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把别人的故事或者杜撰的故事用第一人称来描写的人?

大叔初道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对于读者来说,可能更能接受的是第三人称。

 

而对于作者其实也是一样,尤其是对于萌新作者来说,最能得心应手地还是第三人称的描写。

当然了,不管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只是写作的一种手段。不管是在名著中还是在网络小说中都是相互穿插使用的。《水浒传》中鲁提辖醉打镇关西中的描写就运用了这样的描述。《盗墓笔记》中铺垫诡异环境的时候也运用了许多这样的手法。

 

第一人称描写的话世界观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很多时候需要借助旁白之类的辅助才能将一个故事展现出来。而且第一人称描述基本就是他的所见所闻,所以很有局限性。也因为有局限性,所以能营造很多悬疑气氛。故此第一人称写探案悬疑小说是上上之选。古龙的《流星蝴蝶剑》中运用第一人称埋伏的一个人给人的悬念就十分抓人。





梦过浮生丶


《因为疫情,女儿一直没来看我》每年春节,女儿都会来养老院看我,今年春节因为疫情隔断了女儿来养老院的路。我等啊等,马上到二月二了,也没见女儿的影儿,甚至没来一个电话。

我今年已经88岁了,入住养老院快十个年头了,十年来我的女儿一年中,来养老院看我三次,五一,十一,春节。十年以来,女儿从来没有接我回家看看,所谓的回家就是回女儿家看看,我来养老院之前,女儿已经把我的房子处理了,其实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是断了我的后路。我的女儿真的对得起我,十个春节都没接我回去。隔壁的叶老太太来养老院都十五年了,他儿子也没接她回过家,春节前她在自己的房间里结束了生命。头天晚上她还和我聊天,话里话外挺想家的,我很理解她。我的老伴在我45岁时就撒手西去了,我一个人带着女儿,熬过春天,再熬冬天,把女儿养大后又开始为女儿带孩子,女儿的孩子长大了,我就成了无用之人,给女儿带孩子那会儿,姑爷子对我还行,人家是省里领导,回家时打个招呼就很给我面子了。女儿的孩子上大学走了之后,姑爷子明里暗里开始开始讨厌我了,每次回家不在和我打招呼了,没有办法女儿给我在外面租间房子,还给我请来了保姆,现在的保姆又懒又馋,保姆在我睡觉时,偷喝牛奶,我女儿买来的猪肉,每次炖菜时,她都要先偷吃几块,后来被我女儿给辞了,期间换了几任保姆,都不欢而散。后来女儿又把我接回她家,姑爷子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一不高兴就喜欢披着一件军大衣,在厅里走来走去,弄得我都不敢上卫生间。有一天早晨我起床后,在屋里喊女儿帮我找件衣服,我不知道姑爷子昨天晚上回来很晚,当时正在睡觉的情况,结果惹怒了姑爷子,姑爷子当着我的面喊到,“请您离开我家。”为了不让女儿为难,我住进了养老院。开始的时候我有点不适应养老院的生活,我经常给女儿打电话,想在外租房子住,女儿没同意。我吃不惯养老院的饭菜,给女儿打电话,强烈要求回去,女儿还是没答应。就在适应与不适应中,我在养老院熬了三年,女儿每年春节都拿点吃得来养老院看看我,后来女儿来养老院看我的次数越来越少,原因是姑爷得脑血栓了,瘫痪在床上了,女儿要天天伺候他,基本就没时间来看我了,我也不在张罗回家了,十年来我开始能在养老院前后院走走,后来我也走不动了。既使这样我还能保持一颗不老的心,女儿来之前会问我需要什么,我让她给我带眉笔和口红,女人到什么年龄都要化妆,化妆能提升人的精气神,我每天化妆,把自己的眉毛画的又长又黑,把已经很难看的老嘴抹上口红,养老院的老伙伴们说我是老疯婆子。回家的路已被堵上了,每次想到这儿我的老泪就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墨航


喜欢看小说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是很好理解的。有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别人身上,但如果改用第一人称我去写,往往效果会意想不到的好。为什么呢?当然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耐人寻味。对于动笔竿子的作者来说,似乎也有身临其境而下笔如有神助的体验。

事实上,很多文学名著,故事的主人翁都是我这个第一人称。嘿嘿,难道读者们就会傻乎乎以为,事情就是一定发生在作家本人身上的吗?

杜撰的故事,只要合乎常理,用第一人称去写,也沒有什么过错。文学故事,作用就是用来愉悦心灵,陶冶情操,当然,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可用来消遣时光。既然这样,人们又何必会去计较,故事的叙述者,是张三李四,还是作者本人我。

写故事用什么人称,并不重要。只要更有利于故事的展开,提高感染力,增加趣味性,管它是别人的事情,还是脑子里活生生蹦出的构想,尽可用“我”来叙述。


秋行西窗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实,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的内心世界。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他们向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的。”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剔的眼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实,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小洋故事会


大家好,我是故事领域创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别人的故事也好,杜撰的故事也好,只要满足人物、情节、环境,它就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故事的基础条件。

故事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将它讲出来就是讲故事人的问题了。将杜撰的故事或他人的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讲述出来,如果是在写新闻,那就叫弄虚作假;写文学作品那就叫杜撰。但如果单纯只是讲故事,我个人认为无不可,可以叫做体验派写法讲故事吧。

用第一人称讲故事,让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有利于故事的阅读体验,没什么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文字玩家文武公


看你写什么样的故事类型,如果是破案冒险类的故事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也会有视角带来的故事叙述局限性,不过推理故事也有利用这样的视角盲点来设置诡计的.但是绝大部分的长篇故事都不太可能只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可以使用转述别人的故事来改变视角增加故事的完整度.比如:福尔摩斯、盗墓笔记都是第一人称兼有其它人称的形式.

而多角色、多线发展的故事就比较适合用第三人称来写,毕竟“我”不太可能经历完所有的事情.这类故事很多就不举例了.

在写作难度上第一人称的“我”如果性格、经历和作者本人相似的话,难度会较低,但如果性别都不同的话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比较男性和女性看事情的方式是有区别的.这种情况下用第三人称来写就比较简单.

另外用第一人称来写小说还要写出主角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考虑“我”获得信息的可能性.这些在用第三人称叙述时不需要担心的问题,在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就会变成故事合理性的关键.

总之故事如何天马行空都可以,但是逻辑上的合理不能丢,然后就是有趣.只要能做到这点用哪一种人称来写都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在于你想让读者看到怎样的一个故事.只要你想,用第二人称也是可以的,《魔王爸爸的十六封信》就是用第二人称写的,十分有趣.


八零后亮亮


我个人是可以接受这样的。这也是写故事的方式之一,而且采用第一人称描写,读者更容易接受,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如果用第三人称描写,写得不怎么样的话,反而会让读者觉得很假。

当然,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描写,只要我们的故事能够打动读者,能引起读者某一方面的共鸣,我认为这就是好故事,这样的作者就是优秀的作者。



生活and故事


大家好,我是一个头条创作者,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提问,在答题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我个人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撰写或阅读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场并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主角,或者说跟随这篇文章使我开始思考。我猜结果是我应该加入其中。写作质量绝对好。

  有一句话:只有自己的事物才能拥有最真实的感受。我个人觉得这句话太绝对了。这个故事是别人的或别人的。 (除了窃),只要您写的是某种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撰写本文的人就为它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新的灵魂。

  因此,我个人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萱豆妈妈讲故事


这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个人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写文章或者是读文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身临其境,让自己觉得我就是主角,或者说我跟着这篇文章已经让我浮想联翩,猜想结果,就是我就应该是置身其中了,那么不论文笔的好坏,这绝对是遍好文章。

有句话说:只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事才能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这句话个人感觉太绝对了。故事是别人的也好,自己编的也好,(抄袭除外)只要是你写出来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这篇文章的人赋予了它全新的生命,全新的灵魂。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绝对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


81天真无邪


写作的视角本来就有很多种,第一人称只是其中之一。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只要是对创作有利,第几人视角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