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人類信仰的開始,不忘初心的表達

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源於自然和諧共生。據現代人研究表明,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是自然信仰和祖先信仰,它們產生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和祖先的崇拜。

春節、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都是由原始信仰而形成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的節日。

由於上古文獻缺失,現存下來對祭祀的記錄及解釋只見於《周禮》、《禮記》、《禮記正義》以及《大學衍義補》等。

在遠古時期,古人對自然和社會沒有科學的認識,故而有了崇拜和信仰。黃帝氏族時期,人們將天和地看成是有意識、有思想的神靈,認為“神”和“人”是各有專職的,“神”負責光明、黑暗、雨雪、食物等,形成了“神有明德”的說法。

而人要做的就是敬畏神靈,將上好的產物供奉給神靈,漸漸的就有了祭祀活動的誕生,祭就是手拿東西在供奉臺以表尊敬。

祭祀,人類信仰的開始,不忘初心的表達

古人認為祭祀神靈,可以得到神靈的庇護,能夠消災解難,物產不斷,《國語·楚語》記載:“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災不至,永用不匱。”。統治階級也用這種思想影響著普通百姓。

《左傳·成公》中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古人將土地神稱 為“社”,一年有兩次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分別在春秋兩季,叫做“社日”,一般在立春與立秋之後舉辦。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社日祭祀時會有各種“社戲”、“社舞”,有些活動還被稱為“娛神活動”。

古人說“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除了祭祀土地神外,還祭五穀神。五穀神被稱為“稷”,稷就是現在的小米,為五穀之首,所以“社稷”一詞也指代國家。

古時在湘南地區,非常看重祭神,屈原的《九歌》就是為了祭神所寫。祭神的習慣隨著時間發展慢慢在全國興起,魯迅的《社戲》中,就有一段是寫他小時候看社戲的故事。

祭祀,人類信仰的開始,不忘初心的表達

除了祭神活動,還有祭祖活動,最開始表達的是對已故父輩先祖的懷念和感恩,對統治階級來說,祭祖規模越大越顯尊貴,還能鞏固統治。

所以古代皇帝、諸侯都很看重祭祖,將祭祀的大堂叫做“廟”、“祖廟”或“宗廟”。秦朝時期除了天子外,沒有大臣敢建宗廟,漢朝以後,百官會在墓地旁建造祠堂用於祭祖。在唐朝之後,將祭祀祖先的房屋稱作“祠堂”或“先賢祠”。

有祖先的圖像叫“神像”,寫上已故之人名字的石頭或木頭稱為“排位”或“神主”,有的排位上還會寫上諡號。用來裝祭品的盤子叫“禮器”,禮在古時最開始的意思就是尊敬神。

古時人們的身份等級不同,祭品和禮器就會不同。祭祀時牛、羊、豬三種牲口齊備的叫“太牢之禮”;只有羊和豬的是“少牢之禮”。

天子祭祖、祭祀用的就是太牢之禮,最高會用到三太牢之禮,就是三頭牛、三頭豬和三頭羊。庶人只能用雞、鴨、魚等祭祖。

祭祀,人類信仰的開始,不忘初心的表達

由於如今社會的發展和理念的進步,祭祀禮儀已經沒有古時複雜,只有簡單的燒紙、供奉、祈禱或禱告等儀式。

這也造成了現代文化缺失的局面,雖操作簡單,能適應現代人的節奏,但卻失去了莊重和嚴肅,祭拜僅是走形式。

不可否認的是,現代人或多或少,對祖先的感恩和尊敬都淡了。或許,我們應該在捨棄封建神學和封建思想的前提下,好好保留敬畏初衷。


祭祀,人類信仰的開始,不忘初心的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