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從它形成到現在,經歷了幾顆太陽的“轉讓”?

理論上確實存在這種可能,但這需要比較嚴格的條件!而地球是否存在這樣的可能呢?當然在詳細瞭解之前我們並不能武斷的下一個結論……那麼我們來看看,地球是否真的存在這種歷經多次“轉讓”的情況!

地球從它形成到現在,經歷了幾顆太陽的“轉讓”?

觀測發現的WISEA J114724.10−204021.3,它沒有主恆星的流浪行星!科學家認為它最初可能是一顆低質量褐矮星(12-13倍木星質量)!當然我們尚未發現和地球同等級的行星,畢竟地球比較小,引力透鏡發現的肯定會從比較大的類木行星開始!

流浪行星成因

流浪行星是因為其他行星的引力影響而被彈出原來圍繞運轉恆星系統,或者在行星形成的早期比如原行星就被拋出了恆星系統,成為到處流浪的行星!

地球從它形成到現在,經歷了幾顆太陽的“轉讓”?

流浪行星所產生微引力透鏡效應!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而在宇宙深處反射的光更為微弱,因此在可見光波段直接觀測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微引力透鏡解決了這個問題!

地球是流浪行星嗎?

地球是不是流浪星,咱說了不算!我們先來看看假如是流浪行星的話會有哪些特徵!

1.如果被捕獲的話軌道偏心率比較高,或者與黃道面有非常大的夾角 說起來冥王星還真有點像!

2.形成時間上與本星系其他天體有非常大的差異 畢竟很少會這種剛好捕獲到同時形成的流浪行星!

3.元素成分差異 形成於同一顆超新星爆發後的星雲中的,元素差異不會太大!

從以上幾點看起來,地球一個都不符合,特別是時間上,基本吻合太陽系的原生行星!因此從理論上來看地球並非是經歷過“轉讓”的可憐蟲!

地球從它形成到現在,經歷了幾顆太陽的“轉讓”?

另外有一個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超新星爆發後的黑洞、中子星或者白矮星等,這個階段之後並非什麼都沒有了,在中心仍然有可能會留下一個相當質量的天體,圍繞這些天體公轉的行星軌道會發生改變,但全部逃離原星系的可能幾乎沒有!比如太陽未來成為白矮星之後,地球依然圍繞它公轉,這是軌道距離會比現在更遠!也更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