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人给孙子1000块钱压岁钱,但是给外孙600元,合理吗?

赢在高三


我老丈人一子二女,还没有孙子,只有两个外孙,不知道会不会对孙子、外孙“区别对待”,但对这2个外孙都是“一视同仁”。

我倒是知道有些长辈会根据家长的收入情况给压岁钱:家长收入高,老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少;家长收入低,老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多。拉小贫富差距嘛(玩笑话)

不管老人给的金额是否一样,总归有他自己的考量,也是他的自由,我们也没必要为这种事情斤斤计较。孩子们对金额的概念没那么深刻,也不会去比较,放不下的是我们大人自己。

我老丈人两年赚了300多万(每年的收入不是太稳定,300多万算高的),给他儿子全款买了套300多万的房子,他自己现在住的那套房子,也值个200多万,也是会留给他儿子的。我投资一家小工厂,还差10万,还是以我老婆的名义向他借的(已经还清了)

公平吗?我觉得很公平,甚至都不能用“公平”这个词。钱是我老丈人的,他怎么分配,都是他的自由。做小辈的,天天图老人的那点钱,不靠自己努力,也是枉费了自己的大好年华。

再则说,等他老了,人伦道德上的主要赡养义务还是在他儿子身上,而不是我这个女婿身上。当然,要是老丈人需要人照顾,我也会主动上前、当仁不让。

岳父也是爸,要像对父亲一般孝顺他;岳父不是爸,不能像对父亲一般理所当然。这辈子能成为亲人,是因果缘分,何必为了三瓜两枣去玷污了这一份缘分。

那儿子、女婿都会有区别了,孙子、外孙的区别也是同理可得的。

反过来说,我妈给了我姐20万,问我行不行。我直接回她:钱是你们的,你们有权自己分配。包括我自己,我的儿子要是有失德行,我宁愿把自己的钱给侄子、女婿,都不会给他。这一切也是我的自由。

评论里有人说我三观正、境界高,我也就听听就好,愧不敢当,我只是阐述下自己的观点,努力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不给社会主义拖后腿。

至于说我虚伪、装B的评论,只是无中生有的揣测,本人一笑而过,不再回复。

最后祝愿大家全家福安、一生长乐。


TOP排行榜


岳父给孙子压岁钱1000元,给外孙600元,这是明显的让女儿女婿脸面上不舒服。

试问,你老了以后,儿子伺候你100天,闺女伺候你60天行吗?

我二叔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最小,都已成家立业。每年发压岁钱时,孙子外孙,外孙女都一样,一视同仁。全家都乐呵呵,也算和睦。

大二子条件好些,两口子也算孝顺。小儿子从小好吃懒惰,干活怕累。媳妇嘴甜,遇事躲着走,不孝顺。

二叔虽然积蓄不多,便或明或暗贴补小儿子些,可是小儿子沾光习惯了,认为理所应当。二叔二婶有病了,或是让他干点活,不是不去,就是找理由躲藏。

闺女女婿,一家人善良勤快。家境不太好。二叔家有啥事,闺女女婿早早就到了。说话少,干活多,付出很实在。

小儿子即使去了,也是磨蹭到很晚,去了光说话,不干活,她媳妇很少去,有好处时去得勤快些。

二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过后仍贴补小儿子些。总心疼他没钱。邻居明眼人偷着告诉二叔,小儿子你老了指望他不行,不会孝顺你的,倒不如看谁孝顺贴补谁。

二叔终于想通了,大儿子两口子心眼正,经济上好些,不用操他们的心。便暗暗的给闺女一些,闺女女婿两口子老实,坚决不要,说孝顺是应该的,自己父母。二叔铁了心,一直给,两口子也就收了一些。

前年二叔不幸得了脑梗,真应了邻居那句话。闺女女婿两口子,白天黑夜比谁付出得都多,毫无怨言。大儿子尽到做大哥的表率,问心无悔。小儿子不是去得次数少,即使去了,还嫌弃二叔累赘,人少时还吵他事多。一脸的烦。不孝顺的嘴脸显现。

二叔患病后,有偏瘫症状,说话上也不清楚。对小儿子彻底凉了。所幸闺女女婿陪伴伺候,心情略好些。

二叔出院后,需要人照顾,二婶年纪大了,有慢性病,他们轮流着照顾二叔。轮到小儿子伺候时,我经常见到他闺女女婿照顾他。是小儿子忙,还是不放心父亲,这个就不多说了。

不止是给孙子外孙压岁钱上的合理,考虑到个人养老,财产分配上,对有孝心的子女,不显山露水的倾斜些,晚年不后悔。

即使社会养老,留一部分钱给自己,合理的贴补善良些。善良的子女,更会知恩图报。

合理不合理,为晚年未雨绸缪。


零点关注


我也是奔6的年龄人了,在我心目中孙子(孙女)与外孙(外孙女)同是自家血脉,压岁钱应同等对待,我就一孙女,外孙(外孙女)足十个。手上松点压岁钱都给一千,紧时给六百。但通过我母亲的事例我感觉孙子(孙女)与外孙(外孙女)还是有距别的。我母亲育两儿两女,母亲一直是疼女不疼儿那种。当年大姐夫工作在外地,大姐婚后一直住我家,其三个小孩都是在我家生的,一家四口直至三小孩初中毕业,全部生活费用由我父母包了,母亲有啥好吃的都是私下给三外孙吃,对孙子(孙女)却无动于衷。十年前我大姐夫因突发疾病过世,其三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从外地回来奔丧。没几天我母亲也离世了,因我母亲后期和大姐有矛盾互不搭理了,我母亲三外孙(女)在料理其父后事后竟不顾我母亲的多年养育之恩,连我母亲的最后一程都不送,一个个扬长而去……孙子(女)可能这样吗?说到这,虽然我也外孙(女)成群且将他(她)们与孙女同等疼爱,但我始终觉得孙子(女)与外孙(女)有本质的区别!


程咬鑫1


我觉得很合理,就比如我们家,我妈把我姐姐家的孩子从小看到大,给她买东西买好吃的,孩子奶奶一天都没有看过,从来连个电话都不打,我们家孩子在奶奶家也没有过那么好的待遇,现在孩子十几岁了,我妈偶尔去我姐姐家,我姐家孩子因为一点事就对我妈发脾气,对她说很难听的话,我妈病了,她从来没有过一句关心的话,经常当我妈的面说想奶奶了,奶奶多好多好。我妈对她伤透了心,现在开始醒悟了,经常说外甥,外甥女都是外人,对他们多好也没用,孙子孙女才是自己家人。


泰硕工具——


讲一个媳妇家的事:爷丈人一个人过是个老革命,离休后一直由媳妇大姑两口子照顾,直到小舅子结婚以后老丈人搬去爷爷家大姑才不照顾了,大姑的孙子和小舅子的孩子一起去给爷爷拜年,结果爷爷给孙子100,大姑的孙子给了50.你说照顾他10年二十年的人也不能平均给(那个年代100不少了)所以说外孙就别参与了,谁给他烧纸他是知道的!


蓝天28144273


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我是一个80后,小时候都很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更重要的是有压岁钱,虽然那时候的压岁钱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自己支配,按妈妈说的话是要拿给她去还人情的。就是亲戚朋友发给我们,妈妈也要发给他们的子女。但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的就不用,可以给我们自由支配的。过年爷爷是每个小辈都是给10元,那时候10块钱算很不错的了。外公给表姐表弟妹们(也就是他的孙子)每人20元。给我们外孙子女就每人10元。前几年小还不太懂,过几年懂事一点了,就慢慢就会觉得原来外公并不是那么疼爱我们的。他更喜欢表姐弟妹他们。其实外公家条件是比较好的。而且他一个分得很清楚的人,我们是外孙,是别人家的孙子。也很少跟外孙亲密。直到后来我看到他就点敬畏他。前几年爷爷和外公先后去世。但爷爷去世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最亲的离开的感觉,像天塌下来一样。外公过世时完全没有这个感觉,要不看妈妈哭的难受,我是一点都没有难过的感觉。所以,你对他亲不亲、好不好,小朋友都能感受到的。并不是红包的多少,而且你区别对待了。


君君是爱吃鱼的猫


没有合理不合理的说法,俗话说人不偏心,狗不吃屎,从来就没有一碗水端平的,就打我小时候来说,我奶奶给我压岁钱都是一块,给我表弟(大姑二姑家的孩子)都是十块,我也从来没有怨言,你看不起我没关系,我要上进,我要你看看我比他们更好,更孝顺


镜花水月本是一场梦


很多地方的习俗就是这样,不好指责老人的这种做法。

好在我们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从来都是一视同仁。

从小我和弟弟都有这个概念,就是父母对我们一碗水端平。甚至怕我是女孩会有什么想法而更关心我!

后来我有了孩子,是我父母一手给带大的,压岁钱、学费、生日钱等等,从来都是和我侄女一样。

过年过节,我弟的丈母娘还会给我儿子压岁钱。因为我和我弟从小感情就好,不会去争些什么,谁有困难都会主动想办法去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都和父母从小对我们采取的一碗水端的教育平分不开,我和我弟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对方,不会出现其中谁会不高兴的现象!两家一直都很和睦!

我个人觉得,如果想要家庭和睦,最好还是一碗水端平吧~当然,如果你们尊重自己的习俗也行,就是注意别闹出矛盾来哦[大笑]


幸福的咪豆


我爸正好相反,给外孙子多,因为我们离得远,过节才回去,都给好几千。我弟弟家孩子他就给200,因为离得近呀。用我爸的话说,我平时还给儿子贴补啥的,像买菜做饭给孙子买玩具吃的,想给闺女贴补太远了,够不着。[笑哭]


慕若


很多姥姥家带大的孩子,最后还是手爷爷奶奶,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大人教育和平时所作所为的问题。。从小灌输孩子你只是外甥,人家有自己的孙子,比如压岁钱就能体现出来,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会跟姥姥姥爷生分。。我弟媳妇,就对姥姥姥爷亲,她舅舅舅妈姥姥姥爷对她很好,跟自己得孩子一样一视同仁,她没有外甥跟孙子的区别,她自己都觉得一样,现在对姥姥姥爷那页真是上心孝顺,我弟媳妇带着我侄子拜年,她姥爷都是额外偷着在给我小侄子一份压岁钱[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