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談辯論法,4句經典給了我們2個啟發


毛主席談辯論法,4句經典給了我們2個啟發

1、什麼叫辯證的方法?就是對於一切加以分析,承認人總是要犯錯誤的,不因為一個人犯了錯誤就否定他的一切。

2、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就是對立面的統一。對犯錯誤的同志第一是要鬥爭,要把錯誤思想徹底肅清;第二,還要幫助他。一曰鬥,二曰幫。從善意出發,幫助他改正錯誤,使他有一條出路。

3、在不損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下,接受人家一些可以接受的意見,放棄自己一些可以放棄的意見。這樣我們就有兩隻手,對犯錯誤的同志,一隻手跟他做鬥爭,一隻手跟他講團結。

4、鬥爭的目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這叫原則性,這是一隻手。另一隻手講團結,團結的目的是給他一條出路,跟他講妥協,這叫靈活性。

——節選於1957年11月毛主席《同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


毛主席談話,給了我們二個重要啟示:

一、是要用辯證的思維,看待人和事;

二、是要用辯證的方法,管理團隊。

1.我們先來講第一個問題:要用辯證的思維,看待人和事。

毛主席談辯論法,4句經典給了我們2個啟發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一個犯了錯誤,不能因此徹底否定對方一切。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到關鍵時刻就是忘記了。

例如,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自己孩子教育很嚴格。有些孩子,調皮搗蛋,搞破壞、玩遊戲、吃零食很在行,在學習上就是不開竅。有些父母,會因孩子成績差,又不聽家長管教而傷腦筋,脾氣上來了就亂責罵孩子,否定孩子的一切行為。尤其是在有親朋好友或陌生人在場情況下,對孩子劈頭蓋臉地責備、批評、打罵,往往會打擊孩子自信和自尊。

父母除了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之外,最重要的是在批評和讚美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要用辯證的思維看待自己孩子。成績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人格、思想、性格、興趣、禮儀、健康等等,也是孩子人生成長的一部分。為人父母,固然要看到孩子的缺點,幫助他修正過來,同時也要看到孩子的優點,激發他的自信,培養他樂觀積極的性格,塑造他健全完美的人格,這個比成績更重要。

家長,家長,一家之長,就是家庭這個小團隊的領導。所以優秀的家長,都具備良好的管理能力,能處理好家庭內部矛盾,孩子的矛盾、妻子的矛盾、婆媳的矛盾。孔聖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家庭和家族的內部事務,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核標準。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素質,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才可以去管理自己的家族;管理好了家族,才能去管理更多的人,也就具備治國從政的能力了。

過去家長要修身,現在家長更應該“修身”,因為互聯網時代知識更迭更快。家長要有辯證的思維:一手同孩子做“鬥爭”,不斷教育孩子,讓他懂得原則和底線;一手還要同孩子講團結,也就是偶爾向孩子妥協,遷就一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只講“鬥爭”,過於嚴厲,孩子叛逆心太強,會適得其反;只講“團結”,什麼都遷就孩子,就會過於溺愛孩子,孩子就不懂生活艱苦,經受不了挫折和考驗,也難於堪當大任。

在企業公司內部,如果你是管理者,或者是最高決策人,那麼就更需要有辯證法思維。每個員工,成長的背景不同,學習的專業不同,性格和能力都不同,所以管理者要善於察人。察人,就是用辯證思維去看待人才,員工優缺點、長短處看清楚,做到這點才叫知能善任。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做合適的事情,是做好領導或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總之,不懂辯證法的家長,都是不合格的家長;不懂辯證法的領導,都是不合格的領導。

毛主席談辯論法,4句經典給了我們2個啟發

2.我們再來談第二個問題:要用毛主席辯證的方法,總結自己的經驗,要用辯證的思維,管理團隊。

一手做鬥爭,幫助對方糾正錯誤,促使他進步,叫原則性;一手講團結,給對方一條出路,叫靈活性。這個辯證方法,也叫“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這裡科普一下,很多人把《矛盾論》中的“鬥爭”,理解為世俗中的爭鬥、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搞陰謀權術,這完全是不對的,嚴重偏離了哲學本意。哲學中的“鬥爭”,有二層含義:一是指通過溝通、教育、說服、做思想工作等方式,來戰勝困難、克服矛盾、解決問題;二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保持一種戰鬥的工作狀態。

道家典籍《鬼谷子》,有一篇文章叫《抵巇xi第四》,闡述瞭如何把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長期團結在一起。告訴管理者,要想打造一個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隊,就要善於縫補組織內部的裂縫,防止組織內部撕裂,從而削減組織力量。

毛主席談辯論法,4句經典給了我們2個啟發


毛主席“一手鬥爭一手團結”的辯證法,同道家《鬼谷子》的抵巇理論,基本是同一個意思,都是講如何管理好團隊,保持組織的凝聚力,讓自己力量越來越強大。

毛主席是否有讀《鬼谷子》,我沒有考究史料,在此不敢妄論;但是偉人管理團隊的理念,同古代聖賢是一樣的。鬼谷子和毛主席都認為:個體力量再大,都沒有組織力量大;組織力量再大,都不如聯盟力量大。強調組織凝聚力的重要性,重視培養組織團結力,善於運用思想和信念,把組織穩固起來。

毛主席善於治軍,能把兵油子改造成視死如歸的軍人。擅長搞團結,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粘成銅牆鐵壁,戰無不勝。諳熟統一戰線,組建了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反美帝國主義統一戰線等。這都是辯證思維的延伸和拓展,運用辯證思維培育組織強大力量的典型案例。

我們再來結合現實生活舉例。


毛主席談辯論法,4句經典給了我們2個啟發

例如: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團隊,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總會產生家庭矛盾。當家的,就需要用辯證的思維來管理家庭,只有這樣家庭才會和睦幸福。既要看到對方的優點,也要看到對方的缺點,不能用放大鏡去看對象的缺點,什麼事情都是橫豎鼻子豎挑眼,這樣家庭就不和睦,人就缺乏溫暖和幸福感。

女人常因家庭瑣事,對你嘮嘮叨叨、唧唧歪歪,男人就應該包容,包容女人小問題。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多遷就一下對方,向老婆做妥協,又不丟人,這就是講團結,也就是靈活性。如果女人不懂孝道,平時打罵父母,那就應該堅持原則性,要同老婆做“鬥爭”,私下多做老婆思想工作,調教一下對方。女人要是不改正,還變本加厲,寧可離婚止損,也不要無原則地妥協,這叫堅持原則性。(每個家庭,婆媳矛盾都不同,並不是都要離婚才能解決,這裡只是舉例,切勿過度解讀)

同樣,男人不成器,整日遊手好閒,染上打牌、賭博等不良惡習,女人也要用辯證的思維,挽救自己男人和家庭。要對男人“一手做鬥爭,一手講團結”。同男人做鬥爭,就是想辦法幫他改掉陋習,讓他重新做個亮堂人。同男人講團結,就是為了孩子和家庭,給對方改過自新的機會。有些人本性並不壞,只是交錯了朋友,一時誤入歧途,通過教育之後,還是能迴歸正途。要有辯證的思維,能用智慧挽救男人和家庭,這種女人永遠受人尊重,真正的賢妻良母。

在企業公司內部,作為管理者,就更需要用辯證的方法,來管理自己的團隊。

前面我們講過,管理者要能知人善任,而知人善任的背後是辯證的思維邏輯。作為企業管理者,還需要做到循名責實,用規章制度去考核激勵員工,用科學制度去管理人,不能靠人去管理人。循名責實是法家的管理思想,到現在依然是管理的重要法寶。

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管理者就需要辯證的方法,一手準備做鬥爭,一手準備講團結。一個團隊當中,有人能順利通過KPI,也有人無法通過KPI。有人這個月通過了,下個月就沒有通過,甚至有人連續幾個月沒有通過。作為管理者,你就需要有正確的認識,每次都能通過KPI,當然是優秀者,這種人要表彰。但是,這裡往往也容易出刺頭,就是不聽你指揮調度,打擊你的威信。這裡就需要一手做鬥爭,一手講團結了。既要為公司團隊留住人才,也要讓刺頭對你服服帖帖。


另外,業績不穩定的,也需要多鼓勵,幫助他進步。對於幾個月都不達標的員工,也要一分為二去看,能培養的就多給次機會,實在扶不上牆的,不適合這個崗位的,只能調崗或者辭退。作為管理者,不能動不動就辭退員工,認為HR招來的新人都是酒囊飯袋,這樣只能說明你沒有卓越的領導力。

現在企業培訓課程中,往往有安排戶外拓展課程,在戶外做一些團隊協作的遊戲活動。這個只是娛樂,讓大家去戶外活動筋骨,屬於團建的皮毛,真正的團建是思想統一、信念堅定、目標一致。

說到思想統一,有些人腦子很笨,或者語文沒有學好,沒有理解其中內涵。片面地認為,這樣做會扼殺很多創意,沒法做到集思廣益,容易禁錮思想,導致人力資源浪費。

思想統一,就是管理者要讓大家各抒己見,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後辨別是非真偽,最後大家都達成共識,採納正確的建議,統一部署執行,這才是思想統一的內涵。

通過鬥爭,來幫助員工進步;通過團結,來提高組織戰鬥力。

做為管理者,一定要學習毛主席的管理思維,也就是辯證的思維。

毛主席談辯論法,4句經典給了我們2個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