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高毒農藥,如何克服連作障礙和土傳病蟲害?

迷戀不若寒暄


高毒農藥並不能根除土傳病害,土傳病害主要是指的病原體生活在土壤中,從作物根部或者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比如棉花的枯萎病,黃萎病,小麥的全蝕病,紋枯病,還有其他作物的根腐病等。

防治土傳病害最好的殺菌劑一般使用惡黴靈,絡氨銅,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藥劑,但是防治效果有限,一般不能根除,但是農業防治措施與化學防治措施相結合則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澆地前每畝撒施甲基硫菌靈1000-1500克,然後澆水,或者深耕前用21%惡黴靈500倍液噴施地面,都能夠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人已醉夢難醒


連作障礙和土傳病蟲害是目前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最多的難題,那麼怎麼才能克服這些問題呢?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

首先輪作種植。

長期種植單一作物,很容易出現重茬,嚴重的會導致很多土傳病害,導致作物根部病害發生嚴重。

其次就是多用微生物菌劑和有機肥。

多年的不合理施肥容易,導致土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過低,微生物菌缺失,土壤活性降低,從而導致土壤板結、酸化等問題。適當的補充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再次就是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處理。

土壤中病原菌積累過多,容易導致很多種土傳病害,土壤殺菌消毒就是為了殺滅這些有害菌,殺滅的同時有益菌也一起殺滅了,因此處理完成以後,一定要及時補充有益菌。可以用威百畝或者發酵菌進行土壤處理。

最後可以用土壤處理劑進行土壤調理。

現在已經有專門的土壤處理劑,可以根據自己土壤的實際情況,用合適的調理劑進行土壤處理,比較常見的就是調理酸鹼度的,還有補充中微量元素的,這些都是可以的。





蔬菜植物doctor


其一,利用嫁接技術,可防治枯萎病等病害發生和為害。

其二,合理輪作。不要連年種植同一類蔬菜作物。如果僅種過一茬,且上茬次病害發生輕,且錯開種植溝,並應清理乾淨田間植物殘體。

其三,施用腐植酸類蔬菜多元素化肥,並應增施鈣`鎂`硼`鋅等元素(可通過葉面噴施見效快用量少)。

其四,增施腐熟有機肥和生物菌肥`菌劑,通過有益菌的活動抑制有害菌的侵染。比較好的生物肥如酵素菌丶EM複合生物菌肥。比較好的生物菌劑如木黴菌丶哈茨木黴菌丶枯草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等。

其五,氮肥宜使用硝酸態肥料,不要使用含氯化肥,以減輕鹽漬化。

其六,可施用石灰、草木灰、石灰氮(氰氨化鈣)中和土壤酸性,並能減輕病害發生。

其七,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減少盲目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的土壤板結`鹽漬化以及投入產出比的下降。

其八,利用夏歇期天然降雨衝灌土壤,降低鹽漬化。

其九,深耕土壤,改善土壤結構,增強通透性。


102705716761五福


我國幅員遼闊,耕地種植面積比較大。若在同一塊田,連續多年種植同類蔬菜作物的話,就會造成病蟲害加重,土壤結構發生變化,使蔬菜作物不能正常的吸收,利用養分。從而,引起蔬菜作物生長髮育不良,死苗死秧,降低產量和質量。

多年連續種植的田地,其主要種植的作物根系,會產生大量的病原真菌,並使有益菌逐漸下降,加重土壤的惡化程度,帶來了較嚴重的土傳病害,這就是我們說的連作障礙。

產生土傳病害的主要原因是,長期單一種植一種作物,使土壤中有益菌、放線菌大量減少,真菌病原物大量繁殖所造成的。要想徹底根除土傳病害,只有改變土壤性狀和增加外源有益微生物的辦法,才能逐漸使土壤環境好起來。

1,改換土壤。往田間增加熟土,以此來降低土壤中鹽類的含量,並深翻土壤充分“混合”後再種植;另外,還可利用農閒換茬之際,對田間充分灌溉,待鹽分析出後再充分排出鹽水,也可明顯改變這種現象。

2,增施微肥。長期連作單一種植一種作物,可使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過度消耗,因此我們應在施肥時注意對土壤微量元素的補充;另外,還應可行合理的平衡氮、磷、鉀元素肥。

3,施有機肥。有機肥是一種比較經濟實用的“土壤增效改良劑”。它不僅可以改良土壤的結構,具有保肥、保水、保溫、透氣等作用,它還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

4,土壤消毒。改良後的土壤,再經過適當的消毒。土壤中的有害菌會明顯減少,有益菌則會相應增加,從而達到平衡土壤理化性質的一個目的。包括實惠消毒、高溫悶棚,藥劑消毒等措施。

另外,利用抗病砧木對主栽作物進行嫁接,也是避免或減少土傳病害的一種有效措施。

好,更多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講解】專欄,我們會在裡面隨時更新最實用的種植技術,和經驗。謝謝!


鄉土生活園藝


高毒農藥的施用,不僅汙染環境,而且還會在植物體內殘留,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們的健康形成影響,因此,通過物理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勢在必行。結合我的實踐經驗和大家分享下大棚種植遇到這一問題的實際操作方法。

1. 髙溫悶棚。春季作物收穫後,耕地曬筏,將大棚密閉一個月以上,充分殺死前茬作物病蟲卵及有害微生物,以達到解決這個問題的目的。

2. 大水漫灌。將大棚土壤漫灌,保持水位1個星期以上,以殺死有害生物,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可有效減小病蟲害,且改善土壤連作障礙。




3. 施用枯草芽孢桿菌。在種植作物過程中,施用枯草芽孢桿菌,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加有益菌群,促進植物根系發育,提高植物抗性,以達到植物抗病蟲害和改良土壤的目的。

最後,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最有效解決土壤連作和病蟲害的方法是水旱輪作,常見的主要有水稻與蔬菜輪作,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減少病蟲害發生幾率,這是南方稻區常見的輪作方式。在北方,我們一般採用玉米與其他作物輪作,也能部分解除連作障礙,減小病蟲害發生率。


三農問題答疑


常見的圖土傳病害有:辣椒、茄子、黃瓜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疫病、黃枯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棉花的立枯病、線蟲病等,大白菜的軟腐病,萵筍的菌核病等。土傳病害主要危害植物的根部和莖部,病害發生幼苗根部或者莖部腐爛,幼苗很快就會死亡,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

土傳病害發生後,難以防治。人們多用高毒農藥進行防治,高毒農藥在殺滅有害微生物的同時殺滅了有益微生物,對治療土傳病害不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工工業的進步和國家對高毒農藥的限制,高毒農藥不得使用,必須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那麼如何克服連作障礙和圖傳病害呢?

土傳病害一旦發生,防治較為困難,病菌藏在土壤中越冬,很難被殺死,來年繼續侵害作物,如此循環,病害越來越嚴重。

病害發生的原理:1.連作是形成病害的主要因素,連續種植一類作物,使病菌連續繁殖,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積累。2.施肥不當,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可刺激土傳病菌中的鐮刀菌、輪枝菌、絲核菌的生長,從而促進了圖傳病害的發生。3.線蟲侵害,土壤線蟲與病害有密切的關係。線蟲啃食植物根系造成傷口,有利於病菌的侵染,往往病害與線蟲病同時發生。

防治方法:1.土壤處理:休棚期,畝用切碎稻草或麥草秸稈1000——2000千克+生石灰或尿素15千克耕翻,做畦,灌足水,然後覆蓋塑料薄膜,同時封閉大棚,處理20天左右。2.選用抗病品種:選用抗病或者耐病的品種,可有效減輕土傳病害的程度。3.輪作:是防止土傳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合理輪作,對土傳病害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地面溼度。5.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減少氮肥,提高作物抗病性。6.嫁接防病,嫁接抗病砧木,可有效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7.施用EM複合菌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防治土傳病害的發生。


草帽情2


根據您提問的方式,我個人判斷,您的觀點還是站在以殺蟲殺菌為主的立場上來搞種植管理,為什麼有的作物不能連作,有的作為卻可以在同一塊土地上連作?這主要與作物的種類和特性有關,西瓜,山藥,人參,這三類作物的輪作時間相對較長,之所以不能連作,是因為這幾類作物對土壤裡的某一些元素的吸收率高於其他元素若干倍,而這一些元素對於西瓜,山藥和人參又是必須的,缺少了這些,連作註定失敗,其次,每一種作物在生長期,根系排洩分泌在土壤中的有機酸,酸類物質的種類遠遠多餘其他作物,而這些有機酸需要在土壤中分解的時間又最長,通常需要五至十年,像種植人參,輪作的間隔期長達三十年之多,這樣正說明了為什麼人參的營養價值和醫學價值高的原因之一,因為多年長時間的生長,對土壤中有效養分和多種礦物質元素的吸收達到極致,也可以說,土壤中的有益元素被人參的鬚根榨乾了,耗盡了!再加上人參根系排洩的高含量多種類有機酸,註定了人參的輪作期特別漫長。當然,除了人參以外,種植其他的作物,在對土壤充分補充了有機質,有益菌,以及多種礦物質元素以後,能縮短一種作物的輪作時間,所以,重茬作物發病多,產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壤中的多種礦物質元素的缺失和高濃度的有機酸得不到及時分解而造成的!

千萬不要相信使用了某一種農藥可以改善重茬的弊病。

休耕和輪作的目的,就是讓土壤恢復地力,分解有害物質,而在自然環境下,空氣中帶有若干種的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在風力的作用下從高含量地方飄來,在自然環境下遇到高溼,或者下雨,下雪,而下沉至土壤,經常年累月的積累疊加,讓土壤裡的各種元素逐步恢復,我們才能種植作物。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理解。


一線農業


現在種植任何農作物都得防蟲害防重茬,如果哪項出錯將面臨減產甚至會造成絕收。
可是這蟲子越來越對農藥產生了抗性,一般的農藥跟本對付不了,如果用太強的農藥對人類又不利,這對種植戶面臨兩難。


而現在的土壤因為施用了大量的農藥,化肥造成土壤結坂變成鹽鹼性,如果長期種植同樣的農作物,生長不好沒有抵抗力,嚴重的甚至會得根腐病。
只有長期施用農家肥來改善土壤,小用化肥,經常性地間作種植,才會有好的收成。


湖南三農徐小六


高毒農藥的使用害人害己,最後沒有贏家。我們在殺死害蟲的時候,也在殺死人類自己。可能你不會馬上死,但生命力和生育力可能都被嚴重破壞。現在癌症的爆發,疾病的發生,醫院的飽滿都說明報應來了。

在不覺醒,就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國家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國家有計劃的土地休耕制度,都是在改變土地的汙染破壞問題。



黑蜂哥


使用高毒農藥既破壞了生態環境,更是給農民慣成了懶漢,比如除草劑,好多人把人工除草的時間用在了麻將桌上,這樣不僅僅是給土地自我調節帶來了干擾,還有殘留的農藥直接給人們帶來了健康隱患。

只要種過地的農民都知道,農家肥是既可以增產還不破壞生態環境,農民都知道換茬種地,今年種了糜子明年種土豆,這樣根本不影響重茬也不會讓植物基因受到影響。

其實只要使用農家肥就好了,既不影響增產又不破壞生態環境,更保護了好多益蟲。土地和人是一樣的,不要更多的人為干擾它會自我修復,每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天下萬物相剋相吸,息息相關。繼續保留老祖宗留下的傳統農耕文化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