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湖西崖原始村落最北是魏家大院,東到大院前太平街二百米東門,西到大院前太平街一百米通南門的主街。太平街南有兩條街,分別叫鳳凰前街和后街,后街也有個東門,與太平街的東門基本相對,前街與南北主街交匯往北不遠有個南門。這就是湖西崖最早的居住地。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南門裡是村中最繁華的地方,“三、八集”最早就在此處逢,每天天不亮吃早餐的人們就匯於此,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南門裡西南最早是李新起爺爺李如延的缸窯,後來改成碗窯社,之後又改成了飯店、旅館、商店、縫紉店、鐵匠鋪等。

過路口西面是李廷勝父親李印堂開的旅店,緊靠著是鮑玉貴的砂壺窯,後來成了十三隊的牛屋。路東是英新春家的碗窯廠,廠子東南就是著名的湖西崖八大景之一——龍頭汪。

英家碗窯廠前面是李友堂家、老馮家,再往前就是張瑞祥的缸廠,廠西就是三間二層的樓房,這在當時可以說是聞名鄉里,此樓建在高嶺上顯得特別高大。

後來人們把這一大片窯廠統稱“大樓院”。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這個大樓院就相當於現在的工業園,各種窯廠都集中於此。大樓的西面是湖西崖八大景之一的鳳凰頂,傳說鳳凰曾落過的地方,當時是窯貨市場,天南海北的商人云集於此。西面是大崖頭,有一口深水井、一個澡堂,還有一個老戲臺。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張家缸廠南窯屋與東窯屋中間有條往南去的小路,前面是個儲水池和矸堆。

最南邊是孫志學父親孫敬庭的缸廠,規模也很大,窯屋也有近三十間。

孫家缸廠西是鄭家缸廠,是鄭寶建父親鄭福亨創建的,缸廠還有個商號叫“萬福長”。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鄭家缸廠成了湖西崖村學校的南校,主要是小學高年級、初中生,還辦了一屆高中班。整個缸廠是三合院的樣子,有二十多間屋,最南邊是兩座大缸窯。往西南不遠就是魏永清的缸廠,規模也很大,那個地方叫“南石朗”(音譯)。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張家缸廠東是湖西崖村大能人李景玉爺爺李德信創辦的缸廠,廠子前面是“設林子”,就是埋早夭折小孩的地方,其實再往南就到了荒嶺了。到了1972年,李景玉在大隊分管副業的楊傑帶領下,去淄博學習,回來指導著在那塊荒嶺上建起了地上磚窯,還有那上百里外都能看見到大煙筒。磚廠南又擴了一百多米的空地,作為放原料和晾曬溼磚的地方,西面最高處又新蓋了一個大料棚,曬乾的原料就放進去,曲阜泗水生產的壓磚機不停地生產出溼磚,放到院子裡乾透,就放到大窯燒成了紅磚。

後來在料場的東面和南面拉上了院牆,牆下部是用破缸破盆壘的,又留了一個東大門,這可成了真正的“大樓院”了。

大樓院外東北方向有李九堂的碗窯“上廠子”、李景業家的碗窯“下廠子”、高義成的“缸廠子”等。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1980年湖西崖分成了三個大隊,張家缸廠成了湖西崖二大隊的隊部,後來又把北面的窯屋拆掉建了二層的大隊部,放在當時也很敞亮。那座大樓做了民兵的值班室。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1958年公私合營,個人的廠子都收為集體,把湖西崖碗窯和砂壺窯合併後,遷到八塊石,成立了八塊石瓷廠(臨沂市陶瓷一廠);把湖西崖缸窯社遷到傅莊耐火材料廠,成立了傅莊缸窯社(臨沂市陶瓷二廠);把湖西崖的粗白瓷遷到於泉莊,成立了泉莊瓷廠(山東銀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大樓院”記載了湖西崖手工業的一段輝煌,是羅莊陶瓷的發源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民盟中央名譽主席、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教授題詞“魯南瓷都”授予湖西崖,是當之無愧的!

(口述:李雲堂 高士沂 整理:高鵬程 2019.12.28)

湖西崖村中地名——大樓院(高鵬程)

高鵬程,男,1966年出生,臨沂高新區湖西崖東社區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臨沂師範學校畢業,現為臨沂河北小學書法教師,原臨沂市象棋協會副主席、臨沂高新區書協副主席。著有《舒同書法(楷)技法精解》、《舒同書法(行)技法精解》等。愛好廣泛,喜歡文學,尤其擅寫舒同體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