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武术能练到什么程度?

阿达44350953


自学武术一般都是自己看书,武术类的书籍我看过上百本,一般武术类书籍都是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该门武术历史、传承、特点,第二部分讲单式和套路,大量的图片充斥,第三部分讲实战,又是大量图片,两个人摆pose。还有的书补充一些拳经,但不进行解释。我有个同学,为了学习太极拳,买了本书,附带光盘,套路学的很完整,还问我是不是他已经会了太极拳。我反问他你觉得呢?他说感觉和学会了广播体操没什么差别。这些书不能说一点用没有,每本书里总有那么几句话是有价值的,其他的内容大多是套路。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带着问题从中找一些答案还是可以的,但如果没有基础,徒学书中外形,那么就离真正的武术越来越远。

还有就是很多书籍,示范了很多对练,教人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招式。拳经讲拳不打力,力不打功,功不打艺。最基本的力和功都没有,何去练艺。我的老师常教我拿法,同时教破法。同样的拿法,我拿不住我的老师,我的老师说小孩技术即使再全面,他也拿不住强壮的成年人啊,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有书籍能够解决练拳中功法的体会问题,比如发力、睡觉、饮食、站桩等细节问题,那么这些书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我认为单凭看书是不能学会传统武术的,传统文化有其特殊性。《思考中医》里说了中医不能照搬现代科学这样教育模式,现代科学教育方式会丢失一些传统文化重视的东西。就像我的老师说的,即使不练拳我也最好经常见他,有一些东西不是教与学那么简单,还有一个模仿和感化的过程。我也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既然是传统的,那必然是家传的好,而且好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器合一,比如武术和中医。纯粹谈理论,灌输道德观念的,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片面使用。而且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实践加思辨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过程,就像高等教育培养出一个博士简单,但培养出一个武学人才绝非易事。博士可以靠记忆、靠考试、靠论文套路就可以毕业,但武学人才是彻底重塑了一个人,靠的是悟性和实践,是兴趣、天赋、毅力、智慧的结果。而学院派缺乏言传身教的过程,就像《中医基础》不是中医基础一样,西医化的中医基础理论从思维方式就不是真正的中医思维,不是真正的中医医理。

传统武术是器道一体的科学,器需要一个体悟的过程,很多感觉难以用语言描述,更无法通过书籍自学。比如,胳膊似曲非曲,似直非直,那具体是多少度啊?只有师父指点才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角度。就像中医的中成药一样,根本就是谬误,用一种方子(比如清热去火)去治疗咳嗽,咳嗽是表征,而非根本,所以每个病人的咳嗽的病因可能不同,有可能是恶寒入肺引起咳嗽,肯定不能照本宣科的使用清热去火的一种中成药。所以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采用不同的训练途径,不能盲目看书,所谓的刻苦训练,最终把自己练废了,这就是所谓的走火入魔吧。


武迷三道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门派繁多,有着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内容,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发达,使各位武术爱好者在家自学武术,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但是“自学武术能练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因为这跟个人体质,刻苦程度,时间,年龄,悟性,练功方法有关系。


像年龄不大,十七八岁以上二十一二岁的,这个年龄的人处于青春期,兴趣广泛,产生兴趣就马上实践,如果做到方法得当,保证练功时间,会很快提高运动水平,只要保证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练功时间,快的一年多,就可以全部掌握武术基本功和初级套路,二十五六岁以上才开始练武的自学者,柔韧性,速度,反应都在走下坡路了,但是力量是没问题的,保证练习时间的话,两三年也能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最起码打个飞脚,下个竖叉是没问题的。

总之,武术又称功夫,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时间。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长期坚持下去,总能有所进益。

友友们,你们说呢?


胜峰827


有的人喜欢武术,并且有热衷于自己锻炼,而且对武术学习的痴迷程度近乎狂热,所以其就是在自己找书籍练习,以及甚至纵观百家的武术,并且不吝亲身去做危险动作!以为这样就能拥有盖世神功,甚至有成为武林高手的近期愿景!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这于实际来讲假如真的可行而又能强身健体,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其结果却与你想象的大相径庭,就是当你不吝练习的时候,却走入了误区,当你期望成为武林高手之时,却遭受了意外!当你以为神功练成甚至以此可以纵横江湖的时候,却因为用力过猛而适得其反!高手在民间,但是祸端也在民间,那么这样的自身练习而独学无友的情况,让你势必在森罗万象的武术之林里,很容易迷失走入了误区,比如你去打人,以为自持有武功在身而肆无忌惮,其实当你动手的时候,精神的恐惧以及身在的灾祸会随之而来,而你也由一个正常人而演变成一个对世界的迷失者,这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所以,切忌不要一个人练功,以防走火入魔,即便是习武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也要有人陪伴练习,这是练习武术要谨记的!没有基础可以先报名学习,有了基础可以深入的学习,学无止境,拜师学习是最好的选择!自己学习武术,则会是盲人摸象,不得其要领,伤身自误多一些,练成神功的屈指可数,即便是练成,也是有友人高人点拨,否则误入迷途,悔之晚矣!


萧晗之十二子门


真传一(几)句话,假传万卷书。

不论自学还是师传,只要学武术,马步桩是第一课,请问,马步要战多长时间才算人门,蹲马步要蹲到什么标准才算合格?没有老师的指点,你能时刻注意十趾抓地吗?……

武术谚语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有几本武术书籍里重点介绍步法的重要性呢?箭、盘,弓、马,虚只是步型,不是步法。与人动手时,招式、劲力都能到位,但就是打不到、打不重、打不痛,那多半是步法跟不上。所以,要看书自学武术,最好还是先找个老师指点一段时间最好!





杏林帅哥


自学武术能练到形似、神不似。

武术现在有些混乱,是套路还是散打,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就暂以套路来谈吧。

主要是,规格、功力,演练技巧,编排,

(一)对动作质量分的评判
武术套路有诸多武术单个动作所组成,每一个完整的武术动作,又是由“型”和“法”所构成。套路演练中,定势动作主要看其"型"正确与否。对“法”的评判,着重要看方法是否正确,运行路线是否合理、清楚,力点是否准确等。
套路演练中的各种“型”与“法”,在规则中都分别有相应规格的表述,因此,熟记和灵活运用规则中“动作规格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是评好评分动作质量分的基础。
对于动作质量的评分,原则是出现一次错误扣一次分,累计扣分,具体实扣。比赛场上,运动员的演练速度很快,裁判员应在边看边记得过程中,切实把动作规格方面的扣分点一一清楚的表示出来,以便达到快速而准确的评判目的。


(二)对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判
整套演练分的评分属抽象部分评分,不像动作质量分的评判那样,扣分依据较为明显,能够具体实扣,它是通过比较法得出的结果的。因此,它不但要求裁判员全面熟悉规则精神,而且还需对所评项目熟悉了解,通过观看运动员的现场发挥水平,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认清档次,使评分趋于合理。


1.对功力(劲力、协调)的评分


2.对演练技巧的评分


3.对编排(内容、结构、布局)的评分。

有些因素不是专业练过的人,是没有办法达到标准的,而且不同的人不同认知深浅对动作的认知也是不同的。


福州禅武


武术本身就是人们在博斗中有生死或胜败的总结,在观察模仿动物博斗的绝杀之招,加入揉和人们敢胜之法,集代代人的搏斗精华成为拳术,只要有恒心,聪慧锐志,悟性高,学习自学技法长力之道,参古通今,博学拳学拳理,切确技艺实战,也能成为拳学名家及一代宗师。


平常之心160


这体操套路比较多


赭红


基本功练到炉火纯青,再升级为心法,才能体现出来!


觉行善正


自学武术不但不能达到较高水平,还可能因为缺少专业知识,对自身造成伤害。


用户97823049744


自学武术很容易练偏 最好有个师傅来指导 拜师学艺 有了一定基础可以自学的 还要看你的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