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在挫敗了八爺黨精心炮製的“逼宮事件”後,十三阿哥胤祥也徹底倒在了病床之上,並且是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

在其彌留之際,胤祥給雍正的最後忠告便是要他時刻提防著弘時,因為在弘時的身上,胤祥了看到了他“八哥的影子”。

其實胤祥所說的並沒有錯,弘時長期與八阿哥胤禩混跡在一起,又得到了八阿哥的支持與扶助,甚至兩人已經在政治利益上達成了一致,因而兩個人必然有許多相像之處,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如此。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然而,胤祥只是從弘時的身上看到了八阿哥胤禩對待政敵的那種殘忍和決絕,並且還有著那一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陰狠,這些都是胤禩所表現出的“消極面”。

可事實上,胤禩儘管有著諸多不為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所認可的地方,但是在他的身上還是有著一些的優點的,而這些優點在雍正的另外一個兒子弘曆身上得到了展現,或者說是雍正在刻意的對其進行了培養,這也使得弘曆相較於弘時,在某種程度上,更像八阿哥胤禩。

可儘管如此,雍正還是自始至終都想著的是將皇位傳給弘曆,因為雍正非常的清楚,像不像誰沒有關係,最主要的是有著身為帝王的能力、膽識與氣魄,這才能做成一位好皇帝。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八阿哥胤禩,絕非只懂得陰謀詭計,他也有著自己的優勢所在。

康熙皇帝在其臨終前,對八阿哥胤禩有一句非常確切的評價:

“八阿哥處處學朕,處處沒有學像,朕是以寬仁治人,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已經是過於放縱下頭,他比朕還要放縱。就算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列祖列宗的江山由於放縱而毀於一旦。”

從這樣的評價中,康熙對於胤禩所謂的“寬仁”,是極為不滿的,而這種不滿表現在了兩個方面。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一來,胤禩的“寬仁”,是典型的假仁假義,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邀買人心,為其政治目的而服務,甚至不惜用國家的安危作為籌碼來換取政治利益。這一點在其署理戶部事務的事務表現的異常明顯,如果不是他大敞方便之門,國庫的銀兩怎麼會被官員們挪借乾淨,致使國家陷入危難。所以他的這份“寬仁”,得到的並不是以“仁德”著稱的康熙的認可,而是深深的厭惡。特別是在其誘審肖國興,套出太子胤礽的“罪證”,還假惺惺的向康熙邀寵,康熙得知真相後大罵“其心可誅”,胤禩也就此徹底被康熙排除在了繼位候選人的名單之外。

二來,正如康熙所說的,這個時候即便是胤禩真的“寬仁”,可朝廷在這樣的形勢下,面對著如此內外交困的局面,需要的不是一個“好好先生”,而是一個有勇氣、有決心的強硬派人物。說白了就是不怕開罪人,不怕留下罵名,甚至要真的成為“孤家寡人”。而這卻又是胤禩恰恰做不到的。

於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之下,康熙最終選擇的是雍正繼位,而不是八阿哥胤禩,因為胤禩並不適合當前的朝局和形勢。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但是在八阿哥胤禩身上,也有著他的高光之處,而這些就連雍正也是所不及的。

首先,還要說胤禩的“好人緣”。

雍正還沒有登基之前,其外號就是“鐵石心腸冷麵王”,原因就在於其只講求原則,不講人情,是的所有官員們對其都是敬而遠之。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幾乎所有的朝臣都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邊,雍正對此是非常的“羨慕嫉妒恨”,但是他對此卻又無可奈何。

到了雍正登基後,“八爺黨”儘管已經不復存在,但是胤禩的那句“八爺黨在哪兒,八爺黨就在人心”,從側面體現出了他的影響力,尤其是其在孫嘉誠靈位前的那一跪,又使得不少官員為之動容,即便官員們沒有明的表現出來,但是心中已經同八阿哥胤禩站在了一起。

雍正推行新政為什麼會這麼累,除了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便是沒有多少人真的與他是同心同德,而人心都被八阿哥攬去了,這就是胤禩的厲害之處。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其次,就是胤禩的能力。

歷史上的雍正曾這樣評價八阿哥胤禩:

“胤禩為人聰明強幹,才具優裕,朕深知其能辦大事。”

《雍正王朝》中,雍正換了一種表述方式,“只要胤禩認真做事,就沒有他做不好的事情”。

其實不管怎麼說,這都是雍正對於胤禩能力的認可,而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將其委任為總理王大臣,協助署理國家政務,除了對其進行安撫,也是對其能力的肯定與利用。

當然,九阿哥胤禟可以用錢來收買人心,三阿哥胤祉可以禮賢下士、俘獲文人支持,但是他們與八阿哥胤禩之間都有著不少這差距,差距就在於全面的理政能力。

所以,胤禩之所以能夠被人看做是奪嫡的熱門,除了其懂得邀買人心外,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朝臣們先看到的是胤禩的能力,認為其“可堪大用”,之後更看到了其“寬和”的態度,所以團結在了其周圍。

因此,胤禩所具備的能力是廣為認可的,也是他能夠安神立命之根本所在。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再次,就是胤禩善於躲在“幕後”。

除了“誘審肖國興”和“百官舉薦新太子”,很少看到胤禩在事件面前拋頭露面,很多關鍵性的執行工作,都是由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來替他完成,而這也使得胤禩可能很好的保護自己,更是保存了自己的賢明的名聲。而他在人前,永遠都是“寬和”的形象,進而得到了擁護和支持。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可以說,胤禩所具備的這些優勢和長處,如果他能夠成為雍正自己的幫手,便是雍正的“幸福”,但是胤禩卻站在雍正的對立面成為其政敵,那麼他也就便是雍正的“噩夢”般的存在了。

他的人緣好,威脅到的是雍正的皇權威嚴;他的能力強,卻成為雍正的阻力和牽制;而他的善於“隱藏”,又讓雍正苦於對他的無從下手。可以說,胤禩從“九子奪嫡”開始,到其最終被雍正剷除,深深的折磨了雍正近三十年,足可見雍正對其的恨之入骨。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然而,雍正卻非常希望弘曆成為胤禩這樣的人。

八阿哥在與弘時的交流中,對弘曆有著這樣的評價:

“弘曆處處示人以儒雅寬厚,但該下手的時候卻眉頭也不會皺一下——在山東,殺巡撫,殺藩臺、臬臺,殺了二十多個官員,他連旨都沒有請。科舉朋黨案,他是正經的欽差,卻把個劉墨林推出來得罪科甲官員,自己躲得遠遠的,還能夠不讓他阿瑪起疑心。”


“到了關鍵的時候,他要殺你,會毫不手軟。”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八阿哥胤禩這樣說,既是在挑撥弘時與弘曆的兄弟關係,但是也指出了一點,那就是弘曆也在“學”他,並且更像他,同時更是在說,此時的弘曆更像是他與雍正兩個人的“合體”。

從雍正的角度說,他做事果斷、決絕,講原則,不留情面;從胤禩的角度來說,他又懂得收買人心,並且善於隱藏好保護自己;而到了關鍵的時候,弘曆也有著雍正與胤禩的一項共同特點,那就是心能狠的下來。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而對於弘曆越來越像胤禩,雍正非但沒有予以批判和阻止,反而是不斷給弘曆創造這樣的條件,而這在兩件事情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第一件事情是在雍正要殺李紱的時候。

雍正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和安排,特別是行刑現場,已經到了時間卻不斬掉李紱。

雍正這樣做就是在等著弘曆來為李紱求情,他就是要把赦免李紱的詔書給到弘曆,並且是由弘曆親自去救下李紱,好做給天下人特別是天下的讀書人來看。

“惡名雍正來背,好人弘曆來做”。

這就是雍正的想法,為的就是讓弘曆有個好的人緣基礎與輿論支持。而結果也確實如雍正所想的那樣,不僅李紱等讀書人對弘曆時感恩戴德,就連京城上下的貴族與平民也對弘曆時讚不絕口。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第二件事就是雍正故意安排弘曆前往江南視察。

其實這個時候,雍正已經想到要動八爺黨的幾位阿哥了,所以他將弘曆調離北京,就是不想讓弘曆捲入其中,而他寧可讓自己背上“弒兄屠弟”的罵名,也不願意讓弘曆被人說成是“助紂為虐”。

與之相對應的是,他想要繼續營造的是弘曆的好人緣,甚至不惜用抹黑自己的方式來突顯弘曆,可謂是用心良苦。

所以,雍正對於弘曆像胤禩,並不排斥,甚至還在可以的培養弘曆,將其樹立為胤禩般的形象,而這也說明雍正實際上很八阿哥胤禩,恨得並不是其才智,而是恨他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對於弘​歷,雍正還是帶有著一絲“感恩”之情的。

在熱河秋闈期間,弘曆的語出驚人令其在康熙皇帝以及眾位王公大臣面前是大放異彩,康熙甚至還將蒙古王公敬獻給太子胤礽的金如意賞賜給了弘曆,這不僅是對弘曆的獎賞,更是讓雍正感受到了莫大的榮耀。在這之後,康熙將弘曆接到了宮裡,親自撫養,甚至還讓弘曆騎在自己的脖子上書寫屏風,足可見康熙對於弘曆的喜愛和器重。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所謂“愛屋及烏”,到底是康熙因為信任雍正而如此疼愛弘曆,還是因為康熙對於弘曆的喜愛才使得他對於雍正另眼相看,在這個時候已然是說不清楚的。

因此,在雍正的心中也不免有著這樣的想法,自己的登基除了因為其本身為康熙皇帝器重與認可外,弘曆的存在以及其在康熙身邊的高光表現,讓康熙對於雍正的印象是加分不少,而這也成為了康熙最終選擇雍正成為接班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於是乎,雍正對於弘曆便有了遠超弘時和弘晝般的感情,因為在這其中除了有著父子親情外,還有這一份感恩之情。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從雍正登基的第一天開始,他也就認定弘曆將要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當然,弘曆的表現也沒有辜負雍正的信任與期望,他不僅能夠很好的完成雍正交辦的差事,還在朝臣與王公之中樹立了一定的威信,這恰恰是雍正非常想看到的。

與此同時,雍正也在為弘曆不斷的鋪路,那便是前文中所說的,讓弘曆能夠有著同自己一樣有著為國為民、以江山社稷為重的雄心壯志外,也要有著胤禩一般的人緣與能力,這樣才能將皇位坐得穩、做得好。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所以,弘曆越是像八阿哥胤禩胤禩,雍正越是高興,因為他繼承的大部分都是八阿哥胤禩的優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的是雍正缺憾和不足,更加有利於朝廷和國家。

相反,胤祥說弘時有八阿哥的“影子”,是因為他學到的都是胤禩諸如陰狠、狡詐等這樣的“陰暗面”,而這也導致了雍正必然容不下他。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最終,弘時被雍正看做是弘曆的“絆腳石”,進而其不惜背上“殺子”的罵名將其賜死,而弘曆則是在雍正去世後,登上了皇位,兩個人的結局可謂是天壤之別。

雍正王朝:弘時和弘曆都有八爺的“影子”,為何結局卻是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