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该不该玩手机?

清闲香茶小屋


孩子该不该玩手机?这个问题很明显是不该的。

手机对于现在的生活很便捷。小孩利用手机不光可以打电话和发微信,更重要的一点他能打游戏看不利于青少年的视频。

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的孩子。以前没有手机这东西,那时候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基本上好玩的东西都是自己做出来的。现在有了手机了,好玩的好笑的都在手机里。放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手机找到,玩游戏看视频,因为那里有他们想要的。阅读量少了,成绩也会跟着下滑。

以前孩子的眼睛近视大多都数是因为学习用功,书不离身,这是好现象。而再看现在的孩子,手机不离身,眼睛离不开屏幕,连吃饭懒得吃更别说学习了。

游戏是毒,一旦染上就不好戒掉。不但影响学习,而且还损害身体。

我劝家长们在管孩子的同时也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少玩手机多陪陪孩子。家长是一面镜子,如果有时间可以在孩子读书的时候静下心来也读一篇好文章,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岂不是更好!


高伟聊生活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玩手机,是家长们时常讨论的问题。因为家长们会觉得伤眼睛之类。我觉得应该,但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和内容。大概从我孩子一岁多起,我就允许他玩手机,但是每次必须开闹钟,闹钟一响不管什么原因必须交还手机。最开始是限时3分钟,现在是打完一盘游戏(仅限于开心消消乐、贪吃蛇之类的游戏),我的孩子每次都能做到,自觉把手机交回来,即便我没有在旁边看着他,他打完一局也会自动交手机。而且通过手机,我家宝贝学会了拼音,他也喜欢用手机来听故事之类。


我对孩子玩手机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从孩子的心理上来讲,他会觉得,为什么你们大人都是随时拿着手机玩,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如果一直不让他接触手机,而大人又时常拿着手机玩的话,会让孩子对手机充满无穷的好奇,进而就是渴望。与其让孩子偷偷摸摸玩手机或者跑去看别人玩手机,还不如大大方方地破除孩子对手机的神秘感。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到最后可能就更不好去禁止了。

其次,如果想孩子少玩手机,也请大人们放下手机,陪孩子玩。当有游戏、书籍、玩具这些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其实他们不会老是缠着要手机玩的。什么时候孩子扭着大人要玩手机或者平板?要不就是大人一直玩手机,要不就是大人让小孩一个人在旁边玩又怕孩子打扰自己的时候。所以如果真想孩子少玩手机,陪伴是必须的。

最后,这其实也是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秩序观的途径。规定好时间,到了时间必须停止,如果不停止那下一次就不允许提玩手机的要求。与其堵,不如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之类。



单亲育儿路


作为一名3岁孩子的父亲,建议尽量不要过早给孩子接触手机,为什么说尽量,那是因为我本人就是做新媒体行业的,回家不看手机几乎不可能,家人们对手机依赖也很强,想让3岁之前的孩子不看手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小孩经常看手机最大的坏处就是对眼睛不好,小孩的眼睛还处在发育阶段,3岁之内过多的看手机造成的影响不只是视力,还有可能造成斜视、弱视等问题,同时孩子的自制力较差,一旦迷上手机上各种五花八门的图像和动画非常上瘾,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也不为过,这以前在功能机时代尚不明显,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触摸屏的操作体验即使对于一两岁的孩子而言也能轻松驾驭,所以现在的孩子非常容易过早接触手机。

除了对眼睛的伤害以外,手机网络上各种文字和视频可能会掺杂一些不良内容,3岁左右的孩子正是模仿力强的时候,很容易模仿说出那些不良语言和文字,尽管孩子本身并不一定明白,但是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成长还是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尽管不让孩子看手机大家都明白,但是家长在家里确实也很难保证当着孩子的面不看手机,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可以向孩子展现手机有益的一面,比如我孩子就比较喜欢英语,时常会问我哪个词用英语怎么说,这时候我就会和他一同在手机上查出这个单词的念法。另外,APP市场都有很多儿童益智游戏,寓教于乐非常有意思,本身有益于孩子大脑的开发,但是从一开始就要约定和孩子的时间,比如一次只能玩10分钟,不同意就不能玩,让孩子养成固定习惯便好。

当然,我孩子有时候也会发现手机上的游戏,但是一般只能我玩他看,我并不会让他上手,久而久之他也很少玩,但是喜欢看我玩,嘿嘿。不过相比游戏来说,我最担心的还是现在流行的各种小视频APP,那种对孩子来说才是一看就停不下来,所以我就把手机上的小视频和直播APP全删了。

手机对小孩来说也并不是一昧的洪水猛兽,我认为现在虽然很难让孩子彻底断绝手机,但是我们可以引导2岁以上的孩子来让手机作为一种有趣的工具来使用,使用得当也很有利于孩子对学习和知识的兴趣开发。


嘟嘟聊数码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孩子玩手机当作洪水猛兽进行围追堵截,没有必要其实也很难做到。作为家长,我们要思考的已经不是能不能让孩子玩手机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的问题,孩子在手机上看什么、玩什么,给孩子挑选适合的动画片,下载优质而适合孩子年龄的手机应用,建立良好的使用习惯,远远比绞尽脑汁去阻止孩子玩手机更值得探究。

但是手机等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导致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睡眠紊乱,甚至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困难等等。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呢?

首先,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孩子玩手机,家长最先担心的就是损坏视力。因此,首先要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孩子视疲劳,比如保持房间内合适的亮度、开启手机的亮度自动调节功能,保证屏幕亮度与环境的亮度进行合理的匹配,不让孩子在黑暗的地方玩手机。另外,保持恰当的距离,手机与眼睛的距离尽量保持在30厘米以上。

其次,设定时间,使用有度。和孩子一起讨论,对手机的使用时间作一个约定,比如每天玩三次,上午、下午和晚上各一次,每次15分钟等。为了帮助孩子遵守规则,还可以使用手机的闹钟或计时功能,到点儿就提醒孩子,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学会自我控制和自主管理。

最后,家长陪玩,增加互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手机游戏或者动画里的一些情节,比如洗衣服、喂兔子、过斑马线等,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策略,还可以一块动手实际做一遍。这样的方式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连接和互动,还能促进孩子对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联,增加真实生活体验。


和岩—温和而坚定


手机真的就是猛虎野兽吗?如果一味的堵住是不是就可以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呢?其实问题不在于孩子是不是玩手机这个问题本身,问题在于通过玩手机这个事情我们如何去引导孩子从而让孩子学会有利于他一生的品质与技能。

手机会造成孩子视力发育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会影响孩子的学业,不利于孩子的专注等等,要是说手机的坏处一定可以说出很多。同时你可以想到手机的好处吗?对于孩子手机是他成熟的一个标志,他可以像成年的父母一样拥有一个交友的高科技产品了。这个手机为他提供了价值感,让他的沟通社交圈子一下子大了许多。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合理的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才是重要的,如何通过这件事情让他学会时间管理,学会自律等更为可贵的品质。

1.在给孩子玩手机之前先和孩子聊一聊,聊什么呢?问问孩子玩手机对他的意义是什么?他觉得在玩的过程中获益了什么,又会有什么负面的伤害。

2.和孩子共同约定玩什么、玩多久、谁来提醒时间等等。这里的要点是在友好的氛围中来进行谈话。

3.当孩子玩到时间的时候,用简短的词语提醒孩子,而不是唠叨,更不是指责。

最后我想提醒父母的是,一开始我们是否因为自己有事情要做,或者自己累了需要休息而把手机给到孩子,无形中让手机成为了孩子的电子保姆。如果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责怪孩子玩手机了。

又或者你是否就是一个一天到晚手机不离手的父母,你的表率作用正在影响到孩子。

真正的育儿其实是育己。


姚岚Yolanda


对这个话题比较关注的可能有几类家长。第一类是孩子还小,暂时没有因为孩子使用手机而困惑,但是担心使用手机后会造成不良影响,拿不准该不该让孩子玩手机。第二类是孩子经常使用手机,可能出现一些过多使用的苗头,家长想把这种不良影响及时扼杀,所以纠结怎么办。第三类是孩子已经出现过度使用手机的状况,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学业、社交和身体,家长想把孩子从手机世界里拉回来。但是怎么拉,是把手机收走,不让玩,还是其它的办法?

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手机的好处与便利以及过多使用的弊端无需多说,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针对第一类和第二类家长,恭喜你们,在还没有出现不可控的状况时能思考和反省该如何应对,这时候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是考验我们如何做一名科学的家长面临的功课。首先,营造温暖和支持的环境。任何沟通,关系是前提。如果没有融洽的亲子关系,那么请把重点放在改善关系上,之后才能做到有效管教。其次,行为管控。如果孩子还没有自己的手机,只是拿父母的手机玩,可以跟孩子商定时间。而且一旦规则制定,双方都要执行。买智能手机前制定使用公约,包括网络使用的总时间和各网络类型的使用时间,比如游戏时间,聊天软件时间等,共同约定遵守;晚上九点或十点以后手机放在客厅固定的地方,由父母保管;使用手机的同时使用时间提醒软件。针对第三类家长,要把孩子从手机中拉出来必定是个持久战,所以家长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不能急于求成。首先依然是营造温暖和支持的环境,改善家庭关系。既包括亲子关系,更包括夫妻关系。其次,对孩子的手机使用要有约束和要求。有可能的话,采取一些手段借机收走手机一段时间。但前提条件是不引起大的冲突。第三,帮助孩子在手机以外找到支持和成就感。第四,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素玲Sunny


孩子到底该不该玩手机?

您好,我孩子看见我玩手机时他就过来跟我抢着玩,我就陪他玩一会,那么孩子玩手机时也要注意下面几点哦:

一:内容,给孩子下载一些适合儿童玩的APP,例如小企鹅乐园,里面有动画片、简笔画、儿童组装玩具之类视频;喜马拉雅FM,里面有儿童有声故事、睡前故事之类。看一些健康的、利于儿童成长的视频。

二:时间,孩子看手机的时间一定要控制,看一集动画或者玩一分钟游戏,玩完就不玩了,说到做到,让他自己控制自己。我儿子就是,看完一集就不看了,去玩玩具;有时候也控制不住想再看一集,那就陪着他一起看。多试几次,孩子养成习惯,每次就看一集。

三:告诉孩子手机电视看多了会近视,当然看手机和眼睛的距离、姿势都要注意,不能躺着看。告诉他妈妈为什么不戴眼镜,因为小时候不看手机,爸爸戴眼镜是小时候看电视看多了。孩子通过比较,自己也会少看手机电视的。

四:视力,孩子3~4岁的时候可以去做视力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最后,家长以身作则,多陪陪孩子,多去户外玩。蓝天白云,白雪皑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浩然的日记


数字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普及,电子设备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养育伴随着电子设备长大的数字土著是新生代父母父母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网恋、网络暴力、隐私泄露、沉迷网络游戏……我们听到过太多关于电子设备的负面新闻,除此之外,伴随着电子设备出现的健康问题则是近视的低龄化与颈椎病的增多。

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流思想是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毫无疑问,对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视力等诸多成长问题这一举措确实能起到相当程度上的作用。但已深入到学校的电子设备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单纯的限制读屏时间似乎并不能成为很好的解决方法,究竟该怎样处理让人又爱又恨的电子设备带来的问题,家长不妨看看美国知名教育专家、养育数字土著公司创始人和主管、探索数字时代育儿方法领衔者德沃拉·海特纳在《孩子,别玩手机了》书中所给出的建议与研究结论。

学会影响而不是控制孩子、跟上时代的步伐,别掉“链子”、改变敌视电子产品的态度、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孩子设立交友界限、和孩子一起克制“分心”是德沃拉·海特纳在《孩子,别玩手机了》里提到的数字时代七个育儿关键,概括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即榜样的力量、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堵不如疏的观念。

榜样的力量通俗点说就是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数字时代要做到却实属不易。工作累了玩会儿手机、孩子在游乐场玩自己无事可做玩会儿手机,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商场和家里,甚至是不太紧张的办公场所都能见到,在父母都未察觉到自己对电子设备依赖的情况下,他们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是怎样设限的呢?简单粗暴的限制读屏时间是现在的主流做法,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规则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感受?国外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对父母使用电子设备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毋庸置疑,这样的不满并不是个例,在所有父母没有起到榜样作用的家庭中都存在。破解方法也很简单,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电子设备使用规则,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看到的是你在管理电子设备,而不是电子设备在控制你。

如果说榜样的力量是基础,那么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则是重中之重。与其担心层出不穷的游戏与不断推陈出新的APP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可能伴随的隐私泄露,不如充分发挥家长的智慧,利用科技教会孩子正确的三观。

任何事情在前期投入过程中总是费时费力,养育孩子这项工作更是如此。在选择兴趣班和学校时,家长通常都会多方面了解,向他人咨询意见、试课、和孩子沟通等等都是常用方法,同样,这样的方法用在引导孩子使用电子设备上仍然合适。

向他人咨询意见对应向此款APP的用户了解它的优缺点;试课对应和孩子一起使用APP让自己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孩子沟通对应一起探讨使用APP的感受,和线下关于孩子培养的选择其实是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需要家长更加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沟通,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某些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也可以引申到对同款APP不同版本的喜好(包括原因)、如何更好的改进、怎么解决APP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限制读屏时间确实能避免很多问题,但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时间里,孩子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谁也无法预料。如果在这之前,父母无法放下对电子设备的偏见,引导孩子认识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运用合理的操作,那未来,孩子就不能很好应对数字世界的挑战。与其忧虑,不如换上堵不如疏的观念,充分利用科技设备的积极面,引导孩子驾驭数字世界,而不是被数字世界控制。

数字时代,网络上的诱惑和侵扰数不胜数,如何引导孩子应用科技技术,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是另父母头疼的问题。面对以往从未有过的挑战,德沃拉·海特纳的《孩子,别玩手机了》书中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如果你还对数字时代育儿有疑问,不妨静下心来阅读这本权威之作。


抹茶人生随想录


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宽泛,又很沉重的话题,问题的背后,折射出了很多的家庭、社会矛盾,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谈一下我的看法。

3岁以内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触手机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做过分析,3岁以内的孩子,接触手机会有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看手机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1-3岁的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词汇的输入来刺激大脑,同时,通过各种沟通表达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的发音器官,形成语感,积累词汇,建立基本的语言逻辑,3岁的孩子,正常来说应该能够说简单的短句,能够基本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如果长期让孩子看手机,手机里面的语音是没有场景的,而且频繁变化的视频、丰富的色彩和图案的变化,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的听觉器官没有经受充分的训练,对孩子的听力造成负面的影响。

此外,手机视频的单向输出,缺乏沟通,孩子不需要进行语言的互动就能接收信息,自然也就懒得说话了,语言表达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训练,影响孩子未来的语言发展能力。

(二)看手机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

1-3岁的孩子,应该以游戏、玩耍为主,不论是攀爬、跳跃、奔跑的大运动训练,还是玩玩具过程中的手指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反复的联系,如果孩子长时间依赖手机,运动量不足,很可能导致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运动能力弱、平衡感差、肢体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三)看手机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

2岁以上的孩子,开始进入社交需求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孩子玩耍的时候仍然是各玩各的,但是在群体性的环境中,往往会通过互换玩具、协作游戏等方式开始结交一些朋友,学习和同龄孩子之间的交往准则,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和父母家人的互动需求增加,这个过程同样有助于孩子学习和成年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

如果让孩子长时间的玩手机,孩子会降低这种社交的诉求,缺少了比较的社交训练,会对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发展造成阻碍。

(四)看手机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

2岁以下婴幼儿,眼睛的屈光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强光的直接刺激难以调节和适应,时明时暗、不断变化的屏幕画面会使孩子的眼睛疲劳,导致近视。而且有时为了看得更清晰,有些宝宝会不由自主出现歪头姿势,引起斜视。

儿童尚处于眼球发育的可调期,如果用眼过度,很容易导致孩子过早的变成近视眼,戴上厚厚的啤酒瓶底近视眼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视网膜变性或脱离,增加青光眼发病风险。

(五)长期看手机,容易导致依赖成瘾的问题发生

长期看手机或电视,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很难戒除。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从1岁多开始,只要吃饭的时候就要看动画片,否则就不吃饭,时间长了之后,变成了一个固定的习惯,很难戒除,折腾了好几年,直到上了小学3、4年级之后才慢慢的改观过来。

3-6岁的学龄前阶段孩子,可以适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3-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很多能力敏感期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内,比如语言、阅读、想象力、绘画等能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可以适度的借助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一些电子产品,让孩子进行更充分的训练。

3岁以上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智力的发育已经到了相对比较好的一个阶段,可以选择一些益智类智力训练的软件给孩子玩,比如“Scratch”、“Minecraft我的世界”等游戏类教育软件,有助于孩子进行智力的拓展,不过即便是这类游戏,也同样需要控制孩子玩耍的时间,避免造成视力等方面的损伤。

此外,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英语启蒙学习的一个重要时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纯英文的动画片如《小猪佩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

《超级飞侠》、《海底小中队》、《神奇校车》等,通过这些优秀的动画片,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磨耳朵培养英语语感,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相应的童书进行学习。

上学的孩子,需要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社交、联络和资料查阅,有正当的需求

现在的孩子,并不同于我们当年小的时候,社会活动丰富,信息来源多样化,孩子们之间有着很充分的沟通,很多的信息获取和知识的学习会通过网络来进行。此外,很多学校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会有一些需要在APP软件完成的作业,因此,已经上学的孩子,确实会有使用手机的正当需求,如果完全禁止,会给孩子的学习、社交、出行安全带来不便。

让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需要同时训练孩子的自制力

对于孩子而言,手机是个双刃剑,使用的好,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使用的不好,则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沉迷游戏和各种毫无益处的网络垃圾。

如果家长缺乏有效的管控,孩子又没有足够的自制力的话,就很容易面临失控的风险。

作为家长,需要及早的训练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诚信的价值观,给孩子适度的自由,让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和时间段内合理的使用手机。

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让孩子玩手机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除了少数益智类的游戏软件之外,大多数手机游戏充斥着暴力、色情的成分,打怪升级、打打杀杀,毫无营养价值可言,而且这类游戏会导致孩子高度紧张,精神疲惫,影响孩子的睡眠、学习和身体发育,对孩子的智力、社交、运动能力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大意,不要为了让孩子不打扰自己、不给自己找麻烦,就扔一个手机给孩子任由发展,这样的做法,只会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手机不是父母的情感替代物,高质量的陪伴、和谐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一起放下手机,多运动、多阅读,才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聊育儿


随着手机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沉迷于游戏,跳楼),父母们一谈到孩子玩手机就焦虑、纠结和无奈,可谓是“谈机色变”,在给与不给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上纠结,除去担心有损视力外,更多的可能是担心孩子会上一些有损“三观”的网站或沉迷于游戏。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杜绝孩子接触手机网络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手机游戏更是宜疏不宜堵。手机本是用于通讯,交际,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工具,它本身是中性的是没有道德倾向的,它带给孩子的是享受还是堕落,取决于他内心有何种接纳基础,所以,重要的不是给不给孩子手机的问题,而是如何引领孩子正确看待和使用手机的问题,一块地只要种满鲜花就不会杂草丛生。

首先,父母要把精力用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教育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意识,拓展一些积极有意义的兴趣活动,相信孩子会选择向主流社会所认可的价值方向发展的。

其次,如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自律性不强的,父母可和孩子就手机使用时间做出合理的约定,必要的时候做出相应的违约惩罚措施(惩罚措施要与约定有逻辑关系),约定的前提要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基础上,内容最好由孩子提出,如此才能便于孩子很好的执行下去,约定一旦建立,父母就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