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慌了!揚州怎麼守好“城門”?

新冠病毒在全球進入快速擴散階段,一些國家感染人數短期內激增,境外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數日超過境內,世衛組織更是將新冠肺炎全球風險級別從此前的“高”提至“非常高”。


疫情看似趨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


政經微作 |“地球村”慌了!揚州怎麼守好“城門”?


政經微作 |“地球村”慌了!揚州怎麼守好“城門”?


政經微作 |“地球村”慌了!揚州怎麼守好“城門”?


昨晚,市委書記夏心旻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視頻點調會商會議中指出:針對國外疫情呈現擴散的形勢,我們絕不能有絲毫僥倖心理、麻痺心態,要把“外防輸入”作為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堅決守牢守住揚州大門,

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守好“國門”、“市門”


“外防輸入”,要在“防”字上下功夫,多部門配合聯動,打好疫情“外防輸入”組合拳。


防控形勢不容樂觀,揚泰機場暫不恢復國際航班。下月,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會考慮逐步恢復疫情相對平穩國家的國際航班。


疫情發生以來,揚州海關全面啟動健康申報制度,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或地區的交通工具全部實施登臨檢疫,嚴格實施入境交通工具的消毒,切斷傳播途徑。


揚州海事部門加強對轄區內船員的管理,疫情期間未向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報告並獲得批准不得隨意上岸。


通過多部門的聯防聯控,在揚州構建起多層次、全鏈條、立體化的防控體系,做好疫情高風險國家和地區來揚人員的隔離觀察工作,做到跟蹤到人、落地管人,確保第一時間管控住疫情。


科技加持構築“安全網”


有了大數據,我們才能和疫情“鬥智鬥勇”。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


“外防輸入”,揚州要運用科技的威力,構築牢固的防疫安全網。


自抗擊疫情以來,揚州警方利用視頻大數據實現對重點地區的視頻巡查全覆蓋。警方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獲取人群聚集熱點分佈、人群跨區域流動等信息,從而提前預測疫情發展趨勢,指導醫療資源合理調度。


依據數據回溯分析,相關部門可以儘早發現疑似病患、密切接觸者,有助於及時隔離、切斷傳染源。


抗疫還在進行,難度更大,形勢更復雜,因此更需科技力量作支撐,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人人“戴口罩”依舊重要


“外防輸入”,每一個揚州人更要築牢思想防線。


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經過長期的連續高強度作戰,不少一線工作人員壓力巨大、心神俱疲。此外,這些日子,全市疫情形勢平穩向好,讓人容易產生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和鬆勁心態。


很多市民都在問:什麼時候可以摘掉口罩?對不起,人人“戴口罩”依舊重要。


政經微作 |“地球村”慌了!揚州怎麼守好“城門”?


眾所周知,預防疫情擴散的最佳方法是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在全國防疫戰還未取得全面勝利、全球疫情又越來越嚴峻的時候,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增強緊迫感,克服麻痺心態。


堅持之前的好習慣,口罩不能隨便摘,出入關口測體溫,電子通行證不能免……繼續保持防控高壓態勢,站好社區的崗,看好工廠的門,守住自己的家,讓病毒無機可趁,共同維護好大家的安全。


自去年獲評“東亞文化之都”,三個月內,揚州相繼榮膺“世界美食之都”、取得2022年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舉辦權,千年古城正熟練運用世界語言講述“揚州故事”,不斷拓展國際“朋友圈”。


疫情之下,一系列“嚴防”措施並非一味關起揚州門戶,而是結成命運共同體,齊心協力,確保“地球村”取得抗“疫”的全面勝利。


來源 |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