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第一章 时间之尺

活在“全部的现在”

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他发现,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划分出五种人:

积极过去视角

消极过去视角

享乐主义视角

宿命论视角

未来视角

而我们应该根据人生的不同场景来选择不同视角,多采纳1、3、5这三种视角。

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提出“平衡时间观”与“延伸的当下感”,并提出更好地对待时间多十条建议,我很喜欢:

生活在当下

严肃地对待时间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

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

视未来存在于当下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为什么是五年?”

“两年、三年太短,八年、十年变数太大,你很难看清楚。”

对人生来说,“五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如果你只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沿着最普通最一般的人生轨迹往前走,那么你就不需要提前五年去思考。但是,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做一些不一般的事,那么以五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也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这个世界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

做远景规划时,人们通常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可往往会缺乏可行性;而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人们会侧重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而副作用是,这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情,而回避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的事。

由此看来,“五年设想”实在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它让我们用情景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同时,也正是由于“五年”的时间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景化和可实施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就是说加大我们偷懒的成本,比如卸载手机里的游戏,删除电脑的电影等,虽然卸载删除了都可以再下,但是增大了做这些事的成本,这便增加了你去做自己原本计划的事情的可能性。亲测有效!)

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收益值和半衰期(既一件事情给我们带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长半衰期事件收益影响持续较久)两个角度来衡量: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学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等)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打一下午游戏等)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书法、背唐诗等)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漫无目的的刷微博等)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少做短半衰期事件,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做,只是说它们不应该说我们生活的重心。

学会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和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多读经典的意义也许就在此。

人生那么短,路又那么长,你好好走就是了。

“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人的消费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法拉动着,人们变得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想要更多。如此一推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的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人生就这么过去了。

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然而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那么如何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呢?

其实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而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的关系。

我好像天生就喜欢做计划,上学的时候每个寒暑假必定要做个计划表,老师和家长要求这样做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我是从心底也认为该有一个计划。当然,我和绝大多数小孩一样,每一次的计划都执行不了一周便会无疾而终。

上大学,自主性更高了,每学期开学也会给本学期定下计划,却是和小时候一样的结果。

后来开始思考也许是我制定计划的方式有问题:以往的计划,要么大而空,要么只是像个时间表那样。

所以我想,我到底希望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过完这一生,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需要做哪些事情,再由近及远划分每一阶段的目标,越短期的目标越具体。

在我这样做的时候,我还没有看这本书,现在看来似乎正是符合了书中的观点。

而我这样做以后,我发现自己的计划完成率提高了不少,虽说还是有很多时候偷懒完不成任务,但至少整体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灵活变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近两年,对“时间管理”非常感兴趣,总觉得时间精力有限,唯有高效能够让我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往往会把自己搞得很累,也并没有觉得多做了很多事情。

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同时做很多事情,尽管我想做的事很多,但如果同时进行,我会什么都做不成。所以我从中挑选了3件自己最迫切想要做成的事,并为它们的重要程度排了123,也就是分清主次。

这样做以后,确实暂时放弃了很多事情,但时间和精力更集中了,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收获却大了不少。

摸索中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

第二章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第一章完全按照原书的框架,抄下总结概括类的段落,或者我个人非常赞同的句子。第二章,我想换一种写法,随意一些,更主观一些。

内心的标准

在你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要求是高还是低?是坚持自己还是随大流?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便松懈下来,工作以后更是成天忙着应付工作中的琐碎与人情世故,有人忙于尔虞我诈,有人得过且过混日子。我没有资格评判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只是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大学期间和工作的前几年,我也混过日子,每天只想着下班以后去哪里玩,买漂亮衣服,吃好吃的,追剧。

几年下来,除了衣柜里满满当当的衣服和胖了瘦瘦了胖的身材,什么都没有。不对,还有在黑夜袭来的时候内心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现在我依然不敢说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只是告诉自己,不虚度光阴,不让明天的你后悔今天。

而我只是希望你能在自己现有的格局基础上,再稍微往上走一步,能够看到一点更大的天地。

我们无法期望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对有些人来说,这个过程只是一瞬间的顿悟;对更多人来说,它也可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但不管怎么说,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果我们拿出一点勇气,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择,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找到“第3选择”

有时我们仿佛陷入一个僵局,想做的事情没条件做,不想做的事不得不做。这个时候请找到你的“第3选择”,这个“第3选择”也许并不能完全如你所愿,但它一定能帮助你兼顾现实与理想。

那么该怎样找到“第3选择”呢?

其实往往困住我们的不仅是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它们都会限制思考的角度和范围。这时我们需要主动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深层信息。(武志红老师认为人的潜意识功能非常强大,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调动你的潜意识,这个也是我最近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我们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成长型心智”,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

如何做选择—维度分析法

书中对于如何做选择,作者写了一个维度分析法,我觉得很全面虽然有些麻烦,但当你真正遇到重大又难以抉择的时候,不妨试一试。

1、重新定义问题:挖出根源性的问题

2、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到所有与之有关的因素

3、因素赋权:对上一步所罗列的因素进行权重赋值(从-5分到5分,既每个因素对你的重要程度,5分最重要,-5分最不重要)

4、列表格打分:对第2步中的每一个因素进行打分,再乘以每一因素的权重分,最后将每个选择的得分相加,得分最高者既最佳选择。

以上四步是我根据作者的观点进行简单归纳,我个人也确实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过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你用维度分析法得出来一个最佳选择之后,心里仍然愿意选另一个不是“最佳选项”的选项,这个时候,我觉得还是选你内心那个选择。

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生的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但不论如何选择,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的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

“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所谓“预设期待的轨迹”,打个比方就是,你本科加硕士学了七年的法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可这三年你过的非常煎熬,你的内心非常渴望学习并从事心理学,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你有没有勇气重新作出选择?你是继续煎熬地度过接下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还是勇敢的走上另一条全新等道路?

我们大可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并且重新选择,也不是就意味着全部推倒重来,就像上面写的,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的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