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我们可以很自然地面对女性怀孕的事情


但是当她们跟我们讲起为什么她们可以怀孕的时候


我们就很不自然了


而我们,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

01 葛雅特莉:“我们女性宁愿死于疾病,也不愿意用它”

我们享受着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并且不断用我们的小脚印跟着大时代的步伐,很多的东西都跟着我们的身体一块向前迈,唯独我们的思想还保持原地不动或者只前进一丢丢。

谈性色变”、“谈女性用品脸色骤变”依旧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如果我们女性对于自己的用品都羞涩得遮遮掩掩,那也难怪男性见到的时候会大惊小怪。

一个社会的悲哀是,当“女性用品”只能在女性之间鬼鬼祟祟地流传,男性见了都避而不谈

这让我想起了开拓无数人眼界的印度电影《护垫侠》:

故事因一片卫生巾而起。面对妻子在生理期仅仅用一块脏布解决的困境,男主拉克希米为了妻子的健康,一个印度大男人勇敢地前往商店买了包干净又舒服的卫生巾。

令男主没想到的是,妻子居然觉得丈夫小题大做,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让卫生巾取代自己那脏脏的布块。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在印度的大部分女性,她们总是用那些脏布、树叶,有的人甚至用炉灰处理,导致有些姑娘年纪轻轻的,就不能生育了,还有不少妇女,因此死亡了

就像电影里的医生说道,“每个月至少有10到12个妇女会来这儿看病。”听到医生所说的如此恐怖又那么真实的数据,男主更加想再次为妻子、甚至全印度的女性改变点什么。

他一直在努力寻求能够用低成本制造出卫生巾的方法,反反复复地买各种材料制造,终于在一次觉得自己已经研制成功的时候,满怀欣喜地拿给妻子试用。

然而,责怪和训斥再一次地降落在男主身上。妻子依旧不买丈夫的账,甚至直言告诉丈夫:

我用这个都已经好几年了


它很干净 我刚洗过


我们女人 宁愿病死


也不要活在这种羞辱当中


我就连说起这个都觉得很羞愧

根深蒂固的思想,即便风再大再地动山摇也不会发生改变。即便是那个她深爱的男人,也无法改变她

我们常常活在别人的眼皮底下或者嘴皮底下,一旦别人认为女性生理期就是“肮脏”的表现,那么很多女性们就更加觉得羞愧了。

可是,那些不是从我们身体流淌出的鲜活的血液吗?她并不肮脏,她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她也有生命,她不能用“它”来形容

就像电影里的男主一样,坦然地面对她,尊重她。不是想方设法去嘲笑女性,而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为她们的身体健康而考虑。一个男生都做到了,身为女性又有何羞愧的呢?

如果女性一开始就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她,男性也用一双清澈的眼睛去正视她,那么双方才能共同地以平视的角度看整个世界

而不是像妻子葛雅特莉所说的那样: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02 正是因为有忌讳不谈的长辈,才会有慌慌张张的女儿

从小学开始,身边的一小部分同学开始有生理期,她们慌慌张张地跟班上的女同学借用卫生巾。甚至还叮嘱小伙伴必须夹在书本里或者藏在口袋里传递给她们。

互相静悄悄地、鬼鬼祟祟地借卫生巾已经成为班级里的常态。从一个口袋慌张地送到另一个口袋中,丝毫不敢露出半点卫生巾的样子。如果被男同学瞧见了,同学还会显得很不高兴,好像那样子丢了她的脸。

尤其是上体育课的时候,女生生理期肚子不舒服,无法跟着大部队一起跑步。但是她们害怕被班上的男同学发现“小秘密”,甚至觉得跟老师请假说不出理由,她们忍着疼痛硬着头皮地跑下去。

同样身为女性的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拿卫生巾不能光明正大的?

遮遮掩掩、慌慌张张难道就是迎接我们的青春最好的方式?

就像之前我看到过一个采访关于“第一次来例假的感受”的视频,当小女孩被问到当时的感受时,没想到,从其口中蹦出的居然是——害怕被骂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为什么小女孩会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因为家里人常常闭口不谈,一不小心谈起就惹上一身骂?随着这种意识的熏陶和渗透,小女孩在面对自己青春期的时候反而更多是恐惧和害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


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如果长辈们不把如何应对女孩子青春期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们,反而闭上了嘴巴,那些没有讲出口的话,会偷偷跑到女儿们的心底里,为她们那颗慌乱的心添加上几分重量

而一旦重量即将超出负荷,青春期敏感而又脆弱的女生们只能选择以最痛快的方式结束每个月一次的大慌张。

正如这位年仅12岁的女孩子,第一次迎接青春期,竟然是吓得不知所措。她曾经向母亲表示过自己的困扰,但是母亲却没有好好地帮助女儿疏解困扰。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这位母亲,事后她应该后悔不已吧。如果早一点好好引导孩子,光明正大告诉孩子这是青春期正常的表现,我想孩子也不会高空坠落寻求自杀,反而好好迎接她的青春期。

就像这位母亲: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长辈们在我们青春期对我们的教导和温暖,我相信每个女孩子都会记住一辈子。相反,如果凡事都让我们自己猜想还不让我们讲,那么我们以后就真的什么也不想讲了

03 每个家庭改变一个孩子,每个孩子改变几位同学,几位同学再改变他们的同学

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曾和班上的一些女同学讨论过,什么时候会对孩子展开生理期这方面的教育,我脱口而出,“小学三四年级”。没想到,语音刚落,有一个女生就对着我说道,“好恶心”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在生理期这方面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既然无法做到一下子改变全社会,那么就先从每一个家庭做起让这些小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强大动力

无论男孩子女孩子都进行生理期教育

父母们固然要对女儿们进行生理期的教育,但是也不能忽略对儿子的教育。我曾经看到一个视频,外国的一位妈妈对着儿子教起了如何使用卫生巾以及如何购买卫生巾。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视频中的妈妈毫不耐烦地给儿子解释女孩子生理期的一切,没有因为是男孩子就直接跳过这一专题的教育。

这样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儿子怎么能不优秀呢?因为他懂得不能去取笑那些处于生理期中的女孩子们,反而会更加尊重她们,甚至在她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为她们奉献点力量

就像这个我收藏了很久的温暖小故事一样: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在我们女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男生们不仅不会落井下石,反而还会雪中送炭,让我们觉得这并不是糟糕的事情。

因为男生们都能正确看待他们的这种心态能感染旁边的女生,同时这种感染力是最强的,能迅速让女孩子们改变想法

面对女儿们的生理期,以各种方式恭喜孩子长大了

每个女孩子总会迎接属于她们各自的生理期。如果此时作为父母的对着她们的青春期更多的是不理睬或者叫骂,那么青春期也会变成她们的恐惧期

我很反感有些父母对着他们的女儿说,“这么早就青春期了,糟了,糟了”或者“青春期到了,最好远离男生们,小心……”之类的话。

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们觉得生理期到来就会剥夺她们原本美好的生活,这样的误解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安抚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这是长大的象征,恭喜孩子长大了。

王龙玺老师在《开得了口家长性教育》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在她第一次处于生理期的时候,母亲召集全家人举办了一个仪式,这个仪式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庆祝女孩青春期到了。


母亲告诉她,生理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象征着从今天开始,这个女孩拥有了能够带来新的生命的能力。


并且鼓励她以后有任何关于性的困惑和烦恼,都能够自然地、坦诚地、公开地和家庭成员去讨论。

简短的故事却意味深长。与其让孩子们恐惧地面对生理期,不如让孩子们放松地去迎接她。

孩子们越放松,就不会再慌张地用小口袋递送卫生巾,也不会再偷偷摸摸,害怕别人发现;孩子们越放松,日后遇到问题越敢于开口,不会憋在心底里,家长们也能越放心。

04 期待文化和经济并进的社会

很喜欢《护垫侠》里一句话:

女人强大,母亲强大,姐妹强大,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我不是在宣示女权,我觉得每个人都能站在一个平视的角度看身边的人才是最好的。只是如果连我们女性都做不到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那何谈别人会尊重我们呢?

女性可以光荣地告诉我们的孩子甚至其他人,我们为什么能孕育出新的生命。这样我们才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让我们的女儿尊重自己或者让我们的儿子尊重别人的女儿

我最期待的结果就是像《破产姐妹》里男厨师脱口而出的那样:

让无数女性成长的《护垫侠》:告诉孩子怀孕生下你,正是因为有她


文/没有感情的情感。喜欢就请关注我吧,用最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最简单的话语讲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