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聯考數量真題蕭青解析

【16聯考-1】某地居民用水價格分為二級階梯,每戶年用水量在0-180(含)噸的水價為5元/噸;180噸以上為7元/噸。戶內人口在5人以上的,每多1人,階梯水量標準提高30噸。老張家5口人,老李家6口人,去年用水量都是210噸。問老張家人均水費比老李家多()元。【山西、貴州、內蒙古、安徽、黑龍江、四川、江西、海南、福建、重慶、兵團、寧夏、湖北、天津、雲南、青海、湖南、新疆、河北】

A.12 B.35 C.47 D.60

解一、老李家210噸的價格都是5元,人均水費為210*5/6=35*5=175;老張家180噸的價格是5,30噸的價格是7,人均稅費為(180*5+30*7)/5=180+6*7=222。二者相差47元。

解二、[180×5+(210-180)×7]÷5-210×5÷6無須計算,看尾數

180×5÷5 尾數0 30×7÷5 尾數2210×5尾數0÷6尾數5(此步不會也可簡單計算)

尾數為7 則C


【16聯考-2】某企業原有職工110人,其中技術人員是非技術人員的10倍,今年招聘後,兩類人員的人數之比未變,且現有職工中技術人員比非技術人員多153人。問今年新招聘非技術人員()名。

A.7 B.8 C.9 D.10

蕭評:只需知前後非技術人員人數即可,分別為153÷9=17和110÷11=10 則A


【16聯考-3】A工程隊的效率是B工程隊的2倍,某工程交給兩隊共同完成需要6天。如果兩隊的工作效率均提高1倍,且B對中途休息了一天,問要保證工程按原來的時間完成,A隊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幾天?

A.4 B.3 C.2 D.1

特殊值法,設B原效率為1,則A原效率為2,工作量=(2+1)*6=18,此時A效率變為4,B效率變為2,B做了6-1=5天做了5*2=10,還剩下8的工作量,8/4=2天。即A還需要做2天,可以休息6-2=4天。

蕭評:工程問題和行程問題類似,問題類型再變化,只需知道一個關係式:工程=效率×時間(路程=速度×時間),即可解,關鍵實際上是理清各部分關係而非計算。這也是數量關係的特點:重思路而輕計算。同理,資料亦是如此(重分析而輕計算)


【16聯考-4】A、B兩列車早上8點同時從甲地出發駛向乙地,途中A、B兩列車分別停了10分鐘和20分鐘,最後A車於早上9點50分,B車於上午10點到達目的地,問兩車的平均速度之比為多少?

A.1:1 B.3:4 C.5:6 D.9:11

解析:A用了1小時40分鐘=100分鐘,B用了1小時40分鐘=100分鐘,時間相等,路程相等,則速度一樣。


(13.412聯考-72)甲乙兩輛車從A地駛往90公里外的的B地,兩車的速度比為5:6,甲車於上午10點半出發,乙車於10點40分出發,最終乙車比甲車早2分鐘到達B地,問乙車是在何時追上甲車的?

A. 10:55 B.11:04 C. 11:25 D.11:30

速度比5:6 時間比6:5 甲多走10分鐘而同時到達時間差為10分鐘 時間分別為60,50 則11:30

蕭評:附上13.412原題,原理完全一樣,考點即是:路程相同,速度比為時間比反比。


【16聯考-5】某餐廳設有可坐12人和可坐10人兩種規格的餐桌共28張,做多可容納332人同時就餐,問該餐廳有幾張10人桌?

A.2 B.4 C.6 D.8

解一、方程法,感興趣可以自己列,方程法是數量關係中的最後一搏(實在沒別的辦法或者沒有思路下的無奈之舉)

解二、凡是此類兩部分混合,可視為雞兔同籠問題,通用假設法(注意如果平均值易求則可用十字交叉法)。假設全是10人桌,可供10*28=280人就餐,實際是332人,多了52人,一桌變成12人桌就多2人,則有52/2=26桌12人桌,則10人桌只有2桌

方程法因解題繁瑣都是最後考慮,除作為雞兔同籠問題以假設法解外,亦可根據數字特性來解:

解三、尾數法(雖解此題易,不甚推薦,因受題目限制較多,並不通用,看到式子想到應用尾數法亦需時間,不如直接假設法求解,10秒足以,但亦看個人情況)

12x+10y=332, 10y尾數0,則12x尾數2,x尾數1或6 x+y=28y尾數7或2 則A


【16聯考-6】一環形跑道上畫了100個標記點,已知任意兩個相鄰標記點之間的跑道距離相等。某人在環形跑道上跑了半圈,問他最多經過幾個標記點?

A.49 B.50 C.51 D.100

蕭評:環形植樹+週期+極端法亦無太大難度,實際上標記點固定,求半圈距離最多能涵蓋多少個標記點,則極端情況乃首尾皆點也。

注意此類考點綜合16年國考考了2道,輪到聯考了。聯考一向唯國考馬首是瞻,即使不欲國考,仍須研究國考真題。附上16國考兩道真題,原理完全一致。


(16國考-63)某政府機關內甲、乙兩部門通過門戶網站定期向社會發布消息,甲部門每隔2天、乙部門每隔3天有一個發佈日,節假日無休。甲、乙兩部門在一個自然月內最多有幾天同時為發佈日( )

A.5 B.2 C.6 D.3

“每隔N天”即為“每N+1天”,所以甲每3天、乙每4天發佈一次,則甲、乙的最小公共發佈週期為12天,一個月裡面只能有兩個12天。考慮“最多”,只要在一個自然月的前六天中共同發佈一次(若是2月,則為前四天),就能保證共同發佈日達到3天。D項當選。


(16國考-64)某新建小區計劃在小區主幹道兩側種植銀杏樹和梧桐樹綠化環境。一側每隔3棵銀杏樹種1棵梧桐樹,另一側每隔4棵梧桐樹種1棵銀杏樹,最終兩側各栽種35棵樹。問最多栽種了多少棵銀杏樹( )

A.33 B.34 C.36 D.37

要使銀杏樹最多,考慮極限情況,只需要從一側一端開始就種植銀杏樹。那麼一側每隔3棵銀杏樹種1棵梧桐樹,即每4棵中的前3棵為銀杏樹,35÷4=8…3,則該側銀杏樹為3×8+3=27(棵);另一側每隔4棵梧桐樹種1棵銀杏樹,即每5棵中的第1棵為銀杏樹,35÷5=7,則該側銀杏樹有7棵;27+7=34(棵)。B項當選


【16聯考-7】甲、乙兩個相同的杯子分別裝滿了濃度為20%和30%的同種溶液,將甲杯中倒出一半溶液,用乙杯中的溶液讓甲杯加滿混合,再將甲杯倒出一半溶液,又用乙杯中的溶液將甲杯加滿,問最後甲杯中的溶液濃度是多少?

A.22.5% B.25% C.20.5% D.27.5%

解一、每次混合都是一半與一半混合,實質是等比例混合,濃度為兩個混合濃度的平均數。第一次後是(20%+30%)/2=25%,第二次後是(25%+30%)/2=27.5%

這是典型的被出題人牽著鼻子走的解法,此題是好在比例較簡單、計算頗易——都是對半故可用平均數,若比例複雜呢(如分別倒出1/3和3/5?)

解二、把握實質,也就是我說的轉化思想,實際上最後甲中是1/4原甲溶液和3/4原乙溶液混合。兩部分混合,往往可用十字交叉法,溶液更是典型應用。

則20 1

(27.5)

30 3

或者可以運用定性分析法(資料分析中常見),混合濃度必在20、30之間且更靠近30(因30%的乙溶液量大),則D。無需計算,省下3-5秒。積土成山、積沙成塔,時間就是這麼一秒一秒節省下來的。


【16聯考-8】甲、乙兩個相同的杯子分別裝滿了濃度為20%和30%的兩種溶液,將甲杯中倒出一半溶液,用乙杯中的溶液將甲杯加滿混合,然後再將已經加滿的甲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一杯清水中且未溢出,溶液濃度變為20%。若該溶液密度與水完全相同,問原甲杯中溶液的質量是這杯清水質量的多少倍?

A.1 B.2 C.3 D.4

很簡單也很典型的十字交叉法應用:第一次甲乙混合後濃度為25%,與水混合後變為20%,根

25 20

20

0 5 20:5=4:1


【16聯考-9】在九宮格內依次填入數字1-9,現從中任取兩個數,要求取出的兩個數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共有多少種不同取法?

A.9 B.18 C.36 D.45

解一、正向求解

一旦選定了一個格子後[C(9,1)種],與這個格子一行的另外兩個格子、與這個格子一列的另外兩個格子都不能被選中,只有剩餘9-1-4=4個格子可選中。則有C(9,1)*C(4,1)=36種組合,但一種組合實際被計算兩次,故應為36/2=18

解二、逆向思維法

總種類數-不滿足條件的種類數=滿足條件的種類數

總種類數=C(9,2)=36

不滿足條件的種類數=從每行或每列分別取兩數=6×C(3,2)=18

則36-18

蕭評:注意排列組合及概率問題中逆向思維是非常常用也非常實用的,逆向有兩種:過程逆向和思維逆向,可得兩個簡化:思維的簡化計算的簡化


參見兩道聯考真題:

(11.424聯考-44)小王開車上班需經過4個交通路口,假設經過每個路口遇到紅燈的概率分別為0.1,0.2,0.25,0.4,他上班經過4個路口至少有一處遇到綠燈的概率是( )

A.0.988 B.0.899C.0.989 D.0.998

至少有一處遇綠燈的概率=總概率-沒有一處遇到綠燈的概率=1-0.1*0.2*0.25*0.4=0.998


(13.413聯考-21)某次抽獎活動在三個箱子中均放有紅、黃、一綠、藍、紫、橙、白、黑8種顏色的球各一個,獎勵規則如下:從三個箱子中分別摸出一個球,摸出的3個球均為紅球的得一等獎,摸出的3個球中至少有一個綠球的得二等獎,摸出的3個球均為彩色球(黑、白除外)的得三等獎。問不中獎的概率是多少?()

A.在 0~25%之間 B. 在25~50%之間

C. 在50~75%之間 D.在75~100%之間

解一:正向求解

1、從箱子中摸出三個紅球的概率為1/8,則摸出都是3個紅球的概率為1/8×1/8×1/8=1/512

2、得二等獎的概率:由題幹中可以得出摸出三個都不是綠球的概率為7/8×7/8×7/8=343/512

則至少有一個綠球的概率為1-343/512=169/512

3、中三等獎的概率:為磨出的鵝3個球都是綵球(由題幹可知黑、白、綠都除外),並且3個球都不能為紅色5/8×5/8×5/8-1/512=124/512

中間的概率為以上三項相加為294/512,則不中獎率為218/512≈40%


解二、逆向思維:不中獎,首先不能有綠色球,其次至少要有一次黑白球。

1、不能有綠色球,那麼總種數是7*7*7=343;

2、至少有一次黑白球的對立情況就是一次黑白沒有(亦不能為綠),這樣的次數是5*5*5=125,

所以,滿足不中獎的條件是343-125=218


【16聯考-10】某商店10月1日開業後,每天的營業額均以100元的速度上漲,已知該月15號這一天的營業額為5000元,問該商店10月份的總營業額為多少元?

A.163100 B.158100 C.155000 D.150000

蕭評:等差數列性質:和=中位項×項數:10月共31天,中位項為第16天(10月16日),可知這一天營業額為5000+100=5100元,則10月份的總銷售額=5100*31。

注意這時候就不要傻乎乎計算了,雖然計算也不煩,但畢竟有效數字兩位數相乘需要時間,至少10秒吧。此時可以考慮數字特性:

解一、純倍數特性法:有同學會覺得5100含有“3因子”以及“17”因子,通過3倍數排除A、C,D不是17倍數,來得B,但實際判定CD不是17倍數需要一些時間,說簡行煩。

解二、首先以尾數法,最後的有效數字為1排除CD,再以容易判定的3倍數特性排除A。

記住:不要為了技巧而技巧,方法是為人服務的,我們運用技巧的目的只有一個——簡化計算,凡是不能達到此目的的都不是好方法。所以我說很多同學的最大誤區是盲目迷信技巧。


【16聯考-11】某種商品原價25元,每半天可銷售20個,現知道每降價1元,銷售即增加5個。某日上午將該商品打八折,下午在上午價格的基礎上再打八折出售。問其全天銷售額為多少元?

A.1760 B.1940 C.2160 D.2560

解一、上午打八折少了25×0.2=5元,則銷量為20+5×5=45個;下午再打八折,少了20×0.2=4元,則銷量為45+4×5=65個。銷售額=20×45+16×65=1940元

解二、尾數法,注意考慮最後兩位即可,20×45後兩位00,16×65=65×2×8=130×8,後兩位40,則B

蕭評:尾數法雖然很簡單,卻非常實用,在皆為選擇題的數量關係中,如魚得水。


【16聯考-12】某班共有42名同學,喜歡讀小說的有25人,喜歡讀詩歌的有30人,既喜歡讀小說又喜歡讀詩歌的同學最少有多少人?

A.8 B.9 C.13 D.11

集合+極端思想 A+B-AUB+非A非B=總數

A,B,總數都是固定值,若使AUB最少,則非A非B最少,最少可為0,,

則AUB=A+B-總數=25+30-42 同樣,尾數為3,則C

蕭評:注意集合問題有專屬神器——尾數法,幾乎所有集合問題都可據此破之。


【16聯考-13】A、B兩輛車同時從甲地出發駛向乙地,A車到達乙地後立即返回,返回途中與B車相遇,相遇點距乙地30公里,相遇後A車經過4小時返回甲地,B車經過0.5小時到達乙地,則A車往返一趟共用了多少小時?【陝西】

A.10 B.6+2√2 C.10√2 D.8+√2

解一、可知B車速度為30/0.5=60,假設他們相遇時走了T小時,則速度比A:B=時間反比=T:4=15T:60,則可知A車速度15T。甲、乙兩地距離為60T+30,相遇時甲走了60T+60,可知60T+60=T*15T→T^2-4T+4=0得T=2+2√2。則A車往返一趟用時2+2√2+4=6+2√2小時

解二、說明下解一是網上解析,因為此題我根本懶得算,甲比乙快,全程分兩段,一段甲走4小時,一段乙走0.5小時,則甲走全程必定小於4.5小時,往返小於9小時,則B

蕭評:數量第一反應是能否不計算、第二才是怎麼巧算速算


【16聯考-14】有100人參加五項活動,參加人數最多的活動人數不超過參加人數最少活動人數的兩倍,問參加人數最少的活動最少有多少人參加?

A.10 B.11 C.12 D.13

極端法關鍵就是構造:參加人數最少的人數要儘量少,則其餘四項活動都儘量多。令最少的有a人,則其餘四項活動都有2a人,共9a=100 則a=100/9=11又1/9,則a至少要取12。


【16聯考-15】三個連續的奇數,後兩數之積與前兩數之積的差為2004,則則三個數中最小的數為多少?

A.497 B.499 C.501 D.503

解析:後兩數之積與前兩數之積的差為2004,因為兩次乘積都有中間一項,則2004=中間項*(第三項-第一項),連續奇數,故第三項-第一項為4,則中間項為501,最小為499.


【16聯考-16】老王圍著邊長為50米的正六邊形的草地跑步,他從某個角點出發,跑了500米之後,距離出發點直線距離相距有多遠?

A.50√2 B.50√3 C.25(√2+1) D.50(√3-1)

週期+平面幾何,考點依然是一角為30度的直角三角形其幾邊的關係,B

蕭評:聯考這個考點已然考到氾濫,依然初心不改,執著程度直比尾生,可歌可嘆~~


【16聯考-17】某高校藝術學院分音樂系和美術系兩個系別,已知學院男生人數佔總人數的30%,且音樂系男女生人數之比為1:3,美術系男女生人數之比為2:3。問音樂系和美術系的總人數之比為多少?

A.5:2 B.5:1 C.3:1 D.2:1

解一、坑爹的方程法,不多說

解二、凡含比例兩部分混合均可用十字交叉法。

可以考慮分數形式,1/4=5/20,30%=6/20,2/5=8/20

則 5 2

6

8 1


【16聯考-18】木匠加工2張桌子和4張凳子共需要10個小時,加工4張桌子和8張椅子需要22個小時。問如果他加工桌子、凳子和椅子各10張,共需多少個小時?

A.47.5 B.50 C.52.5 D.55

2桌+4凳=10,則1桌+2凳=5……(1)

4桌+8椅=22,則1桌+2椅=5.5……(2)

(1)+(2),得:2桌+2凳+2椅=10.5小時,則10桌+10凳+10椅=52.5小時

最後一步亦可尾數直接判定(含.5且大於50)


【16聯考-19】2014年父親、母親的年齡之和是年齡之差的23倍,年齡之差是兒子年齡的1/5,5年後母親和兒子的年齡都是平方數。問2014年父親的年齡是多少歲?(年齡都按整數計算)

A.36 B.40 C.44 D.48

解析:可知父親年齡12a,母親年齡11a,兒子年齡5a。

5a+5為平方數,說明a=4,則父母分別為44和48,代入知44+5為平方數,則父親48


【16聯考-21】社長、主編和副主編三人輪流主持每週一的編輯部發稿會。某年(非閏年)1月6日的發稿會由社長主持,問當年副主編第12次主持發稿會是在哪一天?

A.9月1日 B.9月2日 C.9月8日 D.9月9日

1月6日社長第一次主持,則副主編第一次主持是在1月20日。此後每過21天就會主持1次。副主編要第12次主持需要過11*21=231天。每月基準值30,先推斷9月,因1、3、5、7、8均31日,多算5天,非閏年2月28日少算2天,而240-231=9,故共多算9+5-2=12天,故20-12=8,則C

蕭評:對問題掌握熟練,亦可尾數法簡便計算,速算關鍵是不要依次每月相加,而直接先以基準值30計算,再進行修正,也就是所謂基準法。


【16聯考-22】某件商品原價25元,成本15元,每天可銷售20個。現在每降價1元就可多賣5件,為獲得最大利潤,需要按照多少元來賣?

A.23 B.22 C.21 D.20

解析:假設降價X元,則多賣5X件。原始利潤為25-15=10元。則有:

一、配方法:(10-X)*(20+5X)=200-20X+50X-5X平方=200-5X平方+30X=200-5(X-3)平方+45

X=3時,利潤最大,此時價格22

二、結論法:(10-X)×(20+5X)=5×(10-X)(4+X) 當10-x=4+x時,取最值,即X=3

三、求導法:(10-X)×(20+5X)=200-5X平方+30X 其倒數為30-10x x=3時,導數0,取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