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在中国的玛瑙之都,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的西北部,王府镇学校的大门口,有一座高大的影壁墙,但见影壁墙青砖重檐,灰瓦罩顶,宏伟而又威严。这座影壁墙就是土默特左旗王府遗留下来的唯一建筑物,虽历经近三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仍然魏然屹立。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王府影壁墙

土默特的历史

在漠南蒙古草原上,曾经有一个只有二部五旗组成的盟,它就是卓索图盟,其地域相当于今天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朝阳市、内蒙古赤峰市的喀喇沁旗、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北部及围场的广大领域。

卓索图盟摄喀喇沁三旗、土默特二旗,却是异姓同牧,不像哲里木盟的四部十旗同族同源,比如今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虽然相距很远,却也是同族。而卓索图盟的土默特左翼旗和土默特右翼旗虽然都是土默特,其祖源却截然不同。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同宗同源的科尔沁十旗

土默特左翼旗其远祖是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与喀喇沁为近族;而土默特右翼旗的远祖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与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城)土默特为近族。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土默特左、右旗世系图

土默特左翼旗的远祖济拉玛(者勒蔑)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他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性命。成吉思汗特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被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不仅如此,成吉思汗又将女儿花茵公主嫁给济拉玛(者勒蔑)的儿子吉伯特,成为了成吉思汗的塔布囊(驸马),其塔布囊爵位,一直到了清朝,土默特左翼旗、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仍得到了清政府的的承认和沿用,其爵位等同于蒙古台吉。济拉玛其后裔,他们就游牧在漠北地区原岭北行省和宁路之西的称海宣慰司境内。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蒙古王公等级

土默特右翼旗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收复了林中百姓,并令部将豁儿赤统领秃马惕部,在大蒙古帝国时受命镇守过阿尔泰山12关口,被叫做“十二土默特”。

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大军围困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弃城而逃,退居草原,从此,蒙古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间,直到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达延汗时期,才平定了内乱,重新得到了统一。

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后,把左、右两翼六个万户的五个万户分封了自已的子孙,其中把右翼的土默特部封给了四子阿尔苏博罗特。

达延汗死后,由于长子图鲁博罗特已故,长孙博迪阿拉克继承汗位。因博迪阿拉克年幼,达延汗的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一度登上汗位。两年后去世,又还政于博迪阿拉克。

此后,蒙古右翼对牧地和属民又进行了重新分配,年仅十三岁的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俺达汗分得了土默特的大部分牧场,成为了土默特万户的最高首领。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随着土默特部的崛起,迫使蒙古大汗达赉逊库登率领察哈尔部迁徙到了辽东地区,并控制了乌梁海(兀良哈)北部,而南部的乌梁海则依附了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的俺达汗。由于俺达汗与归顺的乌梁海部在政治、经济、军事、姻亲上的友好,因此土默特部的属民得以大量向东移居。据史料记载:“辛爱黄台吉因与其父在政见上有矛盾......乃提精兵走蓟辽、独石、古北、潮河之间......”,黄台吉就是俺达汗的长子,由此可见,土默特万户的势力正是在达赉逊库登汗东迁时前往蓟、辽一带的。黄台吉势力进入兀良哈地区后,并没有同当地的蒙古部落发生不和或战争,而是彼此联姻,进一步建立和巩固了他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清初的土默特

17世纪初叶,林丹汗即蒙古大汗位。当时中国北部的政治格局十分复杂,在东北,建州女真已经逐步崛起,从开始的依附蒙古逐步脱离了蒙古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后金帝国;而在辽东地区,明朝军队建有强大的防线,注视着北方;而此时的蒙古各部,却处于各自为政的封建割据状态,蒙古各部天天为了争夺草原,四处混战。

林丹汗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踌躇满志妄图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开始对蒙古各部频繁用兵,其结果是,造成东北地区的科尔沁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鲁特部纷纷归附后金。

俺达汗的曾孙鄂木布楚琥尔面对虎视眈眈的林丹汗,曾会同喀尔沁部首领苏布地还击林丹汗,并与苏布地上书后金求援,与蒙古大汗彻底决裂,归附了后金。

在鄂木布楚琥尔带领的属民之中,还有一部分蒙古勒津部落。当鄂木布楚琥尔到达阜新之时,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的后裔莽古岱已经从喀喇沁搬来三十多年了,就这样,莽古岱的孙子后来就接管了鄂木布楚琥尔带来的蒙古勒津部落。

也就是这个原因,作为济拉玛后裔的善巴,在率众归附后金以后,在设旗建札萨克之时,旗的名称不是喀喇沁,而是借土默特部落之名建立了土默特左翼旗。也正是这个原因,虽然土默特左翼旗的旗主是兀良哈部落人,但是,治下的老百姓还是以蒙古勒津人为主,因此,民间习惯上称土默特左翼旗为“蒙古勒津",亦称“蒙古贞”,这也是土默特左翼旗王府之所谓称为“贞王府”的原因。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土默特左、右旗与喀喇沁三旗的关系

土默特左翼旗首任札萨克善巴,最初被清廷封为达尔罕镇国公,世袭罔替。康熙元年,善巴之子卓里克图被封为多罗达尔汉贝勒,世袭罔替。其最初的扎萨克府邸建在今阜新蒙古旗自治县七家子乡旧贝营子,后又迁到今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九营子,最终又搬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当时称贝勒府。第十三任扎萨克色凌那木济勒旺宝,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晋封郡王以后,贝勒府才改称王府。这就是后来的“贞王府”。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作为土默特左翼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王府镇曾一度是最为发达的地方。到了民国初期,王府街上还有大小店铺53户,伙计和工匠多达500余人。由于阜新煤矿的开发,海州迅速崛起,王府地位骤然下降。1940年日伪当局设立阜新市时,将阜新县和土默特左翼旗合并为土默特左翼旗,旗公署迁到阜新县城。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此后,王府镇的昔日辉煌不再,而贞王府于1947年毁于一场大火之中。



扩展阅读:

阜新是全国著名的玛瑙之乡,阜新因出土了“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而闻名天下,而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是阜新玛瑙的主产地。如果有机会来阜新,可以到那里看看玛瑙。

玛瑙真假难辩,购买时要擦亮双眼哦。

买之前,不妨打开 今日头条 APP,输入“阜新玛瑙” 先做做功课再入手吧。


#文史之旅# 走进阜蒙县,触摸贞王府影壁墙背后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