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有一座島,80%是中國人,後來索性把名字給改了

在現在的世界地圖上,有一個小島,處於中國與朝鮮兩個國家的交界處。但是,這個隸屬於朝鮮的小島,島上卻很少有朝鮮當地人,居住在這個島上的所有居民中,有80%是華裔。

朝鮮有一座島,80%是中國人,後來索性把名字給改了

更離譜的是,這個小島一開始的時候,是有自己的名字的,而不是叫現在這個名字。直到後來,很多中國人開始在這裡定居,慢慢地就把名字也給改了。

朝鮮有一座島,80%是中國人,後來索性把名字給改了

明末皮島位置

關於這個小島的歷史,還得追溯到明朝末年。那個時候,明朝有一個將領,叫毛文龍,當時出征行軍到鴨綠江口這個地方時,就在這裡開闢了一塊地,不斷招納中國人前來這裡居住,並且在這裡招兵買馬擴充軍隊。

後來明朝得知這個小島後,就順勢在這裡設了一個軍區,當時這個軍區的負責人就是毛文龍,時任東江總督,駐地就在我們剛剛說的這個小島,我們現在稱之為皮島。

朝鮮有一座島,80%是中國人,後來索性把名字給改了

毛文龍在皮島開闢根據地

關於皮島這個小島,位置剛好就在鴨綠江邊,是明朝時期明朝、朝鮮和後金三個政權領土的交界處。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這個島剛被發現時,島上只有很少的朝鮮人在這裡居住。

後來因為戰亂,很多遼東的老百姓流離失所,最後就來到了這裡並且在這個小島上定居、修養生息。直到後來這裡被毛文龍佔領了以後,又有一批遼東的百姓也遷移到了這裡。

朝鮮有一座島,80%是中國人,後來索性把名字給改了

後金佔領皮島

崇禎二年(1624)五月,毛文龍被袁崇煥殺死,這時皮島就開始歸入明朝管轄。後來,後金勢力不斷擴張,最後將皮島也給佔領了,但是後金在佔領朝鮮以後,直接把皮島這個小島還給了朝鮮。

從此皮島便回到了朝鮮的懷抱,隸屬於朝鮮,一直到現在仍然是朝鮮的國土。然而,儘管皮島歸屬變成了朝鮮,但在毛文龍佔領的那段期間,從遼東遷徙過去的中國人卻絕大部分留在了島上,以至於現在這個小島幾乎成為了華裔的聚居地。

朝鮮有一座島,80%是中國人,後來索性把名字給改了

椴島

關於皮島一開始的名字,其實在明朝建國不久的時候,朝鮮人就發現了這個小島並且在這裡定居,當時給這座島取了一個很生僻名字,叫做椴島。直到後來遼東的百姓到了這裡以後,還是把這個島叫做椴島,在漢語中則被讀作“jia”島。

直到後來,在這裡的中國人逐漸對朝鮮文化也有一些瞭解。原來,椴島中的椴字,在當時的明朝是讀“駕”,而在朝鮮這卻是讀“pi”。所以,當時的明朝人就將這個島改口稱之為“pi島”。

朝鮮有一座島,80%是中國人,後來索性把名字給改了

皮島

再到後來,我們上文提到的毛文龍佔領了這裡,為了便於向朝廷稟告以及管理,就開始把這座島叫做“皮島”。於是,在明朝的所有古地圖裡面,這個地方都標記為“皮島”。

雖然皮島後來兩次易主,一開始是清朝,後來歸還給了朝鮮。但是不管怎麼說,直到現在,人們還是將這座島叫做皮島。很多人只知道這座島的名字,卻很少人知道,其實這座島現在這個名字,是被我們活生生給改過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