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1.過於執著

很多人在追求女生的時候,都非常非常執著,女生明明已經拒絕了,依然不斷示好,每天打卡式的問候,企圖讓她改變想法。

像什麼每天固定的“早安”“晚安”“吃了嗎”“週末去哪玩”這些,再加上大笑、微笑之類的表情,顯得特別熱乎。

從男生自己的角度看,這是一種真誠的表現,但女生只會覺得很奇怪:這人什麼情況啊?弄的好像我是他什麼人一樣。

過於執著,這應該算是所有人當中最容易犯,而且最不容易改變的一個錯誤。有的人實在是割捨不下需求感,有的人是把它當作了一種“美德”,認為這是自己對追求真愛“堅持不懈”的表現,說明自己經得起考驗。

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恰恰相反,這並不是什麼美德!

所謂的“堅持不懈”,如果女生已經明確拒絕過男生依然不放棄,那麼說白了, 這種應該叫做的死纏爛打。

一個女生能夠讓你走到死纏爛這一部,如果她有有很多備胎的話,那可能是你在她心目中不完美。如果她沒有什麼備胎,你死纏爛打她都不答應,那隻能說明一件事:你真的不是她的菜,你不符合她的擇偶要求。

所以死纏爛打追來的女生,大多並不是真心,她只是受不了你的執著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跟你接觸一下。

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2.一心只想把女生約出來

不少來找惟愛諮詢的男生都在這個問題上栽倒過,簡單點說就是跟一個女生剛認識,都沒聊熟就想約她出來見面,女生不答應就軟磨硬泡。

“你到底什麼時候有空啊,我等你等的好幸苦啊。”

“出來嘛,我請你吃烤魚,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你看你,明明今天休假就是不約我,我心都碎了。”

“我上次說的那個我已經買好了,就等見面送給你了。”

這幾句話再搭配上各種表情的話,那真是要多“真誠”有多“真誠”,要多“委屈”有多“委屈”,好像女生不出來就是她的損失,就是在辜負他的一片真情。

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這些男生覺得光在網上聊天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約出來見到了真人我才知道能不能繼續下一步發展啊,不然始終都是虛的。

在這裡惟愛不得不多嘴一句,實際上大部分女生在你軟磨硬泡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句話:你這人怎麼這麼死皮賴臉呢,我都跟你不熟,憑什麼見面?

不要說是你通過社交軟件認識的陌生女生,就算是親戚介紹的相親對象,有些都不會在跟你沒一定了解的情況下隨便見面。

幾乎所有女生對於“目的性”這三個字都有一種天然排斥心,這個是一方面是女性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這個大家應該都能理解,特別是陌生網友見面,女生必然是要多為自己安全考慮一下的。

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另一方面是價值問題,一個女生如果隨隨便便就跟男生約會,這在大家眼裡就是這個女生太隨意,太容易被泡了,從而被當成一個非常廉價的女人。

所以,如果男生總是三句不離約見面,大部分女生都會覺得不堪其擾,就越來越不愛回他的消息,把他放在一邊慢慢冷卻掉,最後兩個人就這樣不了了之,跟沒認識過一樣。

3.把友情和愛情對立

我們每個人時間都是有限的,在單身時候可能有一大群朋友吆五喝六,但有了女友,我們就必須要把以前和朋友們廝混的時間拿出來分享給她,這樣一來跟朋友的聯繫必然就要減少。

聯繫減少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友情也是感情的一種,這就讓有的人在這方面出現了混淆,在處理女朋友和朋友之間的關係這件事情上,走向兩個極端的方向。

一個是視喜歡的人為一切,為了陪她,會推辭掉一切跟朋友的活動,甚至要是女朋友看某個人不爽,給他說:你那朋友某某某不行。OK,既然你說這麼說了,以後我再也不跟他來往了。

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另一個剛好想反,過度重視朋友,忽視女友。

這類人視男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對他們而言,衣服和手足要是出了矛盾,或者不能兼顧……手足那自然是不可能拋棄的,但衣服可以脫掉扔了啊。所以他們會無腦站在朋友這一邊,忽略女友的感受,為了陪朋友,女友愛咋就咋滴。

比如朋友請他吃飯,剛好女友有事找他,果斷選擇去朋友那邊,至於女友:有什麼事等我回來再說。

對於這個觀念,惟愛自然也是不敢認同的,重色輕友固然說出來不好聽,但重友輕情,也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

男生也許確實是無法斬斷的手足關係,但女人可不是什麼隨時可以脫下,棄之一邊的衣服。朋友和戀人,它們沒有互斥性,不是魚和熊掌的關係,更準確說,它們一個是你的左手,一個是你的右手。

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真正的朋友不會讓你為了跟他們玩的開心就晾著戀人,真心喜歡你的女生也不會讓你跟朋友對立,她不會為了自己獨佔你讓你變成孤家寡人。

所以朋友和戀人在你心裡要佔多少位置,作為一個成熟的男人,你應該做到有數。如果過於在乎一邊而忽視另一邊,無論你偏向哪一邊,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你至少會失去一邊。

這幾個誤區會讓你的感情陷入死衚衕

OK,今天內容惟愛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了。

如果你覺得有用 ,請給惟愛點一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