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關於得房率”暗藏玄機“

許多小夥伴在看房時因不瞭解一些術語,會感到頭疼。銷售口中建面140㎡的房子,怎麼到手之後感覺那麼小;而建面89㎡的房子怎麼看起來又大了那麼多。這個時候就是要考慮得房率的問題了。

買房時,我們經常聽到銷售面積之比,這個比例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則得房率的公式如下:

公攤面積越大,則得房率就越低;公攤面積越小,則得房率就越高。

高、低得房率有何影響?

從上圖,我們可以知道,得房率的高低與公攤面積大小有關。

(一) 得房率低的影響

得房率低,意味著公攤面積大。購房者在買房時,是購買的建築面積,建築面積裡面,包含了公攤面積。也就是說,購房者在買房時,是為公攤面積買單了的。很多人覺得為公攤面積付錢,是在花“冤枉錢”,因為這個公攤面積,並不是單獨包含在自己房子的可使用面積之內。我們買房,當然是希望房子可以使用的面積越大越大越好。

買房子關於得房率”暗藏玄機“

對比上圖,花了同樣的錢,購買同樣面積的房子,由於公攤面積不一樣,導致套內建築面積也不一樣。這樣的情況下,公攤面積高,光公攤面積這一部分,就花費了不少錢,業主當然會覺得“肉疼”了。

(二) 高得房率的影響

買房子關於得房率”暗藏玄機“

高得房率,意味著公攤面積小。要想公攤面積小一點,那麼電梯的數量就得減少、公共門廳戶型、房子本身來看,確實比較實用,能獲得較多的套內建築面積;但是從居住的角度來看,舒適度就會大打折扣了。那麼,得房率究竟多少合適,才能做到實用與舒適的平衡呢?

買房子關於得房率”暗藏玄機“

所以,我們買房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得房率,得房率合適就好啦!

買房子關於得房率”暗藏玄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