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何要攻占韩国上党郡?

按照远交近攻的主张,秦国的战略是先灭距离最近的韩国。韩国的地形像一个葫芦,上下两头大,中间小,为此秦国制定一个“半韩”的实施方案。

所谓“半韩”,就是占领韩国一半的领土,即攻占韩国上党郡。

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何要攻占韩国上党郡?

图-长平之战前韩国上党郡形势

研究长平之战,重点是韩国上党郡,只要将太行山南部上党郡研究清楚,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就逐渐清晰。

太行山,号称“天下之脊”,也就是天下的脊梁。谁占领太行山,就有天下的脊梁,太行山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山南部的韩国上党郡,在三家分晋之后,将魏国和赵国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如果秦国占领上党郡,将从南太行山切断赵国晋阳与邯郸的联系,下一步秦国可以沿汾水而上攻打晋阳,或分兵从太行山走“5滏口陉”直扑太原盆地,赵国只能从北太行山的“7井陉”绕路救援,可以说相当被动。

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何要攻占韩国上党郡?

攻占上党郡对于秦国来说,有四重意义,一是削弱韩国,以进一步兼并韩国;二是从中间分离赵国东西领土;三是居高临下对赵、魏形成地缘优势;四是彻底实行远交近攻,攻最近的韩国。

如此一举四得,秦国当然是要发兵攻打上党。

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何要攻占韩国上党郡?

图-长平之战前韩国上党郡形势

关于太行山的得失,主要是围绕太行山十条通道的争夺。太行山十条通道,东西走向九条,南北走向一条。其中第二到第六条通道,与韩国上党郡有关。

我们来看看这五条太行山通道:

“2轵关陉”,这是太行山中最快捷的一条通道,连接河东郡和河内郡,因为山路短,因此通行速度快,当前已经被秦国占领。

“3白陉”,西入口由秦国控制,东入口由魏国控制,中间的通道属于韩国上党郡。

“4羊肠陉”,又称“羊肠坂道”,只有东侧一个入口,由赵国控制,山上的道路则归属韩国上党郡。

“5滏口陉”,沟通赵国的晋阳与邯郸,是赵国的生命通道,东西两个出入口都由赵国控制,中间的通道还是属于韩国上党郡。


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何要攻占韩国上党郡?


“6太行陉”,太行山唯一南北走向的通道,与上党郡其他三条通道都相通,仅有的一个出入口和通道,全部控制在韩国手中。

从地图上看,秦国通向上党郡的唯一入口,就是“3白陉”的西入口,起初秦国正是从这里发起攻击的。

公元前265年,秦军从“3白陉”登上太行山,攻占韩国上党郡西部的端氏,但也遭到韩国的顽强抵抗。

如果把上党郡分为三个板块的话,是北部以屯留为中心的北上党,西部以端氏为中心的西上党,东部以长平为中心的东上党。


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何要攻占韩国上党郡?

秦国攻占西上党端氏这个板块,付出比较大的代价,而当秦军继续东进,试图进入东上党之时,被韩国人依空仓岭修筑的高平关给阻挡。

秦军伤亡惨重,韩军抵抗激烈,算下来秦军共伤亡达到七万之巨,还只攻下三分之一个上党,而上党另外两个板块,韩军的防御力度明显加强。

韩军抵抗顽强,重要原因是来自韩国本部的援兵和物资源源不断,韩军利用有利地形,负隅顽抗。秦国如何实现“半韩”战略,而又自身损失最小呢?甚至一针见血,一剑封喉呢?

秦昭襄王、武安君白起、相国范雎,不得不重新规划进攻上党郡的策略,他们都是当世豪杰,钻研出来的战略,不可谓不毒辣。

新的“半韩”战略很快制定出来:秦军改变进攻方向,将兵力转移到太行山南部,猛攻韩国中部狭窄处的各要塞,最后攻占中部的大城野王城,将韩国分割成都城新郑所辖区域和上党郡南北两块土地,这样一来上党郡就成为韩国的一块飞地,然后再迫使韩国将上党郡这块大蛋糕拱手送上,秦国就能占领一半韩国的领土。

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何要攻占韩国上党郡?

图-长平之战前韩国上党郡形势

当然以秦国的军事实力,不进行任何战略布局,一个城一座山头去攻占,花上十年二十年,占领半个韩国也不在话下。

但已经六十岁花甲之年的秦昭襄王可不想等上十年二十年,他要在自己晚年的时候,为子孙获取更多的领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