娘子忍不住嚮明蘭發難,一開口就叫明蘭嬸嬸。明蘭也不客氣,乾脆就以長輩的口氣說話,什麼侄媳婦,什麼衡哥兒(齊衡)全部招呼。最後倒是申大娘子有點磨不開了。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明蘭也不想咄咄逼人,何況多一個朋友實在要比多一個敵人好太多了。所以明蘭先示弱了。她向申大娘子訴苦,人人都羨慕她盛明蘭嫁入侯府是高攀,卻不曾有幾人能知道她的苦悶煩愁——打發三五年來留下的通房丫頭,撫養兇狠外室不要的唯一一個孩子,還得應付美名在外的續絃繼母,家裡更有刁奴欺主、莊園瞞賬。哪一件單拎出來不夠讓人糟心一陣的。說到動情處,明蘭不自覺地一邊握著申大娘子的手,一邊說,“這世上對我們女子的要求太高……”申大娘子被明蘭的轉變驚到了,反問道,“夫人同我講這些不覺得交淺言深了嗎?”明蘭給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回答,“很多事情都是交深言淺鬧出來的,咱們把話說坦白了,彼此心裡都有個數,日後就沒什麼失望不失望了。”

都說交淺言深,君子所戒。明蘭那麼聰慧的一個人又怎會不知?她能如此,因為她真的放下了與齊小公爺的感情,而且也希望藉助申大娘子的良久相伴讓齊衡也放下過去,向前看。這樣大家都能安穩地過日子。申大娘子不必擔心自己與齊小公爺是黃粱夢醒。明蘭也不用為齊衡整日在朝堂上參奏顧侯而費神勞心。

與人相處最終是看最低處

明蘭在親眼目睹了堂姐淑蘭的狗血婚姻後有感而發, “與人相守最終是看最低處“,這最低處指的就是品行的下線。孫秀才的最低處是無恥,賀弘文的最低處是心軟,這些明蘭都忍不了。那麼明蘭以為的顧廷燁的最低處是什麼呢?禹飛覺得可能是花心。這明蘭都能忍?誰讓顧廷燁救過她的命,還不止一次呢。所以剛嫁給顧廷燁的明蘭,無論顧廷燁怎麼哄她,她始終無法放下戒備,甚至用納妾來試探。明蘭是幸運的,顧廷燁拿真心換了她的真心。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其實不僅夫妻間的相守要去看一個人的最低處,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要看。比如身在職場的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同事。我們要不要相處?要怎樣相處?看看他們的“最低處”吧。貪小便宜、愛逞口舌之快、萬年冰山……都不是問題。因為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不善良才是一切禍端的源頭。

彼此指望,失望會不會少一點

“這天下沒有誰是誰的靠山,凡事也不要太指望別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難處。實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指望越多,難免失望,失望越多,就生心生怨懟,怨懟一生,仇恨就起,過日子就難過了。”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這段話是簡直是明蘭的至理名言。禹飛曾看到過很多人在朋友圈分享。說這話說著很硬氣,卻難免悲涼。人生在世,來時孑然一身,走時亦是如此。明蘭是太明白靠山山倒,靠人人會跑的道理。她曾經那麼義無反顧地指望齊小公爺能說動父母,迎娶她進國公府。結果呢?不過是鏡花水月,都成空幻。後來明蘭嫁了顧廷燁。哪怕顧侯再寵她,愛她,她也不敢一下子全情投入,要為自己留點餘地。也為愛他的人留一點喘息的空擋。相互依靠,成為彼此的助力,恐怕才會上佳姻緣吧。閒時有人與你立共黃昏,灶前有人問你粥可溫,已然知足,還奢求什麼呢。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明蘭若是個男兒身,必定能考取功名。年紀尚小的她曾在家塾被先生逼著發表了關於皇家立儲的觀點。“賢與不賢,易於偽裝,難以分辨,可嫡庶長幼卻是一目瞭然,不必爭執”,“大丈夫當忠君愛國,不如做個純臣,何必無畏爭執?”古往今來,多少朝臣死在了黨爭之上?為何偏偏連一個弱女子都能參透的道理,他們卻不懂?許是背後關係盤根錯節,各方的利益犬牙交錯,大家都攥得緊緊的,誰也不肯放下。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放在當下,若是有人問你關於某位同事或者某幾位同事的作比較時,不妨套用明蘭關於立長立賢的說辭。先做好自己吧,別人的能力別人自會證明。何勞外人從旁品頭論足,指點江山了?清濁之辨,交給時間,自會見分曉。

書中自有稻梁謀

古代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盛明蘭不認同,她還大膽地告訴祖母“說讀書無用這話,都是騙人的”。明蘭覺得若真是讀書無用,那怎麼天下男子都要去趕科場,難不成是閒的沒事可做嗎?這樣說,無非是有些男人們希望女人們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佈。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一個古代女子尚且有這樣的見識,更何況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讀書有用,具體有什麼用?看每個人的需求,想求顏如玉自有俏佳人,想求千鍾粟自有稻穀香,想求稻梁謀自有糧千頃。

盛明蘭的性格有陽光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她童年不幸,親情缺失。所以她的人生信條裡也夾雜著腹黑與算計。人都是複雜的,也是矛盾的。若真是到了至清無魚的境界,恐怕也無法承受這人間煙火的燻燎,超脫六界了。

以命相酬,逼死人不償命

宮廷政變,明蘭帶著兵符和聖旨去搬救兵,一路被官兵追殺。顧廷燁及時出現救了她。沒有記錯的話,這是顧廷燁第三次救她的命。明蘭說了一句以命相酬,還說這世上能讓她抵命的人不超過三個,她小娘算,還有她的祖母,顧廷燁也是。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縱觀全劇,明蘭確實踐行著這句話。在得知自己的小娘當年是被林噙霜害死後。她處心積慮,步步算計,最終讓林小娘慘死在盛紘的家法之下。墨蘭曾求盛紘和明蘭將自己母親的牌位放到三清觀。明蘭摔了筷子,一時氣急了,說出了墨蘭私會梁晗的秘密。由此,墨蘭與梁晗生出嫌隙,夫妻間名存實亡。

盛老太太三番五次敲打王大娘子,阻止她與康王氏來往。康王氏怨恨已久,藉著王大娘子的手給老太太下毒。事情敗露,一向謹小慎微的明蘭馬上像瘋了一樣豁出一切,封府、抓人、逼問、盤查,仗著康王氏,還準備送去內獄。半路殺出墨蘭來,命人放了一把火,康王氏趁亂逃跑。當康王氏再次現身時,險些殺了明蘭和她剛出生的兒子。最終是顧廷燁一劍結果了那個惡婦。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顧廷燁為此纏上官司,雖說是新皇和他一起演給太后看的苦肉計,可明蘭比不知曉。她產後不久,就拖著虛弱的身子,大敲登聞鼓,鳴冤屈。新皇不聞,皇后也不靈了。明蘭差點因為悲傷過度而喪命。

明蘭的出發點是好的,別人對她好,她自然要全力報答。只是報恩的過程中,也報了仇。仇恨的種子就是禍根,最終也會反噬。明蘭以命相酬,別人就該為她的報恩而抵命嗎?或許,她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因為再精明的計算也無法抵擋意外的發生。

對父親的薄待,她豈無怨懟

明蘭在勸父親讓康姨夫送康姨母去內獄時說了一番話。這是父女二人少有的,單獨面對面說話。明蘭抽絲剝繭般分析了康家的情況後,連盛紘都佩服女兒如何會算得這麼盡。還說自己之前一直疑惑,為何平時乖巧溫順的明蘭為何突然變得喊打喊殺。在聽了明蘭縝密的分析後,他一下頓悟,明蘭不是變成這樣,而是一直就這樣。盛紘沒有生氣明蘭的善於偽裝,反而誇她裝得真的是很好。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明蘭呢?眼見著自己被父親看透,也不打算再裝了,索性太白。“父親,我從來沒有因為你的薄待而怨恨,也從來沒有因為你的冷漠而生疏。我覺得女兒做到這份兒上,您也該滿意了。”

明蘭嘴上說的不怨不氣,其實她很生氣。她氣的不是父親對自己的疏忽,而是對她小娘的無視。因為盛紘一直不肯承認是自己的放縱,導致衛小娘的慘死。直到明蘭當面質問,盛紘竟然還以忙作為說辭。明蘭無奈,她告訴盛紘,她不僅記得自己小娘的一切,還記得盛紘的。她遠比盛紘自己還要了解他。他明白父親看重家族的興衰,不在乎宅裡內鬥;也明白父親的才華和能力,虛偽和冷漠,更明白父親首鼠兩端,左右搖擺,只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動他。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父女一場,明蘭想要的都得到了,何必和盛紘攤牌呢?就如她憤然離去前所說的,就那麼稀裡糊塗地過下去算了。家長裡短原本就沒發理清楚,清官都斷不了的無頭官司,當局者可定是迷之又迷。

誰可憐誰就有理?

賀弘文的表妹又是被流放,又是被臉上刺字,著實是個可憐人。原本這樣的親戚,接濟一下就行了。可是這位曹表妹偏偏要給賀弘文當妾。要知道賀弘文還沒娶親呢,先納妾是什麼道理?明蘭和賀弘文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有個曹表妹夾在中間,實在膈應。明蘭不依不饒,但賀家人卻覺得明蘭不懂得可憐人。氣得她在當懟了曹表妹後,說出了有些大逆不道的話,“怎麼?我不如別人可憐?便該我讓步?那這世道難道是比誰可憐誰就有理嗎?“

《知否》:盛明蘭信奉的人生信條,有些不敢苟同

好像現在也是如此,裝得可憐的人往往能獲得更多的同情心,有時甚至讓大家忽略其中的是非曲直。其實依著明蘭以往的性子,她完全不用親自去見那位曹表妹。那她為什麼又去了呢?一是想看看賀弘文的表現,結果明蘭大失所望。賀弘文也那麼深愛明蘭,所以給她塞了噁心。明蘭還有什麼好客氣的呢?不如大家都把話說開了,誰也別拖累誰。

人生多舛,世事艱難。不管所處任何時代,立世為人,總要有自己的三觀。誠然明蘭不是聖女轉世,凡事都能無慾無求,無爭無奪。誠然明蘭也有腹黑和心機。但這不妨礙她追求幸福和圓滿。想要的,總要努力去獲得,那付出的過程,有真才實學,當然也有霹靂手段,但把握分寸和守住底線是起碼的本分。

*原創不易,感謝大家的支持。加關注,不會錯過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