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所有公司都需要推倒重建!(深度)

疫情之後,所有公司都需要推倒重建!(深度)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

賺錢是認知變現,虧錢是認知缺陷。


這次疫情讓很多免疫力差的個體/企業加速被淘汰,但同時也讓一批適應性強的企業/個體加速生長!

一切的偶然背後都是必然!這也是社會系統的自我進化過程,而每一次事件的發生,都會加速這個過程。

在這種劇烈的變化中,超級商業物種誕生了!


疫情之後,所有公司都需要推倒重建!(深度)


1:商業的第一次冰河時代


大約在8億— 6億年前,地球經歷了史上最嚴峻的冰河時期,當時整個地球都被冰層所覆蓋,一片冷清。


後來,地球的氣溫逐漸升高,冰層慢慢開始融化……


大約在5.3億年前,地球忽然迎來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事件。這是地球最神聖的那一刻:在很短時間內,地球上的物種突然呈爆炸式的增加,生物不再緩慢漸變,而是以跳躍的方式進行。


地球開始出現了昆蟲、兩棲類動物,到了地球侏羅紀時代,大型爬行動物比如恐龍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


大概在1.8萬年之前,地球又經歷了一次冰河期,當時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陸地覆蓋在240公尺厚的冰層之下。


然而這次冰河時期結束之後,又誕生了新的文明:人類文明,一群原始人拿著石頭和自然開始搏鬥,人類從此逐漸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


可以總結三個規律:


1、冰河時期,往往是下一個文明的開端。

2、萬物凋零之後,必然是萬物生長。

3、能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強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這個邏輯同樣適用於當下的個人/企業/國家。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是地球的一種文明的一分子,是一種文明形式,新文明形式必然會取代舊文明形式。


這次疫情,就相當於商業經歷了第一次冰河時期!疫情之後,必定會誕生了很多顛覆傳統理論和經驗的企業或個體,他們看起來似乎不倫不類,變化無常,卻有極強的生命力!


而且它們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異,每沒遇到一次環境突變就會強大一次,由於世界的變化會越來越頻繁,它們一定會被進化成“商業超級物種”!


那麼這些超級物種具備什麼特點呢?


2:公司的競爭力變異了


比如五菱汽車,它搖身一變,把空餘廠房改成生產車間,成為全球第一家做口罩的汽車企業,僅用76小時就完成了10天的工作量,造出了第一臺五菱牌口罩機,從提出造口罩到成功下線20萬隻醫用口罩,僅僅用時3天!

對,人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目前已有多家車企通過轉產等方式生產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以保障醫療物資供應,如比亞迪、廣汽、長安等車企,都宣佈生產口罩。

此外,富士康也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除口罩外,水晶家紡、紅豆股份等服裝企業紛紛轉產防護服。


除了口罩之外,大家需要的就是蔬菜。於是中石化就也開始賣菜了,旗下的340座加油站開通了“安心買菜”業務,“不下車,不開窗;三天量,一整箱,一鍵送到後備箱”,99元包攬一家三口3天生活所需。


還有小湯山健康蔬菜包,共有4種套餐,消費者在中午12點前下單,就能次日送達,套餐均由盒馬鮮生包裝並直接配送至加油站。另外,杭州、金華、嘉興、湖州、衢州地區的133座加油站已經開始銷售愛心助農雞蛋,4毛一個,火爆異常。

同程旅遊用10天完成千萬用戶退訂,還要面對未來幾個月內無法恢復的旅遊市場。完成退訂的第一天,CEO號召大家積極自救、向死而生。團隊在退訂完成第一天,就開始用視頻會議、直播。各個團隊學會賣菜、賣84消毒水、開通各類知識付費課程。

這說明未來企業最重要的能力,是鏈接消費者的能力,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因為未來是生產決定需求的時代,一切都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 按需生產/以需定產才是生產的主流方向,這也是一種柔性化生產和定製化生產的能力。


3:公司的組織結構變異了

這次疫情初期,餐飲企業開始嘗試“共享員工”,盒馬與雲海餚共同宣佈達成人員用工合作,超500位雲海餚員工陸續到“盒馬”上班,並由盒馬支付相應勞務報酬。

這說明社會的組織結構發生了變化,未來最先進的組織,一定不是傳統“公司”的結構,而是那些能夠隨時聚合/隨時解散的結構,員工分散式,以項目製為目標,再加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這種結構看似更加鬆散,實則協同性更強,隨時可以發生“裂變”和“聚變”的效應。


未來一切資源都將變的開放和共享,行業/職業/專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所有邊界都被打開,互聯互通是大勢所趨。


疫情之後,所有公司都需要推倒重建!(深度)

未來企業自身的邊界將被徹底打開,企業不再是封閉的組織,而是成為包容性和擴展性很強的平臺,開始互相越界、穿插和共享。

這次疫情之後,會發生一場組織變革,就好像未來的戰爭一樣,所有部門均需要能各自為戰、化整為零,要求大家既要有單兵作戰能力,又要有協同作戰能力。

如果說的通俗一點,未來公司的唯一出路,就是把自己打散,形散而神不散,大象無形,隨時聚合隨時解散。


那些厲害的企業,往往是一個無邊界的企業,手握用戶資源,擊穿了不同領域之間的籬笆,建立融匯貫通的創新型組織。

同樣的邏輯,人的能力邊界也被徹底打開,人不再被限制到某種特定位置,那些厲害的人往往能夠在不同思維路徑上找到交匯點,成為一個遊離於各種狀態之上的人,這就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4:公司的股東結構變了


1602年,荷蘭誕生了人類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東印度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國公司,也是第一個發行股票的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每年給政府分紅18%),能與外國簽訂條約,鑄造貨幣,建立殖民地等權利。


那就是一個資本決定一切的年代,資本可以奴役全球的人們,員工也好,用戶也好,都只能是資本的附庸,毫無話語權。


情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生變化的呢?


後來各大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發現人才越來越重要,人才的重要性開始大於設備/技術/廠房等其它生產資料,於是很多公司開始用股權的方式吸引人才。


比如在美國的硅谷,這種方式越來越普遍。大家不要小看這種變化,這說明原來資本就是大爺這套邏輯已經開始變了,很多有能力的人也可以參與到利潤的分配了。


疫情之後,所有公司都需要推倒重建!(深度)


說明,這個世界不只是由錢說的算了。人才資本開始崛起,並且超越土地/廠房/設備等其它資本。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創業公司都在用股權吸引人才,股權早已不那麼稀缺,只要你有一定能力,經常可以遇到那些主動分給你股權的公司。


簡而言之一句話:之前是錢決定公司,現在是人才決定公司。未來的公司必須徹底打開自己的股東結構,讓有能力的人參與進來。


遍地都是股份,遍地都是合夥人,這就是如今的商業現狀。


5:公司和用戶的關係變異了


公司最微妙的變化還在下面:


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無論是做什麼,流量都越來越貴,傳統的推廣,傳統的廣告,傳統的營銷越來越失效,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也就是說對於現在的公司來說,最關鍵的問題已經不是留住人才,而是留住用戶了。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句話,這才是如今商業的最核心要領。


留住人才要用股權,留住用戶也必須靠股權。


因此,很多公司把本應該獎勵員工的股權,拿出來去獎勵用戶了。


比如看新聞給獎勵,寫點評給獎勵,分享給獎勵,上傳內容給獎勵,當然現在的獎勵很多還是現金/優惠卷等等,但是以後這些獎勵一定會變成一種“期權”。


因此,未來商業最大的趨勢是:讓所有用戶一起來分錢的制度,大家各盡其才,按自己的貢獻分錢,這就是用戶至上主義。


簡而言之一句話: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用戶決定一切”的時代!


未來的能生存下來的公司一定是平臺化公司,社會的結構將從“公司+員工”向“平臺+用戶”去轉變,既然如此,未來每一個用戶都可以利用平臺創造自己的價值。


用戶在平臺中做的每一份貢獻,都會得到平臺不同程度的獎勵。這種獎勵不再只侷限於小恩小惠,一定會變成長期的激勵,比如期權,股權等等。


總之,商家(平臺)和用戶的關係,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交易關係:用戶到平臺是為了買東西。

第二階段是服務關係:用戶到平臺是為了尋找各種服務,

第三階段是股東關係:用戶以平臺為依託,創造各種價值;


公司的結構也經歷三個階段的變化:


第一個階段:股東股東之間的關係(單邊關係)

第二個階段:股東和員工之間的關係(雙邊關係)

第三個階段:股東,員工,和用戶之間的關係(多邊關係)


未來的公司,其邊界都將被打開,因為成百上千的員工,以及成萬上億的用戶都將參與進來,共同分享利潤,參與決策。


疫情之後,所有公司都需要推倒重建!(深度)


當你看穿這個邏輯之後,就會發現所有的公司都需要推翻重構。


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重大變化:資本的力量正在被嚴重削弱,人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了。


簡而言之:資本開始瓦解,用戶開始崛起。這必將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的消亡,同時大量的人被解放。


回顧人類有史以來的幾個階段,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直到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一個制度是永久存在下去的,每當人類文明向前邁進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嶄新的制度,取代之前的舊制度,這是歷史的鐵律。


那麼能夠取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新文明是什麼呢?


從以上商業的進化,我們可以推演出這種制度的核心邏輯就是“用戶主義”。


資本主義是資本決定一切,用戶主義就是用戶決定一切。


在資本主義消失的同時,人類正在形成一個個嶄新的命運共同體,這些命運共同體上的個體,既能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又可以隨時/瞬時被聚合起來。


每一個命運共同體都是一個價值體系,上面的每一個用戶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大家各盡其才,各取所需。


而這些命運共同體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洞解。


疫情之後,所有公司都需要推倒重建!(深度)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