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在品读古诗的过程中,大多读者会发现有很多诗人命运多舛,在政治生活上不得意,因此将一腔热血和所有的悲愤注入到古诗词当中。也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些诗词流传至今。唐朝无疑是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诗词是我国古代的一大文化宝典。盛唐时期,唐朝的诗词真正成熟。

唐朝也有很多在官场之中不得意的诗人,他们将诗词注入了更多悲壮的情感,例如今日的主角陈子昂,就是唐代一大代表诗人。他的诗词多悲壮,让唐诗有了新鲜的血液,并且让唐诗成为古代诗词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陈子昂都有哪些经典的诗词?他的诗风又是怎样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品读一下,这位悲壮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品。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一)满腔热血却遭挫折,首次受挫的陈子安,将自己喻为“稻草”

陈子昂本出生于一个富足家庭,虽然生活之中锦衣玉食,但他却不甘心做一个公子哥,白白浪费自己的大好时光。年少时的陈子昂就有一腔热血,希望能够为国为国效忠,因此成长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以寻求当朝的重用。不过陈子昂却没有一朝中举,在他第一次考科举的时候就落选了,对于年轻有抱负的陈子昂来说,想必他心中一定十分愤懑,因此他做了一首《落第西还别魏四懔》。陈子昂在诗中这样写道:“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山水一为别,欢娱复几年!离亭暗风雨,征路入云烟。还因北山径,归守东陂田。”这首诗中流露出陈子昂的忧伤,诗词当中的“蓬草”、“惊鸟”等都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其中不乏饱经风雨的意境,将自己当时的辛酸苦闷全部流于行间。

由于陈子昂从小衣食无忧,可谓是一个富家公子哥,因此在第一次落选的时候,自然会给他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会让他第一次有受挫的感觉。还好陈子昂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考试,终于在26岁的时候,被武则天照进皇宫当中。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二)不受武则天重用,陈子昂心灰意冷,只能用文字描述当朝腐败

但与陈子昂想象的不同,武则天照他觐见纯属因为他的文采好,而不太重视他在政治方面的才能,更没有对他委以重任。每当陈子昂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都受到当朝的冷落,就这样他觉得做官不开心,因此辞官家里,这也陈子昂在一生中受到的第二次打击。此时陈子昂的心情要比第一次受打击还要悲痛,因此他在《谏灵驾入京书》文中描述了自己非常悲伤的心情,他用“父兄转徙,妻子流离,委家丧业,膏原润莽””这样的诗句描绘出当时非常荒凉的情景。

陈子昂也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他在《谏用刑书》当中,大胆描绘出武则天制造出来的冤案错案,“一人被讼,百人满狱,使者推捕,冠盖如云”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的凄惨情景,即使后代人看到之后也都不寒而栗。

同时,他又大胆的揭露武则天在当时一些扭曲的心理,在《答制问事八条》当中,他用“外有信贤之名,而内实有疑贤之心

”,描绘出武则天只会做表面功夫,为了名垂青史武则天主张重任贤士,但是武则天的内心却十分猜忌这些贤能异世,这些文字都直接为我们描述了当朝的不堪和腐败,可见陈子昂是一个忧国忧民忧,又不畏惧权贵的诗人。他可以用自己的文字,书写出对当朝的不满以及对民众的担忧。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三)苦闷无心无人解,陈子昂用《感遇诗》记录当朝黑暗

虽然陈子昂屡次劝诫,又多次用诗词表达自己的苦闷,但是武则天却不为所动,陈子昂只能抑郁不得志。在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甚至锒铛入狱,这一次入狱也是对岑子昂的另一次打击。这时陈子昂屡屡受挫,心中极度愤瞒他写下了《感遇诗》,首诗中字里行间描绘出他的生不逢时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感叹报国无门等情绪。这样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无疑是无比凄凉又凄惨的。在““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这些诗词中,显现出陈子昂对于那些战死沙场的军人非常悲悯无限的同情。“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表达出陈子昂最的心情悲痛,又着许许难言之隐。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这又直接的描述出唐朝达斯主张冤假错案的情况,可见当时民不聊生,大家都对于当朝的统治有诸多不满。“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最后这句更是为我们揭示出当朝没有重任贤良义士,而是信任一些歹人罪恶,政治中非常黑暗,这也是陈子昂不愿意看到的景象。从小衣食无忧的陈子昂,在《感遇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凄惨悲凉的景象,也表达出这几年期间,陈子昂已经连连受到打击,生活给他上了一堂课,他也对生活渐渐有了很多愤慨之情。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在《感遇·其二十三》一诗中,“多才固为累,叹息此珍禽”他将自己悲愤的情感升华到更加高的情境当中,用非常豪迈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爱国之情以及当时世道不公。纵观陈子昂的这几首感遇诗,虽然有很多愤慨,但是陈子昂的描绘还有很隐晦之处,没有特别直接的表达出当朝的黑暗。这个时期的《感遇诗》诗中,陈子昂大多自己的情感,倾诉自己想要为国效忠的豪情壮志及其恢宏的语言,毫不避讳当时的心情。虽然陈子昂的感情非常愤慨,但是豪情壮志却多于悲伤。

到了陈子昂40岁的时候,他在《感遇·其三十六》中写到“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表达的情感更偏于悲伤之情。在《感遇·其十八》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抒发自己的感慨。纵观陈子昂的《感遇诗》,大多是描述自己的愤慨以及豪情壮志。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四)怀才不遇,寄情于诗,成就千古名作《登幽州台歌》

在陈子昂的众多诗词中流传至今,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这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词读起来非常顺口,文字简单。别看它只有区区二十二个字,但是却非常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描绘的地点在幽州台,这里曾经是燕昭王为了广纳天下贤能异世而建立的。陈子昂在这里写下这首辉煌壮志的诗,更是对报效国家的一种渴望,抒发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他也非常渴望能够遇到如那样的明君 让自己这一腔热血得以书写。文中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他既看不到以往招贤纳士的贤君,也看不到未来求贤若渴的明君,如今他就是在这个有些尴尬的位置。既不能回顾过,也无法去未来,抒发出他非常无奈苦闷的心情。

陈子昂用自己的诗歌抒发了当时怀才不遇的情景,而更开启了盛唐时期大多悲愤采取的怀才不遇的文学流派。

严格来说这,首《登幽州台歌

》并不是一首非常严谨成熟的唐诗,它的字数较少,与盛唐时期的成熟作品有较大的差,但依旧不影响它带给后世的影响,陈子昂也将自己这不公平的命运留给后人评判。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五)与权贵正直不和,解甲归田,依旧不能免惨烈下场

陈子昂既然和当朝统治者以及达官贵人的政治理念不和,因此他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又一次辞官解甲归田。虽说辞官回家,但陈子昂一直心系百姓,忧国忧民在。回归家园之后,他依旧做出很多优秀作品,例如在《送别出塞》,他就用““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诗句来赞扬出塞杀敌的将军。这八个字看似无奇,但其实铿锵有力。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陈子昂虽然远离官场但依旧心系天下。陈子昂的行为看似已经失去自己的雄心壮志,但通过他对战场将军的赞扬可见,陈子昂初心未改,心中那个梦想依旧在。

当然,陈子昂陈也有自己的气节,他在《修竹篇》中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出自己崇高的品格以及高上的气节。“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在这首诗中也能看出陈子昂不愿意同流合污 ,表达当时文人心中坚守的一定之规。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在《喜马参军相遇醉歌》这首诗歌中,陈子昂用““深林潜居””等词语,表达出非常凄凉的情景;用“时岁忽兮,孤愤遐吟,谁知我心”表达自己的感触以及心中孤独的愤慨。这些诗都能够抒发出陈子昂内心的抑郁以及想要对外呼喊的心声。

由于陈子昂一直敢于说话,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他被当朝权贵盯住了,虽然陈子昂解甲归田,但他还被残忍的逮捕入狱。最终他解决凄惨,只能在牢中被迫害而死。对于陈子昂来说,这是他人生中受到最大也是最后一次打击。 陈子昂去世的时候只有四十二岁,给后人留下无限唏嘘。

我们从陈子昂的医生以及他的诗歌中,能看到他是一个孤独又心怀大志的人。因为一首《登幽州台歌》,人们了解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也开启了唐朝悲愤的诗风。虽然统治阶级能够迫害程子昂,但却不能毁了那些经典,陈子昂的诗词却一直流传至今,他的那些失意、那些壮志未酬和内心愤慨,是当时的最强声音,值得后人敬仰。

陈子昂:心怀大志却一生不得志,造就时代强音

随着陈子昂受到的迫害越来越多,他所抒发的愤慨之情以及悲愤之曲调也越来越浓,也让我们在诗词中体会到陈子昂的变化。如今,留给我们的是陈子昂这一生的壮志和愤慨,他那些非常有力量的诗词值得人们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