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利率大幅度上浮,到銀行儲蓄如何才能將收益最大化?

朝陽日暮


銀行存款利率不管怎麼上浮,在整體銀行吸收存款的產品中也是最低的。所以如果真想收益最大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存款取出來,不管是定期還是活期。

存款歷來被認為是最安全的方式,既然是最安全,相應收益也是最少的,這也是為什麼坤鵬論會勸你把存款取出來的原因。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重點考慮,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是銀行存款很好的替代品。不過有兩點一定要認清,1.必須是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第三方理財產品建議不要考慮;2.要選低風險的,年化收益很可能不會超過4%。當然這個選擇是基礎的,用於代替銀行存款的選擇。目前絕大多數銀行存款一年利率沒有達到4%以上的,雖然一些小銀行利息能達到5%,但基本都要求定期三年甚至五年,核算一下時間成本還是不划算。

這個理財產品不追求收益率有多高,但一定能隨存隨取,這一點非常重要。之所以希望大家要找一款隨存隨取的理財產品,是建議大家把這個產品當成銀行活期存款使用,不要讓任何一分錢存在銀行活期賬戶上,而是要存在這類理財產品上。不浪費一分錢,不浪費一天時間,理財本就是斤斤計較的事情。

目前大多數銀行都有此類產品。



做好了這件事情再來選其他理財產品。多跑幾家銀行,國有大銀行坤鵬論就不建議大家去看了,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去瞅瞅,比如中信銀行、招商銀行之類的,如果有本地銀行也可以轉轉,一般收益也不錯。多跑幾家銀行做橫向對比很重要。其實也不用真跑,把各家銀行app下載下來對比就可以。現在理財產品基本都在app上有,甚至很多是app上有,但窗口沒有介紹。

當然如果你比較有錢,比如100萬以上,那可以和銀行理財經理好好談談。


坤鵬論


一、買理財,別存定期

銀行理財利率高於定期,眾所周知,主要是風險問題。要知道只要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幾乎沒有風險。雖然在監管機構的要求下要對風險做充分的披露,但實際的風險卻是非常低的,畢竟銀行重信用,銀行自己都違約了,這是比較嚴重的事件,如果發生了,銀行很有可能被擠兌!

二、混熟理財經理

有些理財經理手中還是有一定禮品或者內幕消息的。禮品不用說,這個有活動的時候,大家都看到過,但如果沒在活動期,混熟理財經理也有機會獲得禮品。內幕消息不是指他們能知道股票漲跌,基金賺賠,是他們可能更清楚接下來一段時間,什麼樣的產品會被主推,主推的產品不一定會漲很多,但他們手中一定有佣金,如果你的金額足夠大,可以談判一下。

三、合適的時間存入

銀行月末、季末、年末都是攬儲的重要時機,在各家銀行間遊走,敲竹槓,談判已經是那些手握大額資金的大媽大爺們的習慣行為了。要想談判,一定要在這幾個時間點,任務完不成,理財經理的工資會差很多,所以她們也會付出一些成本來攬儲!

做好上述三點,收益一定會有提升的!金額越高,提升越高哦!

分享不易,點贊鼓勵。碼字辛苦,關注鼓舞。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私信我或者評論區留言。

我是幫你解決銀行問題的狗哥。


銀行研究僧


近年來,利率市場化逐步推進,各家銀行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吸儲攬存。

要說銀行存款利率最大幅度上浮,也是相對來說的。普通定期存款最高上浮50%,大額存單最高上浮55%左右。以下我來一一介紹,併為大家講解下到銀行儲蓄如何才能將受益最大化!

我們按利率從低到高逐層分析: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利率一直以來都是最低的。當前活期存款基準利率0.35%,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都選擇活期存款利率下浮,基本都在0.3%左右。地方性商業銀行一般維持基準利率或者上浮一定比例,但是最高也就0.4%左右,所以活期存款收益是最低的。

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分為一天和七天兩種類型,利率比活期存款高不少,但是需要至少五萬元起存。當前一天期通知存款基準利率0.8%,七天期1.35%,有些銀行也有一定的上浮比例,一般分別可達到1%和1.755%左右。對於對資金流動性需求較高,又不熟悉銀行理財或者互聯網理財方式的儲戶來說,通知存款收益還是可以的。而且如果通知存款上浮比例較高,可與銀行普通定期半年的利率基本持平。

定期存款:雖然現在存貸款利率市場化,但是對於銀行來說,定期存款利率也不會無限制的上浮,畢竟銀行還需要通過存貸的息差進行盈利。當前各家銀行普通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50%,但是更多的存在於民營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以及村鎮銀行陣列中,大型國有銀行不會上浮太高。並且由於五年期定期存款並未明確規定基準利率,有些銀行利率可以達到5%以上。

大額存單:大額存單屬於銀行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保護,保本保息。但是購買起點較高,最低需要20萬資金起存。相比普通存款,大額存款可以靠檔計息,靈活性更強。而大額存單利率最高上浮55%,利率又比普通定期存款高出一籌。

結構性存款:2018年資管新規正式下發後,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銀行推出了結構性存款產品,又叫收益增值產品,是將利率、匯率等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既不屬於存款,也不屬於理財,但屬於銀行表內業務,跟銀行存款一樣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區別於銀行存款的是收益非固定不變,因為其與非銀機構合作,將部分資金做高風險投資,收益屬於浮動收益型產品。所以結構性存款雖然能掛出非常高的收益率,比如一年5%,但也可能到期的收益僅有2%左右。

智能存款:2018年,民營銀行系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存款產品,最大的優勢是它屬於銀行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保護,並且50元或100元起存,存滿一年利率淨可達到驚人的5%以上,而且提前支取還能享受到較高的利率。缺點是民營銀行物理網點較少,大部分採用互聯網平臺合作銷售的方式,對於不熟悉移動互聯網的客戶沒有太大吸引力。

通過以上分析,存銀行活期利率最低,收益最低。而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收益高,靈活性高,安全性也有保障,但是受制於渠道原因,受眾較小。


財富公元


銀行存款利率大幅上升以後,到銀行儲蓄的客戶越來越多,面對銀行這麼多的存款或者理財產品,很多客戶也是挑花了眼,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款,下面我會將銀行主流的產品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收益最大化的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 普通定期存款

這個是最常見的銀行存款方式,根據期限不同,可以分為三個月、半年、1年、2年、3年以及5年六種。一般來說,存期越長、利率越高。定期存款的好處在於無風險、收益相對較高,缺點在於靈活性較差、提前支取損失利息。
  • 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和普通定期存款的區別只有兩點,一是起存金額,二是存款利率。先說起存金額,國有銀行大額存單起存金額多在30萬元以上,其他銀行多在20萬元以上;再說利率,國有銀行相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浮50%、地方銀行以及農商行上浮55%,基本遵循銀行越大,利率越低!
  • 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不同於一般存款,它的收益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同期限定期存款利息、一部分是掛鉤金融產品的衍生收益。從預期收益率來看,結構性存款和保本型理財產品相當,但安全性要比理財產品高處不少,是目前銀行性價比最高的一款產品!
  •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大家應該非常瞭解了,一般分為保本型理財產品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保本型的安全性較高,最起碼本金不會受到損失,預期收益率在4.5%~5%之間;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風險較高,既不保本也不保息,預期收益率在5%~6%之間,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老年客戶儘量不要購買!

綜上所述,如果是我去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的話,我肯定選擇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因為可以實現收益最大化;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客戶,選擇結構性存款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收益最大化!


奇葩財經說


  自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對商業銀行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各個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存在差異,甚至同一家銀行不同分行利率都存在差異,如下圖。

  但是商業銀行利率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存在差異,這跟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有密切聯繫,要想獲得較高的存款利率,就必須捨去相應的金融服務。比如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務遠不如大型商業銀行,那麼其想獲得市場競爭力,只能通過提高存款利率水平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力。

  而大型商業銀行,即使存款利率極低,其各類存款也是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無法比擬的,那麼它就沒有必要提高存款利率了。同時,也可以將更多的利潤投入到金融服務和產品開發運作等等方面。

  如果單純的想獲得高利率,可以存入一些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而在期限上可以選擇三年或五年定期,比如很多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的五年期存款利率可以高達5.5%。

  而如果追求高利率的同時想獲得資金流動性,那麼可以選擇智能存款(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比如網商銀行的定活寶支持隨存隨取利率為3.2%,富民銀行的富民寶支持隨存隨取利率為4.3%,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靠檔計息,一年以上支取利率高達4.5%……

  所謂的智能存款,實際是採用收益權轉讓的形式,即存款的存入的是一筆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而存款提前支取是將該收益權轉讓給與之合作的金融服務機構(或者下一個存款人),模式類同二級市場的債券“淨價交易,全價交收”交易。

  如果不是非要存成銀行存款,那麼可以選擇結構性存款或相應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安全性僅次於銀行存款,幾乎也不可能發生虧損,而收益率在5%上下,且可年複利。


三人聚眾



同一筆資金存入銀行,如果只選擇儲蓄存款的話,要想將利息做到最大化,需要綜合資金量、品種、期限和存入銀行等多種因素,才能達到目的。

資金量有時會成為獲取高利息門檻。特殊存款往往比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高,比如銀行大額存單,3年期利率超過4.5%,而普通定期3年最高也就是3.5%以下。但大額存單起存金額至少20萬,有的3年期起存金額是30萬。。當然,如果資金量特別巨大,還可以直接與銀行商議價格,享受私行福利。

其次是儲蓄品種的選擇。當前銀行為取得攬儲優勢,不斷推出存款新品種。除了普通定期存款外,還有大額存單,還包括國債等保本保息產品。以1年期存款為例,存普通定期利率1.75……1.95%,大額存單利率超過2%(不同銀行有差異),國債利率可以達到3%。

第三,存款期限也對利率有影響。以大額存單為例,1期2%左右,2年期超過3%,3年期超過4%,期限越長利率越高,這是普遍規律,但普通定期3年與5年利率大多數銀行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存款時也不宜期限太長,一是影響流動性,提前支取算活期,二是遇到國家提高利率時,不能及時享受福利,而是按照存入日利率計算,一般最長不宜超過3年。


第四,銀行的選擇最為重要。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各家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利率,可以上不封頂。因此出現了銀行間存款利率進一步加大趨勢。就當前情況看,民營銀行和地方性小銀行利率普遍高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以1年期定期存款為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一般不超過2%,而民營和地方性小銀行利率往往超過2%,如華融湘江銀行2.1%,江都農商行2.25%。利率最高的還是互聯網民營銀行,其中網商銀行1年期利率3.5%,微眾銀行則更是高達4.5%。

綜上所述,要想使利息最大化,首先是選擇民營和地方小銀行,再以資金量選擇品種和期限,這是最科學的方法。當然,如果你屬於激進型投資者且具有一定抗風險能力,還可以選擇保本不保息的結構性存款,以及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龍門山財經


首先要知道你的存款資金為多少,銀行針對金卡級別以上客戶是有提供特定資管產品的,其收益會遠遠高於央行給出的基準利率上浮比例,針對資金在5萬-500萬我想按一下分配幾個方案,500萬財私級別以上的都是有專門的人負責資產配置的,在此不做分析:

一、存款5-20萬區間,如果錢隨時需要用的建議選擇7天通知存款,或者部分銀行現在正在推的聚財產品,資金在活期賬戶享受定期利率,一年每個季度結算一次,根據金額大小獲得不同年限定期利率收益,通過存款基數綜合計算。如果較長時間不用的可以考慮定期存款或者特色儲蓄。

二,存款在20-50萬之間,也就是一般銀行的金卡未達白金級客戶,一樣可以選擇銀行的聚財產品,另外大額存單也是保障收益的存款方式。期限控制在兩年內比較適合。

三、存款50萬-500萬之間,這類客戶要充分利用銀行推出的資產管理產品,這類產品週期一般三年左右,但收益高的可以達到8%以上,對於穩健的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式,另外應該簽約聚財產品協議,在產品到期觀望的時候可以在活期賬戶內享受定期利率。

以上主要針對存款類產品分析,理財產品,基金,以及分紅型保險根據個人需求和投資傾向適當配置。


凡靜山


銀行存款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份央行調整為活期存款利率為0.35%、三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為1.1%、六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為1.3%、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5%、二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1%、三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75%,至今並無變化。

所以,題主問題所言銀行存款利率大幅度上浮,是不存在的。雖然各銀行存款利率有上浮比例,但上浮比例仍舊平穩,普遍在15%-30%之前,部分銀行能達到40%的水平。要說如何通過銀行儲蓄實現最大化收益,金老師認為有兩種方式:

1、多份定期存款!

很多銀行定期存款投資者,只做一份定期存款的存單。雖然管理起來很方便,但如果期間需要資金而進行違約,那麼損失的利息是全部對應的資金。不管怎麼樣,都會有利息損失。

而進行多份定期存款呢?可以選擇不同的銀行進行定期存款,大型銀行定期存款的年化利率要低一些,而定期存款較高的是城鎮銀行與民營銀行。所以,可以分為多份,將年化收益率進行綜合,進而達到提高收益率。提高了年化利率,也就提高了利息收益。

不僅僅如此,就算期間有應急資金使用,也只需要違約一份或者兩份資金,沒有必要全部資金進行違約,除非需要所有資金。這樣也就最大化保證銀行定期存款理財的成功率。

2、銀行定期存款雖然為低風險,但想擴大收益率還是有限,可以通過搭配理財的方式。

銀行理財中沒有本金風險的有兩個風險等級:低風險、中低風險。銀行定期存款沒有本金風險,屬於低風險等級。中低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雖然比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但由於投資渠道為貨幣類產品,也沒有本金損失的風險。所以,理財可以調整為,主投資定期存款,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作為輔助,具有提高年化收益率之效。年化收益率提高了,收益也就提高了。


厚金說


根據經濟發展規律來看,目前我國存款利率實際上是進入一個下行區間,存款利率只會越來越低,用以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發展。具體如何能夠在銀行存款的時候實現最大化收益實際上是有幾方面因素影響的:銀行的類型、存款金額、存款時間、存款的種類選擇。

第一,銀行類型對銀行存款利率的影響。

隨著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目前我國銀行也逐漸出現幾個層次,國有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城市銀行、農商行、民營銀行等幾種。由於目前國家實行的存款利率是基準利率+銀行自主上浮的模式,導致了不同銀行利率差異比較大,其中最有競爭力的當屬村鎮銀行及民營銀行,相同存款時間利率基本高出國有銀行1-2個百分點。所以從不同銀行來看,越是大銀行利率越低。

第二,存款金額對銀行存款利率影響。

不同存款金額對於利率也有顯著影響,比如某國有銀行三年期存款利率5萬元以下沒有上浮,利率為2.75%,達到5萬元及以上,利率飆升到3.7%左右。當然如果你的資金達到了20萬元,同樣是存款,我們可以選擇大額存單產品,三年期利率4%左右。

第三,存款時間對銀行存款利率影響。

存款時間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實際存款的期間,比如三年期利率高於一年期。另一個方面是去辦理存款的時間,一般年末資金緊張,存款利率會上浮,不過目前存款利率一年不如一年,還是早存比較靠譜。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就明白應該如何選擇,實際上我認為銀行類型這個因素是最主要的,比如選擇民營銀行三年期利率可以達到5%左右的水平,秒殺其他所有因素。


談財論道


由於央行降準放水,市場已經不缺資金了。這也導致了很多投資、理財、儲蓄平臺的收益都一降再降,直跌到讓人心寒。但是,銀行卻在各大平臺的市場遇冷時上浮大額存款利率。有部分銀行的大額存款利率甚至還在原來的基礎上上浮了50%。

那麼,如果我們到銀行去做儲蓄,要如何才能將我們的存款收益做到最大化呢?小小金融小編這裡有幾個小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一、比較各大銀行的存款利率。

除基準利率之外,每家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不一樣的,部分攬儲能力較差的銀行往往更能給到儲戶較高的存款利率。所以,如果你想存款,那麼做好各大銀行的存款利率是相當有必要的。

在這裡,小小金融小編的建議是,大家可以將對比目標放在那股份行,城商行,民營行上。因為,像五大行這種實力大攬儲能力強的銀行通常都不會給到儲戶多高的利率;對比這些大行的就沒有多大的必要了。

二、結合自己的用款需求,選擇儲蓄方式。

常見的存款方式有定期、活期兩種;定期的存款利率要比活期高出許多;但是用款的靈活度卻遠遠不及活期存款。所以,大家在選擇存款方式的時候,最好根據自己的用款需求來選擇儲蓄方式。

三、選好適合自己的存款年限。

活期咱不說,因為可以隨存隨取。但是,如果你想存定期就得選擇好定存週期了。因為,不同的定存週期的存款利率是不一樣的。

因為,當前我國四大銀行官方公佈的大額存款利率都是1年期的定期利率是1.75%,3-5年期的定期利率是2.75%(部分的銀行的5週年期比3週年期要高,但大多數還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存款收益最大化。那麼,選存款年限就非常必要了!

四、最好選擇大額存款。

今年,很多銀行為攬儲都上浮大額存單的存款利率;甚至,有些銀行的存款額度還上浮了50%。所以,如果你能存大額存單的話,最好選擇大額存單,這樣才能多從銀行中獲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銀行的大額存款達到一定額度之後,還可以直接與銀行談利息。大家有這方面的能力的話,也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五、錯開存款上限。

銀行的大額存款利率是分檔次的,比如常見的存款利率檔資有幾下幾種:

1、存款金額大於30萬,小於100萬的,大銀行利率上浮30%,小銀行上浮40%左右;

2、存款金融大於100萬,小於500萬的,大銀行利率上浮40%左右,小銀行上浮50%左右;

3、存款基金大於500萬的是銀行的VIP,具體能上浮多少利率就看你跟銀行談了,有的小銀行能上浮超過50%。

所以,你在存款的時候也可以先計算一下,一性次存到某個檔次能賺到的收益多,還是分開幾個低檔次的收益更高;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六、可以選擇一些風險較低的投資類存款產品。

銀行的存款方式是比較多元的,有些存款方式是具有投資性的。雖然,可能有一定的風險,但是風險並不會太高,收益還不錯。所以,如果你要是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也可以選擇這種投資性存款來儲存我的資金。

以上就是小小金融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最大化存款收益的儲蓄方式。但是,小小金融小編還是想提醒一下各位朋友,我們在做儲蓄的時候,不要過於勉強去追求最高的收益,更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儲蓄方式,並做好分化風險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