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鯽魚餌料是如何搭配的?

山東海廟強子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春季釣鯽魚的餌料搭配與其它幾個季節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平時如果留意過,應該看到過一些鯽魚的商品餌包裝袋上會有“四季通用”的字樣。用於釣鯽魚的商品餌料的成份,總的也就那麼十來種,大體上分為糧食類、蟲類、蝦或魚粉類還有藻類,就鯽魚本身的食性來說,一般情況下,一年四季都差不多,只不過冷暖季節有一個葷素的側重。春季用餌可能也有一些側重方面,具體的我僅以我的瞭解來談談。

1. 味型

春季的氣溫不算高,魚是才過完冬天,而且即將進行產卵,所以需要攝入大量的食物,尤其是動物蛋白類。所以,春釣鯽的用餌,原則上是腥餌效果好,可能越腥越好(小鯽魚)。但是鯽魚活躍覓食的同時,雜魚也一樣,這又是矛盾。

餌料的味型要具體作釣水域運用,比方說,一個沒什麼雜魚,下去就是鯽魚地方,那完全可以在腥香型餌料中將腥的比例加大。反之,如果雜魚,尤其是表層雜魚較多的水域,那腥的比例就要減少,否則即便你的餌料對鯽魚的誘惑力再大,鯽魚吃不著有什麼用?對不對?其次釣個體稍大的鯽魚,也不建議餌料過腥。

有的人可能說了,不用腥餌鯽魚不吃怎麼辦?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腥餌的味型刺激較為強烈,腥淡兩種味型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可能這個季節的鯽魚會先去吸食腥餌,但並不代表這個季節鯽魚對淡香型的餌料沒有興趣。有人做過試驗,在北方的冬季,在冰面上鑿洞刮熟土豆泥誘魚,結果很快就誘到了魚。

2. 狀態

春釣,尤其是白天,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鯽魚吸食方便,而採取輕質、霧化好的餌料,還是因為雜魚的緣故。當然,沒有雜魚的情況下,儘管發揮,有雜魚甚至較多時,那就要權衡利弊了。雖然說拉餌釣鯽魚的狀態效果最好,但拉餌實在行不通,那就只能搓。現在很多人一上手就是拉餌,到哪都拉,殊不知,搓餌釣鯽才是臺釣的基本功。搓餌的軟硬、大小也是有講究的。

總結

反正,從我個人一年四季的野釣鯽來看,餌料上的變化不大。我總的習慣使用的鯽魚餌,不超過十種,到哪到哪都基本在這不足十種當中挑選。而選用的原則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水情、魚情、季節的側重點不同。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


江釣人狂龍


春季釣鯽魚如何搭配餌料?

根據提問的問題,針對魚餌的使用,可分為以下4點來論述。


釣鯽魚魚餌有哪些

  1. 蚯蚓,蚯蚓可以說是垂釣釣餌中的萬能餌。蚯蚓易繁殖,有豐富蛋白質。用鮮活的蚯蚓掛上魚鉤,魚兒看到總忍不住去咬鉤。
  2. 商品餌料。現如今釣魚人越來越多,垂釣漁具、餌料商業化加速。比較出名的餌料品牌有老鬼、龍王恨、化氏、釣魚王、金龍等等,其實這些都大同小異,售賣的餌料大都不會有太大差異。

釣鯽魚餌料可分為基礎餌、主攻餌和狀態餌。基礎餌類似於人吃飯的主食——米飯,主攻餌——菜的味道,狀態餌——入口口感。釣鯽魚主食:小麥胚芽類;主攻餌:腥香、香腥味、奶香等等;狀態餌:拉絲粉、粘粉、雪花粉、輕麩等。

3.玉米渣、小麥、米、米飯等雜糧。玉米渣和米可以製作成酒米,可打窩和摻入商品餌垂釣。小麥、米飯粒用小藥或藥酒泡製夏季釣鯽魚防小魚鬧窩也有效。


春季又分為幾個階段?有什麼不同?

  • 春季分3個階段:

1.孟春(初春),包含了兩個節氣: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

2.仲春,包含了兩個節氣:驚蟄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

3.季春(晚春),包含了兩個節氣:清明4月4-6日、穀雨4月19-21日。

  • 3個階段有什麼不同呢?請看下面引用。

立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雨水: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溼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驚蟄: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春分: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清明: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穀雨: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原發布者:樂圖數據

總結一下:

初春,氣溫開始回升,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仍然較低。

仲春,氣溫乍寒乍暖,氣溫已有所上升。

晚春,天氣轉暖,雨水增多。


哪些魚餌搭配春季用效果好?

根據初春、仲春、晚春的溫度氣候不同,想要更好的釣獲鯽魚,最好根據3個階段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魚餌。

  1. 初春,可用蚯蚓作餌。該階段魚的活性低,食慾不大,但在鯽魚面前,鮮活的蚯蚓可以說是誘惑難擋,鯽魚總忍不住回去吃。
  2. 仲春,可用蚯蚓或者偏腥味餌料作釣。該階段魚開始活動,餓了一個冬天急需補充蛋白質,餌料搭配重點在腥味和狀態,918野戰原味30%+918野戰腥味40%+速攻2號30%+拉絲粉,也可任意腥香味餌料70%+速攻2號30%+拉絲粉,拉餌作釣。最好選用自己熟悉常用的餌料,拉餌的狀態要能控制好。
  3. 晚春,可用蚯蚓或偏香味的餌作釣。這個階段天氣轉暖,氣溫上升明顯,晝夜溫差小,鯽魚”產子“,覓食活動增大。餌料搭配可用香腥味70%+速攻2號30%+拉絲粉,也可奶香味70%+速攻2號30%,拉餌作釣。


有效的魚餌還需搭配什麼才能有奇效?

  1. 釣深淺?

初春,魚兒活性低,魚口較輕,魚兒大多在深水區或水草下,可以釣深或水草邊。

仲春,晝夜溫差較大,晴天白天釣淺水區,陰天釣深水、淺水交界。

晚春,魚兒活性高,釣淺水。

2.線組選用

初春,魚口輕釣鯽魚,可用主線0.8#+子線0.4#。

仲春,釣鯽魚,可用主線1.0#+子線0.6#。

晚春,釣鯽魚,可用主線1.2#+子線0.8#


總結,鯽魚耐寒性相對其他魚較好,一年四季可垂釣鯽魚,且鯽魚個體小,在我國淡水域分佈廣。根據春季的溫度、氣候變化使用最優的釣餌和釣法總會有好的收穫。


參條殺手


春季是釣鯽魚的黃金季節,其中餌料搭配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到底如何搭配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具體如下。

1、春季鯽魚食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2、春季鯽魚餌料如何搭配

3、春季釣鯽魚幾個特殊水域如何搭配

春季鯽魚食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與冬季相比,春季發生顯著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氣溫的回升,而氣溫回升帶動水溫、水生植物等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恰好影響到鯽魚的食性。

首先是春季水溫的回升。相對冬季0-10℃的水溫,春季整體水溫逐漸提升,鯽魚的活性、攝食慾望提高,鯽魚經過一個冬季,對食物是極度需求的,所以鯽魚攝食慾望強烈。

其次春季水溫回升,水裡的浮游生物、軟體小蟲、植物碎屑等逐漸豐富,鯽魚會漸漸對食物變得挑剔,更偏向味型濃郁、適口性佳的餌料。

最後是鯽魚的交配、產仔期。春季是鯽魚交配的季節,適齡鯽魚在交配前期,會瘋狂攝食,儲備能量;而產籽後又積極攝食,補充食物的損耗。

綜上所述,以上幾個原因,或直接或間接的都會影響鯽魚的食性,從而影響春季垂釣鯽魚的餌料搭配。

春季鯽魚餌料如何搭配

春季的整體水溫是逐漸升高的,但具體到每個時間段,水溫、水情變化明顯,具體如下。

早春垂釣鯽魚的餌料搭配

早春從立春至驚蟄這段時間,氣溫、水溫並不高,素有“倒春寒”的說法,正如前文所說,水溫接近冬末,此時的鯽魚活性並不高,因此更喜歡腥味的商品餌料或蚯蚓、紅蟲。這是因為濃厚的腥味能更強的刺激鯽魚的嗅覺,激發它的攝食慾望。

不過商品餌料除去腥味濃郁外,還應重視餌料的適口性,儘量做到蓬鬆。鉤餌入水後,餌料外層不斷散落、霧化,下方形成柱狀霧化帶,整個過程極具動感,刺激鯽魚的視覺,引起鯽魚的捕食,比如野戰藍鯽40%+九一八大野戰腥版35%+速攻2號25%。

如果使用蚯蚓、紅蟲,蚯蚓儘量選擇活蚯蚓,利用它不停的蠕動,引起鯽魚的興趣。而紅蟲外表常用有害細菌,容易引起手指、手掌的瘙癢、陣痛,儘量不要用手拿捏,紅蟲夾搭配皮筋方便、快捷。

仲春、晚春餌料如何搭配

驚蟄之後,水溫回升顯著,且穩定。鯽魚活性提高又穩定,恰處於交配、產籽的時期,四處覓食。同時,水體的食物也變得豐富。所以鯽食性有所變化且極為挑剔。

一般此時選用的鯽魚商品餌料的味型多香腥、香甜,其中水溫越高,腥味的比例越小,比如瘋釣鯽(本味)50%+ 瘋釣鯽(腥)20%+紅蟲鯽30%。除去商品面餌外,大鯽魚尤其是超過2兩以上的,對穀物類的食物,比如發酵的玉米顆粒、麥粒,或者新鮮的嫩玉米等,均能接受。特別是遇到小鯽魚多的時候,用穀物類的餌料,能有效小鯽魚,篩選出大鯽魚。當然,此時用蚯蚓釣鯽魚,並非不行,只是在吃餌頻率及上魚速度上,比不上商品餌料。

春季釣鯽魚幾個特殊水域如何搭配

有些條件情況下,用餌選擇需要結合具體的使用環境而定。

首先是颳風、走水的情況下,避免餌料被衝散,此時多用些蚯蚓或者適當添加拉絲粉,提竿商品餌料的附鉤性。

其次水體偏瘦或偏肥的水域。水體偏瘦,那麼可用腥味濃郁的蚯蚓或者味型濃郁的商品餌;如果是肥水塘,在多用味型偏淡或本味餌料效果較好

最後是水草處多用蚯蚓等葷餌。並非商品餌料不合適,與蚯蚓相比,後者與水草活躍的小蟲類似,加之不停的蠕動,更容易被鯽魚吞食。

寫在後面

春季釣鯽魚,餌料選用需要所水溫變化而改變,並且還要兼顧水體環境的改變而調整。其實垂釣鯽魚的餌料選比本文所提到的多,對於釣魚人來說,什麼是合適的?能釣到魚就是合適的,但需要釣友不斷的摸索、嘗試。


野釣分享


春季釣鯽魚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只一條,腥就夠了。

前幾天出釣,用的野戰藍鯽,腥香味的,感覺很不錯。春腥夏素秋糧冬蟲。這是基本法則。

一般情況下初春用紅蟲,蚯蚓,但腥香餌效果也很不錯。至於哪種牌子,完全不必太刻意。現在大牌子的都不錯,除野戰藍鯽外,九一八,瘋釣鯽都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