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小禪詩,首首都擊打在現代人的心靈上

分享七首小禪詩,莽莽紅塵,春去秋來,腳下不停蹄,心向何處放?我是

詩詞桃花源,讓你的心靈有所棲。

一、《題鶴林寺僧舍》

​題鶴林寺僧舍/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作者李涉,晚唐詩人,一些人知道他,估計還是因為李博士遇盜那個故事,說到詩,還是這一首好。放之整個唐代,也是佳篇。但詩人卻並沒有像崔護、金昌緒、張繼那樣,一首詩紅透半邊天。

詩固然是閒逸之作,卻寫得輕靈奇趣,充滿禪機,只覺胸中一片安寧,內心豁然明亮。

首句寫人對凡塵,對一復一日循環生活的倦怠感,活著活著突然感覺沒勁了,懵了,我這是在幹嘛?你會懷疑,你會渾渾噩噩,你會一潭死水。也許還可以用時下的一句話講,就是“喪”。

七首小禪詩,首首都擊打在現代人的心靈上


次句可以理解為悶久了出去散散心,依然是無精打采的樣子。這兩句很好地道出了身在紅塵,人的那種無力與厭煩。時隔千年,這樣的詩句你如何覺得隔呢?

最後兩句是點睛之筆,詩人聽僧一席話,解開了苦悶的心結,一時茅塞頓開,心情大爽。彷彿開了光一般。對人生的態度在超然中取得了積極的響應。多少人在世俗中已經麻木了自己的心靈,滿是塵垢,“偷得浮生半日閒”便是拂拭清洗。你有多久沒拂拭了呢?

這一首題在江蘇鎮江北固山上鶴林寺牆壁上的絕句,極為後來的蘇軾所愛。他在那首著名的詞《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裡,表達了類似的意思,最後一句幾乎原句盜用。

二、無得

《無得》/(宋)空巖有

夢裡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

枕頭撲落忽驚醒,四壁清風無處尋。

七首小禪詩,首首都擊打在現代人的心靈上


空巖有,宋代禪師。這一首也是一首禪詩。表面上寫的是做了一場發財的白日夢,實則表達的是功名富貴如浮雲,人生如夢的空幻。對大師而言,這是一種看開,是活到了一定境界的淡然態度。對廣大的芸芸眾生而言,只有得不到的痛苦。日思夜想,只能夢中求得,枕落夢醒,但見空空四壁,清風來去,好無助好無力。到底是頓悟而適應,還是不悟而煩惱,你是哪種呢?

三、《悟道詩》

悟道詩〔宋〕無名尼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詩很有名,很多詩詞選本都能看到。但作者卻是無名氏,只知道她是一個尼姑。詩還是得益於宋人羅大經的《鶴林玉露》才見流傳。這樣將寫景與悟結合在一起的詩詞,很明顯是宋人的風格。出自尼姑之手,更是不用多說。畢竟這是宋人的拿手好戲。

詩將尋春、不見春、春已到的三個過程在絕句中展現,中間起關鍵作用的是一枝梅,她撐起了全詩的魂。體現悟的通道。不得不說,詩人的構思很巧妙,這應該有南北朝著名五言詩《贈范曄》的啟發。

七首小禪詩,首首都擊打在現代人的心靈上


辭意清淺,詩情流轉,僅僅當作一首早春郊遊詩讀,也是很好的七言絕句。不一定非要跟道扯上關係,只當是生活中偶爾的感觸,妙思,更好。

四、再附四首絕句

南臺靜坐一爐香, 終日凝然萬慮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緣無事可商量。

——唐.南臺守安/問道頌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布袋和尚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几時量?

——元·石屋《裁縫詩》

一共七首小禪詩,首首都擊打在現代人的心靈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