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顶天死后明教只三人有实力争教主,三人有一共同优势,不是武功

倚天中,阳顶天死后,明教大乱,各大高手为了争教主之位,不惜撕破脸面,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令人不胜唏嘘。我们知道,明教之中,高手如云,谁都不比谁差多少,所以没有一个人武功高出其他人太多。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灭绝师太就曾分析明教的局势,她说明教之中至少有五六人有资格争教主,可见明教的高手不但多,而且都有很强的实力。

阳顶天死后明教只三人有实力争教主,三人有一共同优势,不是武功

不过,灭绝师太毕竟是局外人,对明教的事不可能了解得那么清楚,其实,明教中争教主的人虽多,但真正有实力竞争教主之位的,并不算太多。因为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只要武功比其他人高,就能当教主,却忘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有一个细节,明教五行旗不但阻截六大派的人,同时还和天鹰教明里暗里地争斗不休,看双方争斗的情势,他们彼此的仇恨恐怕不比和六大派的少。书中说五行旗和天鹰教素来不睦,一直在争教主之位。也许你会很奇怪,五行旗掌旗使除了庄铮,没有一个是一流高手,他们哪来的底气和天鹰教教主、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殷天正较劲呢?

阳顶天死后明教只三人有实力争教主,三人有一共同优势,不是武功

这就引出了一个权力纷争的关键因素,也就是明教争夺教主之位的一大砝码——兵权。

我们知道,明教高层有左右使,护教法王,五行旗,五散人,但是真正和六大派交手时,作战主力一直是五行旗,因为他们手下有足够的兵力。其实,光明顶上张无忌力战六大派高手只是这次大战役的收尾,真正惨烈的战斗是六大派去光明顶的途中和五行旗之间的数次交手。武林中的纷争,按江湖规矩单打独斗种种,其实都是小打小闹,真要完成政权的颠覆或毁灭,还是要靠军队的力量。你也许会说,五行旗这么多人,也没有阻止六大派登上光明顶啊。但是毕竟六大派和五行旗交战的过程中,死伤人数最多啊,而且,六大派也派出了很多人啊。

阳顶天死后明教只三人有实力争教主,三人有一共同优势,不是武功

然后我们回到五行旗和天鹰教的斗争,为什么五行旗偏偏和天鹰教不和呢?就是因为天鹰教也有足够的兵力,虽然殷天正离开明教在外设立天鹰教,但从性质上来说,天鹰教只能算是明教的支教,如果时机成熟,殷天正完全可以出兵回到光明顶,一举夺魁,当上明教教主。殷天正在江南成立天鹰教,除了带走自己的党羽,肯定也不断地壮大势力,所以在武林中,天鹰教也算是个不小的政权组织了。因此,五行旗才把天鹰教视为眼中钉,因为双方都有一个夺取政权的砝码——兵力。

也就是说,明教如果有人具备足够的实力争夺教主之位,殷天正肯定算一个。而五行旗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庄铮无疑是他们的老大,因为庄铮毕竟武功高过其他四人太多。所以庄铮也是教主之位的有力争夺者。

阳顶天死后明教只三人有实力争教主,三人有一共同优势,不是武功

既然提到兵权,那么我们不妨再看看明教之中,谁还有这个优势。光明右使范遥早早就离开明教,而且此人喜欢独来独往,单独行动,所以他没有什么兵权。紫衫龙王更是早就和明教互相抛弃,所以更可以忽略不计。金毛狮王虽然贵为阳顶天的钦定接班人,但他28岁以后就致力于找成昆复仇的事业当中,对教主之位全然不在乎。青翼蝠王逍遥自在,武功虽高,但政治方面情商明显不够。至于五散人,只是五个闲云野鹤,在明教中算不得一流人物,武功和兵权方面都不够资格。

阳顶天死后明教只三人有实力争教主,三人有一共同优势,不是武功

还有一人未提及,就是光明左使杨逍。明教大乱之后,杨逍并未像其他人一样远离光明顶,虽然他隐居坐忘峰,但那是为了避嫌。为什么杨逍不离开呢?一来是责任感,二来是,杨逍也有一定兵权和兵力,昆仑山区域其实是他的根据地,他手下的天地风雷四门,就是他的兵力。有了这些人作为手下,杨逍在昆仑山其实也构成了一个袖珍小政权。这也就是为什么五散人老是找他的晦气的原因,因为他手下有兵,有当教主的条件,成为众矢之的就不奇怪了。

也就是说,明教之中,有实力当教主的,其实只有杨逍,殷天正,庄铮三人,这三人武功当然都非常高,在明教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支撑他们竞争教主之位的却绝不是武功,而是兵权——毕竟明教虽在武林,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权组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