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這裡有座“殺虎橋”!還有石碑為證!

應宜兒赤獵虎

鳳陽縣劉府老街西邊不遠處,有座古石橋,俗稱“煞斧橋”實際叫“殺虎橋" ,是元代應宜兒赤當年打死老虎的地方。在橋的附近原東嶽廟照壁裡,嵌有一塊《應宜兒赤獵虎記》石碑,記述著他為民獵虎除害的英勇事蹟。

南宋末年, 濠州境內由於連年爭戰,人煙稀少。尤其是鍾離西部魯山及南部與定遠交界處,“形勢險阻,林木森羅,虎豹潛匿,出沒不常”,當地百姓和行人深受其害。

元朝建立後,於至元十八年(1281年),安遠大將軍應宜兒赤(蒙古族人)以淮東西鷹房屯田打捕總管達魯花赤(官職名)的職務到濠州獵捕猛獸,為民除害。

應宜兒赤赴任後,奉命招集捕戶圍獵老虎,為了不妨礙農事,在農閒時組織進行捕獵。他30多歲,身強力壯,聲若銅鐘,弓馬嫻熟,武藝超人。每到一處,目睹虎患造成“樵者不敢入于山,農者不敢耕於野,商旅不敢出於途,孳 畜不敢牧於藪”的驚恐局面,他總是身先士卒,衝在前面,“張我弓,挾我矢,雷轟電掣,林木震動,禽獸悚伏”。

凤阳这里有座“杀虎桥”!还有石碑为证!

至元二十五年仲冬的一天 ,應宜兒赤率領獵人們圍獵,到了定遠塘北村和光山時,射中一隻猛虎。那隻虎鋼牙利爪,咆哮如雷,拼命反撲,竄老高,沒有人敢上前捕殺。只見應宜兒赤飛馬上前,拉弓一箭射中老虎的要害。事有碰巧,一虎剛死,一虎又出。接著他復射一箭,那隻虎應聲中箭死去。應宜兒赤“鼓勇以進,單騎雙箭",射死二虎,“誠為罕有",一時傳為佳話。濠州人都稱讚他比得上漢朝的飛將軍李廣,楚國的神箭手養由基。

應宜兒赤率領獵虎隊,經過七八年艱苦奮戰,擒殺了一千多隻猛虎,為民除了虎患,使得百姓安居樂業。當時為打虎英雄揚名,刻石豎碑,流傳後世。碑文落款為“至元二十六年歲次已醜九月期旦,江淮等處行尚書省劄付鍾離縣遺碑市(今劉府鎮劉府村)巡檢王侃、郭直立石”。

看完後請轉發本條信息

或許能對他人有幫助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