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把湖南称为“中国的普鲁士”?

淮上秋阳


为什么有人把湖南称为“中国的普鲁士”?其实这与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的作用的有关

湖南人是中国的普鲁士人,这句话的出处是《毛泽东传》,话说德意志民族其实很久以来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中世纪,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就是个松散的邦联,算不上国家,在近代,普鲁士占据了现在德国很大的面积,而且德国的人才很多也是出自普鲁士,在1870年,普鲁士更是统一了德国。

虽然湖南的面积在中国诸省中不占优势,但是论人才,湖南绝对不输给其他兄弟

湖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说:“一部湖南史半部中国近代史”,湖南人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的普鲁士人,中国的爱尔兰人。中国的湖南人,写了半部中国近代史,而且集中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举个例子,清朝有魏源、曾国藩、左宗棠,他们都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谭嗣同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发起者,陈天华、黄兴推动了晚清的社会变革,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正因为如此,才有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这一说法。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本人在深圳工作了好几年,接触最多的是湖南,四川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先从湖南男人说吧,总体感觉不错,主要懂得疼老婆,这是真的,大部分湖南男人在家做饭,女人出门打牌!湖南男人对老婆的忍耐力让我刮目相看,对身边同事朋友什么的也很友好,没脾气,但是也有一点,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个有点和毛泽东有点像了,湖南男人是很能忍,但是你做的太过分了,到了人家忍耐极限,我相信你会后悔的!抗日战争自古湘军川军牛逼,这个可不是开玩笑!

湖南女人接触过的男士都知道,大多都有公主病,不做家务,爱打牌,你和她吵架,她能回你十句,反正她一定要赢,表面上看是娇滴滴的,背后确是个辣妹子,这个和大男子主义肯定格格不入,湖南女孩子表面柔弱,但内心强大,东北女孩子外表强悍,但内心柔弱!呵呵,形成了鲜明对比!四川女人也和湖南女人差不多,我们公司老板娘也是四川的,真的是说一不二,她老公都拿她没办法,公司里还有一个四川女同事,和客人经常吵架,决不吃亏!她男朋友也是四川的,天天必须要来接她,给她买些零食水果什么的。真佩服哥们的坚持不懈的毅力!这也就是我现在单身的原因!


小程日记


为什么叫中国的普鲁士,而不是德国的湖南?

另外,我想告诉你,近代中国历史里,除了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值得一提,此外的湖南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武装。

看看民国军阀混战,从一开始就是被动挨打的小受属性,滇系唐继饶弄过,川军弄过,新桂系还一度占领了湖南,然后中原大战和蒋桂战争被蒋介石直接纳入中央军系列,一个连自己地盘都没有的省份,何谈普鲁士?

再有说抗战的,抗战中,从北到南有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马家军,新疆盛世才,杨虎城陕西军,川军,滇军,桂军,粤军,中央军,就是没有所谓的湘军,因为蒋介石把湘军编入中央军,就从名号上斩断了湘军历史。

长沙会战,指挥官薛岳,粤系军阀出身,广东人。常德余程万,粤系广东人。衡阳方先觉,桂系安徽人。

能打的湖南人几乎都在中共这边,但中共不讲山头派系,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川军,湘军,桂军,粤军之分。

综合以上,说湖南人是中国的普鲁士不但是贬低矮化自己,更是对历史一无所知。


用户96106297728


除了中国的普鲁士,还有一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说这话的是北洋政府担任教育总长的湖南人杨度。这话充满霸气,却也是事实,近代的几次历史转折,民族存亡的关头,确实是湖南人先站起来,挺起民族的脊梁。辛亥革命孙中山主文,黄兴主武,黄兴是湖南人;袁世凯称帝第一个通电全囯,打响护国讨袁战争第一枪的云南总督蔡锷也是湖南人。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湖南人都留下了鲜明的形象,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改革开放后的胡耀邦,朱镕基等那一个都敢于担当、个性冲天。还可上朔至晚清曾国藩,左宗棠生活的时代,如果没有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清朝在咸丰年间就亡在洪秀全手上了;曾国藩的哲学思想有毛泽东的那句"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足以说明其份量。我在读人物传记中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风云人物都把《曾国藩家书》看的比较重,如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给毛岸英列的必读书中,就有《曾国藩家书》;而同样是从苏联回国的蒋经国,回国后在溪口读书,蒋介石给蒋经国开的应读书的目录中,《曾国藩家书》也赫然在列。

左宗棠从俄国人手里收复新疆伊梨时,己经69岁高龄,抬棺西征,那股视死如归的精神,大军未到己令老毛子胆寒,收复土地面积相当于四个法国,八个湖南,"中国不能没有湖南,湖南不能没有左宗棠“(慈禧语),实际上左宗棠一死,风雨摇曳的清王朝己回天无力了。!

从晚清上推,湖南确实比较冷清,这是一种很奇异的现象,用风水学显然没办法解释了。也许那句"风水轮流转"更符合辨证法。





老兵32380


首先,湖南这块土地是有灵气的,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曦诞生于常德,王母诞生于郴州,炎帝诞生于株州,祝融诞生于衡阳;其次,湖南人是有精神的:忧国忧民,进取务实,敢为人先,不惧生死,包容万象。

但湖南人的精神不是土生土长的,是由外省人培育的,有一条很清晰的脉络:屈原→贾谊→柳宗元→范仲淹→朱熹/张轼,最后,是由湖南人王夫之归纳整理提炼而铸成湖湘性格,这些人都是忧国忧民的…………

晚清以前湖南不出人才,其实是地理的原因;当时两湖为一省,省会是武昌,湖南士子赶考要过洞庭湖;江湖险恶,不少人葬身鱼腹,也有不少人因此打了退堂鼓;单独立省后,赶考在长沙,考取的举人就多了,进士自然也增多,曾左胡江郭都在这段时内中举的。

总之,湖南的人杰地灵,一要谢祖宗,二要谢那群杰出的外乡老师,三要谢自已的自强不息。


月日兮


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这一说法流行于民国时期,大体是要表达:如果把中国比作德意志,那么湖南就是复兴德意志的普鲁士。

毛泽东主席就是湖南人,而他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或许,当代中国人对“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的理解,第一时间会想到这件事。

这是事实,也是佐证。然而“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的说法,绝没有这么简单,还有更深层的历史原因。

远的不扯,就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历史开始审视,你会发觉湖南人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里不得不提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当年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清朝政府正是靠着湘军扑灭太平天国起义。

战争很残酷,但也让湖南人看到西式“火枪火炮”的威力,曾国藩、左宗棠等湖南高官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19世纪的湖南,很快成为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热土,随着相伴而来的是现代教育、妇女解放运动等新理念。

列强压迫愈甚,亡国危机愈烈,湖南人没有麻木不仁,而是奋起救国……湘阴人郭嵩焘成为早期维新派代表,浏阳人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殉国,而黄兴、宋教仁、蔡锷直接参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场,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造成日军20余万人伤亡,湖南人为之付出惨重代价。

湖南人也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出一份巨大的力量,看看数据就能感觉到。比如十大元帅有3个湖南人(彭德怀、贺龙、罗荣恒),开国十大将有6个湖南人(粟裕、陈赓、许光达、萧劲光、黄克诚、谭政)。

“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的吹捧,而是湖南人担当得起!你觉得呢?


子屠龙


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从曾国藩的湘军、毛泽东的工农红军来看是可以这么说。但是就我个人的感觉来看湖南人确实有它很独特的地方!首先湖南人并不排外,甚至有一种包容开放的情怀!在长沙的岳麓山脚下的三个重点大学内外溜达,你会感受到长沙人民火一般的热情!我几乎见不到湖南学生联合起来欺负排斥外来的学生!另外我还感受到一种和别处不一样文化氛围!从伫立橘子洲头、风华正茂的、年轻的毛泽东巨大的花岗岩雕像到岳麓山脚下那挥着巨手的、仿佛农民伯伯式的慈祥的毛泽东雕像里,你会有不同的解读!深邃的眼睛一直射到湘江北去的遥远地方!爱晚亭前那挥着慈祥的手的巨人,仿佛象征性的阅尽了人间的沧桑!还有那神秘的千年书院!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我还想知道:曾经铁血的湖南为什么会走入现在的文明?难道湖南人的集体主义、包容开放的精神来自普鲁士主义?


炼丹炉2


一个毛泽东就够牛的了,尼克松总统自传就说他在毛泽东面前就像小学生[呲牙],还有个左公抬棺收复占中国七分之一国土的新疆,湖南先后有多批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人物涌现,有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学主变派;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

以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杨毓麟、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焦达峰等为代表的革命派;以谭延闿、杨度、刘人熙、符定一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以及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派等,后更有一大群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中国流血奋斗。毛泽东一首词《沁园春.雪》格局之伟,气势之足,千古无二。湖南在近代革命对中国的贡献确实无出其右,书道:一部近代史,半数湖南人。还有广东江浙也是革命大省,无数志士为中国抛头颅撒热血,令人尊敬,黄埔军校湖南人居然有四分一,难怪黄埔有言:"广东人革命,江浙人出钱,湖南人流血。",更有巜少年歌》唱道;"若道中华国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中华民族危亡之时总有人站出来大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快乐无比的时光


众所周知,近代德国以普鲁士为中心完成了统一,实现了德国的快速崛起。我国的湖南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普鲁士”,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湖南地处中国中南部,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湖南盛产稻米(湘米),从明朝开始就成为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古语:“湖广熟,天下足”),而且资源丰富,尤其是矿藏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同时在地理上处于中国一二级阶梯的交汇处,进可攻,退可守,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战中以其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为中国的持久抗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湖南民风剽悍,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流传“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这从曾国藩所创办的湘军足以说明这一点。历史上的曾国藩仿明代戚继光之营制,招募湖南乡民,编练成一支新型地方武装。人称“湘勇”或“湘军”。由于湘兵吃苦耐劳,骁勇善战,再加上书生加山农的独特体制,因此战斗力相当强悍。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湘军的战斗力在各地军阀部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最后,湖南人文荟萃,能人辈出。尤其从19世纪中期以来湖南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国之首。从洋务运动中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维新变法运动中的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林圭,到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再到护国运动的中的蔡锷,这些声振寰宇的人物都是湖南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批湖南有志青年踊跃报考黄埔军校。据统计,黄埔军校1至5期共有学员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居全国之冠。我军高级将领中湖南人比比皆是,十大元帅中湖南人有三位,分别是彭德怀、贺龙、罗荣恒,开国十大将中湖南人有六位,分别是粟裕、陈赓、许光达、萧劲光、黄克诚、谭政。57位开国上将中湖南人有19位,分别是萧克、王震、邓华、彭绍辉、李涛、傅秋涛、甘泗淇、宋任穷、苏振华、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唐亮、杨得志、陈明仁、陶峙岳、杨勇、李志民、李聚奎,占比1/3,177位开国中将中湖南人有73位(占 41.20%)。在中共七大中选出的领导解放战争,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五大书记中有三位是湖南人,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湖南人为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淮上秋阳


关于这个问题,我要谈一谈大家不太熟悉,却深刻影响中国几百年的人物,而他的影响将还会持续下去,他就是湖南衡阳人王船山。

国人普遍认为“湖湘文化”是推进近代中国变革和革命的文化基础,那究竟什么是“湖湘文化”却知之甚少,“湖湘文化”源至何时、何地、何人?那更是没有一个广泛而统一的说法,至于原因,那就不好评论了。

湖湘文化的精髓是讲究一切从实际出发;

首先,肯定了客观世界的重要性,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从而也肯定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肯定了利益和欲望的合理性;更是强调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让儒家学说中入世的一面,发扬光大,把理学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王船山引领的思想变革。

王船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家,而他生前也说过:“吾书两百年后始显。”他的思想学说影响了中国近代无数后起之秀,包括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包括维新之士谭嗣同、唐才常。其中,曾国藩对船山学说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庚子(1900)之变后,湖南人在上海出版王船山的《黄书》与《黄帝魂》,简称“小黄书”,从此海内外兴起一场尊黄大潮,王船山的夷夏大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合法性依据,深刻影响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章太炎、章士钊、黄兴、蔡锷,以及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其中,孙中山据此于1905年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简称“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

近代中国,王船山的思想成为湖湘人民的武器,引领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经世思潮、维新思潮、共和思潮、共产思潮,都从三湘大地开始,从一本小黄书开始,不是偶然的。

毛泽东对王船山有一句的经典评价:“西方有一个黑格尔,东方有一个王船山。”

时至今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正是王船山“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的理论验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