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大城市之间为什么选择报团取暖?

这两年,中国新一线城市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北上广深之外,杭州、成都、厦门、天津等各个城市都意识到,只有将优秀的人才,吸纳到自己的城市,让人才扎根,才能保持城市的竞争力。

2019年,全国超过150座城市开启“抢人大战”,为技术人才提供各种政策支持。比如落户政策,宁波市之前的政策是“全日制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可以先落户再就业,现在只要“全日制普通高校、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15年以内”就可以先落户再就业。这个范围就扩大了好几倍。

各个城市的抢人大战背后,有着一个“零和博弈”的观念,就是优秀的人才如果没办法就在自己的城市,就会被其他城市抢走。

未来城市的发展,除了互相抢夺人才,还有什么方式呢?

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大城市之间为什么选择报团取暖?

珠三角“抱团”

在其他城市互相抢夺人才的时候,珠三角的城市,却选择了另一种模式——抱团。

珠三角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一线城市中的广州和深圳都在这里,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加持,即便是面对其他城市“抢人”,应该完全不担心才对,为什么还需要抱团呢?

原因恰恰是因为珠三角的优势巨大,给地区发展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珠三角是中国人口结构最好的地方。从新生儿的数量来看,2018年广东省一年新生儿的数量,就达到了143万,超过了传统人口大省山东省,成为中国最能生的地区。

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大城市之间为什么选择报团取暖?

除了新生儿数量多以外,广东还是中国人口流入最大的一个省份。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分析,广东省每年净流入人口超过了177万人。

本地人能生,流入人口又多,这让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有活力的省份。深圳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2.7岁,在“北上广深”中,属于最年轻的城市。不过,珠三角最年轻的城市其实是东莞,平均年龄只有30岁。

年轻劳动力多,城市有吸引力,当然是珠三角的优势。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长期来看会阻碍珠三角的发展。

一线大城市广州和深圳,房价会逐渐升高。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人口最主要的流动方向,还是广州和深圳。

人口多,房价水涨船高。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房价过高,会导致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力下降。

除此之外,深圳和广州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渐趋同。深圳和广州都是中国高速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彼此之间距离很近,对于未来的方向把控也雷同,相互之间竞争激烈。

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大城市之间为什么选择报团取暖?

竞争的方式,同常是一个城市出台政策支持某个行业,另一个城市会马上跟进。比如深圳扶持新能源汽车,广州会马上跟进;广州发展金融业,深圳也会立马跟进。

不仅是广州和深圳,在珠三角境内,即便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也会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产业也会跟深圳和广州趋同。

基础设施建设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个下属机构,提出过一个叫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概念。根据研究统计,深圳和东莞、深圳和惠州之间的“相似系数”达到了0.9,差不多就是90%的程度。

所以,珠三角地区的报团取暖,为的就是避免区域内的城市各自为营,浪费了人力资源优势。

在过去的10年中,珠三角地区采取了不少措施实现“抱团”。比如10年前,广东省就开始开发珠海的横琴岛,为澳门的发展提供支撑。

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大城市之间为什么选择报团取暖?

在横琴实施的政策叫做“澳人澳税”。澳门市民在横琴,可以按照澳门的纳税规则缴纳个人所得税。差额的部分,由财政补贴返还。

今年3月,横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境办公的试点楼宇:横琴总部大厦。澳门的企业到横琴跨境办公,不需要在横琴进行额外的工商、税务登记,还能享受租金补贴。

这就意味着,澳门企业在横琴办公,跟在澳门没有区别。目前,横琴已经累计注册港澳企业3000多家。

今年7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规划》,确定了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来作为珠三角地区发展的核心引擎。这是在顶层设计上,为整个珠三角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有了规划纲领,接下来就是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比如高铁和地铁。

2010年,广州和相临的佛山,就建立了当时全国第一条跨城联通的地铁,广佛地铁线。这让两个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快,接下来,广州和佛山计划17条对接的城市地铁。

2019年上半年,广州市还向发改委提交一份《城际铁路规划》的送审稿,规划中提出,把地铁线18号线,向北延伸至清远,向南延伸至珠海和中山,贯穿整个珠三角西岸。如果批准,这条线的长度预计达到200公里,成为全球最长的地铁线之一。

与此同时,深圳也在规划,未来至少有10条地铁线和东莞连接。未来的珠三角,城市之间可以说是没有隔阂的。

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大城市之间为什么选择报团取暖?

抱团的好处

珠三角抱团的好处,往小的说,能优化人口和资源的流动,一位年轻人,既能享受在广州发展待遇,又能享受佛山相对低的房价。有了佛山的牵制,广州的房价也不会猛涨。

往大了说,这种流动的趋势,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碰撞,推动商务往来和科技创新。城市之间从竞争转向抱团,也会促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变得更有特色。

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就为珠三角各个城市分配了角色。比如广州负责国际交通和创新的枢纽,深圳负责产业创新,东莞打造国际中心,澳门打造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如此,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之间就能各司其职,发挥协同效应。

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大城市之间为什么选择报团取暖?

其实,城市之间的抱团取暖,不仅发生在中国的珠三角,在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趋势。根据麦肯锡预测研究,2025年全球600强城市将贡献全球60%的GDP。

以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世界级城市群,代表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生产力水平,未来全球的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虽然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上弱于旧金山大湾区,金融弱于纽约大湾区,但未来珠三角变成一个城市时,经济增长必定超乎想象。

想做成一件事,单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协作网络。对于个人发展是如此,城市亦然。

参考文章:《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