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预言家”的五大经济预言,只有一个还没应验

最伟大“预言家”的五大经济预言,只有一个还没应验

加尔布雷斯也许是人类历史上个子最高的经济学家,最长寿的经济学家。他身高2.04米,活了97岁。他是经济学家中获得名校荣誉博士头衔最多的,有52个博士头衔。他也是第一个仅凭撰写专栏文章,没有数学模型论文,就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加尔布雷斯堪称哈佛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1929年大崩盘》作者。

加尔布雷斯一生的5个预言分别出自《美国资本主义》,《丰裕社会》,《新工业国》,《1929年大崩盘》。《1929年大崩盘》,至今仍是无数价值投资者在股市寒冬里用于取暖的读物。

加尔布雷斯更像是一个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加专栏作家的综合体,并在后期积极参与美国政治。

三本最著名的书也是美国各个时期的写照。在1952年出版的《美国资本主义》中,巨型企业与工会针锋相对。在1958年的《丰裕社会》中,大规模的物质消费与惊人的浪费并存。在1967年的《新工业国》中,生产者主权取代了消费者主权,商业竞争下降。随后的几十年时光里,证明了他的这些预言。

第一个预言是美国经济会走向新社会主义。

加尔布雷斯认为美国经济是由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两部分构成的。计划提示是指一千多个大公司的权力掌握在技术和管理人员手里。这些人在控制价格,影响市场。市场体系只是小企业约束于大公司。

大公司在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使“消费者主权说”成为泡影。消费受制于生产活动,而不是激励着生产。政府的公共政策实际上往往成为大公司获利的先锋。最后各种社会失衡将会出现。

为了应对这种失衡,加尔布雷斯认为政府应该通过限制计划体系的权力,提高市场体系的地位,以实现两者权力和收入的均等化,继而实现“新社会主义”,同时计划将取代市场。

这个预言在奥巴马政府执行新政后,似乎只是部分实现。时至今日,美国政府已经掌控了几十家最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但没打算用计划替代市场。

最伟大“预言家”的五大经济预言,只有一个还没应验

第二个预言是匮乏的丰裕社会。

1958年,加尔布雷斯就认为美国已经进入“收入均等化”、“社会福利”、“充分就业”、“经济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丰裕社会。美国已经进入到“死于食物的人比饿死的人还要多”,富裕到“有些人,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服穿得破烂一些”。

事实证明,美国的橄榄型社会在之后快熟成型。加尔布雷斯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时,曾被人斥责是疯言疯语。

当美国的商家把“顾客是上帝”当成是原则的时候,加尔布雷斯认为这些原则不过是生产者要求消费者接受产品的帮凶。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厂商自行设计、生产、制定价格,通过广告营销劝说消费者,设法让消费者接受厂商的产品和价格。

第三个预言是抗衡力量的匮乏。

“抗衡力量”主要是指垄断性大公司的对立力量,不是同类公司的竞争。例如工会、管理层、NGO、零售商组织、消费者组织等。社会的失业大多数是技术性失业,即从事旧产业的工人不足以胜任新兴科技产业的需要,因而被淘汰。因此加强教育和培训,会导致工会力量不断下降,很可能让美国成为政客们随意摆布的国家。

现在来看,这个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曾经强大的工会,基本销声匿迹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美国航空公司的罢工只维持了10多个小时就停止了。在美国,除了选举的时候,基本听不到工会的声音。现在也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

最伟大“预言家”的五大经济预言,只有一个还没应验

第四个预言是政府的角色将向“社会主义”转变。

在加尔布雷斯畅想未来的“新社会主义”时,认为政府应该扮演主要角色。政府应该限制大公司的权力,鼓励小企业成长,使得大公司和小企业在权力和收入上均等化,修正单纯追求GDP增长,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均衡。

美国政府在后来果然向着这个方向前进,比如美国的反垄断法案例。现在硅谷的中小科技企业非常兴旺,现在成为美国新的支柱产业。思科IBM等大企业遭遇反垄断调查。

最伟大“预言家”的五大经济预言,只有一个还没应验

第五个预言是华尔街的大崩盘

《无罪欺诈的经济学分析——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相》主要思想来自《1929年大崩盘》。加尔布雷斯提前5年就预测到华尔街的未来。

加尔布雷斯认为美国经济实力的衰弱,一部分是由于金融业等对分配权力的占有和对制造业等实业形成掠夺,另一部分是制造业内劳动保护者的减弱。这些都影响了美国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来看,这些预言除了第一个“美国经济会走向新社会主义”还没有发生,其他都已经应验。是否能够真正应验,也只有交给时间去考验。加尔布雷斯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加上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的四个预言。最后一个预言是否会发生,现在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伟大“预言家”的五大经济预言,只有一个还没应验

加尔布雷斯(Galbraith,John Kenneth)(1908~2006)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1930 年获安大略农学院(现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文学士学位。1933 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曾任美国价格管理局局长助理、民主党顾问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担任过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政府顾问。1961~1963 年任美国驻印度大使。1972 年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著有《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1929年的大崩溃》、《丰裕社会》、《 经济发展》、《 新工业国》、《经济学、和平与欢笑》、《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不确定的年代》等56本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