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佔領鹽池,誰就擁有了天下,中國上古史就是這麼粗暴!(29)

《中國上古史》

第2冊

(帝堯時代)


4、表裡山河


帝堯的姓名不論在今天還是在他那個時代看來,都是比較怪的。

他的姓為伊祁,名為放勳。合起來有四個字之多。

伊祁應該是一處地名[1](今地不詳)。

上古時代的姓,都是隨著母親的居住之地而取的,比如黃帝子裔取姬姓,就因為母親一方居於姬水的緣故。炎帝之裔取姜姓,就因為母親一方居於姬水的緣故。

是以,帝堯之出生,既不隨父系帝嚳之姓,也不隨母系陳鋒氏之姓,而姓了個伊祁。

至於他的名字放勳。勳就是功勳業績,好理解。至於放呢?和勳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卻不是大放光芒,而是追逐[2],追求建立功勳業績。

所以我們不要望文生義,以為帝堯一出生下來,母家陳鋒氏就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咄咄逼人,很霸道的名字。

其實這個這個名字和今天建國之類的名字一樣,這個名字當然是寄予了母家陳鋒氏對帝堯的厚望,但意思上還是很普通的。

只是這四個字組合起來,實在是讓人記不住。今天之讀者,如果不是有心,肯定是記不住的。

帝堯因為是個貴族,從出生到長大,是比較順利,很小的時候,他就被封在陶(今山東荷澤市南陶丘)。

當然這塊封地應該是有名無實的遙封,因為這時候山東半島還泡在大洪水裡頭,而帝堯年歲尚小,也可不能去自己的封地主持政務。

到了十五歲,他的兄長帝摯封他為唐侯,封地自然是唐了。

唐在那裡呢?

我們在前面曾經談到過帝嚳有一對冤家兒子,閼伯和實沈,這兩個人整天喜歡打打殺殺。於是呢,帝嚳將實沈的封地遷到了大夏(今山西太原)[3],讓實沈在這裡主持祭祀參星。

現在,帝摯封給帝堯的封地唐,就大致在實沈經營多年的大夏之旁。[4]

所以,後世之李淵起兵,開創王朝稱之為唐,典故便在這裡。

帝堯初封於陶,次封於唐,合而稱之,也就有了“陶唐氏”這個名號。

為了拉攏陳鋒氏,應該說帝摯給帝堯的這塊封地是很富饒的。

帝堯將唐國的最高行政機構設立在平陽(今山西臨汾)。

日後,帝摯退位,帝堯登基,便直接把國都從亳直接遷移到平陽。

這當然是師帝嚳之故智,以遷都而達到擺脫舊都諸如鄒屠氏等大族之影響力的政治目的。

但是,最大的原因,還在於帝堯新經營的這個土地有非常的特別的地理優勢。

從大環境來說,今日山西得名,乃在於它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

山西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與陝西省、河南省相望,是以自古又被稱為“表裡山河”。

整個山西,區、丘陵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作為夾峙在黃河中游峽谷和太行山之間的高原地帶。從地形看,是一個由許多複雜山脈構成的高臺地。

地形高,在亂世之中,是很明顯的優點,就是可據險。

五代時期,後唐 、後晉 、後漢和北漢都是以山西為根據地起家。

這都是由於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亂世越是顯得重要 。

甚至可以這麼說,誰擁有了山西,誰就可以稱雄天下。

所以,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

天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

當然,據險而守,並一定就能守住。因為要守住一個地盤,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關鍵,就是要有吃,要有吃的,所守之地必須是個天然之糧倉。

我們從地圖上看,便知山西境內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臨汾、運城、長治盆地,這六塊盆地直到今天,還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

此外山西的地形高,還給帝堯的後期統治帶來一個意外的好處——

那就是當大洪水再次洶湧而來,其勢前所未有。帝堯之遷都平陽,無巧不巧的保存了中華文化之一脈不絕,乃至於今。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帝堯定都平陽之後,隨後的帝舜定都蒲坂(今山西省永濟縣),帝禹定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堯舜禹三任君主都在山西境內打轉。

這並不是和山西人過不去,而是山西的地形就是高,實在是高啊。

說起來,帝堯的堯,是個尊號,意思就,高,高,很高,非常高。

恐怕他的這個尊號之由來,和山西地形也脫不了干係吧。[5]

當然,還另有一說,就是帝堯本人本來就很高——身長十尺。見於魏晉時代皇甫謐所著《帝王本紀》一書。

帝堯時代的一尺摺合今天多少釐米,不知道。

殷商時代,一尺不到16cm。換算一下,才一米六。

西周時代,一尺大約19.7cm。換算一下,則是一米九七。

東周時代,一尺大約23.1cm。換算一下,則是兩米三一。

如果照皇甫謐所處的時代尺寸,一尺大約24cm。則換算的結果是兩米四〇。這就有點誇張了,要知道在MBA打球的姚明,也就二米二六。

不管怎麼說,皇甫謐特意記上這一筆,想來帝堯在人群中,應該屬於鶴立雞群的那種“高人”。


誰佔領鹽池,誰就擁有了天下,中國上古史就是這麼粗暴!(29)


5、河東鹽池


人類文明之初起,除了繞水而居之外,還有一點也頗值得注目的,那就是對鹽的需求:

食鹽在人類歷史佔有獨特之地位,為了鹽曾發生過戰爭,有些王朝因為得到鹽而得以建立,另一些王朝則因為得不到鹽而崩潰,甚至人類之文化也是在產鹽地周圍發展起來的。[6]

山西之晉南,古稱河東。這裡就有一塊大大的鹽池。

河東鹽池,這是一個封閉性的內陸鹽湖,湖水含鹽量高,經過天日暴曬便可自然結晶成鹽,無須加工即可食用。

當時,井鹽、礦鹽尚未發現,海水煮鹽還屬於未來科技。因此河東鹽池的發現,對於黃帝王朝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在這裡,我只需和大家講三個數字,大家就知道堯舜禹時代之國政,很大程度就是圍繞這塊河東鹽池。

堯都平陽,距河東鹽池約140公里。

舜都蒲坂,距河東鹽池約60公里。

禹都安邑,距河東鹽池約20公里。

也就是說,時間越靠後,黃帝王朝的統治中心距離河東鹽池越近了。[7]

降至於夏商周三代,中國人的統治帝國之疆域越來越廣闊,運輸等技術手段也極大的提高,但還是捨不得離開河東鹽池。

夏都陽城(今河南登封縣)、商都殷(今河南安陽)、東周都洛邑,都距河東鹽池不遠。

不客氣一點,我們甚至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唐(堯)虞(舜)夏殷周的興亡也只是執掌鹽池之富的勢力的更替。

鹽池產的池鹽,通過一條條鹽道被運往四面八方,史稱——

“西出秦隴,南達樊鄧,北及燕代,東逾周宋”。

擴散到今天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為控制鹽池之地的國家帶來巨大的財政盈餘。

春秋時代,晉國政府計劃將國都遷離原先的絳城。高級官員們在國務會議上一致提出:

“一定要把新的國都安置在郇、瑕一帶,那地方肥沃豐饒,而且靠近鹽池,國家有利,人民歡欣,不可放棄它。”[8]

郇、瑕之地其實就是河東鹽池之所在。[9]

河東鹽池還有一個很大作用,是古人所不知道,就是它能接納了兩邊地臺沖刷、滲透下來的各種鹽份,保持了盆地農田酸鹼度的正常。

同樣以灌溉農耕方式生產的西亞兩河流域文明,就是缺這樣一個鹽池,結果因土地鹽鹼板結而衰落了,而今天的晉南盆地,都灌溉了五千年了,還仍是肥田沃野。


談完了大環境,再來談小環境。也就是堯都平陽的一些情況。

平陽(今山西臨汾)西臨汾河,東、南、北三面都是平原,地形開闊,易守難攻。

所處之位置,為山西南北交通的咽喉,太嶽、呂梁東西連絡的樞紐,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10]

早在10萬年,此地就有“丁村人”在此繁衍、生息在這裡。[11]

而進入帝堯時代,定都於此,平陽發展更是飛速。[12]可以這麼說,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進的歷史舞臺轉移到晉南的平陽。

在中原、北方、河套地區文化以及東方、東南方文化的交匯撞擊下,平陽不僅進入了 “方國”時代,而且確立了在當時諸方國群中的中心地位。


誰佔領鹽池,誰就擁有了天下,中國上古史就是這麼粗暴!(29)


誰佔領鹽池,誰就擁有了天下,中國上古史就是這麼粗暴!(29)


未完待續


[1] 今河北順平有順平有伊祁山。據說就是帝堯的出生之地,不過當是後世之附會。

[2]放 ,逐也。從攴方聲。凡放之屬皆從放。——《說文解字》。

[3](齊桓公)西伐大夏。——《史記·齊太公世家》

大夏,幷州晉陽是也。——《史記正義》

[4]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左傳》

[5] 堯是個會意字。從垚,從兀。

“垚”是三堆土疊在一起,越疊越高。兀則是高聳突出,所以“堯”表示高,非常之高。

《說文解字》上就直截了當的說了——堯,高也。

[6] 美國學者A·H·恩斯明格《食鹽及營養百科全書——營養素》

[7] 《說文解字》對“鹽”字的解釋——河東鹽池。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從鹽省,古聲。

[8] 晉人謀去降,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鹽,國利民樂,不可失也。——《左傳·魯成公六年》

[9]到了漢王朝時代,中央政府就在此設置官府管理控制機構“司鹽”,實行鹽業專賣。

唐王朝則設“兩地榷鹽使”,年賦稅收入達150萬緡,佔全國鹽稅收入的1/4。

宋王朝置“提舉解鹽司”,鹽池的池鹽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

元代設立“河東轉運鹽使司”,在鹽池邊修築了城池,名曰運城,這是中國唯一一座鹽務專城。明、清兩代也均派駐了“巡鹽御史”。

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歷代政府還在鹽池周圍修築了不少防護設施,如唐有“壕籬”,宋有“攔馬短牆”,明代乾脆兩次大規模調集民工,圍繞鹽池修建了一圈高6.6米、厚4.8米、長約50多公里的“禁牆”。

為保護一個鹽池而專修一道長城,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獨一份了。

[10] 解放前,臨汾城池依丘而建,內高外低,牆高壕深,壯似臥牛,素有“臥牛城”之稱

[11]丁村人,中國北方的早期智人(見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

包括了1954年發現的3 枚小孩牙齒和1976年發現的一塊小孩頂骨殘片。

丁村遺蹟在山西省襄汾縣南約 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鐵路兩側。

1954年進行大規模發掘時在汾河東岸共發現十個石器地點﹐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發現了新的石器地點。

它的發現,表明生活在汾河岸邊的丁村人距今10萬年左右。

也就是說:丁村人介於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之間,正好彌補了這23萬年到1.3萬年間的中國古人類斷代。

[12] 1978年,在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了一處佔地4萬平方米,包括若干氏族葬區的墓地。從葬制、葬具、殉葬品顯示出的差別表明,當時已步入文明社會階段。

陶寺遺址還發掘出了部分先民的大型聚落遺址群,以及燒陶作坊、大城和小城遺址,出土了成套的禮樂器物,玉鉞、石磬、鼉鼓和象徵王權的彩繪蟠龍陶盤,表明這裡不僅是堯、舜、禹活動的中心,而且已經出現了中央國家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