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梅開二度助流浪者逆轉的名將之子小哈吉,值得期待

虎父無犬子!梅開二度助流浪者逆轉的名將之子小哈吉,值得期待

“虎父無犬子”的故事在民間可謂是數不勝數,但縱觀足壇,綠茵場上許多頂著“星二代”光環出現在人們眼前的超級巨星之子都沒有“子承父業”,達到父親的水平,反倒是“寒門出貴子”的佳話接踵上演。

不過就在剛剛結束不久的歐聯杯淘汰賽上,一位星光璀璨的將門虎子上演了漂亮的梅開二度,幫助傑拉德掛帥的格拉斯哥流浪者隊逆轉對手並最終時隔11年重新闖入歐聯16強。這位用左右腳各完成一次內切爆射和任意球直接破門的逆轉功臣,就是羅馬尼亞名將格奧爾基·哈吉之子——亞尼斯·哈吉。

虎父無犬子!梅開二度助流浪者逆轉的名將之子小哈吉,值得期待

儘管有著“中場陰謀家”之稱的老哈吉在個人與團體成就上皆算不上出眾,個人知名度方面更是無法與大多數巨星相比,但是要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這位身披10號球衣的核心型組織中場可是與馬拉多納齊名的超級球星,單論個人技術他絕對能夠在足壇歷史長河中佔有一席之地。因此,作為這位“喀爾巴阡山馬拉多納”的兒子,師從另一位中場大師傑拉德的小哈吉,自然承擔了球迷們更多期待。

子繼父業,風格相似

口說無憑,數據是一位巨星能力的最客觀證明,儘管老哈吉更多時候扮演的是“組織者”的角色,但這位被稱作“眼中只有球門”的10號位球員在550場俱樂部比賽中貢獻了足足269粒進球,這一效率堪比許多頂級前鋒。不同於善於前插搶點得分的斯科爾斯、蘭帕德等人,老哈吉對於遠射尤其是超遠距離吊射更為執著,他的大多數進球都來自於禁區之外。

而這位大師的成名之作也恰恰是一次石破天驚的吊射。那是1994年世界盃上的一幕,只見老哈吉當時正在左中場持球組織進攻,這時對手哥倫比亞的禁區之內已是風起雲湧,兩名中衛與一位門將隨時做好了破壞傳中的準備,羅馬尼亞中鋒也突然加速準備完成搶點。誰知老哈吉不按常理出牌,他忽略了所有對手與隊友,在40碼開外直接將皮球送進了球門之內,塑造了世界盃上如此經典的一幕。

虎父無犬子!梅開二度助流浪者逆轉的名將之子小哈吉,值得期待

其實這樣的表演只是“中場陰謀家”的常規操作,這位腳法細膩、視野廣闊、踢球思維極具進攻性的大師,還有過趁著天降大霧直接在中圈開球之後一腳中場吊射完成破門的佳話,至於超遠距離挑傳助攻、穿透性極強的貼地直塞,更是老哈吉的家常便飯。或許是耳濡目染,或許是基因承接,小哈吉最為擅長的技術以及整體的踢球風格,恰恰與父親相似,他在場上的一舉一動不禁讓人回憶起“喀爾巴阡山馬拉多納”的身影。

當然,除了繼承老哈吉著名的“金左腳”來帶球、內切之外,小哈吉更習慣用右腳來完成角球、任意球與點球。沒錯,這位星二代小將不僅左右開弓,而且因腳法了得,他一直是球隊各種類型以及各異位置定位球的主罰手。

不過隨著足壇大環境的改變,現代戰術對10號位前腰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少,因此小哈吉目前在流浪者隊被安排在了右邊鋒的位置上。雖說處於較為偏倚的地帶,但這位視野廣闊、想象力十足的“星二代”依舊可以將自己長傳、直塞的組織絕技發揮出來。而且,依靠充分有效的提前觀察習慣,小哈吉總能在第一腳觸球時作出最合理的選擇:或是機敏、及時地一腳出球,或是一挑一磕、一抹一閃便完成過人。

虎父無犬子!梅開二度助流浪者逆轉的名將之子小哈吉,值得期待

但足球說到底畢竟是一項以身體為依託的運動項目,較為平庸的爆發力與速度以及單薄的體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哈吉的技術發揮。尤其是在邊鋒位置上,儘管利用良好的節奏變化他時常能夠成功突破,可與那些頂級邊路殺手比起來,這位小將有著暫時難以逾越的侷限性,從他坎坷的轉會經歷就能看到這一點。

跌宕起伏,需繼續努力

在這個“童星橫行”的綠茵時代,21歲仍在蘇超聯賽蹉跎歲月的處境,就足以說明小哈吉目前尚不完善的能力。其實早在2016年時夏天,這位“星二代”就加入了五大聯賽的浪潮之中,可惜在佛羅倫薩效力期間,寥寥的替補出場時間裡他並沒有拿出足以征服教練的發揮。

但小哈吉卻認為自己在訓練中的發揮已經足夠優秀,完全有機會獲得更多比賽機會。這樣的矛盾使得他最終作出了迴歸羅馬尼亞聯賽的決定,於是僅僅在意甲駐留1年半之後,小哈吉又一次加盟了父親與自己的青訓母隊——羅甲豪門康斯坦察未來。直到19年夏天,“星二代”才又一次離開“溫室”,前往著名的新星跳板亨克效力。

虎父無犬子!梅開二度助流浪者逆轉的名將之子小哈吉,值得期待

只是即便小哈吉在新球隊對陣那不勒斯的歐冠比賽中,送出了足足5次關鍵傳球的光線數據,可整體上極差的防守貢獻、穩定欠佳的傳射發揮以及不夠勤奮的無球跑動,使得這位“星二代”依舊無法融入球隊當中,只能在20年冬窗轉會至競爭更小的蘇超流浪者隊,跟隨傑拉德學藝。

可惜小哈吉連入兩球幫助球隊完成逆轉的表現,暫時還不能掩蓋他上場時給整個體系帶來的壓力:右後衛與右中場疲於幫助他查漏補缺地補位防守,使得他們無法過多支援進攻;與此同時,小哈吉本人的比賽參與度不高,極具攻擊型的組織思維導致他不善於控制比賽節奏、進行精細化的組織梳理。

而傑拉德對於小哈吉的謹慎使用,也恰恰說明了這位弟子仍需要繼續努力融入到現代戰術之中,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防守習慣、無球跑動積極性以及組織意識,唯有這樣作為“星二代”的他才有機會去企及父親——“中場陰謀家”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