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道和珅会死,为什么还把心爱的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

开花的小绿叶子


引言:乾隆曾对十公主说:“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释:若果你是皇子,我一定会立你为太子。

十公主,乾隆皇帝最小的一个孩子,在乾隆皇帝65高龄的时候出生。当时的乾隆非常注重养生,希望自己长命百岁,十公主的诞生,无疑是力证了乾隆养生之法有效,在65岁高龄的时候仍然拥有和年轻男子一般让女人孕育子女的能力,为他的长寿的想法带来了希望,因此十公主的出现带给他的喜悦,估计仅次于登上地位的喜悦。

不仅如此,十公主的样貌也与乾隆极为酷似,性格也不同于以往的公主,有记载称,十公主性格刚毅,能够张弓搭箭,经常女扮男装随乾隆一同狩猎,并且屡次都有收获,乾隆觉得,这个女儿与自己年轻的时候极为相似。

因此,乾隆对十公主也是极其宠爱。不仅在十公主未诞生的时候,就将其生母从惇嫔封为惇妃,在十公主出生之后,皇宫里所有的好东西更少不了十公主的那份。惇妃曾失手打死宫女触怒乾隆而被惩罚,最终因为乾隆对十公主的宠爱而化解。乾隆晚年性格暴躁,经常斥责惩罚身边的人,这时宫人只要把十公主抱过来,乾隆便立刻转怒为笑,一脸仁慈,而那些人也可以免受惩罚。

十公主不仅被破格封为“固伦公主”,享受亲王的待遇。乾隆更是不忍其远嫁,受和亲之苦,在京城为其寻找合适的驸马,希望能够一直庇护她。甚至在十公主出嫁的时候,赏赐乘坐金顶轿,这是嫡出公主都不一定能有的待遇,并且还赏赐了其他公主十倍的嫁妆。由此可见,乾隆对十公主的宠爱。

即使是后来的嘉庆帝,对于自己这位最小的妹妹,也是极为宠爱。可以说,十公主应该是清朝时期最受宠的一位公主了,按理说应该是一生快乐无忧,可是她的后半生却孤苦无依,十分悲惨,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乾隆:为悲惨人生埋下伏笔

前面说乾隆对十公主十分宠爱,怎么又说是乾隆皇帝为十公主的悲惨生活埋下伏笔呢?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物极必反”。可能是乾隆帝对十公主太过宠爱了,反而因为这份宠爱,最终让十公主后半生的生活十分凄惨。

由于乾隆不忍十公主远嫁,于是开始在京城寻找合适的男子作为十公主的驸马。而当时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和十公主年龄相同,八字相合,长相也十分讨喜,于是乾隆在十公主六岁的时候,便选定了丰绅殷德作为其驸马。

这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乾隆忽略了一点,就是他已经秘密立为储君的嘉庆帝。嘉庆帝的老师是朱珪,虽然朱珪不算是一个特别有才能的人,但是依旧得罪了当时乾隆身边的大红人和珅。由于朱珪影响了和珅的利益,和珅趁机向乾隆进言,将朱珪从两广总督贬为安徽的巡抚。从此朱珪和和珅之间结下仇怨,而这件事也深深了影响了嘉庆,让嘉庆对和珅心生不满,故而为后来嘉庆杀掉和珅埋下伏笔。

而和珅的死亡,便是十公主悲惨生活的开始。

和珅:悲惨人生的催化剂

乾隆六十一年,乾隆将皇位传给了嘉庆帝,然而作为太上皇的乾隆依然把持的朝政,虽然明面上嘉庆是皇帝,但实际决策时还是要事事先问过乾隆,相当于就是个傀儡皇帝。

但虽然是傀儡皇帝,但毕竟当时的乾隆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就算是把控朝政,也把控不了几年了,终有一天,大权依然会回到嘉庆帝的手中。

然而作为人臣的和珅,却一直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本来嘉庆帝对和珅就心有不满,按理说在嘉庆登基之后,他应该极力讨好嘉庆帝,但是和珅却正好相反。

他不仅没有讨好嘉庆帝,甚至还在乾隆面前打嘉庆的小报告,本来嘉庆帝就已经够憋屈的了,没想到还要被自己的臣子打小报告,自然是对和珅的怨愤越来越重。不仅如此,在嘉庆即位后,和珅本应该有所收敛,但他非但没有如此,反而仗着自己与皇家联姻,愈发嚣张,甚至利用自己的职权打压嘉庆帝,对嘉庆帝的皇权造成了威胁,自然让嘉庆帝忍无可忍。

于是,在乾隆驾崩之后,嘉庆就迫不及待的将和珅关入大牢,并罗列了和珅的十大罪状,之前因为和珅受冤的大臣纷纷表示赞成嘉庆帝的做法,于是没多久和珅便被斩首,因着嘉庆帝对妹妹十公主的宠爱,才留了和珅的全尸,并放过了丰绅殷德,给和珅保留了一丝血脉。

和珅死后,和珅的大部分家产都被收归国有,仅留了一套宅子一分为二,前院给了嘉庆帝的亲弟弟,后院留给了丰绅殷德和十公主。随着和珅的倒台,十公主的生活也开始急转直下。

丰绅殷德:悲惨人生终成定局

本来十公主和丰绅殷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和珅的死,对丰绅殷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十公主的求情直下,丰绅殷德保住了性命,甚至嘉庆帝还允许他当朝为官,按说有了父亲的前车之鉴,更应该奋发图强,为自己谋求发展,有着嘉庆帝对十公主的宠爱,只要他不像其父亲一样贪污受贿,威胁到嘉庆,混个不错的官职,平安一生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作为和珅唯一的儿子,从小自然也是备受宠爱,但是和珅离开后,唯一的依靠失去,而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始终无法正确的面对形势。

所以在和珅死后,丰绅殷德便开始沉迷声色,更是在国丧期间私自跟自己的妾室生下了一个女儿,由于清朝国丧期间是不允许夫妻同房的,丰绅殷德可谓是犯了大忌,再后来被嘉庆帝发配到了遥远的乌里雅苏台,最终在病死。

而十公主自和珅死后便一直过着孤苦的生活,与丰绅殷德唯一的儿子也早夭,丰绅殷德死后由于无法改嫁,只能自己独自生活,更是凄凉,最终在她49岁的时候也逝去了。

虽然十公主深受两朝皇帝的宠爱,她本身也十分出色优秀,但是由于清朝对女子的种种限制,最终不得不服从命运的安排,凄惨的过完后半生~


两半文化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就像大家无法预知明年此时此刻的你会是个什么样子,同样,最好不要站在历史的上帝视角去评判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朝代。就像乾隆在准备把自己姑娘嫁给和珅家的时候,肯定是没有想到和珅最后的下场会是这个样子的。

好,咱先转移一下关注点,很多人都知道乾隆的老姑娘是十公主,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姑娘的具体生平,今儿先说说这位乾隆的心头肉的固伦和孝公主。

乾隆弘历这一辈子一共有五个成年的公主,一共生过十个,夭折了五个(清代的夭折率好高)而今天的主人公十公主便是弘历的最小的闺女,自古老幺最受宠爱,到了乾隆家也不例外,和孝公主也长相也随爹,是个超卡哇伊超灵巧超活泼的女孩,她出生的这年,乾隆已经六十有五了,老来得女自然更加的视如掌上明珠,所以经常的赏赐加封。

这个便是给乾隆生下十公主的妃子-惇妃,她是借女得福,由于十公主被老爸乾隆宠爱,她也常被赏赐各种福利,但是她膨胀了,那是在乾隆43年的时候,由于她依仗着女儿受宠,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并不是像一开始那样处人处事小心翼翼,而是开始喜怒形于色了,说白了就是骄傲了,有一次她竟然在自己的宫内动用私刑,活活的把一个她不待见的宫女给殴打致死了,这还了得!!毕竟这些宫女也都是出身于八旗显赫人家,自然人家也得要个说法,乾隆后来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是气愤非常,这要不是十公主在,乾隆一定会将惇妃一撸到底,但念及爱女怕她伤心,硬是从轻处罚,不痛不痒的给惇妃警告降级处分而已。

最重要主人公,和珅及丰绅殷德出场。

十公主和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说来也巧,他俩竟然同岁,只是十公主稍稍比小和大一点点而已,这个时候的和珅依然是乾隆的得力干将,正史上看,和珅在这个时期可谓是人生巅峰的状态,手握大把的要害部门的权力,乾隆皇帝对其也是非常满意,毕竟和珅的办事能力在同期几乎无人能及,能够为乾隆解忧,试问,如果你是乾隆帝,你能不喜欢这样的干才?但权力越大的时候,往往也是人最容易膨胀的时候,和珅也不例外,在成功的把十公主迎娶进和门之后,和珅可以说是到达了人生的顶点,他权上加权,自己的身份又多加了一层皇亲国戚的头衔,而和珅自己的女儿,其实也嫁给了爱新觉罗皇族,成为了一个贝勒了媳妇,这个贝勒是康熙大帝的重孙子,同样和珅的侄女,也就是和珅弟弟的女儿,也通过和珅的关系嫁给了乾隆之孙绵庆,这几乎把和家和皇族紧紧的联系交织在了一起,和珅彻底成为了大清国首位集各种光环于一身的“二皇帝”了,

只要是人,就永远跳脱不了容易膨胀的怪圈,和珅也步了十公主生母惇妃的后尘,开始了乾隆最不想见到的弄权跋扈的深渊,但此时的乾隆年事已高,自顾不暇,自然也顾不上教育和珅收敛,便咽气西去了,此后嘉庆皇帝亲政后做了一件世人皆知的事儿,杀和珅。

而这一次又是十公主的出面,保留了公公和珅的体面-保留全尸,自尽而亡。

  


老猪的碎碎念


乾隆本意是想留下和珅的,只是嘉庆太蠢了而已,竟然没法理解这乾隆的良苦用心,而整出个杀富取卵!我们得再去说一件题外话,那就是和珅虽然有钱,但并不是贪污来的,而是自己经商致富的!不然刘墉纪晓岚早就把他的贪污把柄抓到手里了,哪还有他嚣张的地方!因此,一个和珅放到现代,就是超级企业家的模范。乾隆想要留和珅给嘉庆搞改革搞开放!

和珅发财有三个途径,一个是搞地产开发;一个搞放贷收息;另一个是走私国外货物。

和珅会用低价收购廉价山林荒地,然后再统一组织兴修水利,开荒垦林。最终把荒地变良田再高价卖出。实在开垦不了的就盖房子卖掉。他是现代房地产的模范标兵。

和珅自己开了钱庄,把他买卖土地赚来的钱放贷给其他生意人做生产,或者从民间吸引来资金,再收取一定利息。这就是银行家的模范。

和珅走私货物则是因为有些东西我们国内生产不了,但是乾隆又碍不下面子,于是和珅就只能去走私货物,然后诈称是广州人自己生产的。和珅通过这种办法也赚了好多钱。

乾隆实际上是认可这种方式的,否则也不可能给和珅那么大权力的。只是碍于自己十全十全老人的虚名,放不下面子去做。想要由嘉庆去做!


优己


历史上有个关于乾隆留给和珅“锦囊”的传闻,称乾隆在世时留给和珅一个锦囊,嘱咐他将死之时打开。乾隆死后几天,嘉庆欲杀和珅,和珅打开锦囊,以为里面会有“救命圣旨”,结果上面写着“留全尸”,嘉庆见之便将廷议的凌迟改为自缢。

为此很多人认为乾隆在世时便已算出嘉庆要杀和珅。那既然如此,乾隆为何还要将最宠爱的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呢?

十公主生于1775年正月,此时乾隆已65岁,在前十年间,乾隆未有孩子出世,这个孩子的到来令乾隆兴奋不已,视若珍宝。



十公主有多受宠?这么说吧,乾隆为她开了很多先例。比如清朝公主由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封固伦公主,其他妃嫔所出只能叫和硕公主。受宠如令妃,所生女儿都是和硕公主,但是十公主的生母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不高的惇妃,乾隆却破例给她封了固伦和孝公主,逾制乘坐金顶轿。

乾隆还爱屋及乌,比如有一次惇妃打死了一个宫女,这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清朝时期进宫的宫女大多都是八旗内女子,而且很多都有家室背景的,进宫后如果能受皇帝青睐还有可能爬上妃嫔位置,即便不能成为妃子,到了年龄也是要回家的,我们熟悉的令妃娘娘就是这么爬上来的,惇妃自己也是。可是惇妃却如此残暴不仁,令乾隆愤怒不已。

但乾隆念及公主年幼,只是将其降为嫔级,公主被抱与其他妃子抚养。可是十公主太年幼,离开了生母便大哭不止,乾隆心软,又将其抱回惇妃处,如此一来,乾隆在经常来探望十公主的时间,对惇妃的不满也慢慢缓和,一年后又恢复了惇妃的妃位。



十公主五岁时,乾隆便将其指婚与和珅的独子丰绅殷德,丰绅殷德是福禄兴旺的意思,是指婚之时乾隆赐的名字,可见乾隆对这个准驸马的期望。

事实上十公主和丰绅殷德就是一桩典型的政治婚姻,十公主后来被封固伦和孝公主,也许是乾隆为了抬高十公主的身份讨好和珅,当然多少也有喜爱公主的缘故。

十公主大婚,所赠嫁妆是其他同级公主的十倍,出尽了风头。和珅和乾隆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

那么,乾隆会算到和珅会在自己半个月后被清算吗?



我想乾隆根本没为和珅考虑那么多,乾隆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康熙和雍正劳碌大半辈子交给他的盛世,到了他禅位时已是苟延残喘,皆因其不作为又挥霍无度造成的。乾隆极其爱铺张浪费,好大喜功,贪慕虚荣。而和珅就是那个满足他虚荣心的人。不管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所以他可以对和珅的大肆敛财视而不见。

乾隆禅位后仍不愿放下手中皇权,与嘉庆同坐朝堂之上听制,乾隆老眼昏花,口齿不清,和珅便在一旁做他翻译者,嘉庆自然怒火中烧。

乾隆在世一定能算到乾隆会死得很惨,但他才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私心,他想要权力,就得和珅配合,他想要钱财,就得和珅供给。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嘉庆对和珅的不满并非一朝一夕,后面几年收手也没有用处了。

至于十公主,我想乾隆多少是爱她的,但把她作为交易颦嫁入和珅家的那一刻,她便注定成为牺牲品,壮观的嫁妆,响亮的封号,也许不过是乾隆卖给和珅的面子罢了。

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几人见过真情来了?


微影悼红


现在普遍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

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巨贪,就是不杀,特地留给儿子嘉庆皇帝立威用的!

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乾隆并不想杀和珅,也不是想要把和珅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去立威。我认为乾隆根本就没有去考虑过自己死后和珅会怎么样,他考虑的是自己活着时如何更好的利用和珅。

和孝固伦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孩子,出生于乾隆65岁的时候。对于这个女儿,乾隆可是宝贝的不得了,那可是自己老年雄风犹在的最好证明。

看到“和孝固伦公主”这个封号了没有,按照清朝制度,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叫固伦公主,其他嫔妃所生之女只能叫和硕公主。但是和孝固伦公主的母亲是惇妃,只是普通的嫔妃。

要么就是乾隆特别喜欢这个小女儿,才破例给了她固伦公主的封号;要么就是乾隆对于和珅的重视,故意拔高了自己小女儿的身份。乾隆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下嫁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可见乾隆对于和珅的重视。

但不管怎么说,和珅能在乾隆一朝屹立20多年不倒,最大的靠山就是乾隆。

乾隆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晚年确实是穷奢极欲的,那自然是要耗费无数的金钱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和珅手里来。

说白了,和珅之所以能成为巨贪,一方面是和珅这个人确实有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乾隆默许的。在乾隆眼里,和珅只是乾隆用来敛财的一个工具,而且这个工具用起来特别顺手,一天不用还不行。

乾隆本意是把和珅敛的财,分一点给和珅,好让和珅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干活。但是乾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工具却有了自己想法,把大头给私吞了,然后把小头给了乾隆。这才有了和珅死后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相当于大清15年的财政税收。


当乾隆为了一个可笑的理由(当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康熙的61年),在当了60年皇帝之后将皇位传给了嘉庆,然后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但实际上,乾隆依旧是最高统治者,嘉庆只是幌子,而和珅则是乾隆在朝堂的代言人!

乾隆对于和珅,是重用加拉拢,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珅为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至于自己死后嘉庆会如何对待和珅,那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事情了。

对于嘉庆来说,乾隆和和珅都是自己君临天下的阻碍。而且乾隆才是最大阻碍,和珅只是小跟班。

但是没关系,乾隆已经行将就木,马上就要入土了。至于和珅,没有乾隆,他什么都不是,分分钟就能除掉。

而且嘉庆还算是顾忌了兄妹之情,只处决了和珅,饶过了丰绅殷德!


小镇月明


乾隆给和珅一个锦囊,里面写的内容是“留全尸”,可见乾隆是知道自己死后,嘉庆会对和珅下手的,那和珅是必死无疑的,那为什么还把最宠爱的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呢?

这个看起来很不符合逻辑,当你感觉不符合逻辑的时候就对了,因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乾隆给和珅一个锦囊这一出,因为乾隆根本就无法预知和珅会被嘉庆杀死这一出,但是编剧知道呀。

那编剧为什么这样设计呀?第一,是为了让情节更好的好看,给和珅一个惊喜,也给观众一个惊喜,第二,电视剧里面都有一个聪明人,能够预知未来,比如《雍正王朝》里面的邬思道简直就是编剧,能够准确算准每一步,那么乾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已洞悉了一切。

所以我比较喜欢《宰相刘罗锅》里面的情节,那就是乾隆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设计了刘墉与和珅的最后一次谈话,这样的设计更合乎逻辑,也更有意义。

那我们就回来历史来讲,乾隆对最小的女儿十公主,也就是固伦和孝公主的宠爱,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固伦和孝公主长得像乾隆,而且性格比较刚毅,能弯弓射箭,乾隆还普经对她说:你要是皇子的话,我肯定传位给你。

那乾隆最宠爱的大臣必然是和珅,而丰绅殷德做为和珅的嫡长子,也很受乾隆帝的宠爱,乾隆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嫁给最宠爱的大臣的嫡长子,是很顺理成章的,所以在乾隆四十五年,丰绅殷德五岁的时候,乾隆为他取了这个名字,并且定下了这门亲事。

而且有意思的是,固伦和孝公主生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丰绅殷德生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两个人就相差十六天,也真是机缘巧合,说是天作之合也不为过。

至于和珅被嘉庆赐自尽,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乾隆哪里可能预见得到呢?再说,将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这样和珅还能有个体面的死法,而丰绅殷德也能不受牵连。另外,固伦和孝公主死于道光三年,她不管怎么样,她还是乾隆最宠爱的公主,嘉庆帝和道光帝也会厚待她的。


历史简单说


在乾隆晚年,他为自己的十公主和孝公主定下了一门婚事;同一年,爱新觉罗·颙琰被正式立为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乾隆在这一年做的两件事,引发了后人的一系列猜测,只因为公主的夫婿名为丰绅殷德,是和珅的儿子,而和珅与嘉庆最尊敬的老师朱珪是政治上的死对头。乾隆应该知道等他死后,等待着和珅一家的将是什么,那么为什么他还要让和孝公主下嫁呢?

和孝公主受宠之深,无与伦比

和孝公主虽然只是一个妃子的女儿,却非常受到乾隆的宠爱,从下面几件事可见一斑:

按照清朝规定,妃子的女儿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皇后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但是面对和孝,乾隆却打破了祖宗礼制,加封其为固伦公主,让其享有最高的待遇。

一般来讲,如果有出众的皇子,那么生育他的妃嫔可以做到“母凭子贵”,至于公主,却很少有这样的效果,和孝公主的母亲惇妃却沾了自己女儿不少光。

她刚怀和孝的时候,欣喜于自己又将添一后裔的乾隆就将她由嫔位提升到了妃位,后来在和孝出生后,更是赏赐荣宠不断。

得意忘形之下,惇妃开始渐渐变得傲慢起来。在乾隆四十三年,她居然动用私刑,打死了一名宫女。

别看电视剧里演的好像妃嫔就可以任意处置宫女,至少在清朝来讲,宫女都是包衣出身,家里有钱有势的不在少数,不能任意责罚,所以惇妃算是犯了大错。愤怒的乾隆将她降回了嫔位,还将和孝抱到了其她妃子那里去,结果毕竟母女连心,和孝想念母亲,日夜啼哭,结果只好再把她抱回母亲身边。不久,惇妃就恢复了位份。

更夸张的是,据《啸亭续录》里记载,乾隆还曾经说过如果和孝是男子,就把皇位传给她的话。能够让君主准备把江山送给她,和孝受宠之深,无与伦比。

乾隆将和孝下嫁,是想让他们相互保全

和孝既然如此受宠,那么为什么乾隆还要将她嫁给丰绅殷德?其实这应该是他所想的,保全自己两个重视之人的方法。

首先是和珅,乾隆知道嘉庆对和珅不满已久,但是当时他也只有这么一个合适的儿子可以继承大统,所以他只能选择把公主嫁到和珅家,以此来保全对方。

其实他这个行为不能说没有效果,在乾隆死后,原本和珅应该被判凌迟之刑,但是看在和孝的面子上,嘉庆只是让他自尽,而丰绅殷德虽然从此失意,退出了权力中心,但是至少性命无忧。

其次,这场姻缘对和孝也不是没有好处,按照清朝传统,公主大多数要嫁到蒙古去,以此来维护满蒙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从小在宫中娇养长大的公主来说,从繁华热闹的京城,去到人生地不熟的蒙古,落差实在太大,对她们的身体也是一种摧残,所以这些贵女们很少有长寿的。

乾隆挑中了丰绅殷德,就是因为不想让和孝出京,可以留在自己身边,而且丰绅殷德的条件也很好:父亲有权有势,自己也才华出众,相貌英俊,堪称良配。

虽然出身高贵,政治上的斗争还是让和孝的幸福变为了泡影

这一对小儿女结婚后,度过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和孝不是没有见识的粗鄙妇人,她看到和珅的所作所为,曾经对丰绅殷德表达过自己的担忧,说自己将来肯定会被对方连累。

后来的事情发展果然如她所言,乾隆去世之后,和珅很快就受到了清算。而丰绅殷德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一是因为感觉前途无望,二是因为想要让嘉庆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开始放纵自己,沉迷于酒色之间;而嘉庆也没有完全放下对他的戒备,将他派往苦寒的边疆任职。两方因素相加,丰绅殷德的身体很快就垮了下去,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年仅36岁。

丰绅殷德死后,和孝虽然依旧享有荣华富贵,但是清朝公主不能再嫁的规矩牢牢束缚住了她,让她只能和自己与丈夫所生的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幼子早逝的她,最后过继了一个名为福恩的孩子来作为后嗣。

在那个时代,和孝算是幸运的那一拨了,身份高贵,又受到父亲的宠爱,但即使如此,也难以逃脱悲惨的际遇。命运不能自主,这是那时候所有女性的悲哀。


汗青正浩


乾隆是个精明的人,在对待儿子和心爱的十公主面前,乾隆还是以江山为重,牺牲掉了女儿的幸福,可以说皇家真的无亲情啊!


十公主是乾隆六十五岁时出生的,乾隆很高兴啊,老来得子,证明自己身子特棒,精力旺盛嘛,所以乾隆最宠爱这个十女儿了,乾隆就封她为固伦和孝公主,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而十公主的母亲只是一个妃子罢了,可见乾隆对十公主是真心宠爱!乾隆就曾经说如果十公主不是女儿身,自己就把皇位传给她了。乾隆对十公主的爱让和珅给惦记上了,和珅对十公主那是百般讨好,哄得她很开心,十公主对这个乾隆的宠臣和珅叔叔也是有好感的!一次十公主对和珅说“你这么高,有一丈那么高,不如我叫你丈人吧!”,“丈人”可是岳父的意思啊,十公主不懂这个意思是脱口而出罢了,可和珅高兴啊,并没有提醒十公主里面的道道,巴不得当了公主的岳父成了皇亲国戚,不就和珅自己可以永保富贵了嘛,就算乾隆也不敢杀他啊,这是一张保命符啊!


乾隆后来发现了女儿老是叫和珅丈人的,就很诧异,毕竟乾隆懂这里面的意思,可乾隆没有拆穿和珅的阴谋算计。而是深思熟虑的思考了几天,乾隆也很精明,他知道和珅贪赃枉法,贪污大量的钱财,当然乾隆不杀和珅,那是因为和珅能力很好,很讨乾隆的喜欢,做什么事都符合乾隆的心思,和珅的理财能力更是牛,管理着乾隆的私房钱,有和珅在,乾隆从不缺钱花,乾隆至少在没死前还是需要和珅的,关键乾隆留着和珅,还有为自己儿子嘉庆考虑,和珅是乾隆留给嘉庆一份大大的产业,和珅巨量贪污所得的财产都是留给嘉庆的,和珅是暂时保管罢了。既然有这样考虑,乾隆就决定把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就是安和珅的心,让和珅成为皇亲国戚不就更加卖力忠心耿耿为皇家效力了嘛,杀你之前就是让你放松警惕,有了皇亲国戚的身份,和珅更是肆无忌惮敛财,和珅敛财越多,乾隆越高兴,因为这些钱迟早都是乾隆儿子嘉庆的!


果然乾隆死后,嘉庆马上清理了和珅的党羽,抄了和珅的家,和珅的全部财产进了嘉庆的腰包。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是这个道理。十公主也是对哥哥嘉庆百般求情,希望哥哥不要杀和珅,可是嘉庆铁了心杀了和珅,和珅的保命符没了!丰绅殷德面对家里的巨变,心态居然变得扭曲了,在国丧期间和别的女人搞上了,还生了一个女儿,嘉庆愤怒了,把丰绅殷德流放到了乌里雅苏台吃风去了,结果丰绅殷德适应不了艰苦的流放生活,得了重病,十公主苦苦哀求嘉庆,才让嘉庆把丰绅殷德调回北京治病,不久丰绅殷德病死了,后来十公主唯一的儿子也早夭了,留下孤苦的十公主一人,十公主晚年的生活是悲苦的,只活到了49岁而已!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乾隆没有动和珅的意思。毕竟,和珅贪污的钱财,乾隆挥霍过。而嘉庆在乾隆生前是听话的好孩子,乾隆有可能认为:作为元老重臣,我不动他,你小子在我身边耳濡目染了这样长的时间,我驾崩后,你应该会妥善处理好与他的关系的。

只是政治经验并不老到的嘉庆正是风华正茂之际,脾气火爆。有嫉恶如仇的一面,没有熟练的政治手腕,也无法理解乾隆老爷子在太上皇这个位置还言传身教的良苦用心。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杀鸡取卵,竭泽而鱼。短暂的暴富后,灭了一个理财能手,断了自己致富的后路!

拂去历史的云烟,我们知道和珅的钱并非全部贪污来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经商所得!否则,像刘墉,纪晓岚这类老奸巨滑的家伙是饶不了他的,这点乾隆也应该心知肚明。尽管属于官商,但在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他钻了空子,也没有人抓住他经济犯罪的把柄。况且,他积蓄的财富自己挥霍得有限,大部分存了起来。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清朝的另一个国库了。所以,分析利弊,乾隆也没有预测到自己的儿子会把这个八面玲珑的家伙于死地的。

乾隆说不定会想,这个和珅富可敌国,女儿嫁到和俯定能永享荣华富贵。这才点了鸳鸯谱的。十公主和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真是天生的一对,两人同岁,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且丰绅殷德因为家庭生活优裕,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文化有学识,而且长相英俊,玉树临风。乾隆很是喜欢他,才决定选做驸马的,才决定把自己最喜欢的公主托付给他的。

而且乾隆的目光也不算太差,二人婚后,感情还是不错呢!如果没有和珅被赐死的事,想来,公主会养尊处优一辈子的。

人没有前后眼,先帝心目中的能臣,在春风得意之时,没有注意搞好与嘉庆的关系。在政坛上纵横驰骋了一辈子的人,倒在自我膨胀的怪圈里,才给十公主带来了不幸。这点,乾隆是预计不到的。他是好大喜功、总想在历史上留一笔的帝王,不是算命先生。那么,后来,十公主的些许不幸,乾隆应该是可以不负责任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但是乾隆去世以后,嘉庆着手收拾和珅。而十公主的丈夫丰绅殷德,家庭的巨大变故让他感觉人生幻灭。他也无法面对自己的父亲被自己妻子的兄长杀害,所以自暴自弃,终日纵情酒色。后因乾隆皇帝大孝期间让小妾怀孕生子,让嘉庆气的让他流放化外之地。嘉庆十五年二月,丰绅殷德回京,五月就去世了,年仅36岁,而固伦和孝公主在丈夫死后主持家政十余年,去世时才49岁。

十公主和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说来也巧,他俩竟然同岁,只是十公主稍稍比小和大一点点而已,这个时候的和珅依然是乾隆的得力干将,正史上看,和珅在这个时期可谓是人生巅峰的状态,手握大把的要害部门的权力,乾隆皇帝对其也是非常满意,毕竟和珅的办事能力在同期几乎无人能及,能够为乾隆解忧,试问,如果你是乾隆帝,你能不喜欢这样的干才?



但权力越大的时候,往往也是人最容易膨胀的时候,和珅也不例外,在成功的把十公主迎娶进和门之后,和珅可以说是到达了人生的顶点,他权上加权,自己的身份又多加了一层皇亲国戚的头衔,而和珅自己的女儿,其实也嫁给了爱新觉罗皇族,成为了一个贝勒了媳妇,这个贝勒是康熙大帝的重孙子,同样和珅的侄女,也就是和珅弟弟的女儿,也通过和珅的关系嫁给了乾隆之孙绵庆,这几乎把和家和皇族紧紧的联系交织在了一起,和珅彻底成为了大清国首位集各种光环于一身的“二皇帝”了,




只要是人,就永远跳脱不了容易膨胀的怪圈,和珅也步了十公主生母惇妃的后尘,开始了乾隆最不想见到的弄权跋扈的深渊,但此时的乾隆年事已高,自顾不暇,自然也顾不上教育和珅收敛,便咽气西去了,此后嘉庆皇帝亲政后做了一件世人皆知的事儿,杀和珅。杀和珅,是乾隆生前没能料到的,也是和珅不会想到的。妹妹和善固伦公主敢于“理直气壮”为丈夫丰绅殷德求情,也多少沾了点父亲的霸气,对哥哥的“野蛮”、为公公和珅鸣不平。这是有效果的,和珅的儿子虽被削职为民,但没籍没家产,仍可居住京城,后来还外放内蒙做了一个小官,还恢复了公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